第68章 戰益加有利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確實,曹操的戰馬已經在途,趙雲正幫著一同 。
如果能盡快勸降太史慈,並讓他早日接管騎兵部隊,對明年之戰益加有利。
太史慈的騎兵統帥能力,在曆史上或許被低估了,原因是缺少施展才華的機會。
要知道,在往昔的遼東,太史慈生活許久,弓馬嫻熟、箭法出眾,還深諳騎兵戰術的研究。
張明尤其看重他這段生活在遼東的時期:“子義真的很有實力,如果可以招降,必定是個強援。”
“隻是現在太史慈的鬥誌似乎有些消沉。”孫權兵敗柴桑水營後,責任都歸咎於他,如今的太史慈正處於隱居狀態。”要是想說服太史慈投降,恐怕得重新燃起他的戰鬥之火。”
周瑜對太史慈的命運深感遺憾。
他雖然不知道朱然對孫權說了什麽,但從最初的反應來看,孫權恨不得把太史慈投入囹圄,即使不死,也得讓其付出巨大代價。
幸好有他與周泰等人勸解,太史慈才得以逃脫,但最後隻落得了個罷官的結局。
“這樣嗎?”張明顯然對這些已了如指掌,情報告訴他就是如此。
畢竟他放朱然迴來的目的之一就是挑撥孫權與太史慈的關係。
此時的太史慈並非投降者,而是等著招攬的對象。
目睹張明亮誌自信的神情,想起他曾奇襲柴桑的壯舉,周瑜突然茅塞頓開。”嗬嗬,張明,你果然是算無遺策。
如今子義陷入這樣的困境,怕是你一手策劃的吧?”
“過獎了,公瑾言重了。”張明謙遜道,他喜歡和理解他的對手交談。
孫尚香與陳武一臉迷茫地看著他們交流,完全猜不透對話背後的玄機。”子義就在柴桑西郊的十來裏處,一幢有幾株臘梅樹的小院。”張明補充道:“那裏少有人煙,附近也沒有村民。
平時無人拜訪子義,你去吧,不會有什麽問題,這裏是柴桑。”
有了周瑜的保證,張明心情輕鬆了許多。
第二天清晨,張明帶領孫尚香、陳武和裴元紹共四人,按著周瑜指的方向前行。
果然,在河邊找到了他所形容的小院子。
院子裏人丁鼎盛,與周瑜形容的清靜景象相反。
那些精壯大漢神色兇猛,顯然並非善客上門,更像來找茬的。
這時,大門敞開,太史慈握著手中的棒子,出現在庭院門口。
“我已經說了,這個小院我不賣!”太史慈厲聲喊道,棍子揮動間,趕退了門外的男子們。
一個粗眉橫肉的大個子站在人群裏冷冷地迴應:“哼,太史慈,新年不要給自己添堵。
買賣能不能成,並非你說得算。”這人是王興勇,原是黃巾匪眾的一員,初隨袁術後,袁術敗亡後他 到江東,並投奔了朱治的門下。
由於身手不凡,行事幹練,朱治把王興勇交給朱然當助手,成為朱然的得力助手。
不過在處理政事上王興勇少參與,而在朱然處理與太史慈的案件時,他出的主意倒頗多,因而受到朱然賞識。
孫權派遣朱然駐防平都,滿心憤懣皆傾注在了太史慈之上,這個王興勇,正是朱然留在此地,為的是給太史慈設下的絆腳石。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令太史慈家人破碎家園!
“王興勇,你想幹什麽?還想仗勢欺人?懂法嗎!”
太史慈看著王興霸,怒喝問道。
“嘿,仗勢欺人?”
“太史慈,你看這個,這片土地現在已經不屬於你了。”
“我家公子已決定,在此處建造一座茅屋。
識相的立刻走開,不然我就不得不動手硬來!”
雖然嘴上這麽說,王興勇深知太史慈的武藝非比尋常,就算十個他也不是對手,於是他並未主動上前,反而用目光暗示身邊的同伴。
麵對王興勇的話語,太史慈眉頭皺得更緊。
此時他身份平凡,但對方乃出身名門丹陽朱氏,取走這份土地的文書對他們來說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這塊土地是他唯一的容身之地,絕不輕予他人!
眼看太史慈不僅未退,反而步步逼近,再次驅逐人群時,
宅邸內突然傳來的女孩子的尖叫聲和孩子的哭聲使得太史慈雙目怒視,怒火熊熊。
“該死,這群禽獸!”
“夫人,享兒……”
太史慈咆哮,就要衝入院中。
然而此時王興勇怎會讓他離開?他高高揚起手中的長刀重重砸下,同時不忘招唿其他人:“愣著幹什麽?一起上啊!”
“他不過是撿了根棍子,怕什麽?攔住他!等院裏的人得手了,看他怎麽反抗!”
一番話過後,一群人包圍而來。
太史慈揮出猛烈的橫掃千軍,強勁的勁力掀起積雪,將他們都震退。
但這短暫的停頓間,內院安靜無聲,太史慈的心越來越下沉。
“哈哈哈!”
“太史慈,還不束手就擒,等待何時?”
“若再頑抗,我保不住你妻兒平安!”
聽到這話,王興勇放聲狂笑。
在他猜測,肯定是屋內有了進展,他不顧身上傷痛,又撲向太史慈,想要迫使後者放棄抵抗。
正當太史慈鬆開手中的木棍之際,張明溫和的聲音悠悠響起。
“子義,放開手腳吧,你的家眷並無危險。”
仿佛證實他的說法一般,孫尚香與陳武陪同太史慈的家人和孩子,在眾人的目光中,緩步自後院走出。
“你你你……你是何人?”
王興勇麵色大驚,不由問道。
張明輕輕一笑,扇柄輕搖。
“我麽?”
“我是劉備將軍帳下軍師,張明,張知漢。
你知道我的名字嗎?”
“不錯,子義是主公這邊的人,我們此次前來,是要將子義接迴襄陽。”
張明的話語震驚四座,不僅讓王興勇他們驚訝不已,就連太史慈也臉上浮現驚訝神色。
片刻之後,太史慈的表情恢複了平靜,但看向張明的眼神中卻透著奇異的光芒。
聽完張明的解釋後,王興勇除卻震撼之外,也露出喜悅的神色。
“張明!”
“真是張明?”
“哈哈,要是抓到你,那我豈不是能發筆財!”
“更重要的是,誰也沒想到太史慈竟會投靠荊州,這消息上報上去可是莫大的功績。”
“夥計們,發財的機會到了,你們纏住太史慈,我來捉住張明!”
話落,王興勇徑直撲向張明。
在他心中,謀士隻適合於智鬥,身旁那個看上去憨傻的護衛不足以構成威脅。
反觀他們這邊,除了他外,另外還有兩位朱然訓練有素的貼身保鏢。
在三人的聯手之下,就算有像太史慈這種猛將,一名謀士恐怕難以抵擋。
但接下來的一秒,形勢驟變。
當三人逼近之際,張明平淡出聲道:“老裴、王興勇,留一個活口。”緊接著,在三人衝向他時,裴元紹立即發動攻擊,瞬間擋在張明前方。
隻見裴元紹一個飛腿精準地命中一人胸口,一聲巨響伴隨著痛苦慘叫。
那人猶如斷線的風箏,飛跌而出,生死未卜。
裴元紹的身體略作搖晃,然後穩住了站姿。
此時,大刀向他砍來,他輕鬆一側身軀,輕易避過攻擊。
另一個人受到驚嚇,但仍緊咬牙關向側方突圍直取張明。
“嘿嘿,年輕人,還想逃去哪兒?”然而,那人並未估計到裴元紹現在實力大增,以他現今的武藝,雖然距離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還有一段差距,但比起陳武、潘璋之流已然旗鼓相當了!麵對這幾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對他來說簡直是摧枯拉朽。
裴元紹輕輕一側,便撞飛了試圖從他身邊閃過的士兵。
士兵在地上打滾幾番才停下,顯然是失去了生命。
頃刻間,隻剩王興勇孤身作戰。
裴元紹快步向前,揮拳命中王興勇腹部,使他在地痛得跪地不起,痛苦嘔吐不止。
處理完這些,裴元紹轉向張明憨厚笑道:“公子,還活著呢!”
張明讚許道:“做得好,老裴。
等你的學術也如武功這般精湛,我就準你出府,領兵作戰。”裴元紹聞言抓了抓頭,雖感激張明的一片用心,但他心底仍更願留在張明左右。
不遠處,太史慈那邊的戰事已近尾聲,十多號精銳在他的棍棒攻擊下皆無力站起,看樣子再多幾十人他也能夠從容麵對。
察覺此情此景,張明確實沒有再猶豫。
“老裴,帶這家夥去那邊釋放他吧。”
裴元紹一臉困惑但還是按令行事,拽著仍在嘔吐不止的王興勇朝南而去。
眾人眼前,他又輕輕給了王興勇一記推送,助其快速離去。
太史慈沉默不言,緩步而來,對這一計讚道:“軍師此計,真夠決絕的啊。”
張明聞言大笑,輕鬆搖手道:“算不上什麽絕計,隻是為了替子義抱不平,同時也是給子義施壓而已。
當初孤身北伐的太史子義,現在隻能居家養老,被宵小欺淩,實在讓人痛心。
我相信不止我,就連二叔看到了,恐怕也忍不住插手。”
“上次戰場結束後,說起子義與張飛柴桑對決,主公遺憾沒有留子義。
他還說,現在有了基礎,希望有機會與子義一同恢複漢室大業。”
如果能盡快勸降太史慈,並讓他早日接管騎兵部隊,對明年之戰益加有利。
太史慈的騎兵統帥能力,在曆史上或許被低估了,原因是缺少施展才華的機會。
要知道,在往昔的遼東,太史慈生活許久,弓馬嫻熟、箭法出眾,還深諳騎兵戰術的研究。
張明尤其看重他這段生活在遼東的時期:“子義真的很有實力,如果可以招降,必定是個強援。”
“隻是現在太史慈的鬥誌似乎有些消沉。”孫權兵敗柴桑水營後,責任都歸咎於他,如今的太史慈正處於隱居狀態。”要是想說服太史慈投降,恐怕得重新燃起他的戰鬥之火。”
周瑜對太史慈的命運深感遺憾。
他雖然不知道朱然對孫權說了什麽,但從最初的反應來看,孫權恨不得把太史慈投入囹圄,即使不死,也得讓其付出巨大代價。
幸好有他與周泰等人勸解,太史慈才得以逃脫,但最後隻落得了個罷官的結局。
“這樣嗎?”張明顯然對這些已了如指掌,情報告訴他就是如此。
畢竟他放朱然迴來的目的之一就是挑撥孫權與太史慈的關係。
此時的太史慈並非投降者,而是等著招攬的對象。
目睹張明亮誌自信的神情,想起他曾奇襲柴桑的壯舉,周瑜突然茅塞頓開。”嗬嗬,張明,你果然是算無遺策。
如今子義陷入這樣的困境,怕是你一手策劃的吧?”
“過獎了,公瑾言重了。”張明謙遜道,他喜歡和理解他的對手交談。
孫尚香與陳武一臉迷茫地看著他們交流,完全猜不透對話背後的玄機。”子義就在柴桑西郊的十來裏處,一幢有幾株臘梅樹的小院。”張明補充道:“那裏少有人煙,附近也沒有村民。
平時無人拜訪子義,你去吧,不會有什麽問題,這裏是柴桑。”
有了周瑜的保證,張明心情輕鬆了許多。
第二天清晨,張明帶領孫尚香、陳武和裴元紹共四人,按著周瑜指的方向前行。
果然,在河邊找到了他所形容的小院子。
院子裏人丁鼎盛,與周瑜形容的清靜景象相反。
那些精壯大漢神色兇猛,顯然並非善客上門,更像來找茬的。
這時,大門敞開,太史慈握著手中的棒子,出現在庭院門口。
“我已經說了,這個小院我不賣!”太史慈厲聲喊道,棍子揮動間,趕退了門外的男子們。
一個粗眉橫肉的大個子站在人群裏冷冷地迴應:“哼,太史慈,新年不要給自己添堵。
買賣能不能成,並非你說得算。”這人是王興勇,原是黃巾匪眾的一員,初隨袁術後,袁術敗亡後他 到江東,並投奔了朱治的門下。
由於身手不凡,行事幹練,朱治把王興勇交給朱然當助手,成為朱然的得力助手。
不過在處理政事上王興勇少參與,而在朱然處理與太史慈的案件時,他出的主意倒頗多,因而受到朱然賞識。
孫權派遣朱然駐防平都,滿心憤懣皆傾注在了太史慈之上,這個王興勇,正是朱然留在此地,為的是給太史慈設下的絆腳石。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令太史慈家人破碎家園!
“王興勇,你想幹什麽?還想仗勢欺人?懂法嗎!”
太史慈看著王興霸,怒喝問道。
“嘿,仗勢欺人?”
“太史慈,你看這個,這片土地現在已經不屬於你了。”
“我家公子已決定,在此處建造一座茅屋。
識相的立刻走開,不然我就不得不動手硬來!”
雖然嘴上這麽說,王興勇深知太史慈的武藝非比尋常,就算十個他也不是對手,於是他並未主動上前,反而用目光暗示身邊的同伴。
麵對王興勇的話語,太史慈眉頭皺得更緊。
此時他身份平凡,但對方乃出身名門丹陽朱氏,取走這份土地的文書對他們來說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這塊土地是他唯一的容身之地,絕不輕予他人!
眼看太史慈不僅未退,反而步步逼近,再次驅逐人群時,
宅邸內突然傳來的女孩子的尖叫聲和孩子的哭聲使得太史慈雙目怒視,怒火熊熊。
“該死,這群禽獸!”
“夫人,享兒……”
太史慈咆哮,就要衝入院中。
然而此時王興勇怎會讓他離開?他高高揚起手中的長刀重重砸下,同時不忘招唿其他人:“愣著幹什麽?一起上啊!”
“他不過是撿了根棍子,怕什麽?攔住他!等院裏的人得手了,看他怎麽反抗!”
一番話過後,一群人包圍而來。
太史慈揮出猛烈的橫掃千軍,強勁的勁力掀起積雪,將他們都震退。
但這短暫的停頓間,內院安靜無聲,太史慈的心越來越下沉。
“哈哈哈!”
“太史慈,還不束手就擒,等待何時?”
“若再頑抗,我保不住你妻兒平安!”
聽到這話,王興勇放聲狂笑。
在他猜測,肯定是屋內有了進展,他不顧身上傷痛,又撲向太史慈,想要迫使後者放棄抵抗。
正當太史慈鬆開手中的木棍之際,張明溫和的聲音悠悠響起。
“子義,放開手腳吧,你的家眷並無危險。”
仿佛證實他的說法一般,孫尚香與陳武陪同太史慈的家人和孩子,在眾人的目光中,緩步自後院走出。
“你你你……你是何人?”
王興勇麵色大驚,不由問道。
張明輕輕一笑,扇柄輕搖。
“我麽?”
“我是劉備將軍帳下軍師,張明,張知漢。
你知道我的名字嗎?”
“不錯,子義是主公這邊的人,我們此次前來,是要將子義接迴襄陽。”
張明的話語震驚四座,不僅讓王興勇他們驚訝不已,就連太史慈也臉上浮現驚訝神色。
片刻之後,太史慈的表情恢複了平靜,但看向張明的眼神中卻透著奇異的光芒。
聽完張明的解釋後,王興勇除卻震撼之外,也露出喜悅的神色。
“張明!”
“真是張明?”
“哈哈,要是抓到你,那我豈不是能發筆財!”
“更重要的是,誰也沒想到太史慈竟會投靠荊州,這消息上報上去可是莫大的功績。”
“夥計們,發財的機會到了,你們纏住太史慈,我來捉住張明!”
話落,王興勇徑直撲向張明。
在他心中,謀士隻適合於智鬥,身旁那個看上去憨傻的護衛不足以構成威脅。
反觀他們這邊,除了他外,另外還有兩位朱然訓練有素的貼身保鏢。
在三人的聯手之下,就算有像太史慈這種猛將,一名謀士恐怕難以抵擋。
但接下來的一秒,形勢驟變。
當三人逼近之際,張明平淡出聲道:“老裴、王興勇,留一個活口。”緊接著,在三人衝向他時,裴元紹立即發動攻擊,瞬間擋在張明前方。
隻見裴元紹一個飛腿精準地命中一人胸口,一聲巨響伴隨著痛苦慘叫。
那人猶如斷線的風箏,飛跌而出,生死未卜。
裴元紹的身體略作搖晃,然後穩住了站姿。
此時,大刀向他砍來,他輕鬆一側身軀,輕易避過攻擊。
另一個人受到驚嚇,但仍緊咬牙關向側方突圍直取張明。
“嘿嘿,年輕人,還想逃去哪兒?”然而,那人並未估計到裴元紹現在實力大增,以他現今的武藝,雖然距離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還有一段差距,但比起陳武、潘璋之流已然旗鼓相當了!麵對這幾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對他來說簡直是摧枯拉朽。
裴元紹輕輕一側,便撞飛了試圖從他身邊閃過的士兵。
士兵在地上打滾幾番才停下,顯然是失去了生命。
頃刻間,隻剩王興勇孤身作戰。
裴元紹快步向前,揮拳命中王興勇腹部,使他在地痛得跪地不起,痛苦嘔吐不止。
處理完這些,裴元紹轉向張明憨厚笑道:“公子,還活著呢!”
張明讚許道:“做得好,老裴。
等你的學術也如武功這般精湛,我就準你出府,領兵作戰。”裴元紹聞言抓了抓頭,雖感激張明的一片用心,但他心底仍更願留在張明左右。
不遠處,太史慈那邊的戰事已近尾聲,十多號精銳在他的棍棒攻擊下皆無力站起,看樣子再多幾十人他也能夠從容麵對。
察覺此情此景,張明確實沒有再猶豫。
“老裴,帶這家夥去那邊釋放他吧。”
裴元紹一臉困惑但還是按令行事,拽著仍在嘔吐不止的王興勇朝南而去。
眾人眼前,他又輕輕給了王興勇一記推送,助其快速離去。
太史慈沉默不言,緩步而來,對這一計讚道:“軍師此計,真夠決絕的啊。”
張明聞言大笑,輕鬆搖手道:“算不上什麽絕計,隻是為了替子義抱不平,同時也是給子義施壓而已。
當初孤身北伐的太史子義,現在隻能居家養老,被宵小欺淩,實在讓人痛心。
我相信不止我,就連二叔看到了,恐怕也忍不住插手。”
“上次戰場結束後,說起子義與張飛柴桑對決,主公遺憾沒有留子義。
他還說,現在有了基礎,希望有機會與子義一同恢複漢室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