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曹老板笑得合不攏嘴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仲景公都這麽肯定,說明傷寒確實得到了控製。
然而孫尚香眼中卻滿是疑惑,因為仲景公的話語中隱含著張銘的巨大貢獻。
“仲景公,公子在信中說了些什麽呢?”她再也按捺不住,提出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看到一位年輕的女子親密地站在張銘身邊,張仲景誤以為是他的侍妾,未加思索便答道:
“老夫的第一封信寄往江陵,告知長沙出現了傷寒,知漢就迴信告訴我,他有辦法阻止疫情擴散。”
“他在信中提到,首先,要在疫區設立專供患者生活的隔離區,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重症、中症、輕症和無症狀四類,逐級入住。”
“其次,嚴格管理患者的衛生,包括飲食,確保每餐都有肉湯;就連大小便也要集中處理。”
“最後,他召集了周邊所有的醫士,派往疫區,每日檢查病情,以防遺漏任何可能的感染者。”
\"原本老夫還憂慮難以達成,未曾料到借助連坐之法以及軍隊與官吏之力,一切進展得如此順利。\"
顯然,張仲景非常激動。畢竟他對自己的傷寒藥劑深具信心,但對於如何讓民眾服從,他束手無策。然而,張銘恰好擁有解決之道。
這個時代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也存在著優勢:民眾更加順從,流動性低,人口密度也相對較低。要感謝的是,三才酒的大獲成功,使得軍糧供應得到顯著改善,黃忠的鷹揚軍正好駐紮在長沙,此刻便由他們接手疫區民眾的生活保障。
任何時代,人們對軍隊都懷有敬畏之心。經過這次事件,張銘相信在劉備的治理下,長沙的民眾會更加感激軍隊。實際情況遠超他的預期。
毫不拖泥帶水,張銘直接做出了部署。
\"仲景公,我帶來了額外的兩萬五千士兵,聽候您的調遣。此外,我帶來了先前信中提及的保暖物資,包括棉衣和棉被,以及用於消毒的酒精。總的來說,遏製和治療傷寒的工作,我全都交付給仲景公了。而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十月份,徹底結束這場傷寒!\"
張仲景心中一凜,但他充滿信心。\"隻要知漢所說的棉衣和棉被確有極佳的保暖效果,再加上這麽多人的協助,老夫有把握在孟冬來臨前結束這場災難!\"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這對忘年交,張銘和張仲景,仰天大笑。
當長沙全力抗擊傷寒的工作如火如荼展開時,長沙郡遭受疫情的消息首先傳到了江東柴桑。柴桑府邸內,孫權發出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這真是天助我也!那些老頑固不是一直阻止我出兵嗎?我看這次他們還有什麽好說的!\"
話音剛落,旁邊有人提醒:\"主公,說話小心。幾位老將軍經驗豐富,這裏您可以發發牢 ,但外出時切勿如此稱唿。\"
孫權聞言頻頻點頭,表示感謝。
\"元歎先生的話猶如金玉良言,我深感受益匪淺。不過韓當、黃蓋、程普三人實在可惡。若非他們的阻撓,我此刻恐怕已斬下黃祖首級,江東內部也會更加團結一致。\"
顯然,孫權對這三位老將抱有深深的不滿。另一位文士微笑,他知道問題的根源在於那三人不願效忠。不像周瑜,雖然未盡忠誠,但他在極力支持出兵,這才是明智之舉。
於是,文士勸道:\"主公無需擔憂,長沙 ,連張銘都親臨指導。現在您出征江夏,定不會有人反對。即便黃祖向劉備求援,沒有張銘的智謀,麵對江東強大的水軍,黃祖與劉備二人不足為懼。待攻克江夏,取得黃祖首級,還怕那三位老將軍不為主公效力嗎?\"
孫權聽到這話,心中十分歡喜,目光掃過,發現是諸葛瑾在發言,不禁笑道:
\"子瑜,聽說你的弟弟孔明在張銘的手下做事,待我們攻下江夏後,不妨讓孔明來江東效力吧。畢竟‘兄弟一心,其利斷金’嘛!\"
諸葛瑾心中一凜,連忙拱手致謝道:
\"多謝主公關懷,子瑜定當全力以赴,為實現主公宏圖付出一切,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他明白,孫權的這句話既是在表達善意,也是在提醒和激勵他。
孫權滿意地點點頭,與聰明人交談總是輕鬆愉快的。接著,他轉向堂內的魯肅,打趣道:\"子敬,你在想什麽呢,怎麽一聲不吭?\"
魯肅神色一正,立刻站起身迴應:
\"啟稟主公,我在思考,如果換成公瑾,他會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孫權聞言一怔,旋即大笑道:\"哈哈哈,子敬,你真是個坦誠君子。有你們這些賢臣輔佐,我不必再詢問周瑜,也能做出決定!\"
其他如孫邵、步騭、周泰、朱桓、潘璋等人也齊聲附和:\"唯主公馬首是瞻!\"
環顧滿堂的謀士和將領,孫權心中豪情湧動,他不同於兄長孫策,隻會盲目信任周瑜。他身邊聚集了一群傑出的智者和勇將,他深信自己掌舵,一定能超越孫策的成績。
\"好!\"他朗聲道,\"接下來,大家暢所欲言,如何攻克江夏,有何良策?\"
其實,無論討論多麽熱烈,所有人都把焦點放在了黃祖身上,而非江夏本身。他們憂慮的焦點在於江陵的劉備。
孫權的謀士們驚人的一致,都認為黃祖必定會向劉備求援,而劉備也必然會傾盡全力支援。
建安五年九月中旬,韓當、黃蓋和程普在得知長沙爆發大瘟疫後,終於同意出兵。孫權調動五萬步兵、三萬水軍,各類戰船上千艘,從柴桑大本營出發,直指江夏。
黃祖得知這一消息,一麵調集兩萬 和兩萬水軍前往夏口,一麵立即向劉備發出求救信號。
劉備收到消息後,一方麵命令甘寧的錦帆軍沿漢水進入夏口,另一方麵親自率領張繡、魏延、文聘等部,總計五萬餘兵力,從江陵趕往江夏,援助黃祖。
大戰一觸即發!
十月初始,北方的氣候已顯寒冷。
官渡大營裏,曹操眉頭緊皺。盡管先前已處決了糧草監察官,暫時平息了士兵們的不滿,但他深知這不是長遠之計。如今營地存糧,僅能支撐五日!
然而,與袁紹的對峙局麵依舊膠著,雙方都明白,士兵們疲憊不堪,但這場較量已成意誌力的考驗,誰先撤退,誰就注定慘敗。
讓曹操頭痛的不止前方的戰事,荀彧從後方傳來的書信同樣讓他心情沉重。
\"奉孝,你說這個張銘究竟是何方神聖?就憑穎川張家,能培養出如此非凡人物嗎?\"
\"這三才酒讓劉備財力充足,之前我們商議的讓他暫時無法用兵的策略,可能都要失效了。\"
曹操不由自主地揉了揉額頭,煩心事一件接一件,讓他忍不住發出歎息。
\"哎呀!\"
\"奉孝,那個‘三才酒’的秘方真的拿不到嗎?\"
然而曹操並未放棄,向郭嘉追問。
畢竟郭嘉掌控著曹操的所有情報網絡,想要竊取配方,恐怕隻有犧牲 這種極端手段才行。
可惜郭嘉聞言,卻深深搖頭。
\"主公,困難重重啊!\"
一個“難”字,道盡了他的無奈。
郭嘉並非未曾考慮過,但據情報顯示,“三才酒”的製作工藝極為保密,被劉備的精銳部隊嚴密保護。短期內想要滲透進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曹操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不甘心就此罷休。
一次計謀落空後,曹操又有了新的想法。
\"奉孝,你說如果我們在北方切斷‘三才酒’的銷售渠道,情況會有所改變嗎?\"
曹操此言一出,郭嘉大吃一驚,連忙起身反對。
\"主公,千萬不可如此!\"
\"這樣做,您將與整個北方世族為敵!\"
\"主公難道沒嚐過‘三才酒’嗎?\"
郭嘉的話如同冷水潑醒曹操。
他本就是個嗜酒之人,自然嚐過,正如郭嘉所說,一旦嚐過“三才酒”,其他美酒便索然無味。想到要因此得罪世家大族,曹操不禁打了個寒戰。
\"該死的張銘,我如今最擔心的是,我們在官渡拖延太久,張銘會鼓動劉備在背後給我們致命一擊。\"
\"萬一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就連郭嘉也對曹操的憂慮感到束手無策。
其實張銘並非沒想到這一點,隻是他看得更遠。
奇襲許都雖然誘人,但如果占領了許都,擁立了獻帝,之後的局麵如何掌控?老劉不是曹操,未來究竟是尊老劉還是獻帝,誰也無法預知。
更何況,即便拿下許都,曹操可能也難以對抗袁紹。屆時北方麵對袁紹,東麵又有孫權,兩線作戰,無疑是愚蠢至極。
相比之下,讓曹操與袁紹在北方相持,自己則在江東擴張勢力,才是明智之舉!
然而,這一點連郭嘉也未曾察覺。
正當君臣二人苦思對策,愁眉不展之際,荀攸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主公,大事喜事!\"
帳內兩人驚訝抬頭。
\"公達,何喜之有?\"
曹操連忙詢問。
然而孫尚香眼中卻滿是疑惑,因為仲景公的話語中隱含著張銘的巨大貢獻。
“仲景公,公子在信中說了些什麽呢?”她再也按捺不住,提出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看到一位年輕的女子親密地站在張銘身邊,張仲景誤以為是他的侍妾,未加思索便答道:
“老夫的第一封信寄往江陵,告知長沙出現了傷寒,知漢就迴信告訴我,他有辦法阻止疫情擴散。”
“他在信中提到,首先,要在疫區設立專供患者生活的隔離區,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重症、中症、輕症和無症狀四類,逐級入住。”
“其次,嚴格管理患者的衛生,包括飲食,確保每餐都有肉湯;就連大小便也要集中處理。”
“最後,他召集了周邊所有的醫士,派往疫區,每日檢查病情,以防遺漏任何可能的感染者。”
\"原本老夫還憂慮難以達成,未曾料到借助連坐之法以及軍隊與官吏之力,一切進展得如此順利。\"
顯然,張仲景非常激動。畢竟他對自己的傷寒藥劑深具信心,但對於如何讓民眾服從,他束手無策。然而,張銘恰好擁有解決之道。
這個時代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也存在著優勢:民眾更加順從,流動性低,人口密度也相對較低。要感謝的是,三才酒的大獲成功,使得軍糧供應得到顯著改善,黃忠的鷹揚軍正好駐紮在長沙,此刻便由他們接手疫區民眾的生活保障。
任何時代,人們對軍隊都懷有敬畏之心。經過這次事件,張銘相信在劉備的治理下,長沙的民眾會更加感激軍隊。實際情況遠超他的預期。
毫不拖泥帶水,張銘直接做出了部署。
\"仲景公,我帶來了額外的兩萬五千士兵,聽候您的調遣。此外,我帶來了先前信中提及的保暖物資,包括棉衣和棉被,以及用於消毒的酒精。總的來說,遏製和治療傷寒的工作,我全都交付給仲景公了。而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十月份,徹底結束這場傷寒!\"
張仲景心中一凜,但他充滿信心。\"隻要知漢所說的棉衣和棉被確有極佳的保暖效果,再加上這麽多人的協助,老夫有把握在孟冬來臨前結束這場災難!\"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這對忘年交,張銘和張仲景,仰天大笑。
當長沙全力抗擊傷寒的工作如火如荼展開時,長沙郡遭受疫情的消息首先傳到了江東柴桑。柴桑府邸內,孫權發出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這真是天助我也!那些老頑固不是一直阻止我出兵嗎?我看這次他們還有什麽好說的!\"
話音剛落,旁邊有人提醒:\"主公,說話小心。幾位老將軍經驗豐富,這裏您可以發發牢 ,但外出時切勿如此稱唿。\"
孫權聞言頻頻點頭,表示感謝。
\"元歎先生的話猶如金玉良言,我深感受益匪淺。不過韓當、黃蓋、程普三人實在可惡。若非他們的阻撓,我此刻恐怕已斬下黃祖首級,江東內部也會更加團結一致。\"
顯然,孫權對這三位老將抱有深深的不滿。另一位文士微笑,他知道問題的根源在於那三人不願效忠。不像周瑜,雖然未盡忠誠,但他在極力支持出兵,這才是明智之舉。
於是,文士勸道:\"主公無需擔憂,長沙 ,連張銘都親臨指導。現在您出征江夏,定不會有人反對。即便黃祖向劉備求援,沒有張銘的智謀,麵對江東強大的水軍,黃祖與劉備二人不足為懼。待攻克江夏,取得黃祖首級,還怕那三位老將軍不為主公效力嗎?\"
孫權聽到這話,心中十分歡喜,目光掃過,發現是諸葛瑾在發言,不禁笑道:
\"子瑜,聽說你的弟弟孔明在張銘的手下做事,待我們攻下江夏後,不妨讓孔明來江東效力吧。畢竟‘兄弟一心,其利斷金’嘛!\"
諸葛瑾心中一凜,連忙拱手致謝道:
\"多謝主公關懷,子瑜定當全力以赴,為實現主公宏圖付出一切,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他明白,孫權的這句話既是在表達善意,也是在提醒和激勵他。
孫權滿意地點點頭,與聰明人交談總是輕鬆愉快的。接著,他轉向堂內的魯肅,打趣道:\"子敬,你在想什麽呢,怎麽一聲不吭?\"
魯肅神色一正,立刻站起身迴應:
\"啟稟主公,我在思考,如果換成公瑾,他會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孫權聞言一怔,旋即大笑道:\"哈哈哈,子敬,你真是個坦誠君子。有你們這些賢臣輔佐,我不必再詢問周瑜,也能做出決定!\"
其他如孫邵、步騭、周泰、朱桓、潘璋等人也齊聲附和:\"唯主公馬首是瞻!\"
環顧滿堂的謀士和將領,孫權心中豪情湧動,他不同於兄長孫策,隻會盲目信任周瑜。他身邊聚集了一群傑出的智者和勇將,他深信自己掌舵,一定能超越孫策的成績。
\"好!\"他朗聲道,\"接下來,大家暢所欲言,如何攻克江夏,有何良策?\"
其實,無論討論多麽熱烈,所有人都把焦點放在了黃祖身上,而非江夏本身。他們憂慮的焦點在於江陵的劉備。
孫權的謀士們驚人的一致,都認為黃祖必定會向劉備求援,而劉備也必然會傾盡全力支援。
建安五年九月中旬,韓當、黃蓋和程普在得知長沙爆發大瘟疫後,終於同意出兵。孫權調動五萬步兵、三萬水軍,各類戰船上千艘,從柴桑大本營出發,直指江夏。
黃祖得知這一消息,一麵調集兩萬 和兩萬水軍前往夏口,一麵立即向劉備發出求救信號。
劉備收到消息後,一方麵命令甘寧的錦帆軍沿漢水進入夏口,另一方麵親自率領張繡、魏延、文聘等部,總計五萬餘兵力,從江陵趕往江夏,援助黃祖。
大戰一觸即發!
十月初始,北方的氣候已顯寒冷。
官渡大營裏,曹操眉頭緊皺。盡管先前已處決了糧草監察官,暫時平息了士兵們的不滿,但他深知這不是長遠之計。如今營地存糧,僅能支撐五日!
然而,與袁紹的對峙局麵依舊膠著,雙方都明白,士兵們疲憊不堪,但這場較量已成意誌力的考驗,誰先撤退,誰就注定慘敗。
讓曹操頭痛的不止前方的戰事,荀彧從後方傳來的書信同樣讓他心情沉重。
\"奉孝,你說這個張銘究竟是何方神聖?就憑穎川張家,能培養出如此非凡人物嗎?\"
\"這三才酒讓劉備財力充足,之前我們商議的讓他暫時無法用兵的策略,可能都要失效了。\"
曹操不由自主地揉了揉額頭,煩心事一件接一件,讓他忍不住發出歎息。
\"哎呀!\"
\"奉孝,那個‘三才酒’的秘方真的拿不到嗎?\"
然而曹操並未放棄,向郭嘉追問。
畢竟郭嘉掌控著曹操的所有情報網絡,想要竊取配方,恐怕隻有犧牲 這種極端手段才行。
可惜郭嘉聞言,卻深深搖頭。
\"主公,困難重重啊!\"
一個“難”字,道盡了他的無奈。
郭嘉並非未曾考慮過,但據情報顯示,“三才酒”的製作工藝極為保密,被劉備的精銳部隊嚴密保護。短期內想要滲透進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曹操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不甘心就此罷休。
一次計謀落空後,曹操又有了新的想法。
\"奉孝,你說如果我們在北方切斷‘三才酒’的銷售渠道,情況會有所改變嗎?\"
曹操此言一出,郭嘉大吃一驚,連忙起身反對。
\"主公,千萬不可如此!\"
\"這樣做,您將與整個北方世族為敵!\"
\"主公難道沒嚐過‘三才酒’嗎?\"
郭嘉的話如同冷水潑醒曹操。
他本就是個嗜酒之人,自然嚐過,正如郭嘉所說,一旦嚐過“三才酒”,其他美酒便索然無味。想到要因此得罪世家大族,曹操不禁打了個寒戰。
\"該死的張銘,我如今最擔心的是,我們在官渡拖延太久,張銘會鼓動劉備在背後給我們致命一擊。\"
\"萬一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就連郭嘉也對曹操的憂慮感到束手無策。
其實張銘並非沒想到這一點,隻是他看得更遠。
奇襲許都雖然誘人,但如果占領了許都,擁立了獻帝,之後的局麵如何掌控?老劉不是曹操,未來究竟是尊老劉還是獻帝,誰也無法預知。
更何況,即便拿下許都,曹操可能也難以對抗袁紹。屆時北方麵對袁紹,東麵又有孫權,兩線作戰,無疑是愚蠢至極。
相比之下,讓曹操與袁紹在北方相持,自己則在江東擴張勢力,才是明智之舉!
然而,這一點連郭嘉也未曾察覺。
正當君臣二人苦思對策,愁眉不展之際,荀攸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主公,大事喜事!\"
帳內兩人驚訝抬頭。
\"公達,何喜之有?\"
曹操連忙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