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也興奮起來,主動請纓負責此事。


    張銘有些意外,沒想到賈詡會主動承擔這個責任。其實,賈詡親身經曆過那個時代的疾疫,他帶來的棉花對他的意義遠超表麵。


    不過,有賈詡這位深思熟慮且智謀過人的將領負責,張銘感到十分放心。


    劉備隨後下令,全軍動員,共同參與棉花的彈製,以支持棉被和衣物的生產,三天內必須完成任務。


    這意味著三天後,張銘將親赴長沙,主持這場疫情的防控工作。


    原本會議即將結束,但張銘叫住了所有人。


    “主公,難道忘了我昨天說的嗎?這次疫情,其實是上天賜予您的大好機會。”


    張銘一提,劉備記起了昨日的討論,一時有些尷尬,隻能禮貌地微笑。


    張銘並未介意,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我說這些,是因為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奇襲柴桑!”


    話音剛落,全場震驚。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賈詡、諸葛亮和徐庶。


    張銘觀察著每個人的反應,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此行前往長沙,他無法親自參與前線戰鬥,因此在計劃中,諸葛亮和徐庶的角色至關重要。


    於是他有意考驗,看向諸葛亮,問道:


    “孔明似乎有所領悟,不妨說說你的看法?”


    諸葛亮明白這是姐夫給予的表現機會,毫不猶豫地站起來迴應:


    “軍師的策略,是借疫情公開治療,暗中圖謀柴桑。”


    “如果亮的猜測沒錯,軍師是想通過這場疫情,讓天下人皆知?”


    張銘輕輕點頭,笑道:“能理解我的,唯有孔明。”


    然而劉備和眾武將對此感到困惑,既然計劃奇襲柴桑,為何還要故意傳播疫情的消息呢?


    張銘沒有做過多解釋,隻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接著道:“孫權在柴桑遲遲不發兵江夏,江東內部的矛盾正日益加劇。”


    “此時若江東得知長沙爆發疫病,且由軍師親往,他們必定按捺不住,必會出兵!”


    “屆時柴桑兵力空虛,我們便有機會。”


    張銘笑道:“沒錯,大致如此,但還不夠全麵。”接著看向徐庶問道:“元直可明白其中更深的含義嗎?”


    徐庶思索片刻,苦笑著搖頭,他的想法與諸葛亮相同。


    最後,張銘轉向賈詡,賈詡手指北方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北方的曹操。”


    “軍師此舉,是為了讓曹操安心,讓他全身心地與袁紹對抗。”


    看到張銘點頭讚同,眾人皆是一驚,沒想到在策劃江東柴桑的同時,張銘並未忘記北方的曹操和袁紹。


    但他並未止步於此,又問道:


    “除了促使曹、袁兩方全力交戰,還有其他目的嗎?”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連賈詡也陷入沉思。


    見狀,張銘不再隱藏,輕輕搖動羽扇,緩緩道:


    “主公,除了剛才所說的,將此事廣為傳播,還有一大益處!”


    “若長沙的疫情最終未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屆時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主公?”


    “主公的聲望定會再次提升,而百姓們對主公治理下的地方將更加向往。”


    “試想,當北方頻繁戰亂,威脅到生命安全時,天下流離失所的人們最渴望去往何處?”


    張銘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眾人情緒高漲,熱烈討論起來。


    “妙極了!”


    “軍師的話猶如當頭棒喝,這是三箭齊發的策略啊!”


    “但這策略唯有軍師能施展,從棉花田到柴桑布局,再到提升主公威望,吸引天下難民。”


    “詡願尊稱軍師為天下無雙的國士!”


    “……”


    聽著讚美之聲,張銘並未沾沾自喜。他知道,僅憑自己不足以輔佐劉備爭奪天下。


    因此,他保持淡然,冷靜地說:“計謀雖已定,但牽涉廣泛,非一人之力可完成。”


    “主公,我建議請文和先生坐鎮襄陽,北防曹操,南援江陵。”


    “請主公任命諸葛亮、徐庶為左右軍師,這次奇襲柴桑,黃祖在江夏必定求援。”


    “屆時正麵戰場,兩位軍師需同心協力,多為主公出謀劃策。”


    一番安排,眾人立刻意識到戰爭迫在眉睫,而這場戰鬥的重要性。


    劉備認真點頭,他向來對張銘言聽計從。


    更何況,盡管張銘已詳述防疫措施,但在麵對疫病時,又有多少人能有那樣的勇氣?


    劉備立即表態:“軍師請放心,我一定會充分聽取孔明和元直的建議,確保將孫權的江東大軍牢牢牽製在主戰場上!”


    然而,在按照張銘的要求安排完畢後,劉備臉上又露出了猶豫之色,看向張銘欲言又止。


    張銘洞察劉備的心思,笑道:“主公,你盡管安心,我此次前往長沙,定然平安歸來。”


    劉備還想說什麽,但一旁的張飛卻急不可耐。


    他聽了半天,隻看到張銘為謀士們做了安排,關於將領的部署卻一字未提。


    這正是張銘的精明之處,涉及到軍事權力,除非劉備主動授權,否則他不會輕易幹預。


    但張飛的想法並非如此,他還記得上次大哥和軍師承諾過,與江東交戰時讓他擔任先鋒。


    這讓急性子的張飛如何能忍得住?


    “哎,不對啊,大哥、軍師,”張飛叫道,“我呢?不是說好了讓我做先鋒嗎?江夏之戰,興霸的水軍肯定占主導。”


    “我的破虜軍怎麽辦?不行,我要跟軍師一起去奇襲柴桑,不能留在江陵無所事事。”


    張飛隻關心自己的部隊能否發揮作用,他明白在江陵可能沒有他的用武之地。


    劉備對此頗為頭疼,但他確實曾說過讓張飛做先鋒的話。


    更別提私下裏,張飛為此找過他多次,甚至同他共度夜晚,搞得劉備連夫人親近的時間都沒有。


    沒辦法,劉備私下裏也向張飛保證過。


    為了平息張飛的不滿,劉備隻好閉上眼睛,無奈地說:“軍師,翼德的事情,不如你來安排一下吧。”


    張銘微微一笑,他本打算帶上魏延和文聘,但既然張飛如此積極,他也不反對。


    “好吧。”


    “翼德隨我一同南下長沙,調迴文長和仲業二人迴江陵。”


    “那就拜托軍師了!”劉備感激地說道。


    “主公太客氣了。”張銘迴應道。


    “既然如此,大家各自準備吧。”劉備環顧四周,下令道。


    “遵命!”賈詡等人抱拳領命,隨後轉身離開。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張銘帶著裴元紹和他的衛隊,以及張飛的破虜軍,攜帶著大量的棉被、棉衣和酒精等物資,在劉備等人的注視下,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江陵,向南方的長沙進發。


    同行的,還有長沙疫情的消息,迅速在全國各地傳播開來。


    沿途行進,


    看著與張銘並肩騎行的孫尚香,裴元紹和張飛的眼神中充滿了羨慕。


    “尚香,其實你不必跟著我,留在江陵不好嗎?”張銘無視兩人的羨慕目光,看向身邊的 。


    他實在沒想到,當提出要去長沙主持疫情防治時,孫尚香竟主動要求同行。


    在這個對疫情恐懼的時代,尤其是在孫尚香並不了解張銘有應對策略的情況下,連張銘都對孫尚香的勇氣感到欽佩。


    “我本就是公子的侍女,理應陪在公子身邊照顧。”孫尚香的理由已經重複多次,說得多了,連她自己都幾乎相信了。


    然而當她與張銘那深邃的目光相對,很快就敗下陣來,畢竟除了她,其他丫鬟都沒有隨行而來。


    而且從今天的張銘舉止來看,似乎有意讓她迴江陵,而不願詳述原因。


    猶豫再三,孫尚香眼神黯淡,緩緩吐露了實情。


    “我幼時曾路過一次。”


    “在長沙的一角,那裏有許多衣衫單薄的百姓,即便天氣寒冷,咳嗽聲仍不斷。”


    “我永遠忘不掉,他們看見我時的眼神,既帶著期盼又帶著絕望。”


    “如今又是長沙,但公子帶來了……嗯,棉衣和棉被。”


    “我也想為長沙的百姓做些什麽!”


    張銘明白了,這件事顯然給孫尚香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創傷。加上長沙本是她童年生活之地,讓她對長沙百姓心底有著難以言表的愧疚。


    下意識地,張銘輕輕撫摸著孫尚香的秀發。


    孫尚香頓時臉頰泛起紅暈,羞澀無比。


    ......


    半月之後,張銘的隊伍終於抵達臨湘境內。


    張仲景早已在官道上等待,他滿麵激動,不住地遠眺。


    當他看到張銘的身影時,很難想象,一個年近花甲之人竟能疾馳如斯。


    “知漢,知漢!”張銘也急忙迎上前去,還未等他詢問當前傷寒的情況,張仲景拉住張銘,爽朗大笑。


    “多虧你在信中提及的方法,再加上漢升將軍大軍的幫助,這次傷寒的影響已經被有效控製。”


    “知漢啊知漢,你若不當醫者,真是委屈了你的才能啊!”


    張仲景的話語讓除了張銘之外的所有人震驚不已。


    這可是被譽為神醫的張仲景!


    他的名聲在民間,尤其是在荊州地區,婦孺皆知,他的言論無疑是一劑強心劑,讓人既驚訝又安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