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已經決定讓劉病已入繼大統,那麽一個落魄皇族如此不惜代價供養數百孩童,要說沒有圖謀那簡直當別人是傻子。


    劉病已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大善人,但絕對不可能是聖人。


    這一點霍光無比篤定,那麽劉病已從小培養這些孩童,無非是想等他們成長起來以後,把持朝政,為其篡奪天下做準備!


    也就是霍光不怎麽關注劉病已,要不然昭帝還在世的時候讓他知道這些,鏟平那座校舍都是輕的,劉病已十有八九會被其以圖謀不軌的名義下獄,他不會允許這世間有能威脅到昭帝的存在存活於世。


    當然一時半會未必會動手,畢竟孩童成長起來也需要時間,有這麽一個人不計代價的培養人才,霍光其實也樂見其成,在他看來等培養起來以後,再雷霆出手絕滅掉劉病已的所有希望,也斷絕掉那些孩童的報恩念想,才最符合帝國的利益。


    可劉病已都被他選定了,那還管什麽?這不就等於是皇帝為自己培養人才,這些孩童有利於他卸任之後,皇帝更容易掌控朝政,於國是有利的。


    而且孩童成長到身居要位,需要何止十年,那個時候他是不是還活著都未必可知呢。


    所以,這事對霍光而言是樂見其成的,自然也就不會橫加幹涉。


    至於劉病已的錢從何來,這還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霍光做夢也沒有想到如今在長安乃至整個關中風靡的黃河春竟然出自劉病已的手筆。


    當然,黃河春釀酒作坊是湯家產業,但是劉病已僅僅憑借釀酒秘方就成功分潤了黃河春的三成利潤!


    霍光有十足的理由懷疑,那湯家家主湯白、楚地豪俠韋屠就是因為聽了劉病已之言才會義無反顧的踏上去尋什麽種子的艱辛之路。


    一樁樁,一件件,讓霍光覺得劉病已身上似乎籠罩了一層巨大的迷雲,他完全看不清迷雲當中的劉病已到底是何方神聖。


    不過無所謂了……


    如果不是新帝提及此事,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霍光甚至都懶得過問,可現在新帝已經提了,那麽他也不能裝聾作啞,隻不過他還沒明白新帝的盤算到底是什麽。


    “朕想把陽陵邑的學子遷移來長安,在長安南門外建上一所能容納五千學子的學校,名字就叫太學、國子監或者大漢學宮。”劉病已興致勃勃道:“這所學校今後就收留那些孤苦伶仃的孩童,從啟蒙開始一直到學子畢業,便可直接入仕途觀政,若有可造之材,便不吝簡拔。”


    “陛下這是打算親手為新朝培養政務之才?”


    劉病已很幹脆的點頭,這事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


    “那麽老臣敢問,這學舍算是官學還是皇學?”


    這句話問的很有水平,如果是官學,那麽就需要委派官員管理,並且需要國庫的財政供給,培養出來的學子自然也就是大漢未來的官員。


    而皇學不同,皇學的話相當於皇帝私人籌辦的學校,這辦學的錢可不由國庫來出,出這錢的是皇帝的內帑,培養出來的學子可以成為官員也可以成為皇帝的幕僚。


    一座擁納五千學子的學校,五千人的衣食住行,還有教授的束修,以及筆墨等等,這一筆開支可不算小,當然皇室每年內帑差不多有幾千萬錢之多,可皇室要供養的人也多啊,一下子增加五千人用度,對於皇室財政而言也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皇學!”劉病已堅定不移的說道,在他看來,學校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裏應該遠離世俗當中的名利、齷齪和紛爭,最重要的還是最好不讓官場牽扯進來的好。


    霍光笑道:“既然如此,老臣豈會有意見,隻不過此中開銷巨大,陛下內帑能否抽出足夠多的錢來供養這五千學子,這日常支用,逢節逢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大將軍說的是,但是朕自有辦法。”劉病已笑了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架勢。


    霍光笑了笑不再置喙,他是大漢重臣,事事都要為帝國考慮,這裏包括軍事、民生同樣也包括經濟,新帝不用國庫的錢,他還能說什麽,而且他也確實想看看新帝還能帶給他多少意外。


    很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今日他祭奠了高廟,落下了胸中大石,又把學校搬到了長安城外,這等於是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邁出了最強有力的一步。


    霍光會試探他,無非是想知道劉病已好不好控製,同樣劉病已也在試探霍光,他需要明確霍光的底線,在他皇位還沒有徹底坐穩之前,絕不輕易涉雷池一步。


    他記得曆史上漢宣帝繼位五六年之後就會病死,等到昭宣朝的這天字號大權臣死了,他才能真正的海闊天空,而他也正好可以利用這五年的時間從容布置出他早就設想好了帝國藍圖。


    數日後大朝。


    大朝也就是在長安的千石官員集體參與的一次朝會,跟後世四品以上官員集體參加朝會是一個概念,隻不過現在官員還沒有品級罷了。


    劉病已對於漢代官職體係很不感冒,不過沒辦法,他現在可沒能力搞那麽大動作,便隻能先忍著。


    後世一天十二個時辰,漢代則是十六個時辰製,這裏就不贅述了,卯初(5點)宮門大開,在京官員魚貫進入未央宮。


    絕大多數官員隻能在殿外候旨,能進入前殿的官員都是九卿、兩千石高官,至於諸侯……一般而言,可以上朝,也可以不來,當然若是皇帝旨意召見那必須得上。


    劉病已對於上朝這種事一向不太友好,想想看五點就要上朝,那麽住的遠的官員起來要洗漱要趕路,基本上三點多就得起來,而他則是四點……


    他麽的四點正是深度睡眠的時候好吧,這時候把人強行從夢鄉當中給拉迴現實,委實有點不太人道。


    所以這是弊政,得改……現在還得忍著,至少要讓滿朝大臣知道他不是一位懶惰怠政的君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牧海並收藏大漢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