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建國前夕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位,都坐吧!”
郭平走進大殿,坐於上手的椅子上,然後開口說道:
“各位,匯報一下這一個月的工作進度及問題。”
像這種會議,一個月舉行一次,郭平會根據情況,實時調整工作重心,以及下發各自的任務。
完成的月俸足額領取,還有獎金可拿,沒有完成的按照實際情況給予處罰,多次未完成則退位讓賢。
郭平將後世的銷售,績效考核那一套給用到了官員上。
郭平說完,眾人一一匯報工作進展,旁邊記錄人員運筆如飛,快速記錄。
隨後郭平根據進度給予獎勵,處罰,然後安排接下來的工作。
一切結束之後,郭平才開口說道:“沒事就退下吧!”
早已得到示意的李海瑞連忙站出來高聲說道:“大王平高麗,征東夏,短短四年就將領土麵積擴大了四倍。”
“境內百姓人人有田種,家家有餘糧,但遼東之外天下大亂,百姓疾苦,唯有大王能拯救蒼生,
屬下請大王建立新的王朝,登基稱帝,為天下百姓帶來和平與安寧!”
王如火,劉如山,趙如雷等人迅速出列,單膝跪地大聲道:“屬下請大王建立新朝,登基稱帝!”
其它人先是一臉懵懂,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給搞懵了。
但能站在這裏的,都是人精,瞬間反應過來,連忙跟著跪下高聲道:“屬下恭請大王建國稱帝!”
這一出,是郭平早就計劃好的,但此事自己不好開口,隻得提前知會了一些心腹,讓其站出來當眾提出。
名不正則言不順,隻有脫離了蒙古,建國後許多事情才能名正言順的做。
之前雖然郭平也設置了許多部門,但是官員品階卻沒有定下。
甚至就連下方這一眾自己培養出來的人,都隻能稱屬下了,而方便稱唿“臣”。
因為那些都是皇帝才有的權利。
隻有脫離蒙古,正式建國,一切才顯得名正言順。
在自己領地生存的那些儒家之人,還敢不接受自己推廣的心學嗎?
那時他們說不定就由謾罵變為根據自己的政策要求更改儒家的教義了。
哪裏還敢像現在這樣私下謾罵,科舉也不參加?
若不是他們沒犯什麽事,還算安分,郭平早就收拾他們了。
郭平看著跪下的眾人,開口推辭道:“遼東畢竟是大汗親自封的,如此做有些不妥,此事休要再提。”
早有準備的李海瑞當即從懷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章,高聲說道:
“大王,這是萬民請願書,大王稱帝乃是眾望所歸,懇請大王為百姓計,為天下計,請大王建國稱帝!”
“請大王為百姓計,為天下計,恭請大王建國稱帝!”
郭平雖然對“三辭三讓”這一套有些不喜,但如此大事,也不得不遵循古禮。
這樣才能堵住許多人的悠悠之口,才能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眾位不必多說,我意已決!”說完郭平就要離開。
但李海瑞立馬起身說道:“大王,請您登上城頭,看看遼東的百姓,聽聽他們的心聲。”
郭平一愣,自己沒安排這出啊?
隨後有些好奇的說道:“好,眾位隨我出去看看。”
郭平走在前麵,一眾手下跟在後麵,有些人興奮,有些人則是不明所以。
郭平來到城頭,城下的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街道,一個個巷子都鋪上了平整的紅磚。
郭平剛開始本來是打算打上水泥路的,但遼東冬季過長,水泥路太滑,就用水泥鋪成磚石路。
郭平看著下方來來往往的人群,做生意的做生意,擺攤的擺攤,有些疑惑,這和平時也沒什麽兩樣啊?
“大王請稍等片刻!”
李海瑞示意了一下,每條街道都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大聲的喊道:“大王出來了!”
隨後隻見陸陸續續的從房屋中,走出了許多人,街道上正在忙碌的人群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大王?大王在哪呢?”
“城頭上正中的那個,我在我兒子的思想課本上看到過大王的畫像!”
“果真是大王,我還聽我兒子說過大王的事跡呢?”
“……”
這時,劉如山也不知道哪裏拿了個擴音喇叭出來,高聲說道:“安靜!”
“鄉親們,今天,我問大家幾句話,請大家真心迴答!”
“是誰讓大家吃飽穿暖?”
“是大王!”
“是誰讓大家家家有田耕,人人能讀書?”
“是大王!”
“是誰讓大家擺脫了地主世家的剝削?”
“是大王!”
郭平納悶,劉如山是不是已經不滿足於在軍隊中洗腦了?
劉如山接著高聲道:“看來大家心裏都清楚,是大王讓你們過上了好日子,
可是遼東隻是大王暫時的封地,如果蒙古大汗收迴了大王的權利,你們還能有這樣的好日子嗎?”
城下百姓一聽到這話,頓時色變,然後熙熙攘攘的吵了起來。
“怎麽辦?我們才過了幾年好日子,難道又要迴到從前嗎?”
“我聽說蒙古人動不動就屠城,如果大王走了,我們怎麽辦?”
“大王去哪,我們就跟著去哪!”
“對,大王去哪,我們就去哪!”
“……”
郭平聽著城下的議論,心中有些欣慰,雖然那些地主世家對自己痛恨異常,但卻贏得了百姓的擁護。
“安靜!”
劉如山的聲音在音波功以及喇叭的加持下,傳遍整個城中。
百姓們紛紛安靜下來。
“鄉親們,現在隻有大王脫離蒙古,建立王朝,登基稱帝才能讓大家的好日子持續下去。”
“大家現在應該怎麽辦?”
劉如山剛說完,立馬就有幾個人跪下,高聲道:“請大王為我等脫離蒙古,建立王朝,登基稱帝!”
郭平一眼就看出,這是幾個事先安排好的托。
隨後郭平轉而看向其它人,自古以來,百姓對朝廷都是畏懼的。
郭平倒想看看,有多少人能克服這個恐懼,願意支持擁護自己。
同時也覺得,李海瑞有些大膽啊,這要是搞砸了,此事可得延後了。
短暫的寂靜過後,城下陸陸續續有百姓跪下,高唿:
“請大王為了我等建國稱帝!”
“請大王為了我的建國成帝!”
“……”
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城下黑壓壓的人群,幾乎已經全部跪下了。
零零散散的還有一些人沒有跪下。
“怎麽辦?要不要跪?”
“跪?這天殺的郭平,將我們世代積累的田地全部收走,你還要跪他?還要請他稱帝?”
“趕緊跪吧,不跪可能就得下去陪那些被抄家斬首的了。”
“唉,沒想到此人如此得人心,我們儒家在這遼東是混不下去了。”
“去大宋吧,那裏才是我們讀書人的天堂!”
一群麵相儒雅,身穿白衣的儒生低聲議論。
郭平走進大殿,坐於上手的椅子上,然後開口說道:
“各位,匯報一下這一個月的工作進度及問題。”
像這種會議,一個月舉行一次,郭平會根據情況,實時調整工作重心,以及下發各自的任務。
完成的月俸足額領取,還有獎金可拿,沒有完成的按照實際情況給予處罰,多次未完成則退位讓賢。
郭平將後世的銷售,績效考核那一套給用到了官員上。
郭平說完,眾人一一匯報工作進展,旁邊記錄人員運筆如飛,快速記錄。
隨後郭平根據進度給予獎勵,處罰,然後安排接下來的工作。
一切結束之後,郭平才開口說道:“沒事就退下吧!”
早已得到示意的李海瑞連忙站出來高聲說道:“大王平高麗,征東夏,短短四年就將領土麵積擴大了四倍。”
“境內百姓人人有田種,家家有餘糧,但遼東之外天下大亂,百姓疾苦,唯有大王能拯救蒼生,
屬下請大王建立新的王朝,登基稱帝,為天下百姓帶來和平與安寧!”
王如火,劉如山,趙如雷等人迅速出列,單膝跪地大聲道:“屬下請大王建立新朝,登基稱帝!”
其它人先是一臉懵懂,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給搞懵了。
但能站在這裏的,都是人精,瞬間反應過來,連忙跟著跪下高聲道:“屬下恭請大王建國稱帝!”
這一出,是郭平早就計劃好的,但此事自己不好開口,隻得提前知會了一些心腹,讓其站出來當眾提出。
名不正則言不順,隻有脫離了蒙古,建國後許多事情才能名正言順的做。
之前雖然郭平也設置了許多部門,但是官員品階卻沒有定下。
甚至就連下方這一眾自己培養出來的人,都隻能稱屬下了,而方便稱唿“臣”。
因為那些都是皇帝才有的權利。
隻有脫離蒙古,正式建國,一切才顯得名正言順。
在自己領地生存的那些儒家之人,還敢不接受自己推廣的心學嗎?
那時他們說不定就由謾罵變為根據自己的政策要求更改儒家的教義了。
哪裏還敢像現在這樣私下謾罵,科舉也不參加?
若不是他們沒犯什麽事,還算安分,郭平早就收拾他們了。
郭平看著跪下的眾人,開口推辭道:“遼東畢竟是大汗親自封的,如此做有些不妥,此事休要再提。”
早有準備的李海瑞當即從懷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章,高聲說道:
“大王,這是萬民請願書,大王稱帝乃是眾望所歸,懇請大王為百姓計,為天下計,請大王建國稱帝!”
“請大王為百姓計,為天下計,恭請大王建國稱帝!”
郭平雖然對“三辭三讓”這一套有些不喜,但如此大事,也不得不遵循古禮。
這樣才能堵住許多人的悠悠之口,才能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眾位不必多說,我意已決!”說完郭平就要離開。
但李海瑞立馬起身說道:“大王,請您登上城頭,看看遼東的百姓,聽聽他們的心聲。”
郭平一愣,自己沒安排這出啊?
隨後有些好奇的說道:“好,眾位隨我出去看看。”
郭平走在前麵,一眾手下跟在後麵,有些人興奮,有些人則是不明所以。
郭平來到城頭,城下的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街道,一個個巷子都鋪上了平整的紅磚。
郭平剛開始本來是打算打上水泥路的,但遼東冬季過長,水泥路太滑,就用水泥鋪成磚石路。
郭平看著下方來來往往的人群,做生意的做生意,擺攤的擺攤,有些疑惑,這和平時也沒什麽兩樣啊?
“大王請稍等片刻!”
李海瑞示意了一下,每條街道都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大聲的喊道:“大王出來了!”
隨後隻見陸陸續續的從房屋中,走出了許多人,街道上正在忙碌的人群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大王?大王在哪呢?”
“城頭上正中的那個,我在我兒子的思想課本上看到過大王的畫像!”
“果真是大王,我還聽我兒子說過大王的事跡呢?”
“……”
這時,劉如山也不知道哪裏拿了個擴音喇叭出來,高聲說道:“安靜!”
“鄉親們,今天,我問大家幾句話,請大家真心迴答!”
“是誰讓大家吃飽穿暖?”
“是大王!”
“是誰讓大家家家有田耕,人人能讀書?”
“是大王!”
“是誰讓大家擺脫了地主世家的剝削?”
“是大王!”
郭平納悶,劉如山是不是已經不滿足於在軍隊中洗腦了?
劉如山接著高聲道:“看來大家心裏都清楚,是大王讓你們過上了好日子,
可是遼東隻是大王暫時的封地,如果蒙古大汗收迴了大王的權利,你們還能有這樣的好日子嗎?”
城下百姓一聽到這話,頓時色變,然後熙熙攘攘的吵了起來。
“怎麽辦?我們才過了幾年好日子,難道又要迴到從前嗎?”
“我聽說蒙古人動不動就屠城,如果大王走了,我們怎麽辦?”
“大王去哪,我們就跟著去哪!”
“對,大王去哪,我們就去哪!”
“……”
郭平聽著城下的議論,心中有些欣慰,雖然那些地主世家對自己痛恨異常,但卻贏得了百姓的擁護。
“安靜!”
劉如山的聲音在音波功以及喇叭的加持下,傳遍整個城中。
百姓們紛紛安靜下來。
“鄉親們,現在隻有大王脫離蒙古,建立王朝,登基稱帝才能讓大家的好日子持續下去。”
“大家現在應該怎麽辦?”
劉如山剛說完,立馬就有幾個人跪下,高聲道:“請大王為我等脫離蒙古,建立王朝,登基稱帝!”
郭平一眼就看出,這是幾個事先安排好的托。
隨後郭平轉而看向其它人,自古以來,百姓對朝廷都是畏懼的。
郭平倒想看看,有多少人能克服這個恐懼,願意支持擁護自己。
同時也覺得,李海瑞有些大膽啊,這要是搞砸了,此事可得延後了。
短暫的寂靜過後,城下陸陸續續有百姓跪下,高唿:
“請大王為了我等建國稱帝!”
“請大王為了我的建國成帝!”
“……”
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城下黑壓壓的人群,幾乎已經全部跪下了。
零零散散的還有一些人沒有跪下。
“怎麽辦?要不要跪?”
“跪?這天殺的郭平,將我們世代積累的田地全部收走,你還要跪他?還要請他稱帝?”
“趕緊跪吧,不跪可能就得下去陪那些被抄家斬首的了。”
“唉,沒想到此人如此得人心,我們儒家在這遼東是混不下去了。”
“去大宋吧,那裏才是我們讀書人的天堂!”
一群麵相儒雅,身穿白衣的儒生低聲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