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發展迅猛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年時間的發展,高麗半島已經徹底納入了統治之中。
所有的反抗勢力都被消滅,郭平廢除了高麗的文字,所有文化典籍一律收繳。
所有與郭平的政策不相符的,一律廢除。
隨後又在各地建立學堂,推廣漢字,漢語,教導適齡兒童。
為了使高麗成年人加快漢化,郭平規定,所有青年,無論男女,每年必須無償服苦役。
不會用漢語交流的人,沒有良民證,享受不到政策優待。
不能參加科舉,賦稅比其它人多交半成等等。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學習的漢語的積極性迅速提高。
有些人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能進行基本的交流。
當地行政部門給其發了良民證,有了良民證之後,從此就能和漢人享受一樣的政策優待。
有人開了頭,做了示範,頓時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又有提高。
郭平在領地內征收勞役是有一定工錢的。
所以農閑時節,青壯勞力都會主動服勞役,不用強行征召。
所以盡管隻過了兩年半,但遼東的建設進度卻很快。
開墾了大片的荒地,一些主要城市之間,建設了水泥路,或者為了防滑,用磚塊搭配水泥鋪設道路。
攻陷高麗的戰役中,雖然張如林和王如火多有配合。
但均分下來,功勞還是不如劉如山。
所以郭平成立了青龍軍團,初始十萬人,交給劉如山統領。
隨後就是不斷的攻打北邊投降蒙古後又反叛的東夏。
青龍軍團一整年都在不斷的戰鬥磨合中,雖然損失不小,但戰鬥力卻是直線上升。
如今郭平的軍隊已經擴充到了十五萬人。
領地內的人口加上高麗已經有三百萬人口。
時間就在這樣有條不紊的發展中又過了一年。
兩年的戰鬥,根基不穩的東夏徹底的被郭平吞並。
領土麵積從剛來時的三十萬平方公裏,擴張到了一百一十多萬平方公裏。
近四年的繁殖,土豆得到大力推廣,種植麵積每年都在擴大。
糧食產量每年都在增長。
人口少,耕地多,百姓家家有餘糧。
更加擁護郭平的統治。
郭平看百姓解決了食物問題,於是在各地建立講武堂。
郭平將一些強身健體不涉及經脈穴位的外功修煉之法傳了下去。
之所以不傳內功修煉之法,是因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經脈穴位。
胡亂修煉,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但在各地的學院之中,郭平增設了武學院,將一些後天境界的修煉功法傳授了下去。
軍隊的人數越來越多,如果一直招收普通人從頭開始培養,耗費太大。
將武學傳播下去之後,就可以挑選修煉快的武者加入軍隊。
如今教育部最低級的是鄉村學堂,負責教授文字,經脈穴位,思想教育。
頭年免費入學,沒學會者次年免一半學費,第三年不免。
這樣做也是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優秀者可以選擇進入縣級學院中繼續學習。
學院又分為文學院,醫學院,武學院,理學院等。
學費便宜,普通農戶之家辛苦一點,賣點剩餘糧食,養點家禽,在做點勞役就能供養子女上學。
一切的發展都步上了正軌,但時間尚短,底層人員好培養,頂級人才卻稀少。
年前,郭平舉行了一次科舉,在金國,蒙古,南宋都做了宣傳。
但前來參加者寥寥無幾,甚至是郭平領地內的那些儒生都有許多不參加。
郭平仔細分析了原因。
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一些觀念與當下不符,許多人難以接受。
甚至很多儒家學子還會在暗中咒罵郭平是蒙古蠻子,曲解儒家經意。
第二個原因則是郭平隻是鐵木真分封的,相當於一個藩王,沒有什麽號召力。
幾年發展,也隻是獲得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在上層人物眼中,郭平也隻是別人的一個下屬。
這幾年,蒙古各王子之間,彼此防備,甚至偶爾還會發生爭端,大汗之位一直空懸。
但也沒有誰真正的宣布獨立出去。
四年多的靜修,郭平順利的突破了先天境界。
在靈氣的滋養下,不需要外人幫助,練體修為也進行了一次換血。
整整四年,郭平才融合幾部功法,將混元經的練氣部分推演到真氣境,而且還不是很完善,需要後續一邊修煉一邊完善。
郭平也想過突破先天之後,要不要先轉修其他功法。
但想想還是算了,不是一脈相承,轉修功法比較耗費時間。
而且現在轉修的話,等到先天巔峰的時候,又要轉修一次,還不如一邊修煉,一邊完善。
自己的資質雖然達不到憑空創造的程度,但有多部功法可以借鑒,總能不斷完善。
接下來的修煉就是水磨功夫了,低境界的修煉說白了就是能量的積累罷了。
突破之後,郭平也不再繼續閉關了。
剛出密室,就看到郭守業那個小不點在花園中追著蝴蝶跑。
身後跟著兩個丫鬟,“小少爺,你慢點跑,小心摔倒。”
郭守業絲毫沒有理會,看到出關的郭平,頓時丟下蝴蝶,朝著郭平邊跑邊說道:“爹爹,抱抱!”
這是自己這一世的第一個兒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子嗣。
郭平給他取名郭守業,自己打天下,希望他能守住這個天下。
華箏自從三年多前生下郭守業之後,就再也沒懷上。
郭平猜測是自己的原因,一是這幾年沒有忙於修煉。
二則是武者修煉講究的就是固本培元,鎖住自身精氣。
精氣泄露過多,修煉會變得緩慢,除非是那種雙修或者采補的功法。
當然以郭平目前的境界,想要子嗣還是不難的。
利用現代的知識,計算下華箏的排卵期,有目的的耕耘還是很容易懷上的。
不過郭平沒有強求,自己才三十歲,華箏也才二十七歲。
再生兩個完全不是問題。
至於再多的話也沒必要,一是生太多,自己無法一一關照,讓孩子從小缺少父愛。
另外則是兄弟太多,感情就淡了,容易同室操戈。
郭平抱起兒子,郭守業連忙撒嬌道:“爹爹,我要坐大白,我要飛高高。”
“好,爹爹帶你飛高高。”
郭平吹了個口哨,花園旁邊的一千小樹林中頓時飛出兩隻體型巨大的白雕。
“恩,這體型快趕上襄陽城外的神雕了。”
經過十多年的喂養,投入無數的資源,兩隻白雕已經能載兩人飛行。
站在地上,已經有人的肩膀高了。
現在雖然沒有停住喂丹藥,但生長越來越慢了。
估計是達到瓶頸了,除非其懂得修煉,打破血脈桎梏。
所有的反抗勢力都被消滅,郭平廢除了高麗的文字,所有文化典籍一律收繳。
所有與郭平的政策不相符的,一律廢除。
隨後又在各地建立學堂,推廣漢字,漢語,教導適齡兒童。
為了使高麗成年人加快漢化,郭平規定,所有青年,無論男女,每年必須無償服苦役。
不會用漢語交流的人,沒有良民證,享受不到政策優待。
不能參加科舉,賦稅比其它人多交半成等等。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學習的漢語的積極性迅速提高。
有些人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能進行基本的交流。
當地行政部門給其發了良民證,有了良民證之後,從此就能和漢人享受一樣的政策優待。
有人開了頭,做了示範,頓時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又有提高。
郭平在領地內征收勞役是有一定工錢的。
所以農閑時節,青壯勞力都會主動服勞役,不用強行征召。
所以盡管隻過了兩年半,但遼東的建設進度卻很快。
開墾了大片的荒地,一些主要城市之間,建設了水泥路,或者為了防滑,用磚塊搭配水泥鋪設道路。
攻陷高麗的戰役中,雖然張如林和王如火多有配合。
但均分下來,功勞還是不如劉如山。
所以郭平成立了青龍軍團,初始十萬人,交給劉如山統領。
隨後就是不斷的攻打北邊投降蒙古後又反叛的東夏。
青龍軍團一整年都在不斷的戰鬥磨合中,雖然損失不小,但戰鬥力卻是直線上升。
如今郭平的軍隊已經擴充到了十五萬人。
領地內的人口加上高麗已經有三百萬人口。
時間就在這樣有條不紊的發展中又過了一年。
兩年的戰鬥,根基不穩的東夏徹底的被郭平吞並。
領土麵積從剛來時的三十萬平方公裏,擴張到了一百一十多萬平方公裏。
近四年的繁殖,土豆得到大力推廣,種植麵積每年都在擴大。
糧食產量每年都在增長。
人口少,耕地多,百姓家家有餘糧。
更加擁護郭平的統治。
郭平看百姓解決了食物問題,於是在各地建立講武堂。
郭平將一些強身健體不涉及經脈穴位的外功修煉之法傳了下去。
之所以不傳內功修煉之法,是因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經脈穴位。
胡亂修煉,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但在各地的學院之中,郭平增設了武學院,將一些後天境界的修煉功法傳授了下去。
軍隊的人數越來越多,如果一直招收普通人從頭開始培養,耗費太大。
將武學傳播下去之後,就可以挑選修煉快的武者加入軍隊。
如今教育部最低級的是鄉村學堂,負責教授文字,經脈穴位,思想教育。
頭年免費入學,沒學會者次年免一半學費,第三年不免。
這樣做也是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優秀者可以選擇進入縣級學院中繼續學習。
學院又分為文學院,醫學院,武學院,理學院等。
學費便宜,普通農戶之家辛苦一點,賣點剩餘糧食,養點家禽,在做點勞役就能供養子女上學。
一切的發展都步上了正軌,但時間尚短,底層人員好培養,頂級人才卻稀少。
年前,郭平舉行了一次科舉,在金國,蒙古,南宋都做了宣傳。
但前來參加者寥寥無幾,甚至是郭平領地內的那些儒生都有許多不參加。
郭平仔細分析了原因。
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一些觀念與當下不符,許多人難以接受。
甚至很多儒家學子還會在暗中咒罵郭平是蒙古蠻子,曲解儒家經意。
第二個原因則是郭平隻是鐵木真分封的,相當於一個藩王,沒有什麽號召力。
幾年發展,也隻是獲得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在上層人物眼中,郭平也隻是別人的一個下屬。
這幾年,蒙古各王子之間,彼此防備,甚至偶爾還會發生爭端,大汗之位一直空懸。
但也沒有誰真正的宣布獨立出去。
四年多的靜修,郭平順利的突破了先天境界。
在靈氣的滋養下,不需要外人幫助,練體修為也進行了一次換血。
整整四年,郭平才融合幾部功法,將混元經的練氣部分推演到真氣境,而且還不是很完善,需要後續一邊修煉一邊完善。
郭平也想過突破先天之後,要不要先轉修其他功法。
但想想還是算了,不是一脈相承,轉修功法比較耗費時間。
而且現在轉修的話,等到先天巔峰的時候,又要轉修一次,還不如一邊修煉,一邊完善。
自己的資質雖然達不到憑空創造的程度,但有多部功法可以借鑒,總能不斷完善。
接下來的修煉就是水磨功夫了,低境界的修煉說白了就是能量的積累罷了。
突破之後,郭平也不再繼續閉關了。
剛出密室,就看到郭守業那個小不點在花園中追著蝴蝶跑。
身後跟著兩個丫鬟,“小少爺,你慢點跑,小心摔倒。”
郭守業絲毫沒有理會,看到出關的郭平,頓時丟下蝴蝶,朝著郭平邊跑邊說道:“爹爹,抱抱!”
這是自己這一世的第一個兒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子嗣。
郭平給他取名郭守業,自己打天下,希望他能守住這個天下。
華箏自從三年多前生下郭守業之後,就再也沒懷上。
郭平猜測是自己的原因,一是這幾年沒有忙於修煉。
二則是武者修煉講究的就是固本培元,鎖住自身精氣。
精氣泄露過多,修煉會變得緩慢,除非是那種雙修或者采補的功法。
當然以郭平目前的境界,想要子嗣還是不難的。
利用現代的知識,計算下華箏的排卵期,有目的的耕耘還是很容易懷上的。
不過郭平沒有強求,自己才三十歲,華箏也才二十七歲。
再生兩個完全不是問題。
至於再多的話也沒必要,一是生太多,自己無法一一關照,讓孩子從小缺少父愛。
另外則是兄弟太多,感情就淡了,容易同室操戈。
郭平抱起兒子,郭守業連忙撒嬌道:“爹爹,我要坐大白,我要飛高高。”
“好,爹爹帶你飛高高。”
郭平吹了個口哨,花園旁邊的一千小樹林中頓時飛出兩隻體型巨大的白雕。
“恩,這體型快趕上襄陽城外的神雕了。”
經過十多年的喂養,投入無數的資源,兩隻白雕已經能載兩人飛行。
站在地上,已經有人的肩膀高了。
現在雖然沒有停住喂丹藥,但生長越來越慢了。
估計是達到瓶頸了,除非其懂得修煉,打破血脈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