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建國前夕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平沒管那些沒跪的人,也不會因此去找他們麻煩,太掉價。
這些人如此不識時務,自然會有麾下的人處理。
郭平也知道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劉如山連忙將手中的喇叭遞過來。
郭平搖了搖頭,以他的功力,將聲音傳遍全城,哪裏需要喇叭。
“各位遼東的父老鄉親們,我郭平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在此承諾,隻要我在位一天,大家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太好了,大王登基,我們就不用擔心了。”
“希望大王早點稱帝!”
“……”
郭平轉身對著身後的眾人說道:“諸位將士,修為臣公,我雖不才,願與諸位共同努力,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眾人聞言,頓時雙膝跪地,高唿:“大王英明,我等願誓死追隨。”
“諸位,大殿議事,讓百姓們都散了吧!”
郭平剛迴到大殿坐下,就聽到王如火的聲音。
“臣參見陛下!”
王如火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所有人都愣住了。
隨後馬上眼神交流起來。
“要不要跟上?”
“可是這不合規矩啊?”
“還沒昭告天地,登基大典都還沒有舉行,這不合禮儀。”
“什麽禮儀?咱們遼東注重的是實踐,興那一套嗎?”
“再說了,大王雖然沒有登基,也和皇帝沒兩樣了。”
“這……”
短暫的眼神交流過後,眾人一一出列,準備參拜。
郭平連忙製止,“王如火,你給我滾一邊去,別給我瞎帶節奏。”
郭平雖然不注重許多俗禮,但那是因為沒有必要。
不然郭平也不會在遼陽城中單設一個禮部了。
很多儀式,還是有必要遵守的,上千年傳承下來的東西,還是有其道理的。
還沒舉行登基大典,就先行稱帝,難免落人口舌。
“大王,既然準備脫離蒙古,那得早做準備,免得遭到蒙古的針對。”
說話的是行政部的部長李文昊。
“蒙古有什麽好怕的,成吉思汗一死,他們自己先內亂了。”
“再說了,我們如今二十多萬大軍,需要怕他們嗎?”
趙如雷馬上反駁道,這是看不起他們啊。
郭平也是開口說道:“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現在他們互相防範,沒有誰會針對我們。
相反,我為他們開了個頭,他們一定會緊跟著獨立出去的。”
李文昊一想也是,隨即不再多說,恭敬的退下。
郭平看著下方,說道:“既然決定了,那就得挑選良辰吉日,準備儀式,夏文禮何在?”
年近半百,一臉滄桑的夏文禮連忙起身來到大殿中央,拱手迴道:“屬下在。”
“禮部由你統領,下去之後,一應禮儀給我盡快拿出一個章程。”
“是,大王!”
郭平沒設欽天監,想了想補充道:“黃道吉日也由你們選定,時間盡量選在三個月後。”
夏文禮一愣,這觀天象,測吉兇,卜算好日子自己也不會啊?
“大王,屬下不會卜算日子啊!”
“你不會,那就去請教會的人,這偌大的遼東難道沒一個會嗎?”
夏文禮隻得拱手應下。
這方麵郭平也沒什麽涉獵,主要是以前沒有遇到這方麵的能人。
一般的也就是騙人的把戲,這也是郭平沒設立欽天監的原因。
這是武俠世界,欽天監還是有必要設立一個的,但是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擔任,不然還不如不設。
不說有袁天罡李淳風的水平,至少得有人家三分之一吧。
好像那耶律楚材也會一些卜算之道,而且此人也是一個大才。
看來得找個機會聯係一下,看他會不會來自己這裏任職。
“宣傳部趙宏何在?”
“屬下在!”
“半個月內,將此消息公告天下,尤其是領地之內,要做到人盡皆知。”
“諸位,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王俊毅出列拱手說道:“大王,既然要立國,那國號和年號是?”
“國號為“明”,年號為“神武”。”
“大王,不知這國號有何寓意?”
““明”者,日月也!我希望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明土。凡山河所至之地,皆為明人!”
“嘶~”
郭平說完,台下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他們如何也沒想到,“明”竟然是這個解釋。
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明土,凡山河所至之地,皆為明人。
大王這是想統一整個天下啊,可是這可能嗎?
之前說得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也隻是說說而已,這天下何其之大,如何能完全一統?
劉如山表情倒是沒有什麽變化,他們跟隨將軍南征北戰,去過遙遠的歐洲,如今又知道了北美洲,南美洲的航線。
他們都還年輕,又有武藝傍身,他們都堅信,這天下遲早落入將軍的手中。
“將軍,不知這“神武”二字又是何意?”
““神”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力量,“武”大家都不陌生,我意布武天下。”
司法部的陳宇軒聽到前半句還沒什麽反應,但聽到後半句連忙出來說道:
“大王,不可啊。自古以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大王布武天下,那些江湖中人無法無天,朝廷無法監管啊。”
他是司法部的部長,手下又分為審判,緝捕兩個分部。
若是天下武者多了,那些人犯法,自己如何緝捕,不抓捕,那就是自己失職。
郭平搖了搖頭說道:“陳部長不用擔心,等地盤再擴大之後,我會規範江湖秩序的。
而且武者多了,我們可以將其中的精銳招入朝廷為官。”
陳宇軒雖然不情願,但是既然大王決定了,那他也隻得無奈退下。
見大家沒什麽再說的,郭平說道:“既然沒意見了,那就退下吧,抓緊時間準備。”
……
嘉興煙雨樓!
此時正值飯點,三層的閣樓人來人往,一片熙熙攘攘,又以一樓人數最多,最雜。
大堂中央,有一高台,台上放著一張長案,一張椅子。
此時,一身著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麵相儒雅的老頭走上高台坐在椅子上。
隨後一拍驚堂木,聲音清脆悅耳,瞬間吸引了客棧內所有食客的注意。
眾人對此習以為常,仿佛經曆了無數遍一樣。
“老張頭,你今天打算說什麽故事?”
“老張頭,可別說那些什麽江湖俠客的故事了,我們都快聽膩了。”
“就是就是,每天都說這些江湖俠客,能不能換點新鮮的?”
“……”
老張頭對此習以為常,倒了杯茶慢慢的抿著,靜等眾人安靜下來後,才開口說道:
“好,既然大夥都聽膩了江湖俠客,那今天我們就來說點不一樣的。”
老張頭放下茶杯,反問道:“大家知道說書這個行業是從哪裏興起的嗎?”
“老張頭,別磨磨唧唧的,我們可就這一會功夫,趕緊的。”
“就是,再囉嗦以後我就換一家了!”
“……”
台上的老張頭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食客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老張頭清了清嗓子,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
“好,我也不吊大家胃口,話說十多年前,北方的大草原上出現了一個雄主,其統一草原,南征金國,西征中亞,又滅亡,一生滅國無數,
……”
隨著老張頭繪聲繪色的描述,一眾食客們聚精會神的聆聽著,以往聽慣了江湖俠客,神話鬼怪,還是第一次聽到國家爭霸的。
“然而,時光不居,歲月如梭。
任憑你如何驚才絕豔,如何雄才偉略,都抵不過時間的侵蝕。”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征於征伐西夏的途中黯然落幕。”
“隨著他的去世,偌大的蒙古帝國,四分五裂,分裂成了五個大勢力,再不複往昔輝煌。”
說到這老張頭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一拍驚堂木,說道:
“但是,世間不會因為少了誰就停止運轉,成吉思汗的時代過去了,但北方又迎來了一位雄主。”
“其平高麗,征東夏,滅世家,分田地……”
“短短四年時間,就已經將遼東經營的有聲有色,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有餘糧,人人能讀書。”
“如今可百姓愛戴,百官擁護。
就在前不久,百官於大殿之上恭請遼王建立新朝,登基稱帝,遼王推辭不就。”
“隨後,遼陽城全城百姓集體下跪,恭請遼王為天下百姓登基稱帝。”
“那一天可謂是萬人空巷,百姓唿聲聲震雲霄。”
“遼王不願辜負百姓,隻得應下,已經決定在兩個多月後正式建國稱帝。”
說書人一口氣說完,心中暗道,部長交代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這個月的獎金又能拿到手了。
張老頭之前隻是一個家境普通的老頭,因為識字,在村裏辦了個學堂,教幾個孩童,勉強能養家糊口。
直到有一天,有人找上他,一番溝通後,他直接加入對方,好像是什麽宣傳部。
平時也不用幹什麽,隻要上方有任務下達的時候,負責把消息宣傳出去即可。
正好,最近說書這個行業比較火,他就選擇了煙雨樓,作為一個說書人,說書,傳遞消息兩不誤。
一份工作,兩份薪水!
張老頭的任務倒是完成了,酒樓內的眾人卻是議論了開來。
“這遼王什麽來頭?以前怎麽沒聽說過?”
“遼東真的那麽好嗎?家家有田耕,還有餘糧?”
“唉,隻可惜離我們太遠了,不然得去瞧瞧真的假的!”
而在二樓以上的人則與一樓完全不同!
“什麽遼王,亂臣賊子而已!”
“就是,我聽說那遼王從小在蒙古長大,從來沒有讀過書,竟然胡亂篡改我儒家經義,弄出什麽心學。”
“哼,他若敢踏入我大宋,我必罵得他狗血淋頭。”
“我聽說遼東境內的世家貴族大多都被抄了家,土地全部沒收分給了百姓,不論貧富,按人頭劃分田地。”
“還好,我等讀書人生活在大宋,要是生活在那蠻子的領地,日子還不知道怎樣呢?”
與此同時,二樓的一個包廂中!
“大哥,沒想到當初的那個小子,如今都要建國稱帝了?”
一身著綠色衣裙,手持一柄長劍,臉上略帶皺紋的女子說道。
“七妹,你是不是和為兄一樣後悔當初沒有強行收他為弟子,要不然現在我們就是帝師了!”
一身著白色長衫,手持一把折扇的男子沒等那手持鐵杖的瞎眼男子迴答,直接插話道。
此六人,自然就是離開桃花島的江南六怪了。
離開桃花島之後,他們一直都在嘉興附近遊蕩,幾年來隨著武功的精進,他們的名聲更加的大了。
老四南山樵子南希仁開口說道:“早就看出那小子非池中之物,隻可惜當初死活不願意拜我們為師。”
“要不然,兩個弟子,一個是天下第一,一個是皇帝,我們的名聲不得蓋過全真七子?”
“四哥,現在哪還有權真七子,隻有全真五子了!”
就在這時,那一頭亂發,雙目緊閉的老頭終於開口了。
“好啦,有什麽好遺憾的?我看那小子野心不小,而且還總跟異族攪和在一起,對我宋人是禍非福!”
韓小瑩聽到這話,有些不樂意,直接開口說道:“大哥,我可聽說了,郭平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怎麽就是禍非福了?”
韓小瑩就是一個普通江湖女子,隻要百姓過得好,她可不在乎這個天下屬於誰。
而且由於是女子,他和郭平的母親李萍比較談得來,從李萍那裏知道了郭平漢人,唐人以及民族融合的理論,她還是讚同的。
柯鎮惡手中鐵杖輕觸地麵,發出清脆的響聲,開口說道:“七妹,如果有一天,他帶著軍隊入侵大宋,我們身為大宋子民,豈能袖手旁觀?”
“難道我們要和郭平作對嗎?大哥,我們如今能進入一流境界,還是學得人家的武功。”
“如此小恩小惠,如何能和國家大義相比?”
柯鎮惡直接反駁道。
韓小瑩也不甘示弱,頭一次對大哥的話不讚同:“什麽小恩小惠,大哥,你可別忘了,郭平還救過我們,要不是他提醒,當初我們就死在桃花島了,哪裏還有今天?”
聽到這話,柯鎮惡沉默了,隨後語氣微弱道:“大不了還給他就是。”
“怎麽還?這多活的幾年說還就能還嗎?”
南山樵子也開口說道:“大哥,這次我站七妹,隻要百姓過得好,管他誰做江山。”
雖然他武功也進入一流境界,但還是保留著樵夫的習慣,偶爾去打點柴換點銀錢。
他們平時雖然在嘉興周邊行俠仗義,但也不會貪圖那些錢財。
所以生活並不富裕,像這煙雨樓,他們也不能每天都來。
妙手書生朱聰見老大的臉色變了,連忙站出來說道:“老四,你瞎摻和什麽?”
“還有大哥,郭平不是還沒有打來嗎?我們在這裏吵什麽吵?”
“七妹你也是,怎麽能跟大哥如此說話!”
在朱聰一番和稀泥之下,韓小瑩開口說道:“大哥,剛剛是我語氣不好。”
柯鎮惡有了台階下,也開口說道:“沒事,都是自家兄妹,吵幾句再正常不過了。”
……
這些人如此不識時務,自然會有麾下的人處理。
郭平也知道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劉如山連忙將手中的喇叭遞過來。
郭平搖了搖頭,以他的功力,將聲音傳遍全城,哪裏需要喇叭。
“各位遼東的父老鄉親們,我郭平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在此承諾,隻要我在位一天,大家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太好了,大王登基,我們就不用擔心了。”
“希望大王早點稱帝!”
“……”
郭平轉身對著身後的眾人說道:“諸位將士,修為臣公,我雖不才,願與諸位共同努力,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眾人聞言,頓時雙膝跪地,高唿:“大王英明,我等願誓死追隨。”
“諸位,大殿議事,讓百姓們都散了吧!”
郭平剛迴到大殿坐下,就聽到王如火的聲音。
“臣參見陛下!”
王如火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所有人都愣住了。
隨後馬上眼神交流起來。
“要不要跟上?”
“可是這不合規矩啊?”
“還沒昭告天地,登基大典都還沒有舉行,這不合禮儀。”
“什麽禮儀?咱們遼東注重的是實踐,興那一套嗎?”
“再說了,大王雖然沒有登基,也和皇帝沒兩樣了。”
“這……”
短暫的眼神交流過後,眾人一一出列,準備參拜。
郭平連忙製止,“王如火,你給我滾一邊去,別給我瞎帶節奏。”
郭平雖然不注重許多俗禮,但那是因為沒有必要。
不然郭平也不會在遼陽城中單設一個禮部了。
很多儀式,還是有必要遵守的,上千年傳承下來的東西,還是有其道理的。
還沒舉行登基大典,就先行稱帝,難免落人口舌。
“大王,既然準備脫離蒙古,那得早做準備,免得遭到蒙古的針對。”
說話的是行政部的部長李文昊。
“蒙古有什麽好怕的,成吉思汗一死,他們自己先內亂了。”
“再說了,我們如今二十多萬大軍,需要怕他們嗎?”
趙如雷馬上反駁道,這是看不起他們啊。
郭平也是開口說道:“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現在他們互相防範,沒有誰會針對我們。
相反,我為他們開了個頭,他們一定會緊跟著獨立出去的。”
李文昊一想也是,隨即不再多說,恭敬的退下。
郭平看著下方,說道:“既然決定了,那就得挑選良辰吉日,準備儀式,夏文禮何在?”
年近半百,一臉滄桑的夏文禮連忙起身來到大殿中央,拱手迴道:“屬下在。”
“禮部由你統領,下去之後,一應禮儀給我盡快拿出一個章程。”
“是,大王!”
郭平沒設欽天監,想了想補充道:“黃道吉日也由你們選定,時間盡量選在三個月後。”
夏文禮一愣,這觀天象,測吉兇,卜算好日子自己也不會啊?
“大王,屬下不會卜算日子啊!”
“你不會,那就去請教會的人,這偌大的遼東難道沒一個會嗎?”
夏文禮隻得拱手應下。
這方麵郭平也沒什麽涉獵,主要是以前沒有遇到這方麵的能人。
一般的也就是騙人的把戲,這也是郭平沒設立欽天監的原因。
這是武俠世界,欽天監還是有必要設立一個的,但是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擔任,不然還不如不設。
不說有袁天罡李淳風的水平,至少得有人家三分之一吧。
好像那耶律楚材也會一些卜算之道,而且此人也是一個大才。
看來得找個機會聯係一下,看他會不會來自己這裏任職。
“宣傳部趙宏何在?”
“屬下在!”
“半個月內,將此消息公告天下,尤其是領地之內,要做到人盡皆知。”
“諸位,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王俊毅出列拱手說道:“大王,既然要立國,那國號和年號是?”
“國號為“明”,年號為“神武”。”
“大王,不知這國號有何寓意?”
““明”者,日月也!我希望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明土。凡山河所至之地,皆為明人!”
“嘶~”
郭平說完,台下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他們如何也沒想到,“明”竟然是這個解釋。
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明土,凡山河所至之地,皆為明人。
大王這是想統一整個天下啊,可是這可能嗎?
之前說得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也隻是說說而已,這天下何其之大,如何能完全一統?
劉如山表情倒是沒有什麽變化,他們跟隨將軍南征北戰,去過遙遠的歐洲,如今又知道了北美洲,南美洲的航線。
他們都還年輕,又有武藝傍身,他們都堅信,這天下遲早落入將軍的手中。
“將軍,不知這“神武”二字又是何意?”
““神”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力量,“武”大家都不陌生,我意布武天下。”
司法部的陳宇軒聽到前半句還沒什麽反應,但聽到後半句連忙出來說道:
“大王,不可啊。自古以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大王布武天下,那些江湖中人無法無天,朝廷無法監管啊。”
他是司法部的部長,手下又分為審判,緝捕兩個分部。
若是天下武者多了,那些人犯法,自己如何緝捕,不抓捕,那就是自己失職。
郭平搖了搖頭說道:“陳部長不用擔心,等地盤再擴大之後,我會規範江湖秩序的。
而且武者多了,我們可以將其中的精銳招入朝廷為官。”
陳宇軒雖然不情願,但是既然大王決定了,那他也隻得無奈退下。
見大家沒什麽再說的,郭平說道:“既然沒意見了,那就退下吧,抓緊時間準備。”
……
嘉興煙雨樓!
此時正值飯點,三層的閣樓人來人往,一片熙熙攘攘,又以一樓人數最多,最雜。
大堂中央,有一高台,台上放著一張長案,一張椅子。
此時,一身著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麵相儒雅的老頭走上高台坐在椅子上。
隨後一拍驚堂木,聲音清脆悅耳,瞬間吸引了客棧內所有食客的注意。
眾人對此習以為常,仿佛經曆了無數遍一樣。
“老張頭,你今天打算說什麽故事?”
“老張頭,可別說那些什麽江湖俠客的故事了,我們都快聽膩了。”
“就是就是,每天都說這些江湖俠客,能不能換點新鮮的?”
“……”
老張頭對此習以為常,倒了杯茶慢慢的抿著,靜等眾人安靜下來後,才開口說道:
“好,既然大夥都聽膩了江湖俠客,那今天我們就來說點不一樣的。”
老張頭放下茶杯,反問道:“大家知道說書這個行業是從哪裏興起的嗎?”
“老張頭,別磨磨唧唧的,我們可就這一會功夫,趕緊的。”
“就是,再囉嗦以後我就換一家了!”
“……”
台上的老張頭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食客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老張頭清了清嗓子,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
“好,我也不吊大家胃口,話說十多年前,北方的大草原上出現了一個雄主,其統一草原,南征金國,西征中亞,又滅亡,一生滅國無數,
……”
隨著老張頭繪聲繪色的描述,一眾食客們聚精會神的聆聽著,以往聽慣了江湖俠客,神話鬼怪,還是第一次聽到國家爭霸的。
“然而,時光不居,歲月如梭。
任憑你如何驚才絕豔,如何雄才偉略,都抵不過時間的侵蝕。”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征於征伐西夏的途中黯然落幕。”
“隨著他的去世,偌大的蒙古帝國,四分五裂,分裂成了五個大勢力,再不複往昔輝煌。”
說到這老張頭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一拍驚堂木,說道:
“但是,世間不會因為少了誰就停止運轉,成吉思汗的時代過去了,但北方又迎來了一位雄主。”
“其平高麗,征東夏,滅世家,分田地……”
“短短四年時間,就已經將遼東經營的有聲有色,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有餘糧,人人能讀書。”
“如今可百姓愛戴,百官擁護。
就在前不久,百官於大殿之上恭請遼王建立新朝,登基稱帝,遼王推辭不就。”
“隨後,遼陽城全城百姓集體下跪,恭請遼王為天下百姓登基稱帝。”
“那一天可謂是萬人空巷,百姓唿聲聲震雲霄。”
“遼王不願辜負百姓,隻得應下,已經決定在兩個多月後正式建國稱帝。”
說書人一口氣說完,心中暗道,部長交代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這個月的獎金又能拿到手了。
張老頭之前隻是一個家境普通的老頭,因為識字,在村裏辦了個學堂,教幾個孩童,勉強能養家糊口。
直到有一天,有人找上他,一番溝通後,他直接加入對方,好像是什麽宣傳部。
平時也不用幹什麽,隻要上方有任務下達的時候,負責把消息宣傳出去即可。
正好,最近說書這個行業比較火,他就選擇了煙雨樓,作為一個說書人,說書,傳遞消息兩不誤。
一份工作,兩份薪水!
張老頭的任務倒是完成了,酒樓內的眾人卻是議論了開來。
“這遼王什麽來頭?以前怎麽沒聽說過?”
“遼東真的那麽好嗎?家家有田耕,還有餘糧?”
“唉,隻可惜離我們太遠了,不然得去瞧瞧真的假的!”
而在二樓以上的人則與一樓完全不同!
“什麽遼王,亂臣賊子而已!”
“就是,我聽說那遼王從小在蒙古長大,從來沒有讀過書,竟然胡亂篡改我儒家經義,弄出什麽心學。”
“哼,他若敢踏入我大宋,我必罵得他狗血淋頭。”
“我聽說遼東境內的世家貴族大多都被抄了家,土地全部沒收分給了百姓,不論貧富,按人頭劃分田地。”
“還好,我等讀書人生活在大宋,要是生活在那蠻子的領地,日子還不知道怎樣呢?”
與此同時,二樓的一個包廂中!
“大哥,沒想到當初的那個小子,如今都要建國稱帝了?”
一身著綠色衣裙,手持一柄長劍,臉上略帶皺紋的女子說道。
“七妹,你是不是和為兄一樣後悔當初沒有強行收他為弟子,要不然現在我們就是帝師了!”
一身著白色長衫,手持一把折扇的男子沒等那手持鐵杖的瞎眼男子迴答,直接插話道。
此六人,自然就是離開桃花島的江南六怪了。
離開桃花島之後,他們一直都在嘉興附近遊蕩,幾年來隨著武功的精進,他們的名聲更加的大了。
老四南山樵子南希仁開口說道:“早就看出那小子非池中之物,隻可惜當初死活不願意拜我們為師。”
“要不然,兩個弟子,一個是天下第一,一個是皇帝,我們的名聲不得蓋過全真七子?”
“四哥,現在哪還有權真七子,隻有全真五子了!”
就在這時,那一頭亂發,雙目緊閉的老頭終於開口了。
“好啦,有什麽好遺憾的?我看那小子野心不小,而且還總跟異族攪和在一起,對我宋人是禍非福!”
韓小瑩聽到這話,有些不樂意,直接開口說道:“大哥,我可聽說了,郭平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怎麽就是禍非福了?”
韓小瑩就是一個普通江湖女子,隻要百姓過得好,她可不在乎這個天下屬於誰。
而且由於是女子,他和郭平的母親李萍比較談得來,從李萍那裏知道了郭平漢人,唐人以及民族融合的理論,她還是讚同的。
柯鎮惡手中鐵杖輕觸地麵,發出清脆的響聲,開口說道:“七妹,如果有一天,他帶著軍隊入侵大宋,我們身為大宋子民,豈能袖手旁觀?”
“難道我們要和郭平作對嗎?大哥,我們如今能進入一流境界,還是學得人家的武功。”
“如此小恩小惠,如何能和國家大義相比?”
柯鎮惡直接反駁道。
韓小瑩也不甘示弱,頭一次對大哥的話不讚同:“什麽小恩小惠,大哥,你可別忘了,郭平還救過我們,要不是他提醒,當初我們就死在桃花島了,哪裏還有今天?”
聽到這話,柯鎮惡沉默了,隨後語氣微弱道:“大不了還給他就是。”
“怎麽還?這多活的幾年說還就能還嗎?”
南山樵子也開口說道:“大哥,這次我站七妹,隻要百姓過得好,管他誰做江山。”
雖然他武功也進入一流境界,但還是保留著樵夫的習慣,偶爾去打點柴換點銀錢。
他們平時雖然在嘉興周邊行俠仗義,但也不會貪圖那些錢財。
所以生活並不富裕,像這煙雨樓,他們也不能每天都來。
妙手書生朱聰見老大的臉色變了,連忙站出來說道:“老四,你瞎摻和什麽?”
“還有大哥,郭平不是還沒有打來嗎?我們在這裏吵什麽吵?”
“七妹你也是,怎麽能跟大哥如此說話!”
在朱聰一番和稀泥之下,韓小瑩開口說道:“大哥,剛剛是我語氣不好。”
柯鎮惡有了台階下,也開口說道:“沒事,都是自家兄妹,吵幾句再正常不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