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能夠進入殿試階段的,那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絕對是過五關斬六將的頂尖人才。


    換成蘇墨穿越之前的時代,這些人都是輕輕鬆鬆就能被保送進清華北大那種級別的學校的。


    就算他們敷衍應付,也能隨手寫出一篇文采飛揚的文章。


    因此,那些懷揣理想的讀書人,一邊揣摩皇帝的心思,一邊奮筆疾書。


    沒錯,揣摩皇帝的心思,在殿試之中可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文章寫得再出色,終究還是要給人來看的。而在殿試中,最大的那個當然是皇帝本人。


    假如哪個考生一時興起,不小心得罪了皇帝……


    那樣的場景,想想都覺得太美(慘)……


    曆史上就有個典型的反麵教材。


    在慶曆二年的殿試中,主考官閱卷之後,一致推舉王安石為第一名。


    然而,當宋仁宗拿起試卷一看,發現王安石引用了一個典故,“孺子其朋”。


    這個典故出自周公輔助周成王的故事,那時候周成王隻是個十二歲的孩子,而作為周成王叔叔的周公教導他說:“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


    意思大致是:孩子啊,你將來與大臣交往時,應當真誠相待,視他們為朋友。


    但是,當時的宋仁宗已經有三十多歲,已經執政十幾年,比王安石還要年長十幾歲。看到王安石這樣用典,心裏很是不悅。


    這一不悅,王安石狀元的頭銜自然也就泡湯了。


    宋仁宗勃然大怒,痛斥考官一頓之後,提筆一揮,把倒黴的王安石從狀元改為第四名,無緣前三甲。


    至於王安石究竟是無意之舉還是故意陰陽怪氣挑釁皇帝,外界眾說紛紜。


    蘇墨覺得,憑借王安石的才華,不太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或許更多的是借此機會陰陽怪氣地嘲諷皇帝一番吧。


    這確實體現出了文人士大夫的一股傲骨氣質。


    最終的結果便是,宋仁宗此後二十年間對王安石一直持有偏見,從未真正重用過他,甚至直接否決了王安石提出的變法方案。


    直到後來宋神宗即位,才啟用了王安石。


    這個反麵案例無時無刻不在警醒著後世學子: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更別給自己找麻煩!


    宋徽宗在大殿上來迴走了將近半個時辰,記下了每一位考生的模樣。


    他又仔細地多看了幾眼蘇墨,隨後默默地走進後殿去休息。


    蔡京等一群資深朝臣仿佛得到了大赦一般,紛紛緊隨其後,一同踏入後殿。


    他們都已經上了年紀,體力早已無法和年輕時相比。


    雖然身為朝廷官員,有著豐富罰站的經驗,


    但是,站了一個多小時之後,依然免不了腰酸背痛、腿腳抽筋。


    相比之下,後殿裏至少還有椅子坐,舒適得多。


    又過去了大約一個多時辰,考生們開始陸續交卷。


    說到北宋建國初期有關交卷時間的奇葩規定,那可是不少呢。


    畢竟趙匡胤是從軍出身,對於經史子集這類學問並不擅長,到了殿試環節更是束手無策。


    於是乎,趙匡胤想出一個主意,那就是比拚交卷速度。同樣的題目,誰答得更快,誰的水平自然更高,誰就能成為狀元。


    於是,為了訓練快速答題的能力,北宋的士子們都參加了“快速作文培訓班”。


    起初幾次進行得還算順利。


    然而,在開寶八年的殿試中卻發生了一件頗為尷尬的事。


    王嗣宗和陳識兩位考生同時完成並提交試卷。


    趙匡胤的文化素養,顯然不足以判斷二人水平高低。


    這時,趙匡胤心生一計,提議道:“狀元應該是文武雙全之人,不如你們倆打一架,誰贏了狀元就是誰的。”


    兩人一聽,頓時愣住。


    但是,皇帝的旨意如同金科玉律,無可違抗。


    雙方動手較量的過程倒也不甚激烈。


    原來,王嗣宗自幼學習摔跤,在較量過程中找準時機將陳識摔倒在地,使其頭暈目眩……


    就這樣,王嗣宗成為了狀元,此事也被載入史冊。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技多不壓身!因為速度快,所以成了狀元!


    這樣的規則設置,對許多人來說頗具誘惑力。


    一些性急的人心想,文章寫得不夠好沒關係,難道還寫不快嗎?


    於是,全國的學子們爭相加入“速成男”的行列,導致當時的學風變得相當奇特。


    正當此時,宋太宗趙光義登基為帝……


    結果,規矩又變了。


    趙光義在主持殿試的時候,明確宣布:科舉考試時,交卷越早的人就越沒戲。


    理由是:交卷這麽早,豈不是顯得朕出的題太簡單了嗎?


    聽到這番話,一眾考生傻眼了,隻能磨蹭到最後,等到天黑燈瞎的時候才交卷。


    然而,在趙光義統治期間,殿試文章的質量明顯高於趙匡胤時代。


    這也足以證明,慢工出細活確有一定道理。


    好在到了現在,科舉製度各方麵都已經趨於完善。


    殿試也改由考官先行評審,再遞交給皇帝做最終裁定。


    這樣一來,彌補了某些皇帝文化程度不足的問題。


    至於交卷時間,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要求嚴格。


    差不多就可以了。


    蘇墨完成試卷,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


    此刻,大約一半的考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文章,並帶上或輕鬆或緊張的表情,一一交上了試卷。


    蘇墨簡單瀏覽了一下,確認自己的試卷並無錯漏之處,便也將試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鍛煉,開局水滸我來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師來了啊焦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師來了啊焦作並收藏全球鍛煉,開局水滸我來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