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月一行進了藥師殿,安排兩人持槍守住大門,自己帶了小薯,對無塵進行突擊審訊。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基於如下考慮:
一是原地審訊,利於就地起贓,省去路上來迴。
二是上次抓捕河野乃絕密計劃,行動之前隻有他、團長莊厚德和警察局長路上知道,卻撲了個空,懷疑有人泄密。這次要吸取教訓,免得節外生枝、夜長夢多,確保萬無一失。
三是執行任務要抓住黃金時機,當機立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隻要抓住了戰機,取得了成功,先斬後奏自然會得到原諒。
麵對秦時月嚴密的推理和句句紮心的心理攻勢,無塵不再抵抗,長歎一口氣說:“中國有句古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今天我信了。秦團長如此厲害,我河野英男那是輸得心服口服!”
接下去,他就作了徹底交待。
原來,無塵正是南門藥店老板關自民,日本名字為河野英男,是日本侵華頭號間諜土肥原賢二安插在華東的一名老牌特務。
混入妙智寺以後,由於化妝術高明,又在額頭按了一顆假痣,還進行了減肥,所以從未被人認出。包括這次前來的兩名團丁,也覺得似是而非,無法確認。
混進寺院前,為防萬一,無塵通過佛門中一些知情人,對虛雲老和尚去南華寺前後的情況作了精心的打探,以冒充自己曾是虛雲座下,卻遇上了對老和尚有過詳細研究的秦時月,結果破綻百出,終顯原形。
那天逃跑,無塵確實收到了弩箭傳書,但委實不知道通風報信者是誰。
他也的確是這次日軍”落櫻”的具體實施者,但隻按指令開展行動。至於給他下達指令的人,也從來沒有見過。
無塵到永王山妙智寺,被方丈接納以後,為進一步取悅方丈,新建了方丈室。之後又修了已是危房的藥師殿,在裏麵為自己建了個辦公室,暗地裏卻建了夾牆和地下室,藏的全是盜來的古董。
其中有一批古董,是保安團史達貴科長從楓月寺轉運過來的。史達貴是他收買的中國小弟。每次達貴為他辦事,他都支付豐厚的報酬。
楓月寺住持戒貪已被史達貴所害,遺體埋在後山。飛龍洞內的文物,由史達貴運到無塵這裏堅壁起來,準備以後通過貨船運往上海,再設法通過各國的商船偷運至境外。
他已經從真定方丈處得到了寺院曆代方丈傳下來的藏寶詩,願意貢獻給秦時月。
秦時月於是推定,當日通知河野逃跑的,會不會是史達貴?因為他也參加了當晚的行動。至於他背後有沒有人,是誰,隻要撬開史達貴的口,結果自然出來。
審訊結束,秦時月長籲一口氣,說:“河野,日本侵略者霸占中國的黃粱美夢可以醒了。你今天配合國軍,實在是明智之舉。日本禪宗是從中國徑山寺傳到東瀛的,深受你們日本人尊崇。既然這樣,那我今天就借用佛學裏的兩句話來勸你,一句叫‘苦海無邊,迴頭是岸’,另一句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將功折罪、立功自救的機會到了。接下去,請你做一迴阿裏巴巴,叫一迴‘芝麻開門’,打開你設在本殿的寶庫,讓我們開開眼界。”
河野連道“是是是”,起身向秦時月深鞠一躬,然後帶大家來到藥師殿邊上的偏屋。
這裏竟然還供奉著呂純陽的塑像,始知此處是佛道並峙的一處古道場。
河野將呂洞賓的神像移開,然後點燃一支蠟燭。
燭光照著佛像背後的一幅中堂畫,上麵畫著老鬆仙鶴圖。
河野將畫作下端的地杆往上一掀,露出一個黑黑的洞口來。
秦時月跟著河野躬身跨進洞內。
沿著一張僅能容一人上下的樓梯走下去,底部有一扇門,掛著一把巴掌大的鎖。
也就是說,萬一有人發現了這個暗道,麵對這把鎖,也是無可奈何的。
河野從褲帶上解下一大串鑰匙,找出其中最大的一把,打開,裏麵是一個山洞,進深約有二十來米,橫五六米,靜靜地放滿了各式各樣的箱子、壇子和瓦缸……
河野說,裏麵放的全是古董。這些寶藏中,其中有一批就是來自楓月寺太歲墓的盜品。隻是其中三阮兄弟所著之《梁山泊水軍陣法》,已被國軍截獲。
更讓秦時月吃驚的是,裏麵竟然有明高皇帝朱元璋為永王山妙智寺題寫的三首詩。
除了那首出名的題壁詩(殺盡江南百萬兵),竟然還有《題牽牛石》等兩首。
因是首次見到,秦時月用心讀了:
《題牽牛石》
一拳怪石在山巔,
頭角崢嶸似儼然。
苔蘚作毛因雨長,
藤蘿穿鼻順風牽。
幾時會吃原頭草,
何日能耕穀口田。
笑殺牧童鞭不起,
空教弄笛夕陽邊。
就秦時月看來,放牛出身的朱元龍能寫出這樣的詩作,已經非常不錯了。
另有《題黃菊》一詩:
百花開時我未開,
我若開時百花殺。
昨夜秋風戰一場,
滿身穿著黃金甲。
這詩怎麽看都像唐代黃巢寫的那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但總體要遜色不少。但秦時月認為,這反而顯出詩的真實,更接近朱元龍的作詩水平。
至於黃巢那首詩,時月倒是疑有代筆之嫌。
當然,一初和尚的和詩以及如蘭和尚的新披禦賜袈裟詩也在其中。
河野告訴秦時月,之前他們在寺院陳列室看到的已經不是真跡,而是高仿品,可惜一直沒有人看出來。
秦時月察看完藏寶的洞穴,問他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地方,河野說沒有,便讓河野依原樣鎖了。
迴到殿內,秦時月溫柔地對河野說:“河野君,你這個戴罪立功的‘投名狀’可大了,我要代表國民政府和秦夢人民感謝你,希望你繼續走好這條將功折罪的新生之路,為聲討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再立新功!還有你說的藏寶詩,給我吧。”
河野說:“報告秦團長,詩無法取來。”
秦時月一愣,問:“怎麽迴事?”
河野抵近他耳朵,輕聲說:“詩在我心裏,寺院內曆來口口相傳,不落文字,所以必須由我親口講給團長聽。您身邊的下屬……”
秦時月明白了其意思,讓小薯去門外,然後兩人轉迴後殿,聽河野口述。
河野向秦時月行了個禮,說:“秦團長,我河野自小佩服英雄,也向往中國的數千年文明史,其中特別向往中國功夫。今天得知閣下身懷一指禪絕技,我要鬥膽向您討教,請賜教!如果我輸了,當即奉上藏寶詩;但萬一您輸了,那就對不住了,您得另請高手前來比武,直到戰勝我為止,方能將詩相授。”
時月心想,竟然還有這樣的武癡。這日本人,對中國功夫的崇拜,超過了許多的中國人啊,難怪它會這麽強大。
他坦誠相告:內勁一指禪功自己雖然得到一無禪師的親授,但練了一年多就停止了,大功未成,隻是積累了一些基礎罷了。
河野告訴秦時月,他的師父是澤井健一,在日本為柔道五段、劍道四段、居合道四段,1931年到中國東北,從無敗績。河野就是在那時得到澤井健一的悉心教授。
1940年,澤井健一在與一位姓王的中國拳師比武中失敗,遂誠心拜王為師學藝數年,目前正打算迴歸日本。
河野從小尚武,也崇拜武力。打得過他,他就服;打不過他,就得聽他。
自從踏上中國的土地,他到處找人切磋武藝,與無數中國人交過手。
他最痛恨的是那些喜歡吹牛、言過其實的習武之人,功夫蹩腳或沒有功夫卻冒充大師的江湖騙子,每次遇上,絕不手軟,打死打殘了不少中國人。但他從不內疚,反而認為是在替中國人除害。
對那些漢奸走狗,他也不屑一顧,借著切磋武藝的機會,教訓過不少人。
秦時月聽了,頗感意外。
一是河野英男的正直,竟然有些切合他的內心。
二是河野竟然還有個中國師公。這些年,竟然還有中國拳師在收日本弟子!
如果早一些年頭,他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從唐朝的空海法師、圓仁和尚以來,日本人到中國求法,總是那麽虔誠,總會讓善良慷慨的中國人傾囊相授。但在1937年的“七七”之後,還有中國人在收日本弟子,就超出他的想象了。
按他的想法,即使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以後,就不應該再將武藝傳授給日本人了。
因為日本人的侵華野心,從那個時候就顯露無遺。那麽,把功夫教給日本人,就相當於讓他們多了一樣殺人技。因為隻要這功夫真的好,就一定會從民間傳入軍營的。
唉,也不知道那個澤井健一究竟是用了什麽法子,才會讓那位姓王的中國拳師能拋開國恨家仇,授他武藝。但願是另有隱衷吧。
不過,時月看看眼前這個日本人,好像又有些理解那個王拳師。
說真的,撇開河野的身份,對於他這份認死理的崇拜武力和對中國功夫的癡迷,倒很讓他欣賞。這比那些虛偽狡詐、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欺世盜名的奸惡之徒和拜倒在金錢和權利之下的勢利小人,不知要可愛多少倍了。
估計那個澤井健一,比眼前這個河野英男還要死心眼,一定是三天兩頭到王拳師家去軟磨硬泡,才讓人動了惻隱之心的吧?
中國人中有油滑的一族,更有善良的一族,永遠不記人的仇,隻記人的好。
還說眼前這位河野,說實在的,如果不在戰爭年代,說不定僅僅因為今天這一件事,自己就會喜歡上這個家夥。隻可惜國界、身份有別,而且他和他的團隊,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罪孽深重啊!
秦時月想了想,說:“好的,我答應你的較技請求。中華武術博大精深,高手如恆河沙數,你如果想要找個對手,恐怕遍地都是。我的武藝也隻一般,但可以跟你過一下招。”壺溪一帶的人一直都稱武術為“武藝”或“功夫”。
兩人約定點到為止。
剛施完禮,秦時月便覺眼前一花,同時感到右脖有股勁風襲來,疾忙後撤一步,河野的拳鋒已擦著他的鼻尖橫掃過去。
原來,剛才河野左拳在他眼前虛晃了一下,右拳直接使了個“單風貫耳”,想橫擊秦時月的太陽穴。
緊接著,河野再使個“白鶴雙飛”,左右膝輪番頂向秦時月胸口和小腹。
秦時月一吸腹,左肘、左膝、右拳已經分上中下三路襲向河野,上攻其胸,中擊其腹,下頂其陰。
河野急退,秦時月使個“單蹄敬酒”,上步右側踹,而且又是下中上三路,依次踢向其膝、腹、下巴。
前兩腳為虛招,後一腳踢下巴才是真正的目的。
河野急使一個“暗渡陳倉”,一矮身,哧溜一下從秦時月右腿下鑽將進來,左手使出“霸王舉鼎”,上擊秦時月的攻擊腿,右手成指,使一招“靈蛇出洞”,直插秦時月的襠部。
時月想,他娘的,這一招太狠太陰!
彼時,秦時月右腿早已彈迴,但襠部空檔尚來不及閉合,於是將身微右轉,隻見他左腿合襠以保護會陰部,同時左手使一招“哪吒探海”,五指如鋼針一般插向河野襲來的右掌,同時右掌使一記“猛虎出山”,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勢推向河野的麵門……
河野急收右掌,同時扭頭躲閃,時月身體左轉,使一個右鞭腿,踢中河野左脖,河野“哎唷”一聲跌翻於地……
秦時月行禮,打個手勢讓他起身。
河野起來後,向秦時月一鞠躬,說:“秦團長果然少年英雄,鄙人心悅誠服!貴國的兒女如果都像您,哪怕再多幾個日本國,又能奈你們何?”說完他目視屋頂,吟誦道:
寒窗
燕落荒汀鹿柴間,
奇峰兀起碧湲邊。
書聲新透紗窗遠,
閉戶勤讀夜夜參。
黃葉飄飛秋日盡,
天階難步夢難安。
蕩邊柳色因風綠,
下此苦功又一年。
原來是一首七律。
秦時月聽了,知道它不會是一首尋常的詩,肯定有講究。出於慎重,他讓小薯去取了紙和筆,請河野寫下來,迴頭再作斟酌。
等河野筆走龍蛇寫下來時,秦時月一看,果然是一首藏頭詩,連起來為一句話:燕奇書閉黃天蕩下。
秦時月頓感心情大好。
雖然“黃天蕩下”的範圍還是很廣,但總算是有個確切的地方了。
再來看河野的字,不禁暗暗叫絕,好一手黃山穀的“長蛇掛梢”體,行筆如蕩雙槳,瀟灑飄逸,勁韌爽利,不禁連連點頭,說:“對於中國書法,你可謂下了不少功夫。下功夫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居心要正。如果居心不良,就是對中國書法精神和華夏文化的背叛和玷汙!”
河野看了下秦時月,說:“這個我知道,了解曆史的日本人都明白,日本文化的很大一部分精華,包括文字、服飾、建築、禪宗、書畫等等,都直接來自中國或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特別是漢唐文化的影響。但凡有良知的人都承認,中國曾經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源頭。”
“那你們應該知道中國的一句古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自從甲午戰爭開始,你們這個學生,對老師都做了些什麽?”秦時月憤怒地說。
河野頓時將腦袋耷拉下來,說:“是的,學生確實有不敬之處。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真誠地向你們道歉!”說完深鞠一躬,然後繼續揮毫,在詩的末尾落款:丁亥年秋,河野英男愧錄。
秦時月知道,以本名落款,再加一個“愧”字,反映了河野的真實內心。他覺得這個日本人還是天良未泯的,還有救。
寫畢,河野雙手呈給秦時月,並在他耳邊低語了一句。秦時月聽了,不禁有些吃驚。
原來,河野告訴他:他以前與線人接頭,都不是人跟人的接頭,而是靠傳送紙條。
傳送紙條的地點,就在保安團樓下西側,那棵榔樹邊的盆景園裏。
秦時月想起來,皇恩樓靠西的幾間,開了一家修腳店。平時他在辦公室,有時也站在窗口眺望,探頭出去的話,偶爾可以看到各樣的男女在那裏進出。
而那榔樹,就在洗腳店西麵幾十米的地方,樹冠極其茂盛,差不多有半個籃球場大小,樹身比樓頂還高,樹圍得好幾個成年人方能抱得過來,估計樹齡有好幾百年了。
一些客人從店裏出來,在等黃包車的時候,會在樹下抽根煙散散步,有的也會踱進籬笆牆去看盆景。
盆景園就在榔樹西邊五六十米遠的一塊菜地裏,一半種菜,一半蓋了一座茅屋。
裏麵一個駝背老頭,咬著一根竹製的旱煙杆,煙杆上墜著隻豆腐幹大小的布煙袋。成天彎著腰在裏麵侍弄菜地,也出售些樹樁盆景。
河野英男經常去欣賞盆景,給駝背老頭遞遞紙煙。老頭自然高興得點頭哈腰,隻是因為腰本來就是彎著的,所以輕易看不出那哈腰的動作來。
離開時,河野常會買走一個盆景,卻神不知鬼不覺地留下了一張紙條。
紙條在進門到底右邊角落裏,一個榆樹盆景下。
這盆景有幾人高,份量總有一百多斤,普通人挪不動。
河野將盆景的陶瓷盆用一隻手拎起來,另一隻手將紙條塞進盆底下。
最遲第二天,紙條就會被人取走。取走它的,自然也是跟他一樣有著極強膂力的人。
河野他們自從當特工始,就一直進行極其艱苦的體能訓練。
他們被告知,這個世界弱肉強食,所以隻有自強不息,方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何況日本是小國,是個資源貧瘠的島國,更需加倍努力,強大自己,方能消滅敵人,掠奪人家的資源和財富。
他完成這個動作,隻要幾秒鍾的時間,駝背老頭看不到。看到了也不要緊,他會說是在測試這陶盆的牢固度,然後再笑嘻嘻地遞上一根煙,即可輕鬆地蒙混過關。
更巧妙的是,紙條也僅僅是一張白紙條,上麵根本就沒有什麽文字。萬一被人發現,也還以為是原先就在地上的一張廢紙,絲毫不會引起人的懷疑。
紙條上其實有字,是用白醋寫的,風幹後,上麵什麽都沒有,但取迴後隻要在蠟燭上烘烤一下,字跡就會顯現出來。
這樣的訣竅,普通人哪會知道,他們又沒有受過專業的特務訓練。這便是“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秦時月想起一種講法,叫做“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日特竟然將情報交接的地點選在保安團樓下,一棵大樹邊,一個賣盆景的草棚裏。這恐怕是誰都想不到的,實在是高明至極。
隻是,這樣的地方,來往的人太雜,看盆景的人也肯定多,前來取紙條的人,會是誰呢?
排查工作雖如大海撈針,任務艱巨,但河野總算是抓住了,史達貴也已暴露,案子總算有了重大進展,秦時月便想去看個人了。
對於佛門敗象,舊檀有《末法道場》一詩為歎:
地獄門前僧道多,
此僧此道本妖魔。
鍾馗何日重操劍,
遍掃道場把鬼捉。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基於如下考慮:
一是原地審訊,利於就地起贓,省去路上來迴。
二是上次抓捕河野乃絕密計劃,行動之前隻有他、團長莊厚德和警察局長路上知道,卻撲了個空,懷疑有人泄密。這次要吸取教訓,免得節外生枝、夜長夢多,確保萬無一失。
三是執行任務要抓住黃金時機,當機立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隻要抓住了戰機,取得了成功,先斬後奏自然會得到原諒。
麵對秦時月嚴密的推理和句句紮心的心理攻勢,無塵不再抵抗,長歎一口氣說:“中國有句古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今天我信了。秦團長如此厲害,我河野英男那是輸得心服口服!”
接下去,他就作了徹底交待。
原來,無塵正是南門藥店老板關自民,日本名字為河野英男,是日本侵華頭號間諜土肥原賢二安插在華東的一名老牌特務。
混入妙智寺以後,由於化妝術高明,又在額頭按了一顆假痣,還進行了減肥,所以從未被人認出。包括這次前來的兩名團丁,也覺得似是而非,無法確認。
混進寺院前,為防萬一,無塵通過佛門中一些知情人,對虛雲老和尚去南華寺前後的情況作了精心的打探,以冒充自己曾是虛雲座下,卻遇上了對老和尚有過詳細研究的秦時月,結果破綻百出,終顯原形。
那天逃跑,無塵確實收到了弩箭傳書,但委實不知道通風報信者是誰。
他也的確是這次日軍”落櫻”的具體實施者,但隻按指令開展行動。至於給他下達指令的人,也從來沒有見過。
無塵到永王山妙智寺,被方丈接納以後,為進一步取悅方丈,新建了方丈室。之後又修了已是危房的藥師殿,在裏麵為自己建了個辦公室,暗地裏卻建了夾牆和地下室,藏的全是盜來的古董。
其中有一批古董,是保安團史達貴科長從楓月寺轉運過來的。史達貴是他收買的中國小弟。每次達貴為他辦事,他都支付豐厚的報酬。
楓月寺住持戒貪已被史達貴所害,遺體埋在後山。飛龍洞內的文物,由史達貴運到無塵這裏堅壁起來,準備以後通過貨船運往上海,再設法通過各國的商船偷運至境外。
他已經從真定方丈處得到了寺院曆代方丈傳下來的藏寶詩,願意貢獻給秦時月。
秦時月於是推定,當日通知河野逃跑的,會不會是史達貴?因為他也參加了當晚的行動。至於他背後有沒有人,是誰,隻要撬開史達貴的口,結果自然出來。
審訊結束,秦時月長籲一口氣,說:“河野,日本侵略者霸占中國的黃粱美夢可以醒了。你今天配合國軍,實在是明智之舉。日本禪宗是從中國徑山寺傳到東瀛的,深受你們日本人尊崇。既然這樣,那我今天就借用佛學裏的兩句話來勸你,一句叫‘苦海無邊,迴頭是岸’,另一句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將功折罪、立功自救的機會到了。接下去,請你做一迴阿裏巴巴,叫一迴‘芝麻開門’,打開你設在本殿的寶庫,讓我們開開眼界。”
河野連道“是是是”,起身向秦時月深鞠一躬,然後帶大家來到藥師殿邊上的偏屋。
這裏竟然還供奉著呂純陽的塑像,始知此處是佛道並峙的一處古道場。
河野將呂洞賓的神像移開,然後點燃一支蠟燭。
燭光照著佛像背後的一幅中堂畫,上麵畫著老鬆仙鶴圖。
河野將畫作下端的地杆往上一掀,露出一個黑黑的洞口來。
秦時月跟著河野躬身跨進洞內。
沿著一張僅能容一人上下的樓梯走下去,底部有一扇門,掛著一把巴掌大的鎖。
也就是說,萬一有人發現了這個暗道,麵對這把鎖,也是無可奈何的。
河野從褲帶上解下一大串鑰匙,找出其中最大的一把,打開,裏麵是一個山洞,進深約有二十來米,橫五六米,靜靜地放滿了各式各樣的箱子、壇子和瓦缸……
河野說,裏麵放的全是古董。這些寶藏中,其中有一批就是來自楓月寺太歲墓的盜品。隻是其中三阮兄弟所著之《梁山泊水軍陣法》,已被國軍截獲。
更讓秦時月吃驚的是,裏麵竟然有明高皇帝朱元璋為永王山妙智寺題寫的三首詩。
除了那首出名的題壁詩(殺盡江南百萬兵),竟然還有《題牽牛石》等兩首。
因是首次見到,秦時月用心讀了:
《題牽牛石》
一拳怪石在山巔,
頭角崢嶸似儼然。
苔蘚作毛因雨長,
藤蘿穿鼻順風牽。
幾時會吃原頭草,
何日能耕穀口田。
笑殺牧童鞭不起,
空教弄笛夕陽邊。
就秦時月看來,放牛出身的朱元龍能寫出這樣的詩作,已經非常不錯了。
另有《題黃菊》一詩:
百花開時我未開,
我若開時百花殺。
昨夜秋風戰一場,
滿身穿著黃金甲。
這詩怎麽看都像唐代黃巢寫的那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但總體要遜色不少。但秦時月認為,這反而顯出詩的真實,更接近朱元龍的作詩水平。
至於黃巢那首詩,時月倒是疑有代筆之嫌。
當然,一初和尚的和詩以及如蘭和尚的新披禦賜袈裟詩也在其中。
河野告訴秦時月,之前他們在寺院陳列室看到的已經不是真跡,而是高仿品,可惜一直沒有人看出來。
秦時月察看完藏寶的洞穴,問他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地方,河野說沒有,便讓河野依原樣鎖了。
迴到殿內,秦時月溫柔地對河野說:“河野君,你這個戴罪立功的‘投名狀’可大了,我要代表國民政府和秦夢人民感謝你,希望你繼續走好這條將功折罪的新生之路,為聲討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再立新功!還有你說的藏寶詩,給我吧。”
河野說:“報告秦團長,詩無法取來。”
秦時月一愣,問:“怎麽迴事?”
河野抵近他耳朵,輕聲說:“詩在我心裏,寺院內曆來口口相傳,不落文字,所以必須由我親口講給團長聽。您身邊的下屬……”
秦時月明白了其意思,讓小薯去門外,然後兩人轉迴後殿,聽河野口述。
河野向秦時月行了個禮,說:“秦團長,我河野自小佩服英雄,也向往中國的數千年文明史,其中特別向往中國功夫。今天得知閣下身懷一指禪絕技,我要鬥膽向您討教,請賜教!如果我輸了,當即奉上藏寶詩;但萬一您輸了,那就對不住了,您得另請高手前來比武,直到戰勝我為止,方能將詩相授。”
時月心想,竟然還有這樣的武癡。這日本人,對中國功夫的崇拜,超過了許多的中國人啊,難怪它會這麽強大。
他坦誠相告:內勁一指禪功自己雖然得到一無禪師的親授,但練了一年多就停止了,大功未成,隻是積累了一些基礎罷了。
河野告訴秦時月,他的師父是澤井健一,在日本為柔道五段、劍道四段、居合道四段,1931年到中國東北,從無敗績。河野就是在那時得到澤井健一的悉心教授。
1940年,澤井健一在與一位姓王的中國拳師比武中失敗,遂誠心拜王為師學藝數年,目前正打算迴歸日本。
河野從小尚武,也崇拜武力。打得過他,他就服;打不過他,就得聽他。
自從踏上中國的土地,他到處找人切磋武藝,與無數中國人交過手。
他最痛恨的是那些喜歡吹牛、言過其實的習武之人,功夫蹩腳或沒有功夫卻冒充大師的江湖騙子,每次遇上,絕不手軟,打死打殘了不少中國人。但他從不內疚,反而認為是在替中國人除害。
對那些漢奸走狗,他也不屑一顧,借著切磋武藝的機會,教訓過不少人。
秦時月聽了,頗感意外。
一是河野英男的正直,竟然有些切合他的內心。
二是河野竟然還有個中國師公。這些年,竟然還有中國拳師在收日本弟子!
如果早一些年頭,他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從唐朝的空海法師、圓仁和尚以來,日本人到中國求法,總是那麽虔誠,總會讓善良慷慨的中國人傾囊相授。但在1937年的“七七”之後,還有中國人在收日本弟子,就超出他的想象了。
按他的想法,即使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以後,就不應該再將武藝傳授給日本人了。
因為日本人的侵華野心,從那個時候就顯露無遺。那麽,把功夫教給日本人,就相當於讓他們多了一樣殺人技。因為隻要這功夫真的好,就一定會從民間傳入軍營的。
唉,也不知道那個澤井健一究竟是用了什麽法子,才會讓那位姓王的中國拳師能拋開國恨家仇,授他武藝。但願是另有隱衷吧。
不過,時月看看眼前這個日本人,好像又有些理解那個王拳師。
說真的,撇開河野的身份,對於他這份認死理的崇拜武力和對中國功夫的癡迷,倒很讓他欣賞。這比那些虛偽狡詐、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欺世盜名的奸惡之徒和拜倒在金錢和權利之下的勢利小人,不知要可愛多少倍了。
估計那個澤井健一,比眼前這個河野英男還要死心眼,一定是三天兩頭到王拳師家去軟磨硬泡,才讓人動了惻隱之心的吧?
中國人中有油滑的一族,更有善良的一族,永遠不記人的仇,隻記人的好。
還說眼前這位河野,說實在的,如果不在戰爭年代,說不定僅僅因為今天這一件事,自己就會喜歡上這個家夥。隻可惜國界、身份有別,而且他和他的團隊,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罪孽深重啊!
秦時月想了想,說:“好的,我答應你的較技請求。中華武術博大精深,高手如恆河沙數,你如果想要找個對手,恐怕遍地都是。我的武藝也隻一般,但可以跟你過一下招。”壺溪一帶的人一直都稱武術為“武藝”或“功夫”。
兩人約定點到為止。
剛施完禮,秦時月便覺眼前一花,同時感到右脖有股勁風襲來,疾忙後撤一步,河野的拳鋒已擦著他的鼻尖橫掃過去。
原來,剛才河野左拳在他眼前虛晃了一下,右拳直接使了個“單風貫耳”,想橫擊秦時月的太陽穴。
緊接著,河野再使個“白鶴雙飛”,左右膝輪番頂向秦時月胸口和小腹。
秦時月一吸腹,左肘、左膝、右拳已經分上中下三路襲向河野,上攻其胸,中擊其腹,下頂其陰。
河野急退,秦時月使個“單蹄敬酒”,上步右側踹,而且又是下中上三路,依次踢向其膝、腹、下巴。
前兩腳為虛招,後一腳踢下巴才是真正的目的。
河野急使一個“暗渡陳倉”,一矮身,哧溜一下從秦時月右腿下鑽將進來,左手使出“霸王舉鼎”,上擊秦時月的攻擊腿,右手成指,使一招“靈蛇出洞”,直插秦時月的襠部。
時月想,他娘的,這一招太狠太陰!
彼時,秦時月右腿早已彈迴,但襠部空檔尚來不及閉合,於是將身微右轉,隻見他左腿合襠以保護會陰部,同時左手使一招“哪吒探海”,五指如鋼針一般插向河野襲來的右掌,同時右掌使一記“猛虎出山”,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勢推向河野的麵門……
河野急收右掌,同時扭頭躲閃,時月身體左轉,使一個右鞭腿,踢中河野左脖,河野“哎唷”一聲跌翻於地……
秦時月行禮,打個手勢讓他起身。
河野起來後,向秦時月一鞠躬,說:“秦團長果然少年英雄,鄙人心悅誠服!貴國的兒女如果都像您,哪怕再多幾個日本國,又能奈你們何?”說完他目視屋頂,吟誦道:
寒窗
燕落荒汀鹿柴間,
奇峰兀起碧湲邊。
書聲新透紗窗遠,
閉戶勤讀夜夜參。
黃葉飄飛秋日盡,
天階難步夢難安。
蕩邊柳色因風綠,
下此苦功又一年。
原來是一首七律。
秦時月聽了,知道它不會是一首尋常的詩,肯定有講究。出於慎重,他讓小薯去取了紙和筆,請河野寫下來,迴頭再作斟酌。
等河野筆走龍蛇寫下來時,秦時月一看,果然是一首藏頭詩,連起來為一句話:燕奇書閉黃天蕩下。
秦時月頓感心情大好。
雖然“黃天蕩下”的範圍還是很廣,但總算是有個確切的地方了。
再來看河野的字,不禁暗暗叫絕,好一手黃山穀的“長蛇掛梢”體,行筆如蕩雙槳,瀟灑飄逸,勁韌爽利,不禁連連點頭,說:“對於中國書法,你可謂下了不少功夫。下功夫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居心要正。如果居心不良,就是對中國書法精神和華夏文化的背叛和玷汙!”
河野看了下秦時月,說:“這個我知道,了解曆史的日本人都明白,日本文化的很大一部分精華,包括文字、服飾、建築、禪宗、書畫等等,都直接來自中國或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特別是漢唐文化的影響。但凡有良知的人都承認,中國曾經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源頭。”
“那你們應該知道中國的一句古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自從甲午戰爭開始,你們這個學生,對老師都做了些什麽?”秦時月憤怒地說。
河野頓時將腦袋耷拉下來,說:“是的,學生確實有不敬之處。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真誠地向你們道歉!”說完深鞠一躬,然後繼續揮毫,在詩的末尾落款:丁亥年秋,河野英男愧錄。
秦時月知道,以本名落款,再加一個“愧”字,反映了河野的真實內心。他覺得這個日本人還是天良未泯的,還有救。
寫畢,河野雙手呈給秦時月,並在他耳邊低語了一句。秦時月聽了,不禁有些吃驚。
原來,河野告訴他:他以前與線人接頭,都不是人跟人的接頭,而是靠傳送紙條。
傳送紙條的地點,就在保安團樓下西側,那棵榔樹邊的盆景園裏。
秦時月想起來,皇恩樓靠西的幾間,開了一家修腳店。平時他在辦公室,有時也站在窗口眺望,探頭出去的話,偶爾可以看到各樣的男女在那裏進出。
而那榔樹,就在洗腳店西麵幾十米的地方,樹冠極其茂盛,差不多有半個籃球場大小,樹身比樓頂還高,樹圍得好幾個成年人方能抱得過來,估計樹齡有好幾百年了。
一些客人從店裏出來,在等黃包車的時候,會在樹下抽根煙散散步,有的也會踱進籬笆牆去看盆景。
盆景園就在榔樹西邊五六十米遠的一塊菜地裏,一半種菜,一半蓋了一座茅屋。
裏麵一個駝背老頭,咬著一根竹製的旱煙杆,煙杆上墜著隻豆腐幹大小的布煙袋。成天彎著腰在裏麵侍弄菜地,也出售些樹樁盆景。
河野英男經常去欣賞盆景,給駝背老頭遞遞紙煙。老頭自然高興得點頭哈腰,隻是因為腰本來就是彎著的,所以輕易看不出那哈腰的動作來。
離開時,河野常會買走一個盆景,卻神不知鬼不覺地留下了一張紙條。
紙條在進門到底右邊角落裏,一個榆樹盆景下。
這盆景有幾人高,份量總有一百多斤,普通人挪不動。
河野將盆景的陶瓷盆用一隻手拎起來,另一隻手將紙條塞進盆底下。
最遲第二天,紙條就會被人取走。取走它的,自然也是跟他一樣有著極強膂力的人。
河野他們自從當特工始,就一直進行極其艱苦的體能訓練。
他們被告知,這個世界弱肉強食,所以隻有自強不息,方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何況日本是小國,是個資源貧瘠的島國,更需加倍努力,強大自己,方能消滅敵人,掠奪人家的資源和財富。
他完成這個動作,隻要幾秒鍾的時間,駝背老頭看不到。看到了也不要緊,他會說是在測試這陶盆的牢固度,然後再笑嘻嘻地遞上一根煙,即可輕鬆地蒙混過關。
更巧妙的是,紙條也僅僅是一張白紙條,上麵根本就沒有什麽文字。萬一被人發現,也還以為是原先就在地上的一張廢紙,絲毫不會引起人的懷疑。
紙條上其實有字,是用白醋寫的,風幹後,上麵什麽都沒有,但取迴後隻要在蠟燭上烘烤一下,字跡就會顯現出來。
這樣的訣竅,普通人哪會知道,他們又沒有受過專業的特務訓練。這便是“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秦時月想起一種講法,叫做“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日特竟然將情報交接的地點選在保安團樓下,一棵大樹邊,一個賣盆景的草棚裏。這恐怕是誰都想不到的,實在是高明至極。
隻是,這樣的地方,來往的人太雜,看盆景的人也肯定多,前來取紙條的人,會是誰呢?
排查工作雖如大海撈針,任務艱巨,但河野總算是抓住了,史達貴也已暴露,案子總算有了重大進展,秦時月便想去看個人了。
對於佛門敗象,舊檀有《末法道場》一詩為歎:
地獄門前僧道多,
此僧此道本妖魔。
鍾馗何日重操劍,
遍掃道場把鬼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