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戒嗔和尚與秦時月低語一幕,當時吃飯的人幾乎都看到了,但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他們就是在商談做法事的事,其實呢?無關法事,卻事關重大。


    原來,戒嗔法師代表見山住持,向秦時月反映了一個情況:寺內新到一僧人,擔任寺內知客僧,與外人過往甚密,不像是個本份的出家人,存在許多嫌疑之處。


    秦時月知道,知客僧在寺院內是住持的得力助手,相當於行政部門的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之類的角色,協助行政“一把手”管理單位的大小事務。知客僧往往交遊廣泛,是個厲害角色。


    秦時月當即答應,趁為扈小姐做法事的機會,前往寺院偵查,這樣外人就看不出端倪。


    戒嗔聽了,點頭領會。


    迴到酒桌後,秦時月讓小薯下午通知縣政府秘書室,讓他們準備20塊大洋,作為超度扈科長的報酬。讓小薯明日一早帶上,隨自己上永王山妙智寺去。


    眾人聽在耳中,紛紛讚秦時月既熱心又會理事,一頓飯沒吃完,就將做法事的事安排清爽了。


    次日,天公作美,豔陽高照。雖已是10月霜降節氣,但天氣放晴時,仍然可以穿襯衫,難怪母親經常會說“十月小陽春”。


    秦時月帶領金不換、張小薯及縣政府財政科人員等幾個隨從,一路蹄聲前往永王山。


    為了核實河野英男的身份,他還特意讓小薯帶上了平時專在南門頭一帶查戶口的兩名團丁。他們認識潤秦布店的掌櫃關自民。


    眾人才進山門,見山法師率領僧眾,身披袈裟,已在大雄寶殿外列隊迎候。


    自從尋找紫蘇時見過見山法師,秦時月一直無暇再上妙智寺。見山法師見過秦時月,方知去年的青年施主,原來是保安團的長官,一時肅然起敬。


    這時,一蓄了長須的僧人前來施禮,見山介紹是寺院方丈真定法師。


    秦時月見真定身材臃腫,滿臉贅肉,且目光渾濁,感覺很不好。再與其他人相見,其中有一精幹和尚,滿臉堆笑合十,口稱“秦團吉祥”。


    秦時月料想此人估計就是那名知客僧,時月看向兩名團丁,隻見他們眼神遲疑,先是微微點頭,後又微微搖頭,於是心中有了點底。


    果然,見山住持隨後就向他引薦了知客僧無塵。


    秦時月不動聲色地點頭致意,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大殿。


    住持見山安排秦時月在一旁立定,做個手勢,一時梵唱響起,引磬、木魚齊鳴,眾人神情頓時肅穆起來。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外悉遙聞,誠意方殷,隨處結祥雲,諸佛現全身……”領唱的見山法師嗓音洪亮,聲震屋宇,穿透力極強,一下將大家帶入意境中去。


    時月打量眾僧,見全都全神貫注於唱念之中,那知客僧無塵也沒有例外,便借口出恭,讓小薯他們在大殿內觀摩,自己悄悄離開,直奔僧寮。


    此時僧人們都集中於大殿內做法事,僧寮這邊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


    看官有所不知,正信的寺院,僧寮的各間房門一般是不上鎖的。出家人四大皆空,身無長物,也無秘密,有什麽必要鎖門?


    秦時月挨間入內偵察。到一間時,見到一位年輕僧人。時月問他為何未去大殿做法事,說是最近才來,還不會唱念。


    時月便問他知客僧住哪間,自己是他的客人,想借便桶一用。沙彌便指引秦時月,卻就在隔壁。


    時月入內,掩了門,迅速以目搜索。覺無特別後,直奔其床頭,掀開枕頭,下有一物,是把匕首。再往床頭底下的床腳邊一掏,掏出一把日式手槍出來。時月將子彈退了,放進自己口袋,把槍放歸原處,出了門,向小沙彌道過謝,徑迴大殿。


    這佛事也真長,一做即做了兩個小時。秦時月要不是有身好功夫,還真是吃不消站。


    法事一結束,秦時月見那無塵急急去了自己房間,又急急返迴。


    看看離午飯還有點時間,僧人便邀秦時月一行去方丈室用茶。


    佛門無酒。酒是佛門“殺、盜、淫、妄、酒”五戒之一,不許喝。非酒有錯,是喝酒容易亂性,亂性則會破其餘四戒,所以佛道二門都禁酒。有的所謂的“素酒”可喝,完全是杜撰,是強詞奪理,不如法。


    酒禁了,茶卻講究。托了各路施主的福,飲的都是名茶,什麽獅峰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羅春,福建鐵觀音之類的,應有盡有。


    眾人喝茶聊天。方丈真定春風滿麵地坐在一張上好的海南黃花梨茶桌後司茶。


    秦時月由於奶奶與母親都是信佛的,從小就在經聲禮懺聲中長大,所以對佛學一直很感興趣,《心經》《大悲咒》早在小學時就能背誦。後來即使進了軍校,也照樣關注,閱讀過不少經書,也看過《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等記載佛門趣事和異象的書,對佛門公案了解不少。


    秦時月裝著不經意間將話題轉到知客僧無塵身上,問他之前在哪個寺院修行。


    無塵說在廬山。


    秦時月追問,廬山哪個寶刹?


    無塵說,住過東林寺等多處。


    秦時月說:“那可是名寺,曆代文人亦多有吟詠,這您知道吧?”


    無塵忙說:“秦團長博學,小僧隻顧念經修行,對文人的題詠不感興趣。”


    秦時月想,看來他對蘇軾那首《題廬山東林寺》(橫看成林側成峰)並不了解,也不加揭穿。


    然後,他又沉吟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修行苦啊,光經書就有得師父背誦了。背個兩百多字的《心經》還好,《大悲咒》也不算難,但遇到兩萬字的《楞嚴咒》,那可有點頭皮發緊的吧?”


    無塵聽了,謙恭地笑笑說:“那是,那是。吃苦麽,應該的,應該的。”


    秦時月聽了,也笑笑,心裏說,老狐狸,你可終於露了尾巴。原來,說這話時秦時月設了個陷阱:《楞嚴咒》哪有兩萬字?隻有四千多字。但對方絲毫都沒有察覺。


    “原想秦團是個研究軍事之人,想不到佛學方麵的造詣也這麽深,小僧真是佩服,佩服。”無塵說道,話鋒一轉,“小僧僧臘短,又忙於應接等事務,故經書上多有荒疏。特別是跟了虛雲法師之後,不是打坐,就是出坡,參禪勞作多了些,念經上確實沒怎麽下功夫。”


    秦時月想,看來他是怕露了馬腳,開始主動為自己打埋伏,可惜遲了。不過這假和尚的心思,倒也縝密。既然對方說到虛雲法師了,他想再挖個幾個坑讓他跳跳,於是朗聲讚歎:“虛雲法師可是名震海內外的高僧,無塵法師能夠侍奉其座下,讓多少人羨慕啊!不知您跟從老和尚是在哪一年?”


    無塵說:“13年前吧。”


    秦時月說:“哦,那就是1934年的事了,那時老法師好像在福建鼓山吧?”


    無塵說:“團長好記性!不過,同年秋,老和尚應將軍之邀,去了廣東南華寺。我正是在1935年底以後,跟隨了老和尚兩年時間。後來老和尚讓我外出參學,這才有緣來到這裏。”


    秦時月一聽,不簡單啊,老和尚的行徑他居然一清二楚,會不會是有備而來?那好,既然他如此清楚老和尚卓錫南華寺的時間,那我索性考他一考。於是故作神往地說:“聽說老和尚神通廣大,無塵法師能不能為我們講一講他的一些神通往事,讓大家長長見識?”


    無塵雙十合十,恭敬卻委婉地說:“阿彌陀佛,團長吉祥!佛門不講神通,老法師平時也不許我們講。”


    秦時月說:“嗯,確實。隻是有些靈異現象,作為我們紅塵中人,還是很感興趣的。有沒有聽過猛虎皈依一事?”


    無塵一臉不解地看著秦時月,說:“沒有。”


    秦時月便向大家介紹說,此事絕非道聽途說,更非虛構,而是自己當年遊曆南華寺,聽虛雲座下一徒弟親口講的。


    話說虛雲自1934年到達南華寺以後,十年間興建殿堂兩百多楹,塑像六百多尊,使南華成為廣東最大的寺院。此後,老和尚舉行千佛大戒,吸引了港澳大批信徒前往觀禮。


    此年冬月,結壇正殿,入夜說菩薩戒時,有虎來伏階下。眾人異之。師為虎說三皈依,並作偈一首:“虎識歸依佛,正性無兩樣。人心與畜心,同一光明藏。”之後此虎每年現身寺院周圍,但從不傷及人畜。


    寺後因建“伏虎亭”一座。秦時月也在僧人陪同下遊過此亭。


    “不僅禽畜如此,連樹木也現瑞象,無塵法師可有耳聞一二?”時月問。


    無塵又是一臉茫然,低聲說:“阿彌陀佛,小僧不知。”


    秦時月想,既然你一問三不知,那麽,繼續由我來講給你聽吧。也讓你輸個心服口服。


    原來,1935年冬,南華寺的三株宋代柏樹,竟然枯枝發新芽。它們位於伏虎亭之北,卓錫泉之南,據說幾百年來從無綠葉,早已被人當作朽木枯枝,那一年忽然死而複生,綠滿枝頭,讓大家嘖嘖驚奇,以為是虛雲複興祖庭,讓老樹有所感應,便欣然再春。


    無塵聽了,合掌恭敬而白:“阿彌陀佛,小僧一心念佛,對這些事概不關心,竟然不如團長熟悉,慚愧慚愧!”


    秦時月想,我索性貓戲老鼠捉弄個夠吧,說:“聽說虛雲法師南華寺之行,頗有來曆,不知無塵法師能否為我們一講?”


    無塵說:“老和尚去南華寺,是受廣東一將軍所邀。”


    秦時月點點頭,說:“沒錯,是李漢魂將軍去信邀請的。不過,據廟裏眾僧說,虛雲老和尚親口說過,還有一位更重要的人物,曾經數次邀請過他,知道是哪位要人嗎?”


    無塵說:“小僧孤陋寡聞,未曾聽說。”


    秦時月說:“實為不該。因為此事乃老和尚親自跟弟子們講的,自然真實不虛。”於是又講了一段公案,聽得一幹出家、在家之人呆若木雞。


    原來,1934年二月某夜,虛雲於趺坐中見六祖至,對他說:“時至矣,汝當迴去。”


    老和尚以為自己陽壽已盡,次日對弟子說,昨晚夢六祖召歸,可能世緣已盡。


    四月,一晚三次夢見六祖催他迴去。


    過了幾天,廣東李漢魂將軍來信,請他前往曲江南華寺主持重修工作。


    是年9月,虛雲離開鼓山前往南華寺巡視。南華寺雖係六祖所創,但自明代憨山清公而後,已冷落數百年。也就是說,真正催促虛雲老和尚去南華寺的,其實是六祖慧能。他以顯靈的方式,要求虛雲前往重振祖庭。


    秦時月講畢,有些嘲諷地說:“如此靈異之事,俗子也許不信,可在佛門,早已傳為佳話,無塵法師作為老和尚座下,如何會不曾聽說呢?”


    無塵這時臉上已經冒汗,結結巴巴地說:“小僧一心禮佛,心不旁騖,慚愧慚愧!”


    見山住持合掌恭敬而白:“阿彌陀佛!想不到秦團長年紀輕輕,對佛門公案了如指掌,老衲不勝欽佩!”


    秦時月哈哈一笑,說:“沒有打虎術,焉敢闖虎穴?不過,法師有所不知,我也是因緣所使,在軍校學習期間,有幸拜訪過南華寺,承蒙院方接待,也親見過虛雲老和尚威儀。老和尚粗衣陋服,粗茶淡飯,卻寶相莊嚴,文采蓋世,自得風流,實乃曠世奇才,故而深為欽佩,銘記於心。”


    秦時月又對大家說:“老和尚修行有成,故高壽,今年應該快百歲高齡了吧?”


    無塵楞了愣,說:“法師的年齡快成迷了。”


    見山法師這時再也聽不下去,合掌對曰:“阿彌陀佛,法師慈悲。虛雲大和尚已曆四朝五帝,在民國叢林,聲名如雷貫耳。1934年他去南華寺已經是95歲高齡,今年應該已有107歲了,這個怎麽會是迷呢?”


    秦時月點頭讚許,覺得這位見山法師還真是正直,與自己的脾氣很是相似。前麵那些靈異之事,無塵不知道還可以掩飾,但說到老和尚的年齡,他又說不知,哪有這個道理?我且不再跟他糾纏,直接捅破這層窗戶紙算了。於是高聲說:“師長的年齡,的確不好經常去問,但虛雲老和尚乃當代高僧,是佛門國寶。他的健康長壽,也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件美事。無塵法師,恕我直言,您居然連自己師父的年齡都弄不清楚,也太悖常理。不過,虛雲法師的年紀,數字有點大,記不清楚也還有個托辭。他的徒弟當中,有一位武功很好的無相法師,你該認識吧?”


    無塵說:“對,他是我師兄,武功是很好的。”


    時月未置對錯,繼續問:“南華禪寺有一樣鎮寺之寶,罰您下迴帶我前去瞻仰,不知可否?”


    無塵笑笑說:“阿彌陀佛,南華寺乃祖傳道場,鎮寺之寶甚多,小僧不知團長指的是哪一樣?”


    秦時月“哈哈”一笑,說:“無塵,您就不要再為自己強辯了。別說南華寺的珍奇,恐怕連這世上再多的寶物,也比不過那一樣——它就是六祖慧能大師的肉身。在座各位想一想,除了釋迦牟尼的佛骨舍利,這世上的文物,比六祖大師的真身塑像更珍貴的,恐怕也已不多。


    此像當年在大師肉身基礎上裹以泥胎,再以生漆與苧麻交錯,層層疊加,後將泥胎挖去,剩下堅硬如鋼而富有彈性的漆苧外殼,再於表麵以生漆調色而成。


    此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日軍占領時曾取其身體部分化驗,證實為肉體真身,故恭敬禮待,未敢冒犯。神奇否?不可思議否?


    前說種種,你一樣不知,我還可以勉強容你,但你竟然連六祖真身佛在南華寺這一點都不知,豈能自圓?


    還有,南華寺根本就沒有一個叫‘無相’的法師,卻有一個叫‘一無’的法師,我的一指禪功,就是他傳授給我的。可見,你根本就沒有在南華寺和虛雲老和尚身邊呆過,連你的僧人身份,也是假冒的!”


    說完,他向金不換和張小薯一招手,說:“好個欺世盜名的無塵法師,給我拿下!”


    眾人再看無塵,無塵卻已掏槍在手,指著秦時月。


    秦時月掏出一把子彈,將掌心攤開在無塵麵前,說:“這是你槍中子彈,對不起,我提前沒收啦。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就是秦夢南門“潤秦藥店”的老板關自民——日本名字叫河野英男,對不?”


    無塵張口結舌,張小薯唰的一下將他的槍下了。


    假和尚的腦袋霎時耷拉下來,滿臉死灰,額上滲出了汗珠。


    見山法師見狀,立時向秦時月合掌讚歎,說:“阿彌陀佛!真修行何必投寺院?假和尚終將露真容。自古英雄出少年,秦團長真是神人,老僧歎服,歎服!”


    秦時月拱身作了個揖,說:“佛門淨地,用人選人不可大意。特別是在這兵荒馬亂之世,更要明察秋毫,謹防歹人混跡。”


    他表麵上是對見山住持說的,實際上是話裏有話,講給一邊的胖大方丈真定聽的。


    真定法師好不尷尬,喃喃自語著:“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見山法師也連頌“阿彌陀佛”。


    秦時月讓金不換帶人把住大殿門,不許一個和尚進出。然後讓小薯押了無塵,自己叫了見山法師,另覓淨地審訊。


    舊檀有《劣僧》詩:


    幾世修來幾世行,


    千年古廟做閑僧。


    黃昏才下金剛座,


    夜半思財又掌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