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11月8日,正是立冬節氣。
秦時月讓張小薯陪著去上了迴街,采辦了一些秦夢土特產,如豆腐皮、臭豆腐、黴幹菜、金針幹及香榧、核桃、瓜子等炒貨,讓小薯馭上馬。兩人一人一騎,絕塵而去。
他不喜歡坐車,而是喜歡騎馬,像風一樣無拘無束,像雲一樣行住無礙,像水一樣急緩自如,而不是風風火火、匆匆忙忙、身不由己。
他一路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
離開永王山妙智寺時,河野跟見山法師他們說,他還會迴來的。
時月問他何意,他說他希望恢複自由後,能夠正式來妙智寺出家,專心參禪念佛,希望住持能夠滿足他這個心願。
時月示意見山法師,當場予以允諾。
時月說:“佛渡有緣人。你原本遠在東瀛,不想與中國和此古刹結緣,也是宿世因緣,不可不受。隻是你之前隨侵華軍隊作惡多端,之後當日日反省,悔過自新。”
見山住持說:“阿彌陀佛!苦海無邊,迴頭是岸!佛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希望你能懺悔孽障,洗心革麵,重新做人。老衲在此靜候佳音。”
河野一聽,喜極而泣,納頭便拜。之後又對著秦時月下拜。
時月大驚,問:“拜僧有理,何故拜我?”
河野說:“他日願在秦團長麾下,學習中國功夫。”
秦時月說:“祖師爺的東西,有許多祖規與禁忌,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更不是我想傳就能傳的。您隻要棄惡從善,自然能廣結善緣,不用著急。命裏有時終會有,命裏無時別強求,順其自然便是。”
河野稱善,說恭領教誨,於是戴著手銬,卻是歡歡喜喜下山來的。
將河野交給警察局後,秦時月專門提醒路上局長,說史達貴武藝高強,前往抓捕時務必要多帶些人手,萬勿麻痹大意。
不出所料,麵對破門而入的大批警察,史達貴竟然大打出手,用拳腳連傷多人,然後跳窗而出。
當時樓下全是警察,皆舉槍瞄準窗外的史達貴,喝令他投降。
達貴不聽,翻上屋頂,用駁殼槍居高臨下射擊,打死多名警察,子彈打光後騰空跳向隔壁屋頂,企圖逃脫。
路局長大叫著“快追”,又讓大家不要開火,可眾警察見多位同伴身死,早已義憤填膺,又生怕被達貴跑掉,有人情急之下開了槍,於是眾槍齊射。
可憐那史達貴,縱有三頭六臂,也難逃密集的槍彈追擊,終被亂槍擊中多處,從屋瓦上骨碌碌滾下,跌落地上,當場死亡。
由於史達貴為日本人辦事,已經構成漢奸罪,後又武力拒捕,打死打傷多名警察,更是罪上加罪。因此即使身死,也落得一個罵名。史家前來收屍時,還繳了一大筆贖金。
秦時月聽後,實在是吃驚不小。
想不到這人平時吃喝嫖賭,跟其他混混沒有什麽兩樣,但在麵對武裝追捕時,卻能表現得那麽死硬,很有一種男人和武者的氣概,不由讓時月心生佩服和憐惜。
早知事情會這樣,倒不如自己參與抓捕,做做達貴的思想工作,也許他能聽進一言半語,不再頑抗,就能撿迴一條性命啊。
現在,一切假設都已晚啦。史達貴還真是個漢子,可惜走了邪路!時月心內感歎。
本來,他倒很希望什麽時候,兩個人能和氣地切磋一迴武藝,檢驗一下雙方拳技的進步。可惜,再也沒有機會了。
如果史達貴能與秦時月接觸多一點,或許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慢慢地收斂陋習,棄惡從善的可能性都有。隻可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史達貴交遊的,均是一幫行屍走肉般的混混,整日出沒賭場、飯館、青樓,日子過得醉生夢死,沒有靈魂,完全是在滿足一具肉身的動物性需求而已,所以才落到那樣的下場,令人歎息!
史達貴身死,則向河野通風報信之人,以及在盆景園取信之人,一時又少了一條原本已經唾手可得的線索。
時月一邊想著,一邊看著沿途起伏的茶山,心潮澎湃。二人一路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後到達錢塘葛嶺下方的山坡上。
這裏背山麵水,居高臨下,西湖之水鋪陳於腳下,白居易、蘇東坡二公所修之堤,還有明代張岱看雪的阮公墩湖心亭,一一盡收眼底。
兩人在一處高大的圍牆前勒住馬。
這種圍牆跟北京紫禁城的城牆一樣,高大得讓人仰望卻難以逾越。加上兩邊都有高牆,中間的助跑距離很短,所以想要通過迅跑衝上牆頭,完全不可能,從而確保了安全。
從一條與主弄垂直的小巷進去,一旁圍牆上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門。時月在圍牆上的拴馬鐵條上係好馬繩,再去小門上輕輕叩了六下。
開門的是一名持槍的士兵。秦時月通報之後,士兵拿出訪客本和筆,讓他和小薯登了記。時月讓小薯從馬上取了禮物,給了士兵一些小費,拜托他照看並喂一下馬,之後進入院內。
這裏原是一名宋代奸臣的私邸,此後輾轉多人。江山更替,物是人非,讓人感慨。
兩人經過一處花園,裏麵有假山水池、亭台樓閣。茶花和月季花攀在石上開得正旺,南天竺已結了紅紅的果子。
兩人進入北首朝南的主屋時,又遇一衛兵。時月通報後,衛兵將其帶入。時月讓小薯與衛兵在大廳暫候,自己一個人進入會客室等候。
俄頃,一中年男子進入。隻見他戴了一頂狗皮帽子,腳著手工的蚌殼棉鞋,裹一件貂皮背心。
來者正是時月所在戰區的司令長官。
長官與他親切地握手,問了沿途一些情況,再是時月到秦夢後的工作和生活等情況,時月一一作答。
長官顯然對時月的工作成效頗為滿意。他認為秦夢的文物保護工作大有可為。
秦時月也講了測評排名的事,講了自己與一些同僚格格不入的苦惱。
長官說,基層保安團作為特殊的準軍事機構,人員身份太過龐雜,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特別是學曆和文化素養總體過低,對秦時月這樣學校出身的正統讀書人來講,環境確實是太差了一些,受些委屈甚至吃些苦頭,在所難免。
“有句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人生經驗之談啊。吃苦受委屈,也可以說是你這次掛職的收獲之一吧。你要這樣去看問題,人就會釋然,就會寬懷,也會生起感激之心。”長官語重心長地說。
秦時月聽了,認真地點點頭。他覺得,長官看問題,立足點就是要遠遠高於普通人。
接著,長官打了一個電話。
這個電話是打給省長的。
長官打電話時,也沒有讓秦時月迴避,可見對他的信任。
長官在電話中的意思是,縣級保安團層次太低,人員素質太差,秦時月所處的環境非常不好。好在他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下一步,建議讓他換一個好一點的環境,以便更好地為黨國開展工作,特別是文物保護工作。
秦時月離開長官官邸時,這個電話正在發生作用——省長又在為他的事打電話給省委組織部長,而組織部長又在吩咐他的下屬,下屬又將電話打到了秦夢縣長袁楚才那裏。
於是,一個新的人事調動正在生成。
由於知道自己的職位要變,時月幹脆在省城多盤桓了幾日,帶著小薯好好地玩了幾個地方,如玉皇山、南屏山、五雲山、飛來峰、上中下天竺等地,還去省政府、保安司令部、警察廳等附近轉了一通。
三天後,時月二人才迴到秦夢。時月拿了任命文件,直接去“秦望軒”四樓向縣長袁楚才報到。
“秦望軒”原本也是幢三層的磚混建築,後來為了讓縣長辦公更清靜,更少一些幹擾,在屋頂正中加建了兩間小屋,作為縣長的辦公室。
這樓從此相當於多了一層。多出來的四樓,與“軒”的形製近了,顯得名副其實一些。
秦時月一進門就發現,從這間辦公室的窗戶看出去,雲龍江恰好在窗前拐了個大彎,上遊的視野極其開闊,幾乎就能看到當年秦始皇過渡的渡口了。
袁縣長見到秦時月,立刻起身離座,緊緊握住秦時月的手,臉上堆滿了笑容,熱情地說:“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接著又說了一些上峰“慧眼識才”,他自己初見秦時月就覺得“人才難得”之類的恭維話。
秦時月笑笑,說:“多謝上峰栽培!也感謝袁縣長一直以來的關照!”
按照文件所示,秦時月這次被提拔為秦夢縣政府縣長助理,一方麵協助縣長開展全麵工作,另一方麵專門負責秦夢的文物保護工作,打擊文物犯罪活動,全權偵破“落櫻”計劃。
這一身份,使秦時月可以協助縣長分管全麵工作,同時又可以直接指揮縣政府直屬的警察局、保安團、文化局等部門及鄉鎮相關機構,開展文物保護等工作。
他多次聽過袁縣長講話,條理分明,並且極具鼓動性,是個精幹的能撐場麵的人,自然也是適合官場之人。最近處理扈小芹的事,也與袁縣長頻繁接觸,所以了解漸多。
袁楚才五官端正,長一張國字臉,還有一副長長的帶點弧度的濃黑眉毛,皮膚也白皙,配上一米七六的身材,是個標準的美男子。
秦時月隻是不喜歡那一對眼睛。那眼睛不小,也有好看的雙眼皮,可惜眼珠子沒配好。
不對,也不是眼珠子不好,而是眼珠子沒有活動好——它們該動時動,不該動時也在動,動過頭了。
每逢主人思考或講話時,它們會像魚一樣遊動起來,遊到東,遊到西,一點都不安分。
這樣的不安定,可以見到其主人內心的不安定、不安全、不信任,故而也讓看著這眼睛的人心生不適。
這樣的眼睛,讓秦時月想起竄來竄去的老鼠,以及老鼠極度靈活的眼珠子。
是的,老鼠的眼珠子就是這樣墨黑而不停遊動著的,所以它狡猾,逃生與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是一流,成為地球上生存曆史最久的動物。
常言道:鷹鉤鼻子斜視眼,眼神不定是奸人。
秦時月覺得,這種說法不能說百分之百準確,但至少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不管怎樣,閃爍不定的眼神,至少反映出主人內心異於常人的警覺、多疑、不安定、不放心。
當然,秦時月寧願這是自己的多慮。他寧願相信另一句古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他喜歡把人想得好一點。
嚴格地講,他不會閱人,也不喜歡去閱人。
去琢磨別人幹啥呢?累不累?
他工作夠忙了,空下來可以觀景,練拳,打坐,寫字,吹簫……時間遠遠不夠用啊,難道還要分出心思去揣摩別人?這不是自尋煩惱、無事生非麽?
隻是感覺使然,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而生活的經驗告訴他,他的直覺和第一感覺,往往都是準確的。
袁縣長又讓他稍歇幾天,熟悉一下縣政府的情況以及工作流程,還讓秘書室幫秦時月物色一名隨從。
秦時月想到張小薯,當時就跟袁縣長講了,問能不能把張小薯調過來?
袁楚才問縣政府秘書室主任兼縣長秘書崔誌海,崔誌海說:“可以啊,隻要秦助理需要,袁縣長又同意,有什麽不好辦的?編製不對頭,可以混崗使用嘛。”
於是,次日,張小薯也調進了縣政府秘書室,給秦時月當隨從,編製放在機關事務科。
張小薯私下裏對秦時月說:“秦大哥,托您的福,我一個拎籃子賣栗子的,今天成了縣長助理的秘書了!我現在才明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
秦時月說:“也是。不過這些規矩,可不是我首創的。官員們到哪裏,都喜歡帶自己熟悉的人。不光是秘書和下屬,好多連馬夫和司機都帶。所以你想想看,這官場的親疏遠近還怎麽根除?親一支近一支,人之常情啊。隻要官員的特權還在,這些事就避免不了。不過,咱倆的親近,是為了替公家和老百姓辦事更放心、更方便,而不是為了謀求私利。就是這個出發點,讓我心安。你也一樣,跟我在一起,如果想為自己謀好處,那是做夢。一旦到了那一天,你我兄弟的緣分也就到頭了。”
小薯說:“放心吧,秦大哥。我知道您是什麽樣的人,就跟您了解我是什麽樣的人一樣。我不一定能給您爭氣,但一定不會給您添亂。”
時月伸出手掌,與小薯互擊一掌,哈哈大笑。
之後,時月帶著小薯,迴皇恩樓保安團,跟弟兄們一一告別。
莊厚德、馬有福那天都不在,聽金不換說,兩人相跟著出差去了。
食堂裏的大師傅一邊燒飯一邊揮著湯勺說:“秦團長,以後想吃我的油渣麵了,打個電話到團部,我隨時給你燒就是,油渣會多放點的哦。”
別結巴則說:“團長……不,不……縣……縣長助……縣長,儂……儂想……想洗……洗馬……儂想洗,馬了……叫,叫,叫……叫我。”
大家“嘩”的一聲笑出來,說:“叫你?縣政府有的是伺候秦縣長的人啊。”
“秦團的馬,以前也是自己洗的,難道以後還要大老遠的牽過來讓你洗?”
“儂,儂,儂不曉得……吾,吾,吾與秦縣……秦縣長,的……交情!”別結巴將大拇指一豎,驕傲地說。
秦時月笑笑,拍拍老別的肩膀,心想,這人嘴結巴,腦子可順溜得很呢。
有感於史達貴身死及日人河野英男發心向善一事,舊檀有《落發》詩讚曰:
浪子迴頭金不換,
屠刀放下再非魔。
哢嚓聲裏紅塵斷,
明日荷鋤去種坡。
秦時月讓張小薯陪著去上了迴街,采辦了一些秦夢土特產,如豆腐皮、臭豆腐、黴幹菜、金針幹及香榧、核桃、瓜子等炒貨,讓小薯馭上馬。兩人一人一騎,絕塵而去。
他不喜歡坐車,而是喜歡騎馬,像風一樣無拘無束,像雲一樣行住無礙,像水一樣急緩自如,而不是風風火火、匆匆忙忙、身不由己。
他一路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
離開永王山妙智寺時,河野跟見山法師他們說,他還會迴來的。
時月問他何意,他說他希望恢複自由後,能夠正式來妙智寺出家,專心參禪念佛,希望住持能夠滿足他這個心願。
時月示意見山法師,當場予以允諾。
時月說:“佛渡有緣人。你原本遠在東瀛,不想與中國和此古刹結緣,也是宿世因緣,不可不受。隻是你之前隨侵華軍隊作惡多端,之後當日日反省,悔過自新。”
見山住持說:“阿彌陀佛!苦海無邊,迴頭是岸!佛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希望你能懺悔孽障,洗心革麵,重新做人。老衲在此靜候佳音。”
河野一聽,喜極而泣,納頭便拜。之後又對著秦時月下拜。
時月大驚,問:“拜僧有理,何故拜我?”
河野說:“他日願在秦團長麾下,學習中國功夫。”
秦時月說:“祖師爺的東西,有許多祖規與禁忌,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更不是我想傳就能傳的。您隻要棄惡從善,自然能廣結善緣,不用著急。命裏有時終會有,命裏無時別強求,順其自然便是。”
河野稱善,說恭領教誨,於是戴著手銬,卻是歡歡喜喜下山來的。
將河野交給警察局後,秦時月專門提醒路上局長,說史達貴武藝高強,前往抓捕時務必要多帶些人手,萬勿麻痹大意。
不出所料,麵對破門而入的大批警察,史達貴竟然大打出手,用拳腳連傷多人,然後跳窗而出。
當時樓下全是警察,皆舉槍瞄準窗外的史達貴,喝令他投降。
達貴不聽,翻上屋頂,用駁殼槍居高臨下射擊,打死多名警察,子彈打光後騰空跳向隔壁屋頂,企圖逃脫。
路局長大叫著“快追”,又讓大家不要開火,可眾警察見多位同伴身死,早已義憤填膺,又生怕被達貴跑掉,有人情急之下開了槍,於是眾槍齊射。
可憐那史達貴,縱有三頭六臂,也難逃密集的槍彈追擊,終被亂槍擊中多處,從屋瓦上骨碌碌滾下,跌落地上,當場死亡。
由於史達貴為日本人辦事,已經構成漢奸罪,後又武力拒捕,打死打傷多名警察,更是罪上加罪。因此即使身死,也落得一個罵名。史家前來收屍時,還繳了一大筆贖金。
秦時月聽後,實在是吃驚不小。
想不到這人平時吃喝嫖賭,跟其他混混沒有什麽兩樣,但在麵對武裝追捕時,卻能表現得那麽死硬,很有一種男人和武者的氣概,不由讓時月心生佩服和憐惜。
早知事情會這樣,倒不如自己參與抓捕,做做達貴的思想工作,也許他能聽進一言半語,不再頑抗,就能撿迴一條性命啊。
現在,一切假設都已晚啦。史達貴還真是個漢子,可惜走了邪路!時月心內感歎。
本來,他倒很希望什麽時候,兩個人能和氣地切磋一迴武藝,檢驗一下雙方拳技的進步。可惜,再也沒有機會了。
如果史達貴能與秦時月接觸多一點,或許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慢慢地收斂陋習,棄惡從善的可能性都有。隻可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史達貴交遊的,均是一幫行屍走肉般的混混,整日出沒賭場、飯館、青樓,日子過得醉生夢死,沒有靈魂,完全是在滿足一具肉身的動物性需求而已,所以才落到那樣的下場,令人歎息!
史達貴身死,則向河野通風報信之人,以及在盆景園取信之人,一時又少了一條原本已經唾手可得的線索。
時月一邊想著,一邊看著沿途起伏的茶山,心潮澎湃。二人一路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後到達錢塘葛嶺下方的山坡上。
這裏背山麵水,居高臨下,西湖之水鋪陳於腳下,白居易、蘇東坡二公所修之堤,還有明代張岱看雪的阮公墩湖心亭,一一盡收眼底。
兩人在一處高大的圍牆前勒住馬。
這種圍牆跟北京紫禁城的城牆一樣,高大得讓人仰望卻難以逾越。加上兩邊都有高牆,中間的助跑距離很短,所以想要通過迅跑衝上牆頭,完全不可能,從而確保了安全。
從一條與主弄垂直的小巷進去,一旁圍牆上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門。時月在圍牆上的拴馬鐵條上係好馬繩,再去小門上輕輕叩了六下。
開門的是一名持槍的士兵。秦時月通報之後,士兵拿出訪客本和筆,讓他和小薯登了記。時月讓小薯從馬上取了禮物,給了士兵一些小費,拜托他照看並喂一下馬,之後進入院內。
這裏原是一名宋代奸臣的私邸,此後輾轉多人。江山更替,物是人非,讓人感慨。
兩人經過一處花園,裏麵有假山水池、亭台樓閣。茶花和月季花攀在石上開得正旺,南天竺已結了紅紅的果子。
兩人進入北首朝南的主屋時,又遇一衛兵。時月通報後,衛兵將其帶入。時月讓小薯與衛兵在大廳暫候,自己一個人進入會客室等候。
俄頃,一中年男子進入。隻見他戴了一頂狗皮帽子,腳著手工的蚌殼棉鞋,裹一件貂皮背心。
來者正是時月所在戰區的司令長官。
長官與他親切地握手,問了沿途一些情況,再是時月到秦夢後的工作和生活等情況,時月一一作答。
長官顯然對時月的工作成效頗為滿意。他認為秦夢的文物保護工作大有可為。
秦時月也講了測評排名的事,講了自己與一些同僚格格不入的苦惱。
長官說,基層保安團作為特殊的準軍事機構,人員身份太過龐雜,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特別是學曆和文化素養總體過低,對秦時月這樣學校出身的正統讀書人來講,環境確實是太差了一些,受些委屈甚至吃些苦頭,在所難免。
“有句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人生經驗之談啊。吃苦受委屈,也可以說是你這次掛職的收獲之一吧。你要這樣去看問題,人就會釋然,就會寬懷,也會生起感激之心。”長官語重心長地說。
秦時月聽了,認真地點點頭。他覺得,長官看問題,立足點就是要遠遠高於普通人。
接著,長官打了一個電話。
這個電話是打給省長的。
長官打電話時,也沒有讓秦時月迴避,可見對他的信任。
長官在電話中的意思是,縣級保安團層次太低,人員素質太差,秦時月所處的環境非常不好。好在他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下一步,建議讓他換一個好一點的環境,以便更好地為黨國開展工作,特別是文物保護工作。
秦時月離開長官官邸時,這個電話正在發生作用——省長又在為他的事打電話給省委組織部長,而組織部長又在吩咐他的下屬,下屬又將電話打到了秦夢縣長袁楚才那裏。
於是,一個新的人事調動正在生成。
由於知道自己的職位要變,時月幹脆在省城多盤桓了幾日,帶著小薯好好地玩了幾個地方,如玉皇山、南屏山、五雲山、飛來峰、上中下天竺等地,還去省政府、保安司令部、警察廳等附近轉了一通。
三天後,時月二人才迴到秦夢。時月拿了任命文件,直接去“秦望軒”四樓向縣長袁楚才報到。
“秦望軒”原本也是幢三層的磚混建築,後來為了讓縣長辦公更清靜,更少一些幹擾,在屋頂正中加建了兩間小屋,作為縣長的辦公室。
這樓從此相當於多了一層。多出來的四樓,與“軒”的形製近了,顯得名副其實一些。
秦時月一進門就發現,從這間辦公室的窗戶看出去,雲龍江恰好在窗前拐了個大彎,上遊的視野極其開闊,幾乎就能看到當年秦始皇過渡的渡口了。
袁縣長見到秦時月,立刻起身離座,緊緊握住秦時月的手,臉上堆滿了笑容,熱情地說:“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接著又說了一些上峰“慧眼識才”,他自己初見秦時月就覺得“人才難得”之類的恭維話。
秦時月笑笑,說:“多謝上峰栽培!也感謝袁縣長一直以來的關照!”
按照文件所示,秦時月這次被提拔為秦夢縣政府縣長助理,一方麵協助縣長開展全麵工作,另一方麵專門負責秦夢的文物保護工作,打擊文物犯罪活動,全權偵破“落櫻”計劃。
這一身份,使秦時月可以協助縣長分管全麵工作,同時又可以直接指揮縣政府直屬的警察局、保安團、文化局等部門及鄉鎮相關機構,開展文物保護等工作。
他多次聽過袁縣長講話,條理分明,並且極具鼓動性,是個精幹的能撐場麵的人,自然也是適合官場之人。最近處理扈小芹的事,也與袁縣長頻繁接觸,所以了解漸多。
袁楚才五官端正,長一張國字臉,還有一副長長的帶點弧度的濃黑眉毛,皮膚也白皙,配上一米七六的身材,是個標準的美男子。
秦時月隻是不喜歡那一對眼睛。那眼睛不小,也有好看的雙眼皮,可惜眼珠子沒配好。
不對,也不是眼珠子不好,而是眼珠子沒有活動好——它們該動時動,不該動時也在動,動過頭了。
每逢主人思考或講話時,它們會像魚一樣遊動起來,遊到東,遊到西,一點都不安分。
這樣的不安定,可以見到其主人內心的不安定、不安全、不信任,故而也讓看著這眼睛的人心生不適。
這樣的眼睛,讓秦時月想起竄來竄去的老鼠,以及老鼠極度靈活的眼珠子。
是的,老鼠的眼珠子就是這樣墨黑而不停遊動著的,所以它狡猾,逃生與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是一流,成為地球上生存曆史最久的動物。
常言道:鷹鉤鼻子斜視眼,眼神不定是奸人。
秦時月覺得,這種說法不能說百分之百準確,但至少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不管怎樣,閃爍不定的眼神,至少反映出主人內心異於常人的警覺、多疑、不安定、不放心。
當然,秦時月寧願這是自己的多慮。他寧願相信另一句古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他喜歡把人想得好一點。
嚴格地講,他不會閱人,也不喜歡去閱人。
去琢磨別人幹啥呢?累不累?
他工作夠忙了,空下來可以觀景,練拳,打坐,寫字,吹簫……時間遠遠不夠用啊,難道還要分出心思去揣摩別人?這不是自尋煩惱、無事生非麽?
隻是感覺使然,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而生活的經驗告訴他,他的直覺和第一感覺,往往都是準確的。
袁縣長又讓他稍歇幾天,熟悉一下縣政府的情況以及工作流程,還讓秘書室幫秦時月物色一名隨從。
秦時月想到張小薯,當時就跟袁縣長講了,問能不能把張小薯調過來?
袁楚才問縣政府秘書室主任兼縣長秘書崔誌海,崔誌海說:“可以啊,隻要秦助理需要,袁縣長又同意,有什麽不好辦的?編製不對頭,可以混崗使用嘛。”
於是,次日,張小薯也調進了縣政府秘書室,給秦時月當隨從,編製放在機關事務科。
張小薯私下裏對秦時月說:“秦大哥,托您的福,我一個拎籃子賣栗子的,今天成了縣長助理的秘書了!我現在才明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
秦時月說:“也是。不過這些規矩,可不是我首創的。官員們到哪裏,都喜歡帶自己熟悉的人。不光是秘書和下屬,好多連馬夫和司機都帶。所以你想想看,這官場的親疏遠近還怎麽根除?親一支近一支,人之常情啊。隻要官員的特權還在,這些事就避免不了。不過,咱倆的親近,是為了替公家和老百姓辦事更放心、更方便,而不是為了謀求私利。就是這個出發點,讓我心安。你也一樣,跟我在一起,如果想為自己謀好處,那是做夢。一旦到了那一天,你我兄弟的緣分也就到頭了。”
小薯說:“放心吧,秦大哥。我知道您是什麽樣的人,就跟您了解我是什麽樣的人一樣。我不一定能給您爭氣,但一定不會給您添亂。”
時月伸出手掌,與小薯互擊一掌,哈哈大笑。
之後,時月帶著小薯,迴皇恩樓保安團,跟弟兄們一一告別。
莊厚德、馬有福那天都不在,聽金不換說,兩人相跟著出差去了。
食堂裏的大師傅一邊燒飯一邊揮著湯勺說:“秦團長,以後想吃我的油渣麵了,打個電話到團部,我隨時給你燒就是,油渣會多放點的哦。”
別結巴則說:“團長……不,不……縣……縣長助……縣長,儂……儂想……想洗……洗馬……儂想洗,馬了……叫,叫,叫……叫我。”
大家“嘩”的一聲笑出來,說:“叫你?縣政府有的是伺候秦縣長的人啊。”
“秦團的馬,以前也是自己洗的,難道以後還要大老遠的牽過來讓你洗?”
“儂,儂,儂不曉得……吾,吾,吾與秦縣……秦縣長,的……交情!”別結巴將大拇指一豎,驕傲地說。
秦時月笑笑,拍拍老別的肩膀,心想,這人嘴結巴,腦子可順溜得很呢。
有感於史達貴身死及日人河野英男發心向善一事,舊檀有《落發》詩讚曰:
浪子迴頭金不換,
屠刀放下再非魔。
哢嚓聲裏紅塵斷,
明日荷鋤去種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