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著眼前的黃皓,劉禪首次並未生出排斥之意。
自他從沉睡中蘇醒,第一眼便瞧見此人,當時竟被這清新脫俗的少年郎嚇得不輕。
而後,他對自己的第一句言語,便令他甚感反感,試圖離間他與諸葛道長之間的關係,盡管對此他能有所領悟。
畢竟一個宦官若欲在宮廷立足,必要變得至關重要。
要成為主君身邊的股肱之臣,或者,即便無法成為那樣的重臣,也要成為最受信賴之人。
黃皓無力勝任股肱之臣的角色,但他能使劉禪唯獨信任他一人。對於宦官而言,無須過多能力,隻需擁有絕對忠誠便已足矣。
遺憾的是,此人心中不僅充盈著忠誠,更潛藏著極大的野心。此刻或許尚未顯現,但未來時日,其野心必將日益膨脹,直至難以駕馭。一旦給他一個機會,便會化作一頭貪婪兇猛的饕餮巨獸,吞噬一切。
“起身吧。”劉禪望著黃皓,深深吸了口氣。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少年,對於黃皓,他也並不會過分苛責。
這些年來,黃皓對他始終忠誠可嘉,盡職盡責。
縱然未曾立下顯赫功績,但也並無過錯。倘若無緣由地責罰於他,隻怕會讓其他人心寒。這樣的事,劉禪不會去做。
麵對劉禪此刻的態度,黃皓一如既往麵帶笑容,恭敬地將他迎進府邸,並獻上了早已預備周全的物品。
淨身之具、替換衣物,還有劉禪鍾愛的冰魄涼皮。
值得一提的是,這冰魄涼皮與劉禪毫無關聯,在他穿越至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存在。同時,還有一樣名為古鼎羹的食品,即現今的火鍋,源自春秋戰國時期,因其投入沸水中烹煮時發出的“咕咚”之聲而得名。劉禪僅知宋代時火鍋已成為庶民常食,卻不知在此時已然出現。且此火鍋以西川特產的麻辣花椒及普遍的茱萸為佐料,除去缺少蘸料外,味道絕佳,乃陶罐烹製而成。初次見識到這物件時,劉禪險些失言。
憶起往昔,當他尚是一名書寫仙俠世界的筆靈觸手怪時,還曾自詡穿越古代能創製美味佳肴,現如今方覺與那些遠古時代的美食家相較,自己實是顯得過於稚嫩。
至少,他連冰魄涼皮這種據傳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在宮廷之中的美食都無法親手製作,而稻米雖同屬五穀之一,然而百姓生活困苦,故未能普及開來。
但作為皇子的劉禪,偶爾還能品嚐得到。
眼前冒著熱氣的清水、嶄新衣物以及剛做好待涼的冰魄涼皮,劉禪便深知黃皓能在曆史上達到那個地位,果真並非單憑他善於迎合人心那麽簡單。
自己剛剛踏入成都地界不足半日光陰,且並未在城門口顯露出自身的仙道身份。在這路途中,竟未曾遭遇一人,然而就是在如此境況之下,黃皓仍能事先布置妥當,將一切所需備齊,實屬不易。
隻有一種解釋,自劉禪離別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些時候,黃皓便已布下眼線,緊緊監視著皇宮、城門以及王府四周,密切關注著劉禪是否會有出乎意料的歸返。
不要輕視此事之繁複與艱難,其中所需的毅力與恆心不可小覷。假若有人暗地裏違背命令,或是時間一長滋生懶散之心,皆無法確保始終如一地關注劉禪的動向。然而此刻,劉禪確信這一切並未發生,意味著什麽呢?
這意味著在他遠離的日子裏,在霍弋離去的這段時日中,黃皓已然將整個太子府牢牢掌控在手。至少府中的家丁仆役們,已被他駕馭得服服帖帖,遵其指令行事。
此舉非同尋常,劉禪沐浴更衣,品嚐著黃皓為其精心籌備的靈膳,聆聽著他講述這段時間府邸內外發生的種種逸聞趣事及朝堂上的一些瑣碎事務。故事紛繁複雜,既有淡然小事亦有誇大之事,大多並無驚天動地,其中一些事情劉禪原本就有所耳聞。但黃皓以此表明自己是一位有能力之人,盡管他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近段時間,來自南中的馬忠等人也曾派遣使者前來拜訪兩次,不過皆是進獻朝貢,對象乃是朝廷,同時也給太子府帶來諸多禮品。盡管劉禪已不在成都,但他要傳達的信息是:他們從未忘卻劉禪,所贈之禮雖非珍寶,但也均為南中的獨特物產。聽說其中有兩位南中少女,卻被黃皓斷然決定送出府邸。對此,劉禪僅報以淡淡一笑,既未稱讚亦未責罰。
至於宜都郡的情況依舊錯綜複雜,此地多山險關隘,不宜農耕,幸得王平統率的一眾蠻夷部族,再加上霍弋這般能人內外協作,方能在該地立足。然而也正是這支無當飛軍的存在,使得成都地區的糧草供給壓力陡增三成。
先前劉禪拜見諸葛孔明之時,雖發現這位昔日睿智的丞相已步入老年,但在他的鬢角處赫然可見數縷銀絲。由此,劉禪深知這段時間成都的日子並不輕鬆,丞相府內的諸葛丞相更是承受著重壓。
自此之後的事情,便少有令他掛懷的了。總而言之,這段時間的成都乃至整個西川,可以說用一句諺語就能概括——表麵上光鮮亮麗,內裏實則隱憂重重。
南中之地平定後,大量蠻人夷人紛紛走出深山老林,遷徙至平原地帶開啟了全新的生活,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享受到安定繁榮的生活。而這些南中蠻夷人口也在無形中壯大了劉禪麾下勢力的根基。
馬忠此刻統率著一支匯聚五千餘人的蠻漢混編軍隊,正全力以赴地修煉兵道,這些人將成為他首批踏入修煉之道的兵士。而牂牁郡在這一支浩蕩大軍的守護之下,愈發顯得安寧祥和。
此外,呂凱與被貶至建寧郡的費詩亦相處融洽,兩人聯手,使得李恢的勢力難以抬頭。再加上王士以及堅守越嶲郡的張伯岐等人,南中地區逐漸穩固下來,雖仍有叛亂頻生,但至少已不再麵臨重大危機。
王平所率領的無當飛軍也在加速完成修真軍訓,逐步重新掌握宜都郡,並相較於江東,王平及其背後支持的西川朝廷,更易贏得荊州民眾的認可與接納。
武陵蠻族在沙摩柯隕落後,最終與宜都郡的王平重建聯絡,並在其協助下,無數荊州百姓欲借道西川以避戰亂。畢竟他們與江東世代為敵,盡管江東聲稱既往不咎,然而其下屬將領官員仍存諸多芥蒂。尤其是在呂蒙逝世,陸遜未歸之際,僅靠步陟一人,難以迅速消除這些隱患。
漢中的羌氐胡人、雍涼之地的流民,南中的蠻夷族群,山上的修士盜匪,荊州的難民,看似都在逐步邁向秩序,然而關鍵問題在於——成都的靈穀耗盡了。
漢中如今隻能勉強維持當月所需,全靠劉禪親臨坐鎮並多方求援。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劉禪才決定親赴成都,希冀能獲得更多糧草支援。漢中尚且如此艱難,更不必提南中和宜都郡等地,那裏有的地方糧草儲備甚至不足五日之需。
大批農戶日夜不停地運送糧草,同時還要祈禱年內不會遭遇大災大難。一旦災難降臨,整個西川朝廷體係恐將崩潰。
日益增長的人口導致糧草儲備嚴重不足,每當劉禪想起此事,便不由得對曹家深厚的底蘊感到欽佩。據史書記載,曹丕在黃初七年五月於洛陽去世時,那時的中原乃至整個北方,在棗祗、任峻、夏侯惇以及曹氏父子曹操、曹丕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糧草儲備極為豐厚,富饒之景並非虛言。正是因為曹丕給曹叡留下了這樣的雄厚基礎,才使曹叡得以在接下來的歲月裏,從容應對諸葛亮的西川北伐,抵禦孫權的江東攻勢,以及遠征草原與遼東的公孫家族之戰。
直到曹氏統治終結,天下糧草儲量依然有過半之多。如今西川麵臨的糧荒局麵,正是因為兵馬繁多,這些專心修煉而無法耕作的正規士卒就如同吞噬金銀的巨獸一般,每日耗費的糧草皆足以致命。現如今,西川的糧草與糧食,已切實成為勒住劉禪咽喉的緊箍咒……
自他從沉睡中蘇醒,第一眼便瞧見此人,當時竟被這清新脫俗的少年郎嚇得不輕。
而後,他對自己的第一句言語,便令他甚感反感,試圖離間他與諸葛道長之間的關係,盡管對此他能有所領悟。
畢竟一個宦官若欲在宮廷立足,必要變得至關重要。
要成為主君身邊的股肱之臣,或者,即便無法成為那樣的重臣,也要成為最受信賴之人。
黃皓無力勝任股肱之臣的角色,但他能使劉禪唯獨信任他一人。對於宦官而言,無須過多能力,隻需擁有絕對忠誠便已足矣。
遺憾的是,此人心中不僅充盈著忠誠,更潛藏著極大的野心。此刻或許尚未顯現,但未來時日,其野心必將日益膨脹,直至難以駕馭。一旦給他一個機會,便會化作一頭貪婪兇猛的饕餮巨獸,吞噬一切。
“起身吧。”劉禪望著黃皓,深深吸了口氣。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少年,對於黃皓,他也並不會過分苛責。
這些年來,黃皓對他始終忠誠可嘉,盡職盡責。
縱然未曾立下顯赫功績,但也並無過錯。倘若無緣由地責罰於他,隻怕會讓其他人心寒。這樣的事,劉禪不會去做。
麵對劉禪此刻的態度,黃皓一如既往麵帶笑容,恭敬地將他迎進府邸,並獻上了早已預備周全的物品。
淨身之具、替換衣物,還有劉禪鍾愛的冰魄涼皮。
值得一提的是,這冰魄涼皮與劉禪毫無關聯,在他穿越至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存在。同時,還有一樣名為古鼎羹的食品,即現今的火鍋,源自春秋戰國時期,因其投入沸水中烹煮時發出的“咕咚”之聲而得名。劉禪僅知宋代時火鍋已成為庶民常食,卻不知在此時已然出現。且此火鍋以西川特產的麻辣花椒及普遍的茱萸為佐料,除去缺少蘸料外,味道絕佳,乃陶罐烹製而成。初次見識到這物件時,劉禪險些失言。
憶起往昔,當他尚是一名書寫仙俠世界的筆靈觸手怪時,還曾自詡穿越古代能創製美味佳肴,現如今方覺與那些遠古時代的美食家相較,自己實是顯得過於稚嫩。
至少,他連冰魄涼皮這種據傳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在宮廷之中的美食都無法親手製作,而稻米雖同屬五穀之一,然而百姓生活困苦,故未能普及開來。
但作為皇子的劉禪,偶爾還能品嚐得到。
眼前冒著熱氣的清水、嶄新衣物以及剛做好待涼的冰魄涼皮,劉禪便深知黃皓能在曆史上達到那個地位,果真並非單憑他善於迎合人心那麽簡單。
自己剛剛踏入成都地界不足半日光陰,且並未在城門口顯露出自身的仙道身份。在這路途中,竟未曾遭遇一人,然而就是在如此境況之下,黃皓仍能事先布置妥當,將一切所需備齊,實屬不易。
隻有一種解釋,自劉禪離別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些時候,黃皓便已布下眼線,緊緊監視著皇宮、城門以及王府四周,密切關注著劉禪是否會有出乎意料的歸返。
不要輕視此事之繁複與艱難,其中所需的毅力與恆心不可小覷。假若有人暗地裏違背命令,或是時間一長滋生懶散之心,皆無法確保始終如一地關注劉禪的動向。然而此刻,劉禪確信這一切並未發生,意味著什麽呢?
這意味著在他遠離的日子裏,在霍弋離去的這段時日中,黃皓已然將整個太子府牢牢掌控在手。至少府中的家丁仆役們,已被他駕馭得服服帖帖,遵其指令行事。
此舉非同尋常,劉禪沐浴更衣,品嚐著黃皓為其精心籌備的靈膳,聆聽著他講述這段時間府邸內外發生的種種逸聞趣事及朝堂上的一些瑣碎事務。故事紛繁複雜,既有淡然小事亦有誇大之事,大多並無驚天動地,其中一些事情劉禪原本就有所耳聞。但黃皓以此表明自己是一位有能力之人,盡管他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近段時間,來自南中的馬忠等人也曾派遣使者前來拜訪兩次,不過皆是進獻朝貢,對象乃是朝廷,同時也給太子府帶來諸多禮品。盡管劉禪已不在成都,但他要傳達的信息是:他們從未忘卻劉禪,所贈之禮雖非珍寶,但也均為南中的獨特物產。聽說其中有兩位南中少女,卻被黃皓斷然決定送出府邸。對此,劉禪僅報以淡淡一笑,既未稱讚亦未責罰。
至於宜都郡的情況依舊錯綜複雜,此地多山險關隘,不宜農耕,幸得王平統率的一眾蠻夷部族,再加上霍弋這般能人內外協作,方能在該地立足。然而也正是這支無當飛軍的存在,使得成都地區的糧草供給壓力陡增三成。
先前劉禪拜見諸葛孔明之時,雖發現這位昔日睿智的丞相已步入老年,但在他的鬢角處赫然可見數縷銀絲。由此,劉禪深知這段時間成都的日子並不輕鬆,丞相府內的諸葛丞相更是承受著重壓。
自此之後的事情,便少有令他掛懷的了。總而言之,這段時間的成都乃至整個西川,可以說用一句諺語就能概括——表麵上光鮮亮麗,內裏實則隱憂重重。
南中之地平定後,大量蠻人夷人紛紛走出深山老林,遷徙至平原地帶開啟了全新的生活,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享受到安定繁榮的生活。而這些南中蠻夷人口也在無形中壯大了劉禪麾下勢力的根基。
馬忠此刻統率著一支匯聚五千餘人的蠻漢混編軍隊,正全力以赴地修煉兵道,這些人將成為他首批踏入修煉之道的兵士。而牂牁郡在這一支浩蕩大軍的守護之下,愈發顯得安寧祥和。
此外,呂凱與被貶至建寧郡的費詩亦相處融洽,兩人聯手,使得李恢的勢力難以抬頭。再加上王士以及堅守越嶲郡的張伯岐等人,南中地區逐漸穩固下來,雖仍有叛亂頻生,但至少已不再麵臨重大危機。
王平所率領的無當飛軍也在加速完成修真軍訓,逐步重新掌握宜都郡,並相較於江東,王平及其背後支持的西川朝廷,更易贏得荊州民眾的認可與接納。
武陵蠻族在沙摩柯隕落後,最終與宜都郡的王平重建聯絡,並在其協助下,無數荊州百姓欲借道西川以避戰亂。畢竟他們與江東世代為敵,盡管江東聲稱既往不咎,然而其下屬將領官員仍存諸多芥蒂。尤其是在呂蒙逝世,陸遜未歸之際,僅靠步陟一人,難以迅速消除這些隱患。
漢中的羌氐胡人、雍涼之地的流民,南中的蠻夷族群,山上的修士盜匪,荊州的難民,看似都在逐步邁向秩序,然而關鍵問題在於——成都的靈穀耗盡了。
漢中如今隻能勉強維持當月所需,全靠劉禪親臨坐鎮並多方求援。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劉禪才決定親赴成都,希冀能獲得更多糧草支援。漢中尚且如此艱難,更不必提南中和宜都郡等地,那裏有的地方糧草儲備甚至不足五日之需。
大批農戶日夜不停地運送糧草,同時還要祈禱年內不會遭遇大災大難。一旦災難降臨,整個西川朝廷體係恐將崩潰。
日益增長的人口導致糧草儲備嚴重不足,每當劉禪想起此事,便不由得對曹家深厚的底蘊感到欽佩。據史書記載,曹丕在黃初七年五月於洛陽去世時,那時的中原乃至整個北方,在棗祗、任峻、夏侯惇以及曹氏父子曹操、曹丕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糧草儲備極為豐厚,富饒之景並非虛言。正是因為曹丕給曹叡留下了這樣的雄厚基礎,才使曹叡得以在接下來的歲月裏,從容應對諸葛亮的西川北伐,抵禦孫權的江東攻勢,以及遠征草原與遼東的公孫家族之戰。
直到曹氏統治終結,天下糧草儲量依然有過半之多。如今西川麵臨的糧荒局麵,正是因為兵馬繁多,這些專心修煉而無法耕作的正規士卒就如同吞噬金銀的巨獸一般,每日耗費的糧草皆足以致命。現如今,西川的糧草與糧食,已切實成為勒住劉禪咽喉的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