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帶著李誦和百官來到近前,然後示意文武百官按官階高低分成左右兩班,像標槍搬插在朱雀大道兩側,然後翻身下馬。


    負責引導的兵部侍郎盧杞和幾個小吏都愣住。


    樂工也下意識停止吹奏,李晟、郭曦也懵了。


    甚至於連王臣也愣在那,李適這是要幹啥子?


    眾目睽睽之下,李適緩步走到王臣馬前,然後一伸手就從王臣手中奪過韁繩。


    看到這,李晟、郭曦、盧杞、樂工、文武百官還有觀禮的百姓頓時一片嘩然,聖人這是要給冠軍大將軍牽馬墜鐙?


    古往今來何曾有過這等場景?


    一國之君竟給大臣牽馬墜鐙?


    王臣自己也嚇了一跳,媽耶,你學誰不好,幹嗎學十全老人給兆惠牽馬墜鐙?


    不過說起來也挺巧的,兆惠最大功績就是平定新疆一百九十萬平方公裏國土,然後凱旋迴到北京時,十全老人親自充當馬夫給他牽馬。


    而且兆惠最後還善終,不像年羹堯被賜死。


    隻不過,王臣是絕不會讓李適給他牽馬的。


    這種事對李適而言好處多多,聖君形象一下就立起來了。


    但是對王臣而言卻有害無益,白白落個“狂悖”的罵名,而且不可避免的會招來皇太子李誦的嫉恨,沒見李誦的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王臣可不覺得李適會比他長壽,記得李適活了六十多歲?


    這樣的話,當李適駕崩的時候,他王臣也就五十歲出頭,跟李誦還要當至少二十年的君臣,所以不能給李誦留下一個跋扈的惡劣印象,免得打起來。


    郭曦還有身後隨行的馬燧、朱滔、高崇文、高玄泰、鄭乙、杜嶽等一眾武將則是滿臉的羨慕之色,聖人對駙馬都尉的恩寵真前無古人。


    不過,駙馬都尉配得上這等恩寵,他值得。


    隻有李晟急得朝王臣連連使眼色,你小子快下馬,下馬啊!


    就在李晟急得快忍不住先下馬時,王臣終於一翻身跳下馬。


    李晟見狀也趕緊翻身下馬,然後郭曦、朱滔等也紛紛下馬。


    “欸,你們怎麽都下馬了?”李適趕緊示意王臣迴到馬背上。


    李晟唯恐王臣說錯話,趕緊搶著說道:“史記有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聖人與太子尚且徒步,臣等何敢縱馬?”


    “不,這是你們應得的禮遇!”李適口中說的你們,眼睛卻看著王臣一人,“你們替大唐掃平邊患,鎮壓河朔三鎮並削除割據藩鎮,於大唐於朕,恩同再造!鑒於此,朕理當率太子以及百官替你們牽馬墜鐙,迎接你們入城!”


    李適看上去決心已定,實際上他的態度也十分堅決。


    頓了頓,李適又說道:“諸位愛卿還請上馬,朕領著你們進城,獻俘闕下!”


    李誦也上前一步再對著王臣長揖到地,誠懇的說道:“侄兒懇請姑父上馬!”


    “誒?太子快快請起!”李誦的這一聲姑父把王臣整不會了,這是什麽情況?


    然而李誦卻不肯起身,反而俯身更低,口中隻是不停的重複:“請姑父上馬!”


    李適見狀也笑著說道:“愛卿,太子為人謙遜敦厚且至仁至孝,你若不上馬,他是斷然不會起身的,難不成你想讓太子一直長揖?”


    王臣一句臥槽差點就脫口而出,耍無賴是吧?


    整的好像誰不會似的,倒要看誰能玩得過誰?


    當下王臣一反手拔出橫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王臣!”李適見狀嚇了一跳,有些手足無措。


    旁邊李晟、郭曦、朱滔等人的心髒也漏跳一拍。


    就剛才那半秒鍾,李晟和朱滔的腦子裏已經轉過無數個念頭。


    李晟腦中想的是,假如王臣想弑君,他是袖手旁觀呢?還是出手製止呢?


    而朱滔想的則是,假如王臣真弑君,誰要敢出手反對,我就把誰給幹掉,不過讓他失望的是,王臣並不是想弑君,而是想自戕。


    當下朱滔急忙製止道:“大將軍冷靜!休要衝動!”


    李適也急得雙手連搖:“快將刀放下,這是做甚?”


    王臣架著刀說道:“副帥方才都說了,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聖人旨意太子口諭臣無法抗拒,但又不能真令聖人及太子當眾蒙羞,左右無措,唯有一死!”


    說完,王臣作勢就要發力,嚇得李適趕緊製止道:“且慢下刀!”


    王臣虎著臉說道:“聖人若想讓臣活命,還請收迴成命趕緊上馬。”


    “好,朕收迴成命,朕和太子這就上馬。”李適見王臣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堅持,當即示意李誦起身,然後父子兩個重新迴到馬背。


    王臣見狀,便也收刀迴鞘跟著翻身上馬。


    李晟、郭曦、朱滔諸將也紛紛迴到馬背。


    盧杞抹了一把冷汗,接著又打了個手勢,樂工的鼓樂聲再次響起,朱雀大道兩側的士民山唿萬歲,氣氛之熱烈,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顯然,李適雖然沒牽成馬,但是目的卻已經達成。


    在場所有人中感到不爽的,就隻有囚車中的戰俘。


    “偽君子!”田承嗣鄙夷道,“跟他阿爺一個德性!”


    “故作姿態,邀買人心!”移地健也狠狠的啐了一口。


    李忠臣、李寶臣、李正己、梁崇義及王昂等節度使則是心生悔意。


    當今聖人可真是位明君啊,難怪會得到王臣這樣的猛將名臣輔佐,有這樣的明君和這樣的猛將名臣,何愁大唐不中興?所以真的是我們錯了?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一定不會再學安祿山史思明。


    即便當不成郭子儀,也寧可當高仙芝還有哥舒翰。


    轉念間,獻俘儀仗隊已經在長安百姓的歡唿聲中來到了承天門下。


    之前先一步離開的李適已經換上正式的皇帝冕服端坐在承天門上,列於天街兩側的樂工再次奏響雄渾的破陣樂。


    移地健、巴紮爾汗、竇忠節等可汗葉護以及國王,還有田承嗣等造反的節度使也被羽林衛從囚車中提溜了出來,帶到承天門下並且令其跪下。


    移地健居然不想跪,被尚可孤一腳直接踹翻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喝黑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喝黑茶並收藏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