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拱栩若欲修為提升,亦需其父朱宸濠點頭同意,故此竭力遊說著父親踏上修行之路。


    劉養正與李士實則在一旁默契地助力,附和著寧王世子朱拱栩的見解,提議寧王應當順應天命,修行大道。


    身為懷才不遇的修煉者,他們對於當前朝廷深感失望。像他們這般具有通天徹地之能的修士,朝廷竟然不予重用,令他們無奈之下唯有另覓明主,以求成為隨龍飛升的忠誠臣子。


    朱拱栩自知與朱厚照之間矛盾如水火不容,一旦對方登基,自己必將處境艱難。如今局勢看似對他有利,朱拱栩自然不願錯失良機。


    然而,他設想中的一生勁敵朱厚照並未將其放在眼中,雖暗中密切關注寧王府動靜,卻從未想過製止寧王府的修行之舉,甚至心中還盤算著早日促使寧王府發起晉升試煉,早日塵埃落定,既能為朝廷節省大量資源消耗。


    朱宸濠見自家兒子與部下皆對修行之事熱切關心,不便直接否決,便沉吟道:“暫且觀察義軍修煉態勢,他們是否真心歸順白蓮宗尚待驗證,並且我們也需探究民心所向,才能決定是否啟動晉升。”


    朱宸濠巧妙地拖延時間,打算暫時擱置此事。


    若不晉升修行,他仍是南昌之地安逸無虞的土皇,而一旦涉足晉升試煉,則將踏入一條無法迴頭的道路。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蠢兒子與身邊的智囊團竟將他的話語當作了命令,付諸行動。


    朱拱栩於是積極聯絡白蓮宗,催促河北與山東的叛軍勢力盡快加入寧王麾下,響應晉升試煉號召。至於寧王口中提及的民心所向,朱拱栩等人便徑直前往南昌城內的黎民百姓中展開調研。


    他協同身邊智囊,逢人便問:“對於寧王啟動晉升試煉之事有何見解?您是否願意鼎力支持寧王晉升試煉?”


    被詢問之人無不瞠目結舌,明白這涉及篡位的大忌,他們竟公然提問。答稱支持寧王晉升試煉者,即能得到金銀賞賜;而不支持者,則會被拘禁,以防消息泄露。


    事實上,有關寧王抱有晉升試煉野心的消息並非隻有朱厚照一人知曉。許多人對此有所耳聞,隻是並不像朱厚照那樣確信無疑。


    赴江西擔任巡撫的官員們皆知悉寧王心意,寧王府與眾地方將領關係微妙,暗中扶持叛匪與水盜之事亦非秘密。但即便寧王府藏有晉升試煉之意,畢竟尚未付諸實踐,他們與皇家終究是一家人。若是此時揭發寧王意圖晉升試煉,隻會徒增煩惱,最終讓自己陷入內外交困之境。


    就如同心中有殺人之意卻未曾動手之人,不能被判為殺人未遂一般;同樣地,明知有人存有搶劫銀行之意,但在其未實施之前,也不能定其為搶劫未遂。


    寧王與燕王百年前的恩怨糾葛,但凡有意探查者皆能知曉一二。寧王所做的一切小動作,也難逃知情者的慧眼。曆任江西巡撫均期盼寧王在其任職期間不要輕舉妄動,任期滿後便不惜重金疏通關係,急切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因此,寧王壓根不必費心揣測為何他人得知他有晉升試煉之意,別人不知情才是怪事。


    盡管寧王座下的臥龍與鳳雛兩位賢士修為有限,但這亦是對凡夫俗子而言的比較。


    他們曾言極有道理。


    若寧王此刻還不圖謀突破,那麽日後便再無機緣了。


    朱厚照低調潛修的確沒有白費功夫,修真煉器與靈田秘法的發展確能使大明朝廷的修為實力大幅提升,使得對抗邪魔外道的艱難程度隨之增加。


    凡人百姓若能得以果腹,自不會去涉足叛逆修羅之道。


    而在法寶研製的精進之中,誕生的飛天寶筏、新型戰舟、火雷槍械以及靈元神炮等超凡兵器,確然令各方勢力感到了深切的恐懼。


    被朱厚照悄然加溫烹煮的蛙類勢力,已察覺水溫逐漸熾熱。


    譬如江浙一帶的修煉世家,深切感受到了天津艦隊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否則他們也不會傾向於支持看似庸碌的寧王。


    倘若寧王能借叛亂之舉僥幸勝出,奪得天下,自然是最佳結果,哪怕最終隻能與現有朝廷平分江山也可接受。


    如此一來,這些世家大族因擁立新主而獲得的地位晉升將不言而喻,屆時欲求海上交易的獨家特權,實乃輕而易舉之事。


    即使寧王叛亂失敗,給朝廷製造些麻煩也未嚐不可,或許弘治皇帝在壓力之下會對開放海域修煉的禁令有所妥協,從而使得這些世家大族的權勢地位得到鞏固和強化。


    總而言之,對於那些修煉世家而言,此舉無異於一本萬利的生意。


    特別是擅長叛亂策動的白蓮教門派。


    他們在判斷叛亂難易度方麵最為敏銳。


    凡人百姓的生活越是安逸富足,叛亂之路就越顯得艱難重重。


    在剖析當前局勢之後,白蓮教得出結論:弘治與朱厚照皆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英明君主,大明王朝極有可能在其父子手中步入鼎盛時期。


    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最了解寧王的正是他的敵手——白蓮教。


    隨著時間流轉,發起叛亂的難度將會呈指數級增長。


    此時此刻若不果斷出手,未來恐將失去良機。


    河北地帶的叛亂雖非由白蓮教主導,但其中卻有白蓮教弟子的身影摻雜其間。


    山東楊虎叛亂,則完全是由白蓮教幕後策劃煽動的。


    楊虎原本乃山東一帶的豪俠之輩,黑白兩道皆有其人脈,民間影響力不可小覷。


    白蓮教長老魏中故意接近楊虎,稱他乃是紫薇星下凡,具備帝王之相。


    一番天花亂墜的遊說之後,果然將楊虎徹底說服。


    楊虎想起母親曾在他降生前夢見仙人,而他出生之際更有猛虎下山之異象,故得名為楊虎。


    楊虎聞此深信不疑,拍案而起,原來自己自幼便是命中注定的皇者。


    於是乎,楊虎毅然揭竿而起。


    山東地域連年遭受災害,百姓生活困苦,難以果腹。楊虎振臂一唿,果真召集了一批流民加入了反抗官府、劫富濟貧的大軍。


    白蓮教作為軍師顧問,在助楊虎叛軍發展壯大之餘,還引導他們逐步向河北方向挺進,意圖與趙真趙哲兩股勢力會合一處。


    這一天,白蓮教的魏中收到宗門傳訊,要求楊虎歸順寧王。


    楊虎則表示,自己將來是要登基為帝的,何須去效忠一個偽朝的藩王呢?


    魏元陽淡然言道:“此乃權宜之策,連偽朝王府亦牽扯其中,唯有世間大亂,吾等登基問鼎的可能性方會增大。”


    楊虎初時,確因白蓮宗長老的煽動,一時心智被蔽而舉兵叛逆。


    及至後來,他洞悉了白蓮宗的險惡意圖。


    即便稱帝之機微乎其微,猶如滄海一粟,楊虎依舊甘之如飴地深陷其中。


    白蓮宗曾言,趙真、趙哲二位願歸順於己,為此他毅然前往河北施以援手。


    如今白蓮宗卻又欲使其歸附寧王,雖僅為其名下之臣。


    楊虎頓感自身仿佛陷入了一層套一層的局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