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瞻基來到西山查看土豆和玉米的生長狀況。


    西山建了十座溫室,一半種土豆,一半種玉米。


    通過不同灌溉和施肥的實驗,他們總結出最適合這兩種作物的種植方法。


    丘聚是八虎中年紀最小且擅長文墨計算,做事細心,被朱瞻基指定管理溫室。


    起初,丘聚頗感不悅,當年挨的那一刀就是為了逃離農耕生活,如今卻又迴到了起點。


    而且,管理溫室豈不是變相的流放,連馬永成都取笑他。


    但漸漸地,丘聚意識到皇帝並無流放之意,皇帝時常無事便來西山,首要之事便是查看溫室中的作物,比玻璃工坊還要關心。


    “丘聚做得很好!記錄詳盡,溫室管理得井井有條,朕很滿意。


    ”


    朱瞻基望著溫室中茁壯的秧苗,對丘聚讚賞有加。


    “多謝皇上誇獎,能為皇上效力是小人三生有幸。


    ”


    拍馬屁是太監的基本功,丘聚信手拈來。


    “別小瞧你現在所做的,曆史會記載你的功績,後人談論土豆和玉米時,定會提及你的名字。


    若將來評選十大傑出太監,你必有一席之地。


    ”


    朱瞻基也會親自下田幫忙,邊幹邊與丘聚交談。


    十大傑出太監?豈不是要像鄭和那樣名垂千古?


    丘聚不敢奢望,能得到皇上的認可,他就心滿意足,隻求皇上別忘了他在溫室的付出。


    此刻的丘聚,還無法預見自己未來將走遍全國,推廣玉米和土豆的種植技術,救活無數百姓,被譽為神農太監,活著就被供入祠堂,受到萬民敬仰。


    午後,唐寅疲憊不堪地從文采樓返迴,手中還拿著寧王府的訂單。


    朱瞻基見到他這副模樣,打趣道:“看來朱拱楷新的銀子花得很到位啊。


    ”


    唐伯虎嬉笑道:“重點是姑娘們欣賞的是兄台的才情,明白嗎?”


    他與朱厚照日漸親密,自稱為兄毫不拘束,而朱厚照也享受他們之間這種親昵的交談方式。


    朱厚照放下手中的農具,與唐伯虎一同進入房間商議事務。


    朱厚照攤開訂單:十座三尺琉璃佛像,二十座二尺琉璃佛像,若幹琉璃飾品,二十套琉璃茶具......


    朱厚照疑惑地問:“怎麽會有這麽多琉璃佛?這不是朱拱栩訂的嗎?”


    唐伯虎迴答:“我也很納悶,但他沒給出明確答案,而且全是要彌勒佛像。


    ”


    朱厚照覺得此事詭異,但一時無法琢磨透徹。


    “朱拱栩打算投入多少資金呢?”


    “這些物品我估算了一下,報價超過五十萬兩,朱拱栩答應我,如果我能壓低價格,利潤的兩成歸我,還提前支付了兩千兩作為辛苦費。


    ”


    說著,唐伯虎將銀票放在朱厚照麵前。


    他們早就料到朱拱栩會賄賂,朱厚照告訴唐伯虎,收下就是了,不要白不要。


    “我們說好的,這筆錢由唐兄自行處理。


    ”


    “先填補令尊那一百萬兩的空缺。


    ”


    唐伯虎毫不在意地說。


    “不在乎這點數目,等這筆貨款到賬,綽綽有餘了。


    ”


    說著,他把銀票推迴給唐伯虎。


    “價格上別讓他占便宜,就按五十萬兩,額外多給他二十萬兩的貨物。


    你知道我們的成本,到時候該得的利益就收下,別漏了就行。


    ”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朱厚照深信唐伯虎的為人,對他無比真誠。


    真正的好朋友談論金錢時並無尷尬。


    “說起來,我昨天又碰見唐嵐兒了,那女子比朱拱栩聰明多了。


    起初她想直接購買琉璃礦,但我堅持說礦石快開采完了,而且礦主不便露麵,隻接受訂單。


    後來她旁敲側擊地問了很久,我都差點說漏嘴,最後隻好假裝醉酒。


    ”


    朱厚照早先就提醒過唐伯虎,唐嵐兒非等閑之輩,還好有所防範。


    “辛苦唐兄了,等會兒我讓老劉給你帶些鹿茸和海馬幹迴去補身體。


    ”


    “哈哈,我這個哥哥可不需要那些東西。


    ”


    朱厚照吩咐穀大用按照訂單生產,並對每件產品單獨製作模具或標記,以便日後區分。


    很多訂單上的商品可能是朱拱栩用來送禮的,將來若要揭露寧王的同夥,這也是一種證據。


    十日後,與朱拱栩的交易順利完成,錢貨兩清。


    朱厚照不由得感歎,朱拱栩真是個可靠的人。


    然而轉念一想,一個藩王能輕易拿出五十萬兩,而自己的父親弘治帝要救災平亂還得從太皇太後的壽宴中扣款,這讓他感到憤慨。


    看來咱們皇家是最寒酸的了。


    自己是否也算得上窮苦人家的孩子自立自強呢。


    算上售賣銅鏡的收入,寺廟的那筆交易,以及與朱拱栩的交易,總計超過一百二十萬兩白銀。


    當朱厚照遞上那百萬兩銀票時,弘治臉上滿是驚愕。


    太子竟然一個月就賺了這麽多銀子!


    \"父皇,兒臣這月隻是湊出了這些,下月可就沒有了。


    \"


    的確,下個月不能再像這個月那樣,靠著各種手段賺取如此巨款。


    但朱厚照深信,憑借他對未來的了解和係統,總有一天每月都能賺到一百萬兩,甚至更多。


    不過,他不能一直往國庫填補資金。


    弘治好奇太子是如何賺得這些,擔心他走了邪路,但即使走了邪路,也賺不了這麽多,這相當於國家一年稅收的兩三成。


    朱厚照毫無保留,詳細講述了自己販賣銅鏡和玻璃的經過。


    弘治聽得瞠目結舌,原來錢還能這樣賺?


    當弘治聽到一座寺廟輕易就掏出數萬兩購買佛像,幾千兩的銅鏡能賣出那麽多,尤其是寧王世子能拿出五十萬兩時,弘治陷入了沉思。


    原來你們個個都有錢,就我這個皇帝囊中羞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