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拱栩在眾人眼中宛如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
盡管朱壽的行為確實有些不知好歹,沒給世子半分顏麵,但整場遊戲中,是你步步緊逼,強迫人家參與猜物的較量。
朱厚照望著朱拱栩的焦急模樣,心中樂開了花。
他對旁邊的王守仁說:“看到了嗎,他慌了,他慌了。
”
又轉頭對朱拱栩說:“世子,沒有確證的話,可不要胡言亂語,這麽多人看著呢。
不然我告你誹謗,去衙門討個公道。
”
朱拱栩本就不是一個能容人之人,聽聞此言,怒火更加熾烈。
唐嵐兒輕輕按住朱拱栩的手腕,運起內力,勸說道:“世子請息怒,今日不宜過多糾葛,以免損害寧王府的聲譽。
”
唐嵐兒的聲音如春風拂麵,朱拱栩瞬間從憤怒中恢複了理智。
手腕處的手解穴,位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有平息怒氣的作用。
朱拱栩誤以為唐嵐兒是在關心自己,便任由她握住了手。
“在下失態了,看來朱公子今日無意為世子作畫,我們改日再見。
”
說完,他轉身與金員外及眾人告別,離開了文會現場。
“世子,是否遺漏了什麽?”
朱拱栩暗恨此時並非在南昌,否則定不讓此人得意太久。
唐嵐兒示意朱拱栩稍安勿躁,從侍從手中接過銀票,走到朱厚照身旁,將銀票遞給他。
唐嵐兒輕聲道:“朱公子手段高明,唐嵐兒心生敬佩。
”
能在自己眼皮底下悄然調換念珠而不被察覺,還能讓朱拱栩怒火中燒,這位朱公子果然非同尋常。
朱厚照接過銀票,微笑著抱拳致意。
雖然自己對朱拱栩厭惡至極,但對這位佳人,他仍保持著禮貌。
“唐姑娘過獎了,不足掛齒。
”
唐嵐兒禮貌地點點頭,轉身離去。
“唐姑娘,這是你的念珠。
”
朱厚照這才想起手中的念珠是屬於那位姑娘的。
“如果朱公子不介意,就當作贈予公子吧。
我總有預感,我和朱公子還會再次相見。
”
朱厚照端詳著手中的念珠,是小葉紫檀製成的,上麵刻著一個笑容滿麵的彌勒佛頭像。
“賢弟,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未免有失君子風範啊。
”
朱厚照明白王守仁的含義,人家客氣地求畫,自己卻讓人家難堪。
你現在看似同情對方,但當你將來毫不留情地俘獲寧王父子時,又何嚐不是如此。
“總有一天,王兄會理解的。
況且,君子風範哪裏比得過這三千兩銀票的實際,沒有銀票,如何製造蒸汽機呢。
”
這時,唐伯虎走了過來。
“朱老弟,你說要搞什麽機?這個我熟啊。
”
王守仁見唐伯虎與朱厚照交談甚歡,以為他也像朱厚照一樣研究事物的本質。
“唐兄,這位是王守仁,字伯安,我的新朋友。
”
\"王兄,這位是唐寅,人稱唐伯虎,近來對我幫助頗多。
\"
王守仁對唐伯虎早有耳聞,此刻他的名聲還不及唐伯虎響亮。
對於唐伯虎,士人階層的看法各異,有的認為他在科舉中的行為理應受罰,有的則惋惜他才情被埋沒。
\"原來是唐兄,久聞大名,久聞大名!適才你們提及的姬是什麽?\"
唐伯虎已從過去的困擾中走出,今日的文會激發了他的興致,他以為二人與他有同樣的興趣。
\"哦,我們之前談到的是蒸汽機,後來朱賢弟又提到了那個能讓人升空的裝置。
\"
\"哇!是誰的發明如此神奇,竟能讓人飛天,帶我去見識一下吧。
\"
\"我也是聽朱賢弟講述,未曾親眼見過。
\"
\"朱賢弟,你是在何處見到的這般奇物?\"
\"朱兄,你們若去尋訪,記得帶上小弟。
\"
張倉也加入了對話。
朱厚照掩麵苦笑,局麵變得混亂,原本是探討學問,怎地引來兩位奇特的人物。
\"朱兄,你剛才運用的是何種技巧?可否指點一二?\"
唐伯虎和王守仁也好奇地看著朱厚照,盡管他的三連勝可能歸功於好運,但顯然其中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別亂說,好像我用了什麽詭計似的。
\"
三人並不信服。
文會結束後,王守仁迴家閉門不出,一心準備考試。
王華,王守仁的父親,還以為兒子終於領悟,決心全心投入四書五經的學習,步入正軌。
其實,王守仁刻苦讀書,隻是為了研究蒸汽機。
朱厚照曾在文會上說,隻要能取得功名,就能到西山找他,那時便能參與蒸汽機的研究。
唐伯虎告訴朱厚照,朱拱栩對玻璃製品有興趣,詢問是否要出售給朱拱栩。
朱厚照欣然同意,表示朱拱栩要多少他就提供多少。
唐伯虎問這是否會導致不良後果,畢竟會得罪一位藩王。
朱厚照立刻保證沒問題,他的父親非常有能力,解決一個藩王問題不大。
唐伯虎猜測朱厚照的身份非同尋常,否則怎敢在文會上公然得罪朱拱栩。
然而,他絞盡腦汁也無法將朝廷重臣與朱厚照的父親對應起來。
兩天後,唐伯虎收到朱拱栩的邀請,詢問朱厚照如何應對。
朱厚照接過請柬,見地點是蒔文樓,便問唐伯虎那是何處。
唐伯虎解釋道,那是京城裏最高檔、最有文化、最昂貴的......妓院。
朱厚照心想,這樣的地方起如此文雅的名字,會有人去嗎?
唐寅洞察了朱瞻基的困惑,立刻向他解釋,這文采樓是依照江南樓閣的樣式建造,出入此地的非富即貴,沒有數百兩銀子,最好別踏足其中。
文采樓迥異於尋常妓院,這裏的女子皆以才藝為生,每位姑娘都精通琴棋書畫。
然而,想要親近她們並非易事,除了足夠的金錢,還得贏得佳人的青睞。
朱瞻基製止了唐寅的解說,京城的風月場所,唐寅如數家珍。
顯然,朱拱楷新對琉璃之事十分上心,連唐寅的喜好都摸得一清二楚。
朱瞻基無法親往,隻能委托唐寅代勞。
二人商量妥當,唐寅便獨自前往赴約。
盡管朱壽的行為確實有些不知好歹,沒給世子半分顏麵,但整場遊戲中,是你步步緊逼,強迫人家參與猜物的較量。
朱厚照望著朱拱栩的焦急模樣,心中樂開了花。
他對旁邊的王守仁說:“看到了嗎,他慌了,他慌了。
”
又轉頭對朱拱栩說:“世子,沒有確證的話,可不要胡言亂語,這麽多人看著呢。
不然我告你誹謗,去衙門討個公道。
”
朱拱栩本就不是一個能容人之人,聽聞此言,怒火更加熾烈。
唐嵐兒輕輕按住朱拱栩的手腕,運起內力,勸說道:“世子請息怒,今日不宜過多糾葛,以免損害寧王府的聲譽。
”
唐嵐兒的聲音如春風拂麵,朱拱栩瞬間從憤怒中恢複了理智。
手腕處的手解穴,位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有平息怒氣的作用。
朱拱栩誤以為唐嵐兒是在關心自己,便任由她握住了手。
“在下失態了,看來朱公子今日無意為世子作畫,我們改日再見。
”
說完,他轉身與金員外及眾人告別,離開了文會現場。
“世子,是否遺漏了什麽?”
朱拱栩暗恨此時並非在南昌,否則定不讓此人得意太久。
唐嵐兒示意朱拱栩稍安勿躁,從侍從手中接過銀票,走到朱厚照身旁,將銀票遞給他。
唐嵐兒輕聲道:“朱公子手段高明,唐嵐兒心生敬佩。
”
能在自己眼皮底下悄然調換念珠而不被察覺,還能讓朱拱栩怒火中燒,這位朱公子果然非同尋常。
朱厚照接過銀票,微笑著抱拳致意。
雖然自己對朱拱栩厭惡至極,但對這位佳人,他仍保持著禮貌。
“唐姑娘過獎了,不足掛齒。
”
唐嵐兒禮貌地點點頭,轉身離去。
“唐姑娘,這是你的念珠。
”
朱厚照這才想起手中的念珠是屬於那位姑娘的。
“如果朱公子不介意,就當作贈予公子吧。
我總有預感,我和朱公子還會再次相見。
”
朱厚照端詳著手中的念珠,是小葉紫檀製成的,上麵刻著一個笑容滿麵的彌勒佛頭像。
“賢弟,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未免有失君子風範啊。
”
朱厚照明白王守仁的含義,人家客氣地求畫,自己卻讓人家難堪。
你現在看似同情對方,但當你將來毫不留情地俘獲寧王父子時,又何嚐不是如此。
“總有一天,王兄會理解的。
況且,君子風範哪裏比得過這三千兩銀票的實際,沒有銀票,如何製造蒸汽機呢。
”
這時,唐伯虎走了過來。
“朱老弟,你說要搞什麽機?這個我熟啊。
”
王守仁見唐伯虎與朱厚照交談甚歡,以為他也像朱厚照一樣研究事物的本質。
“唐兄,這位是王守仁,字伯安,我的新朋友。
”
\"王兄,這位是唐寅,人稱唐伯虎,近來對我幫助頗多。
\"
王守仁對唐伯虎早有耳聞,此刻他的名聲還不及唐伯虎響亮。
對於唐伯虎,士人階層的看法各異,有的認為他在科舉中的行為理應受罰,有的則惋惜他才情被埋沒。
\"原來是唐兄,久聞大名,久聞大名!適才你們提及的姬是什麽?\"
唐伯虎已從過去的困擾中走出,今日的文會激發了他的興致,他以為二人與他有同樣的興趣。
\"哦,我們之前談到的是蒸汽機,後來朱賢弟又提到了那個能讓人升空的裝置。
\"
\"哇!是誰的發明如此神奇,竟能讓人飛天,帶我去見識一下吧。
\"
\"我也是聽朱賢弟講述,未曾親眼見過。
\"
\"朱賢弟,你是在何處見到的這般奇物?\"
\"朱兄,你們若去尋訪,記得帶上小弟。
\"
張倉也加入了對話。
朱厚照掩麵苦笑,局麵變得混亂,原本是探討學問,怎地引來兩位奇特的人物。
\"朱兄,你剛才運用的是何種技巧?可否指點一二?\"
唐伯虎和王守仁也好奇地看著朱厚照,盡管他的三連勝可能歸功於好運,但顯然其中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別亂說,好像我用了什麽詭計似的。
\"
三人並不信服。
文會結束後,王守仁迴家閉門不出,一心準備考試。
王華,王守仁的父親,還以為兒子終於領悟,決心全心投入四書五經的學習,步入正軌。
其實,王守仁刻苦讀書,隻是為了研究蒸汽機。
朱厚照曾在文會上說,隻要能取得功名,就能到西山找他,那時便能參與蒸汽機的研究。
唐伯虎告訴朱厚照,朱拱栩對玻璃製品有興趣,詢問是否要出售給朱拱栩。
朱厚照欣然同意,表示朱拱栩要多少他就提供多少。
唐伯虎問這是否會導致不良後果,畢竟會得罪一位藩王。
朱厚照立刻保證沒問題,他的父親非常有能力,解決一個藩王問題不大。
唐伯虎猜測朱厚照的身份非同尋常,否則怎敢在文會上公然得罪朱拱栩。
然而,他絞盡腦汁也無法將朝廷重臣與朱厚照的父親對應起來。
兩天後,唐伯虎收到朱拱栩的邀請,詢問朱厚照如何應對。
朱厚照接過請柬,見地點是蒔文樓,便問唐伯虎那是何處。
唐伯虎解釋道,那是京城裏最高檔、最有文化、最昂貴的......妓院。
朱厚照心想,這樣的地方起如此文雅的名字,會有人去嗎?
唐寅洞察了朱瞻基的困惑,立刻向他解釋,這文采樓是依照江南樓閣的樣式建造,出入此地的非富即貴,沒有數百兩銀子,最好別踏足其中。
文采樓迥異於尋常妓院,這裏的女子皆以才藝為生,每位姑娘都精通琴棋書畫。
然而,想要親近她們並非易事,除了足夠的金錢,還得贏得佳人的青睞。
朱瞻基製止了唐寅的解說,京城的風月場所,唐寅如數家珍。
顯然,朱拱楷新對琉璃之事十分上心,連唐寅的喜好都摸得一清二楚。
朱瞻基無法親往,隻能委托唐寅代勞。
二人商量妥當,唐寅便獨自前往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