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接著大致講述了“營造社”的新計劃,當然主要是關於“營造社”管理者的事務。“銘公子那邊就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嗎?”朱公子疑惑地問,同時不經意地瞥了一眼忠老哥。“如果有,我就不會打擾您老人家了……”陳銘笑著對朱公子說,鄭煥在一旁也是一臉誠懇。“看在你們如此真誠的份上,我倒是有個想法。”朱公子眨眨眼,笑著對陳銘說。“請公子指教!”陳銘聞言,意識到朱公子可能已經有了好主意,連忙恭敬地行禮。“這個‘營造社’我有股份,大伴隻是掛個名,我們倆都脫不開身……確實需要找一個可靠的人來掌管全局。”“而且營造之事與其他事情不同,必須找一個非常內行的人才行!”“原來那位‘張老板’,我知道銘公子是為了我才找他的,其實他在‘食為鮮’工作更為適合。”朱公子接過忠老哥遞來的茶盞,淺嚐一口,潤了潤嗓子,不緊不慢地說。陳銘和鄭煥聞言,交換了一個眼神,都認真地點點頭表示同意。果然是屁股決定腦袋,這朱公子雖然表麵上整天嬉皮笑臉,但心裏清楚得很!


    實際上,許多後來的年輕人到了朱公子登基的那個年紀,許多人要麽是懵懂青年,要麽是宅在家裏無所事事,遠遠不如眼前這位……


    當然,陳銘目前還沒時間深入思考關於朱公子這位皇孫的自我修養問題,當務之急是找到營造社的負責人!


    “我認識一個人,他的學問深不可測!算得上是我的師父,但又不算,因為他不允許我稱他為師父……”


    朱公子像繞口令一樣說了幾句,臉上流露出一絲失落。


    他的話語引起了聽眾們的期待,大家都豎起耳朵,想聽聽這位明朝第三位的朱公子描述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非凡人物。


    “徐先生,名弘祖……號霞客,我這木工手藝就是他親授的,這隻是他眾多才藝中的一項罷了!”


    朱公子低聲對兩人說道。


    鄭煥聽到這裏,禮貌地點點頭表示讚同。


    而旁邊的陳銘則如遭雷擊,思緒紛飛!


    天哪!


    這是大神啊!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徐霞客嗎?


    原來朱公子的精湛技藝並非憑空而來,背後竟有這樣一位大神級人物,果然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隻是不知道這位徐先生是否願意答應?”


    “他做我的師父有許多顧慮,但參與這件事他應該會很感興趣……你們倆應該能聊得來,我會給你寫封信,並附上信物。”


    “正好,這位徐先生酷愛遊曆,寄情於山水之間,前幾天他來到香山,與我見過一麵,現在他就住在永安禪寺。”


    “你要盡快去找他,機會難得!不過,前幾天我見到徐先生時,他說要為家人祈福,可能會停留幾天,現在去應該還來得及。”


    朱公子笑著對陳銘說,臉上也充滿了期待。


    陳銘聞言,不再囉嗦,說走就走,向朱公子和忠老哥告別。


    拿著朱公子給的信件和信物,離開了東宮,換上便裝直奔香山。


    “這才叫專業!”


    離開清寧宮前往香山的路上,陳銘由衷地對鄭煥感歎朱公子的推薦。


    無論從專業角度、技術角度、管理角度、提升人氣的角度,還是市場營銷的角度……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推薦都堪稱——完美無瑕!


    朱公子能如此迅速地為陳銘引薦這樣一位大神,這讓陳銘從心底感到敬佩。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家學深厚吧!


    別以為這是誇大其詞,古代帝王家有一種學問叫做——帝王之學,實際上是集政治學、管理學、心理學、博弈論等多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學問。


    這不是空洞的吹噓,而是實實在在的傳統科學文化。


    識人用人隻是其中的基本技能而已。為“營造社”找一個負責人不過是小事一樁——這才叫專業!


    香山的位置,說它遠不算遠,說它近又不近。


    陳銘與鄭煥一路談笑風生,一路感慨萬千,騎馬走了兩個多時辰,直到下午才抵達香山寺。


    大明朝的香山寺,隱藏在高大的古樹之間,顯得莊嚴肅穆。


    他們在寺廟前的樹林邊拴好馬,悠閑地步行前進。


    來到山門前,門口有一位知客僧笑容滿麵,臉上油光可鑒。


    這模樣看起來生活滋潤,不知道寺裏的和尚是否真的茹素呢?


    “大師安好!”


    盡管對知客僧的形象感到驚訝,陳銘還是禮貌地行禮並問候。


    “阿彌陀佛,施主安好,不知光臨敝寺有何貴幹?”


    知客僧雙手合十,笑容可掬地詢問。


    “這是我家公子,姓陳,前來尋找一位姓徐的先生……”


    鄭煥走近一步,客氣地向知客僧解釋來意。


    “哎呀,很不巧,那位徐先生早已不在敝寺!”


    知客僧遺憾地對陳銘和鄭煥說,表情堅定而坦誠。


    “先生是什麽時候離開的?”


    陳銘聞言,心中一緊,連忙問道。


    “已經離開了好幾天,三天前吧!”


    知客僧平淡地說,與剛才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


    陳銘和鄭煥聽後相視一笑,都流露出懷疑的表情。


    “大師,出家人不應說謊,撒謊可是要下拔舌地獄的……”


    鄭煥換上嚴肅的表情,正色對知客僧說。


    “這位徐先生確實不在敝寺,兩位若是找人,還請迴去吧!”


    知客僧同樣淡然,微閉著眼睛說,仿佛沒聽見鄭煥剛才的話,毫不動搖。


    “我們是徐先生的舊識,一位姓朱的公子讓我們帶來一封信函……”


    陳銘說著,拿出朱公子的信和信物。


    “這位小公子,貧僧已說過,那位徐先生不在……此處乃佛門清淨之地,請公子勿擾僧人修行!”


    知客僧神態自若,連看都沒看一眼陳銘手中的信和信物。


    山門前的氣氛變得不太友善,這超出了陳銘和鄭煥的預料。


    不過,兩人都是機敏之人,迅速交換了一個眼神,鄭煥從袖中取出一件物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