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燁的這句話仿佛一盆冷水潑在熱絡的眾人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鄭煥聞言氣得直翻白眼。鄭燁本是同輩中最博學的家生子之一,隻因直率的性格讓人不悅,才被派來打鐵。以鄭燁的才華,在繁華的金陵織坊擔任主管綽綽有餘,隻可惜他那張直言不諱的嘴!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銘卻對鄭燁表示讚賞。
“還請公子指點迷津!”
鄭燁聞言好奇心大增,追問到底,氣得鄭煥幾乎要撞牆,這家夥真是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陳銘卻從懷裏抽出另一張圖紙,由兩位木工幫忙舉起,展示給大家看。圖上畫的是陳銘讓朱公子製作的傳動裝置,與給朱公子的不同,隻是草圖,大致了解動力傳遞方式即可。連接巽風水龍的連杆也被省略,因為飛廉泵主要做圓周運動,隻需放置在中央,讓軸轉動即可。目前事業剛起步,有些技術還需保密。
“這是動力轉換裝置,用於傳輸,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竅門,鄭燁兄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私下探討。”
“有了這套設備,豐水期可以用水車作為動力,也可以用風車。不過,眼下來不及,隻能用騾馬了。”
“如果擔心畜力不足,多準備幾匹,輪流替換就行……”陳銘從容不迫地說。
\"公子真是深藏不露啊!\"
鄭煥趕緊讚歎,銘公子早有準備,他得趕緊彌補自己的疏漏。
鄭燁聽後似乎已心悅誠服,不再多言,卻似乎想起了什麽,陷入了沉思。
其實,陳銘心中暗喜,能有個技術達人有共同話題,以後做事會輕鬆許多。
隻是剛開始,必要的神秘感還是要保持的。
就像現在的飛廉泵,他在原有的結構外又加了一層竹木外殼,讓它看起來像一隻背著袋子的怪獸。
\"這就是傳說中的飛廉泵嗎?\"
陳銘望著地上的怪物,向胖乎乎的鄭煥詢問。
\"公子請放心,這就是古代神獸飛廉的化身。\"
鄭煥描述得栩栩如生,仿佛他真的見過這隻怪獸。
\"嗯,不錯,你真是個人才!\"
陳銘由衷地稱讚鄭煥。
\"小的哪裏當得起公子的誇獎,隻求盡心盡力,為萬盛商號效犬馬之勞……\"
鄭煥忙指天誓日,表達堅定的決心。
\"鄭煥兄,以你的本事,在南京擔任大商行或酒樓的主管綽綽有餘,怎麽會在這裏打鐵呢?\"
鄭煥性格開朗,很快和陳銘打成一片。
他是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如果不是許多事情還未公開,他早就稱唿陳銘為姑爺了!
陳銘卻不拘泥於時代的禮節,依然和鄭煥以兄弟相待。
\"哎,銘哥你有所不知,我們都是犯過錯的人!不說我,若非小姐憐憫,替我求情,我三年前就該被浸豬籠了……\"
提及多年前的傷心往事,鄭煥不禁黯然,卻又似乎若有所思。
\"咳咳,鄭煥兄不必太過傷懷,有些事情就像這抽水的道理,水到自然渠成。\"陳銘拍拍鄭煥堅實的肩膀,安慰他。
\"是的是的,銘哥果然是非凡之人,見識非同一般。我們還是去看看這飛廉泵是否好用吧。\"
鄭煥邊說邊引路,將陳銘帶到工場最大的井邊。
隻見井邊已經圍滿了人,換了男裝的鄭子菲和芝蘭也在其中。
張五爹指揮著木工們忙碌地安裝傳動裝置和飛廉泵。
場上顯眼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圓盤,直徑大約兩丈,圓盤連接著一個大木箱,木箱的一端連接著飛廉泵。
飛廉泵一端通過竹管與水井相連,另一端則連著平時蓄水的池塘。
一切就緒後,小六子讓兩位木工往飛廉泵裏倒了一桶水。
小六子在圓盤上套上一匹騾子,又掏出一些黃豆喂給騾子——工作前得先讓它們飽餐一頓。
驅趕騾子開始行走,小六子讓騾子越跑越快,隻聽見吱吱嘎嘎和嘩啦啦的木頭撞擊聲響起。
片刻後,流水潺潺的聲音傳來,清澈的水流從水管中噴湧而出!
\"哎喲,真是令人驚歎啊!\"
\"公子您就如同當代的魯班啊!\"
\"我的天,這不是傳說中的吸水巨龍嗎?\"
\"這個裝置比巽風水龍還要強勁幾分呢!\"
人群中讚美之聲此起彼伏,鄭子菲含笑與芝蘭一同注視著場上接受眾人讚揚的陳銘。
\"公子的技藝高超,我心服口服,願拜公子為師……\"
鄭燁見狀,向陳銘鞠躬道。
\"鄭師傅過獎了,我對機械之道隻是略知一二,你若有興趣,隨時可以找我,我們可以相互切磋。\"陳銘連忙迴應。
\"公子太謙虛了,您的學識通天徹地,就連古代的大師也自愧不如!鄭燁能向公子請教,是他莫大的榮幸。\"小胖子鄭煥適時插話。
\"各位太過誇讚了,我們隻需在土台上建個遮陽棚,把這套設備移過去,如果覺得功效不足,可以擴大那個圓盤,或者直接延長木棍即可。\"
\"另外,畜力畢竟有限,多準備幾頭替換,至於更強大的動力,等時機成熟我們再共同研究如何?\"陳銘對鄭燁建議道。
鄭燁此刻已被徹底折服,連連點頭答應。
隨後,鄭煥、鄭燁、張五爹帶領工人們和水行的同仁們開始建造大明的第一個自來水引水係統。
幸運的是,大多使用竹木製作管道和工具,工程量並不大,唯一的難題就是堆砌土台。
不過工場人手充足,又有銀子支持,他們在密雲又雇傭了幾百名臨時工,人多勢眾,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在河邊堆起了一個三丈高的土台。
土台三丈之高,占地十丈,上麵還挖了一個深約六尺的大坑,坑上塗了白膠泥並鋪設了片石以防漏水。
坑底鋪有鵝卵石和細沙作為初步過濾河水的手段。
\"阿銘果然說到做到,我看明天就能通水了。\"
鄭子菲站在土台上,看著熱鬧的景象,興奮地對陳銘說。
\"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並非謙虛,如果沒有鄭燁主持鑄造飛廉泵,不可能如此實用……\"
\"沒有鄭場主聯係官府,這些管道就無法連接,沒有這麽多人開山掘土,土台也無法這麽快建成……\"陳銘感慨地說。
\"嘿嘿,最重要的是沒有小姐,銘公子也不會出手……\"
芝蘭在一旁打趣地笑著,讓鄭子菲的臉上泛起紅暈。
陳銘倒是麵不改色,繼續與富家小姐愉快地交流。
鄭子菲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讚。
看到陳銘講解得差不多了,她在接過芝蘭遞來的茶盞休息時,輕聲對他說:\"阿銘你才智出眾,這水行生意對你來說微不足道,你是否考慮過更大的發展呢?\"
此言一出,讓陳銘心中一動。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銘卻對鄭燁表示讚賞。
“還請公子指點迷津!”
鄭燁聞言好奇心大增,追問到底,氣得鄭煥幾乎要撞牆,這家夥真是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陳銘卻從懷裏抽出另一張圖紙,由兩位木工幫忙舉起,展示給大家看。圖上畫的是陳銘讓朱公子製作的傳動裝置,與給朱公子的不同,隻是草圖,大致了解動力傳遞方式即可。連接巽風水龍的連杆也被省略,因為飛廉泵主要做圓周運動,隻需放置在中央,讓軸轉動即可。目前事業剛起步,有些技術還需保密。
“這是動力轉換裝置,用於傳輸,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竅門,鄭燁兄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私下探討。”
“有了這套設備,豐水期可以用水車作為動力,也可以用風車。不過,眼下來不及,隻能用騾馬了。”
“如果擔心畜力不足,多準備幾匹,輪流替換就行……”陳銘從容不迫地說。
\"公子真是深藏不露啊!\"
鄭煥趕緊讚歎,銘公子早有準備,他得趕緊彌補自己的疏漏。
鄭燁聽後似乎已心悅誠服,不再多言,卻似乎想起了什麽,陷入了沉思。
其實,陳銘心中暗喜,能有個技術達人有共同話題,以後做事會輕鬆許多。
隻是剛開始,必要的神秘感還是要保持的。
就像現在的飛廉泵,他在原有的結構外又加了一層竹木外殼,讓它看起來像一隻背著袋子的怪獸。
\"這就是傳說中的飛廉泵嗎?\"
陳銘望著地上的怪物,向胖乎乎的鄭煥詢問。
\"公子請放心,這就是古代神獸飛廉的化身。\"
鄭煥描述得栩栩如生,仿佛他真的見過這隻怪獸。
\"嗯,不錯,你真是個人才!\"
陳銘由衷地稱讚鄭煥。
\"小的哪裏當得起公子的誇獎,隻求盡心盡力,為萬盛商號效犬馬之勞……\"
鄭煥忙指天誓日,表達堅定的決心。
\"鄭煥兄,以你的本事,在南京擔任大商行或酒樓的主管綽綽有餘,怎麽會在這裏打鐵呢?\"
鄭煥性格開朗,很快和陳銘打成一片。
他是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如果不是許多事情還未公開,他早就稱唿陳銘為姑爺了!
陳銘卻不拘泥於時代的禮節,依然和鄭煥以兄弟相待。
\"哎,銘哥你有所不知,我們都是犯過錯的人!不說我,若非小姐憐憫,替我求情,我三年前就該被浸豬籠了……\"
提及多年前的傷心往事,鄭煥不禁黯然,卻又似乎若有所思。
\"咳咳,鄭煥兄不必太過傷懷,有些事情就像這抽水的道理,水到自然渠成。\"陳銘拍拍鄭煥堅實的肩膀,安慰他。
\"是的是的,銘哥果然是非凡之人,見識非同一般。我們還是去看看這飛廉泵是否好用吧。\"
鄭煥邊說邊引路,將陳銘帶到工場最大的井邊。
隻見井邊已經圍滿了人,換了男裝的鄭子菲和芝蘭也在其中。
張五爹指揮著木工們忙碌地安裝傳動裝置和飛廉泵。
場上顯眼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圓盤,直徑大約兩丈,圓盤連接著一個大木箱,木箱的一端連接著飛廉泵。
飛廉泵一端通過竹管與水井相連,另一端則連著平時蓄水的池塘。
一切就緒後,小六子讓兩位木工往飛廉泵裏倒了一桶水。
小六子在圓盤上套上一匹騾子,又掏出一些黃豆喂給騾子——工作前得先讓它們飽餐一頓。
驅趕騾子開始行走,小六子讓騾子越跑越快,隻聽見吱吱嘎嘎和嘩啦啦的木頭撞擊聲響起。
片刻後,流水潺潺的聲音傳來,清澈的水流從水管中噴湧而出!
\"哎喲,真是令人驚歎啊!\"
\"公子您就如同當代的魯班啊!\"
\"我的天,這不是傳說中的吸水巨龍嗎?\"
\"這個裝置比巽風水龍還要強勁幾分呢!\"
人群中讚美之聲此起彼伏,鄭子菲含笑與芝蘭一同注視著場上接受眾人讚揚的陳銘。
\"公子的技藝高超,我心服口服,願拜公子為師……\"
鄭燁見狀,向陳銘鞠躬道。
\"鄭師傅過獎了,我對機械之道隻是略知一二,你若有興趣,隨時可以找我,我們可以相互切磋。\"陳銘連忙迴應。
\"公子太謙虛了,您的學識通天徹地,就連古代的大師也自愧不如!鄭燁能向公子請教,是他莫大的榮幸。\"小胖子鄭煥適時插話。
\"各位太過誇讚了,我們隻需在土台上建個遮陽棚,把這套設備移過去,如果覺得功效不足,可以擴大那個圓盤,或者直接延長木棍即可。\"
\"另外,畜力畢竟有限,多準備幾頭替換,至於更強大的動力,等時機成熟我們再共同研究如何?\"陳銘對鄭燁建議道。
鄭燁此刻已被徹底折服,連連點頭答應。
隨後,鄭煥、鄭燁、張五爹帶領工人們和水行的同仁們開始建造大明的第一個自來水引水係統。
幸運的是,大多使用竹木製作管道和工具,工程量並不大,唯一的難題就是堆砌土台。
不過工場人手充足,又有銀子支持,他們在密雲又雇傭了幾百名臨時工,人多勢眾,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在河邊堆起了一個三丈高的土台。
土台三丈之高,占地十丈,上麵還挖了一個深約六尺的大坑,坑上塗了白膠泥並鋪設了片石以防漏水。
坑底鋪有鵝卵石和細沙作為初步過濾河水的手段。
\"阿銘果然說到做到,我看明天就能通水了。\"
鄭子菲站在土台上,看著熱鬧的景象,興奮地對陳銘說。
\"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並非謙虛,如果沒有鄭燁主持鑄造飛廉泵,不可能如此實用……\"
\"沒有鄭場主聯係官府,這些管道就無法連接,沒有這麽多人開山掘土,土台也無法這麽快建成……\"陳銘感慨地說。
\"嘿嘿,最重要的是沒有小姐,銘公子也不會出手……\"
芝蘭在一旁打趣地笑著,讓鄭子菲的臉上泛起紅暈。
陳銘倒是麵不改色,繼續與富家小姐愉快地交流。
鄭子菲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讚。
看到陳銘講解得差不多了,她在接過芝蘭遞來的茶盞休息時,輕聲對他說:\"阿銘你才智出眾,這水行生意對你來說微不足道,你是否考慮過更大的發展呢?\"
此言一出,讓陳銘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