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和家興跟著大舅去麵條廠,把麵條放在馬垛子上裝好,三叔幫忙和大舅一起把垛子抬上馬背,大舅對荷葉姐弟倆說:“荷葉,家興,你們現在先迴去吧,要抽時間經常迴吳家溝去看看你們的外公外婆,還有就是謝謝你們的麵條,你們多保重,我先走了。”
大舅說完就拉著馬走了,荷葉和家興跟在馬後邊,一直送到蓮花村外才停下,荷葉和家興對著大舅的背影大聲說道:“大舅,您慢走啊!”
大舅聽到姐弟倆的聲音,轉過頭來對著荷葉和家興擺了擺手,就拉著馬轉身走遠了。
荷葉和家興送走了大舅,就去他家村口的地裏看看,才發現他們種的糯玉米已經可以煮來吃了,就順手掰了幾個準備帶迴家煮來吃,荷葉突然想起來,她們去年也是吃糯玉米的時候找到雞樅的,就對家興說:“家興,走,我們進去玉米地裏看看,我們去年找到雞樅的地方,雞樅出來了沒有。”
家興聽了荷葉的話,頓時精神了起來,他興奮的對荷葉說道:“二姐,你不說我都忘了,我們去年就是吃糯玉米的時候找到雞樅的。”
荷葉看到家興那麽興奮,輕聲對他說道:“噓,家興,小點聲,不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家地有雞樅窩。”
家興聽荷葉的話,調皮的對荷葉眨了一下眼睛,趕緊用手把嘴巴捂住,姐弟倆朝著去年找到過雞樅的地方走過去,在荷葉去年找到第一窩雞樅的地方,就看到還真有雞樅哦,而且還出了不少,荷葉強壓著內心的喜悅,輕聲對家興說:“家興,你先把我們剛才掰下來的那幾個玉米拿迴家,然後,再把家裏的兩個籃子都背出來,還有,別忘了把鐮刀也帶上。”
家興聽了荷葉的話,說道:“好的,我這就去。”
話音剛落,家興就朝著玉米地外麵走了,家興走後,荷葉大概的數了一下,今年這窩雞樅一共出了一百多朵,可能是今年來找的時間早一點,這些雞樅還沒有長開,都是些小骨朵。
過了不大一會,家興就把籃子和鐮刀都拿來了,姐弟倆都開始撬雞樅,撬了好一會,才把這窩雞樅全部撬完,荷葉和家興又轉去旁邊那個雞樅窩那裏去看看,那窩還沒有出,荷葉說:“家興,這窩還沒有長出來,我們過天把兩天再來看。”
這一百多朵雞樅已經不少了,荷葉把它們分別裝在兩個籃子裏,摘了幾個南瓜葉蓋在上麵,和家興一人背著一籃迴家了,迴到家後,荷葉把雞樅叢在大盆裏,再往盆裏打上一些水養著,這種骨朵雞樅用水養著它還會長大的。
荷葉把雞樅處理好,就開始做飯吃,她把米煮好蒸在甑子裏,又把早上掰迴來的糯玉米煮在甑腳底下,就和家興一人提著二桶豬食去喂豬,現在她家的這八個豬都很能吃,一頓要四桶豬食才夠它們吃。
吃過晚飯,荷葉就領著家興去了趟爺爺家,荷葉是這樣想的:“她現在雖然有能力供家興上學,但是自己畢竟隻是個小孩子,而且還是個女孩子,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在外麵說話辦事的時候,不是那麽有份量,她想讓爺爺陪著她和家興一起去找私塾先生,給家興把名給報上。”
荷葉和家興去到爺爺家,爺爺奶奶剛吃完飯,都在家裏,爺爺坐在板凳上,抱著個水煙筒在咕嚕咕嚕的抽著水煙,奶奶正在洗碗,倆個老人看到他們的孫子和孫女來了,就說道:“荷葉,家興,你們倆今晚怎麽有時間過來玩?吃飯了沒有?沒吃的話,這裏還有飯。”
荷葉說:“爺爺奶奶,我們吃過飯了,我們過來是想找爺爺幫個忙,和我們一起去找一下私塾裏教書的孫先生,給家興報個名,家興現在已經十二歲多快十三歲了,我想讓他去上兩年學,再過兩年年齡大了,想上都上不了了。”
爺爺聽了荷葉的話,高興地說道:“讓家興去上學,這是好事啊!走吧,走吧,我現在就和你們一起去私塾找孫先生報名。”
爺爺說罷就把手裏的水煙筒靠牆放好,站起身來跟著荷葉姐弟走出了家門,爺孫三人到了私塾裏,找到孫先生,爺爺對孫先生說道:“孫先生,我家孫子胡家興想來私塾學向先生您求學,我這個孫子由於之前家庭發生變故,現在快十三歲了,才得以來上學,還望先生您把他收下,給予開蒙。”
孫先生聽了爺爺的話,說道:“胡老爺您客氣了,您大兒子家的情況我也有所耳聞,現在這個胡家興想來上學,本夫子倒是歡迎,隻是他們能拿得出束修來交嗎?”
荷葉在旁邊聽了孫先生的話,說道:“束修的事,先生您就放心好了,我們要是沒有準備好修金,也不會把我弟弟送來學上的。”
孫先生聽了荷葉的話,知道這個小姑娘今天是有備而來的,他對荷葉說道:“小姑娘,那既然你們已經把修金準備好了,就先把束修交了,明天早上胡家興就可以來私塾上學了。”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說是明天早上家興就可以來上學了,她沒想到這麽快家興就能來上學,筆墨紙硯她都還沒有來得及給家興準備,她本來打算明天去蘭溪河賣雞樅,順便把家興上學需要的筆墨紙硯買迴來。
她對孫先生說道:“先生,明天早上來上學倒是沒有問題,就是我弟弟上學用的筆墨紙硯都還沒來役及準備,我本來打算明天去蘭溪河給他買的,明天早上,他沒有筆墨紙硯能來上學嗎?我明天早上就去蘭溪河給他買來,晚一會,沒關係吧。”
孫先生聽了荷葉的話,說道:“筆墨紙硯,你明天去給他買也是來得及的,明天早上你弟弟來上學的第一件事是行拜師禮,再者說,明天是他剛來上學的第一天,他也不會寫字,寫字得一步一步來。”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把心放下來了,她問道:“先生,我弟弟上一年學的修金是多少?我現在就把它付清給您。”
孫先生說:“修金麽我一年是收三塊大洋。”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從貼身的兜裏掏出三塊大洋雙手遞給孫先生,說道:“先生,這是我弟弟一年的修金,請您收好。”
孫先生把荷葉遞過來的大洋接過來揣好,就去磨墨當場寫了一張收據,收據寫好後,孫先生念了一遍給荷葉姐弟聽,隻聽他念道:“收據,今收到胡家興交來學費,大洋三塊,為期一年,收款人:孫景瀾,一九四二年農曆六月十七日。”
孫先生念完後問道:“你們都聽明白了嗎?這個收據沒有什麽問題吧?”
祖孫三人一起答道:“沒有問題。”
爺爺是識字的,孫先生還在寫的時候,他就看見了,念的是一字不差。孫先生把收據遞給荷葉,說道:“小姑娘,這張收據你把它收好,這個是你交了錢給我的憑證,不要搞丟了。”
荷葉雙手接過孫先生遞過來的收據,祖孫三人向孫先生告辭,迴到自己的家裏。
大舅說完就拉著馬走了,荷葉和家興跟在馬後邊,一直送到蓮花村外才停下,荷葉和家興對著大舅的背影大聲說道:“大舅,您慢走啊!”
大舅聽到姐弟倆的聲音,轉過頭來對著荷葉和家興擺了擺手,就拉著馬轉身走遠了。
荷葉和家興送走了大舅,就去他家村口的地裏看看,才發現他們種的糯玉米已經可以煮來吃了,就順手掰了幾個準備帶迴家煮來吃,荷葉突然想起來,她們去年也是吃糯玉米的時候找到雞樅的,就對家興說:“家興,走,我們進去玉米地裏看看,我們去年找到雞樅的地方,雞樅出來了沒有。”
家興聽了荷葉的話,頓時精神了起來,他興奮的對荷葉說道:“二姐,你不說我都忘了,我們去年就是吃糯玉米的時候找到雞樅的。”
荷葉看到家興那麽興奮,輕聲對他說道:“噓,家興,小點聲,不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家地有雞樅窩。”
家興聽荷葉的話,調皮的對荷葉眨了一下眼睛,趕緊用手把嘴巴捂住,姐弟倆朝著去年找到過雞樅的地方走過去,在荷葉去年找到第一窩雞樅的地方,就看到還真有雞樅哦,而且還出了不少,荷葉強壓著內心的喜悅,輕聲對家興說:“家興,你先把我們剛才掰下來的那幾個玉米拿迴家,然後,再把家裏的兩個籃子都背出來,還有,別忘了把鐮刀也帶上。”
家興聽了荷葉的話,說道:“好的,我這就去。”
話音剛落,家興就朝著玉米地外麵走了,家興走後,荷葉大概的數了一下,今年這窩雞樅一共出了一百多朵,可能是今年來找的時間早一點,這些雞樅還沒有長開,都是些小骨朵。
過了不大一會,家興就把籃子和鐮刀都拿來了,姐弟倆都開始撬雞樅,撬了好一會,才把這窩雞樅全部撬完,荷葉和家興又轉去旁邊那個雞樅窩那裏去看看,那窩還沒有出,荷葉說:“家興,這窩還沒有長出來,我們過天把兩天再來看。”
這一百多朵雞樅已經不少了,荷葉把它們分別裝在兩個籃子裏,摘了幾個南瓜葉蓋在上麵,和家興一人背著一籃迴家了,迴到家後,荷葉把雞樅叢在大盆裏,再往盆裏打上一些水養著,這種骨朵雞樅用水養著它還會長大的。
荷葉把雞樅處理好,就開始做飯吃,她把米煮好蒸在甑子裏,又把早上掰迴來的糯玉米煮在甑腳底下,就和家興一人提著二桶豬食去喂豬,現在她家的這八個豬都很能吃,一頓要四桶豬食才夠它們吃。
吃過晚飯,荷葉就領著家興去了趟爺爺家,荷葉是這樣想的:“她現在雖然有能力供家興上學,但是自己畢竟隻是個小孩子,而且還是個女孩子,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在外麵說話辦事的時候,不是那麽有份量,她想讓爺爺陪著她和家興一起去找私塾先生,給家興把名給報上。”
荷葉和家興去到爺爺家,爺爺奶奶剛吃完飯,都在家裏,爺爺坐在板凳上,抱著個水煙筒在咕嚕咕嚕的抽著水煙,奶奶正在洗碗,倆個老人看到他們的孫子和孫女來了,就說道:“荷葉,家興,你們倆今晚怎麽有時間過來玩?吃飯了沒有?沒吃的話,這裏還有飯。”
荷葉說:“爺爺奶奶,我們吃過飯了,我們過來是想找爺爺幫個忙,和我們一起去找一下私塾裏教書的孫先生,給家興報個名,家興現在已經十二歲多快十三歲了,我想讓他去上兩年學,再過兩年年齡大了,想上都上不了了。”
爺爺聽了荷葉的話,高興地說道:“讓家興去上學,這是好事啊!走吧,走吧,我現在就和你們一起去私塾找孫先生報名。”
爺爺說罷就把手裏的水煙筒靠牆放好,站起身來跟著荷葉姐弟走出了家門,爺孫三人到了私塾裏,找到孫先生,爺爺對孫先生說道:“孫先生,我家孫子胡家興想來私塾學向先生您求學,我這個孫子由於之前家庭發生變故,現在快十三歲了,才得以來上學,還望先生您把他收下,給予開蒙。”
孫先生聽了爺爺的話,說道:“胡老爺您客氣了,您大兒子家的情況我也有所耳聞,現在這個胡家興想來上學,本夫子倒是歡迎,隻是他們能拿得出束修來交嗎?”
荷葉在旁邊聽了孫先生的話,說道:“束修的事,先生您就放心好了,我們要是沒有準備好修金,也不會把我弟弟送來學上的。”
孫先生聽了荷葉的話,知道這個小姑娘今天是有備而來的,他對荷葉說道:“小姑娘,那既然你們已經把修金準備好了,就先把束修交了,明天早上胡家興就可以來私塾上學了。”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說是明天早上家興就可以來上學了,她沒想到這麽快家興就能來上學,筆墨紙硯她都還沒有來得及給家興準備,她本來打算明天去蘭溪河賣雞樅,順便把家興上學需要的筆墨紙硯買迴來。
她對孫先生說道:“先生,明天早上來上學倒是沒有問題,就是我弟弟上學用的筆墨紙硯都還沒來役及準備,我本來打算明天去蘭溪河給他買的,明天早上,他沒有筆墨紙硯能來上學嗎?我明天早上就去蘭溪河給他買來,晚一會,沒關係吧。”
孫先生聽了荷葉的話,說道:“筆墨紙硯,你明天去給他買也是來得及的,明天早上你弟弟來上學的第一件事是行拜師禮,再者說,明天是他剛來上學的第一天,他也不會寫字,寫字得一步一步來。”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把心放下來了,她問道:“先生,我弟弟上一年學的修金是多少?我現在就把它付清給您。”
孫先生說:“修金麽我一年是收三塊大洋。”
荷葉聽了孫先生的話,從貼身的兜裏掏出三塊大洋雙手遞給孫先生,說道:“先生,這是我弟弟一年的修金,請您收好。”
孫先生把荷葉遞過來的大洋接過來揣好,就去磨墨當場寫了一張收據,收據寫好後,孫先生念了一遍給荷葉姐弟聽,隻聽他念道:“收據,今收到胡家興交來學費,大洋三塊,為期一年,收款人:孫景瀾,一九四二年農曆六月十七日。”
孫先生念完後問道:“你們都聽明白了嗎?這個收據沒有什麽問題吧?”
祖孫三人一起答道:“沒有問題。”
爺爺是識字的,孫先生還在寫的時候,他就看見了,念的是一字不差。孫先生把收據遞給荷葉,說道:“小姑娘,這張收據你把它收好,這個是你交了錢給我的憑證,不要搞丟了。”
荷葉雙手接過孫先生遞過來的收據,祖孫三人向孫先生告辭,迴到自己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