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在荷葉姐弟和大舅的歡聲笑語中吃完了,荷葉剛把碗筷收拾好,大舅就說:“荷葉,家興,走,領我去看看你們現在養的豬去。”


    荷葉和家興領著大舅去看了他們養的那八個豬,先養的那四個大豬如果豬價好的話,現在就可以出欄了,看樣子一個得有4百多斤重了,但是,豬價不理想的話,再養養也還能長,荷葉打算過兩天就去蘭溪河找專門殺豬買的屠戶問問價格,如果合適的話,就把這四個大的賣了,再重新去買幾個小的來養,後麵養的那四個也長得很快,已經長成半大豬了。


    大舅看了荷葉養的這八個豬後,讚不絕口的說道:“荷葉,家興,你們養的這豬長的真好。你不是說小的這窩是過完年之後才買來養的嗎?才養了幾個月就長這麽大了。”


    荷葉聽了大舅的話,說道:“大舅,小的這窩是正月間就買來養的了,現在都已經六月間了,已經養了五個月了,大的那四個是去年剛過完八月十五買來養的,養了十個月了,哎,我想起來了,抓那大的那幾個豬來養的那天,剛好是您和我二舅來幫我種麥子那天。”


    看完豬後,荷葉又領著大舅到後園子裏轉了一圈,大舅看著園子裏的種滿了各種應季蔬菜,就連圍牆上都結滿了南瓜,大舅說:“荷葉,你真的是太會整了,連圍牆都不放過。”


    荷葉聽了大舅的話,說道:“我們的土地少,隻有見縫插針的才能多栽點,再說,栽在後園子裏的南瓜又不用人搬,多省力啊。”


    大舅聽荷葉的話,說道“也是,種在這就和種在家裏一樣的省力,種在遠處的莊稼,到成熟的時候往迴搬都要費不少力。”


    大舅在荷葉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準備要走了,荷葉說:“大舅,這段時間是農忙時節,每戶人家地裏都有幹不完的活,我也就不多留您了,等會我煮點麵條您吃了再走,等到秋天把糧食收迴家,農閑的時候,您和幾個舅舅商量一下,輪流著帶著舅母,表弟表妹,外公外婆過來這邊小住幾天。”


    荷葉說著就去把火燒著,打了幾個雞蛋煮湯,在雞蛋湯裏放上點韭菜和蔥花,把雞蛋湯煮好打出來裝在盆裏,又往鍋裏打上水,在等水開的時候,荷葉就去醃菜罐裏把她醃的酸菜,酸辣椒,鹵腐,和麻辣醬一樣拿了一點出來等會拌麵條吃,家裏前幾天炸的油辣椒還有半碗,荷葉也把它抬出來放在桌子上。


    荷葉把鹹菜拿好,鍋裏的水就開了,荷葉往鍋裏下上麵條,麵條熟得快,隻需煮幾分鍾就好了,荷葉把煮好的麵條挑在大碗裏,在往碗裏舀上雞蛋湯,和家興,大舅一人一碗,調料和辣椒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放,荷葉把各種調料都放了一點在碗裏和麵條一拌,嚐了一口,脫口說道:“哦!真好吃,簡直是人間美味。”


    大舅連著吃了兩口才說話,他說:“荷葉,你們這個麵條很好吃,是去蘭溪河街上買的嗎?”


    荷葉說:“不是的,這個麵條是用去年您和二舅來幫我們種的麥子,在我們村的麵條廠裏換的,大舅,您們吳家溝附近沒有麵條廠,對嗎?”


    大舅說:“沒有,我們種的麥子沒有地方換麵條,去蘭溪河換太遠了,不方便,我們的麥子隻能自己在家裏磨成麵來做麵餅,做月餅,煮麵片湯,蒸饅頭等等這些吃,換不成麵條。”


    荷葉聽了大舅的話,說道:“大舅,等會吃完麵條別忙著走,等我一會,我去背點麥子去麵廠裏換點麵條,您拿迴去吃。”


    荷葉和大舅說完,又對家興說道:“家興,你快點吃,吃好了我們倆個去樓上,一人舀一籃麥子背去麵廠換點麵條。”


    家興聽了荷葉的話,沒吭聲,而是加快了吃麵條的速度。


    大舅聽到荷葉說要去換麵條讓他帶迴去,推辭道:“那點麥子麽,你們留著慢慢吃了,不用拿去換麵條給我了。”


    荷葉聽了大舅說的客氣話,對大舅說道:“大舅,您就不要客氣了,說起來那些麥子,還是您和我二舅過來種的呢,再說了,您們在家裏有麥子也換不著麵條,現在換點順路就用馬就馱迴去了,多好的事啊。”


    大舅說:“我不是怕你們把麥子都拿去換麵條給我拿走了,你們就沒有吃的了嗎?”


    荷葉聽了大舅的話,笑著說道:“大舅,這個事您完全不用擔心,去年種的那片麥子,收了一千六百多斤呢,我們根本就吃不完。”


    大舅聽了荷葉的話,也就不再推辭了,等三人都吃飽了,大舅就跟著荷葉和家興一起去樓上背麥子,到了荷葉家放糧食的樓上,荷葉舀了滿滿一大袋麥子,讓大舅自己扛,又舀了不太滿的兩袋,連袋子一起放在籃子裏,她和家興一人背起一籃。


    荷葉走在前麵,家興和大舅跟在後麵,去麵條廠換麵條,他們去到麵條廠的時候,三叔剛來把門打開,荷葉叫道:“三叔,我要換麵條,開加工費要麥麩的。”


    三叔答應道:“好的,我知道了。”


    三叔說完話,就看到扛著麥子走在荷葉後麵的大舅,就招唿道:“兄弟,你什麽時候來的?”


    三叔是認識荷葉家大舅的,荷葉她媽結婚的時候,和去世的時候,大舅都來過,三叔和荷葉爹是本家兄弟,當時也都在場,所以三叔是認識大舅的。


    大舅倒是記不得三叔,因為大舅是從外村來的,當時又在辦事,一次是他大姐結婚,一次是他大姐的喪事,來了那麽多人,他不可能都能記得住,現在聽到荷葉叫人家三叔,而人家管自己叫兄弟麽,就可以肯定這人是胡良財本家的兄弟了,大舅聽到麵條廠老板和他說話,就笑著答應:“兄弟你好!我是昨天來的。”


    三叔把秤拿出來先把麥子過了磅,大小三袋麥子一共有二百四十六斤,一斤麥子換七兩五麵條,荷葉算了一會,說道:“一共是一百八十四斤半麵條,加工費合著四百九十二文。”


    荷葉把賬算好的時候,三叔也剛把賬算出來,他笑著說道:“荷葉可以嘛,賬算的比我還快。”


    荷葉聽了三叔的話,害羞的笑了笑。


    三叔把包裝成二斤一把的麵條,數好九十二把,給他們用他們裝麥子來的袋子分成兩袋裝好,又去把還沒包裝過的麵條稱了半斤,拿過來用紙包上放在最上麵,又去稱了六十四斤麥麩來倒在兩個籃子裏,他對荷葉說:“荷葉,麥麩我多稱了半斤給你了。”


    荷葉說:“哦,那就謝謝三叔了嗄。”


    荷葉又問道:“三叔,加工費合著四百九十二文,你是全部要零錢,還是要一塊大洋剩下的要零錢?”


    三叔說:“怎樣都行,你如果帶著大洋的話麽,就給我一塊大洋,再給我九十二文銅錢嘛。”


    荷葉說道:“好的。”


    就從貼身的兜裏掏出錢來,把加工費付給三叔。


    荷葉把加工費付給了三叔,她看了看這兩袋麵條,心想,如果把這些麵條扛迴家,再放馬籃裏捆馬垛子的話,這樣子搬來搬去的,容易把麵條搞碎了,就對三叔說道:“三叔,我們能不能先把麵條放在這,等會我們迴家把馬拉過來馱。”


    三叔說:“可以,先放這裏吧。”


    和三叔說好了後,荷葉姐弟倆就和大舅一起背著麥麩迴家了,迴到家裏,大舅就急著到馬廄裏拉馬,荷葉對他說:“大舅,您們沒有醃蘿卜絲鮓肉,您再等我一小會,我去摘幾個荷葉來包點您帶迴去吃。”


    大舅說:“不用了,留著你們自己吃了。”


    荷葉沒接大舅的話茬,直接跑出門去摘了幾張荷葉迴來,把手洗幹淨,去醃麵鮓肉的罐裏,抓了幾大把蘿卜絲麵鮓肉出來用荷葉包好,用繩子捆上,放在拴在馬鞍架上的馬籃裏,大舅看到荷葉這邊準備好了,就去馬廄裏把馬拉出來,把馬鞍架抬在馬背上,就拉著馬出了門,荷葉和家興也跟在大舅後麵,一起去麵條廠裝麵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鄉村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滄海一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滄海一粟並收藏民國鄉村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