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帝王之術的核心是平衡之道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在今天早上的早朝,一幫年輕官吏全都上書朝廷,要求對一個多月前犯下謀殺親夫的兇犯,袁秀英等人處以極刑。
極端的甚至要求朝廷對袁秀英等人施以淩遲之刑。
就算是平和一些的,也是要求朝廷對這些兇犯施以五馬分屍,或者腰斬之刑。
總而言之。
就是要讓兇犯袁秀英不得好死。
一個民婦居然能讓一小半的朝廷官員喊打喊殺,這不是一樁蹊蹺事又是什麽呢!?
不過發聲的都是一些官職較小,年紀比較小的年輕官員,而且大部分都是文官。
但是即便如此,這麽多人同時上書朝廷,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
不過不管是朱元璋也好,還是太子朱標也罷,都沒有立即給予答複,而是將這些官員的奏折收了上來,繼續留中不發。
勤政殿。
朱元璋已經換掉了那一身華貴的龍袍。
朱標看他一身粗布衣衫的裝扮,笑著問道,“爹,又要去上元縣啊!?”
老朱搖了搖頭道,“不一定,你徐伯伯過兩天就要返迴燕京城了,今日有幾個老兄弟約好一起去郊外騎馬踏青,若是沒有喝多,就去上元縣看看你娘親,但如果喝多了就直接迴宮了。”
“兒子明日也去一趟徐府,送一送徐伯伯。”朱標說道。
老朱點點頭道,“應該的。”
他正要出門,又扭頭看向朱標問道,“今日早朝,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朱標知道老朱問的是早朝上那麽多官員對袁秀英喊打喊殺的事情。
所以沉吟片刻之後才迴答道,“這麽多官員突然上書要求誅殺一個女子,而且還不是十惡不赦之人,其中估計有什麽蹊蹺,所以兒子打算繼續留中不發,且看看這些人到底在搞什麽鬼再說。”
老朱十分欣慰的點點頭。
他最欣賞的就是朱標的沉穩。
別以為朱標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好。
儒雅,善於納諫,尊重知識,仁慈
妥妥的明君典範。
相比較自己,那些讀書人更希望自己的這個好大兒登基稱帝。
但是朱標並沒有被這些讀書人給蠱惑了,既然堅持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
而且做事十分沉穩,從來不會隻用讀書人的思維去考慮事情。
一個優秀的統治者最需要的權謀是什麽?!
是平衡。
平衡各方勢力。
文官集團的勢力龐大之後,就要扶持武將和勳貴集團進行打壓。
同理,武將跋扈之後,也需要文官集團進行壓製。
而且不管是文官集團還是武將和勳貴,也不能任由其擰成一股繩,如果他們團結了,那麽皇帝就睡不著覺了。
所以雖然誰都知道黨爭會極大的消耗國家的實力,但是曆朝曆代依然黨爭不斷。
就是這個原因。
大明帝國同樣如此。
朱元璋統治時期,武將和勳貴的地位在文官之上,不過朱元璋殺起武將勳貴來毫不手軟,洪武四大案中有兩大案就是專門殺武將和勳貴的,幾乎把有些能力的武將都全都給殺完了。
後來建文帝朱允收登基稱帝,文臣就爬到了武將的頭上,但是一場靖難之役不但將建文帝的皇位給推翻了,也讓本來崛起的文官勢力再一次給打壓下去。
後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祖孫三人都不是昏庸之君,所以也能很好的平衡文臣和武將勢力。
不過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時候,文官集團已經逐步站了上風了。
所以朱瞻基就為大明帝國增加了一個新的黨爭選手——宦官。
大明帝國為什麽會出現宦官爭權?!
就是從朱瞻基為宦官們成立內學堂,讓宦官們識文斷字,也為宦官擁有“批紅權力埋下了伏筆。
那麽朱瞻基難道不知道宦官專權會給朝廷帶來不小的麻煩?!
他當然知道,
但是他為什麽會這麽做呢?!
就是因為到了明宣宗統治時期,武將和勳貴們已經開始墮落了,沒辦法和文官集團進行抗衡了。
所以為了平衡朝堂,為了讓文官集團多一個敵人,他才開始培養宦官集團的。
效果果然十分明顯。
從此之後,大明朝的政治格局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時間過得很快。
一眨眼,10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過去的10天時間裏,大明帝國依然像一個健壯的男子一樣,步履堅定的繼續向著前方行走。
東南沿海雖然有倭寇偶爾進犯內地,但是此時大明兵鋒正盛,隻要有來犯之敵幾乎都隻有被殲滅的份。至於漠北草原。
自從王保保死了之後,這幾年蒙元殘餘勢力似乎麵臨分崩離析的局麵,也對大明朝的北方防線構不成什麽威脅:
西南地區,就在幾個月前,明軍已經攻占了雲南全境。
“二五零”
中原王朝第二次統一了這片物產豐富的土地,也為後世的版圖完成了拚圖。
所以可以說洪武十五年大明帝國蒸蒸日上,四海鹹服。
上元縣後衙。。
老朱手裏拿著一份報紙看的津津有味。
馬皇後則一邊用紡紗機紡著紗線,一邊對葉瑾說道,“你徐伯伯此次去燕京城駐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你也不知道送一送。”
“是他不讓我送的,而且他老人家臨走的前一天,咱不是給他準備了一大桌子的好酒好菜嗎?!”葉瑾笑著道。
“你徐伯伯不讓你送你就不去送了?!你這孩子真是的,哦,對了,你不是給你徐伯伯準備的有一些藥材嗎!?給他送去了沒有,而且烈酒也能當藥用了!”馬皇後又問道。
“徐伯伯身子骨其實沒有什麽大毛病,就是在北地待的時間太久了,導致嗓子有些問題,我給他準備的有一大罐子的西瓜霜,足夠他老人家用一陣子了。烈酒是用來治療外傷的,之前徐伯伯派了一些軍中郎中來我這兒,我也給這些郎中傳授了一些治療外傷的法子。”
馬皇後點了點頭,道,“雖說這些療法和藥方乃是你的獨門絕技,就這麽傳授給其他人確實有些虧欠與你了,但是那些將士為國駐守邊疆,你的方子能救他們的一條命,也是一件大善事,而且朝廷也不會忘了你的這番心意的,重八,你說是吧?!”她故意看了一旁看報紙的朱元璋。
朱元璋放下報紙,沒好氣道,“朝廷用他幾個方子怎麽了?!難不成還要朝廷專門下旨意給他封賞是不是?!”
馬皇後啐了老朱一口,才說道,“有功就賞,有過就罰,朝廷要是不賞有功之臣,如何平複人心?!”
“其他有功之臣自然需要封賞,這個臭小子還封賞個啥?!大明平安一天,他就富貴一日,所以為大明建功立業是他應該做的。”
馬皇後聽到老朱的振振有詞,不由得雙眼一亮,趕緊問道,“那件事有線索了?!”
老朱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是有線索,不過還在確認,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咱得慎重。”
“隻要有線索就行。”
馬皇後一邊說,一邊看向葉瑾,目光也變得更加柔和了。
葉瑾聽得一頭霧水。
他完全不知道這對夫妻在打什麽啞謎。
而且他們在自己的麵前似乎絲毫不隱瞞自己的身份。
連老朱的小名都隨意叫上了。
不過在這層窗戶紙沒有捅破之前,葉瑾也就樂的糊塗。
要不然窗戶紙被捅破了,大家相處起來都沒有什麽意思。
“小子,這就是你精心準備了好些天,弄出來的玩意兒?!”老朱也將目光投向了葉瑾,揮著手裏的報紙問道.…
葉瑾一臉得意,笑著道,“您老也看的津津有味是吧?!嘿嘿,咱這報紙雖然質量差了一些,但是銷量不錯哦,這些天已經賣出去了好幾千份了。”
老朱頓時陰沉著臉問道,“你之前不是說要在報紙上和那些窮酸秀才們對罵嗎?!怎麽全都是一些書生和女鬼的香豔故事?!還把《西遊記平話》改編的亂七八糟的,而且刊登這麽多酸詞作甚?!”
“這您就不懂了吧,咱這叫先搶占輿論陣地,而且那些窮酸秀才又還沒有罵我,他們罵的是朝廷,我幹嘛要和人家對罵呀。”葉瑾笑著道。
這番話頓時氣的老朱牙癢癢。
早知道就不該同意這個小王八蛋胡鬧了。
不過錦衣衛今日一早傳來了一條有些模糊的線索,好像這個小王八蛋真的不是浙省那個鄉下土財主的親生兒子。
隻要不是那個鄉下土財主的兒子,就有可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所以暫時先忍他幾天。
等事情水落石出再說。
哼哼!
到時候若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那這頓揍咱就免了。
但若是真是自己的種,自己必須得把這二十來年的“父愛’都給這個小王八蛋給補上。
叫你天天忤逆你親爹。
咱一定讓你知道,什麽叫做“父愛如山’。
老朱的眼珠子一轉,突然開口說道,“近日朝廷的邸報你看了嗎?!”
老朱開創了大明帝國這家家族企業之後,承襲了前朝的絕大部分製度,邸報製度就是其中一。
極端的甚至要求朝廷對袁秀英等人施以淩遲之刑。
就算是平和一些的,也是要求朝廷對這些兇犯施以五馬分屍,或者腰斬之刑。
總而言之。
就是要讓兇犯袁秀英不得好死。
一個民婦居然能讓一小半的朝廷官員喊打喊殺,這不是一樁蹊蹺事又是什麽呢!?
不過發聲的都是一些官職較小,年紀比較小的年輕官員,而且大部分都是文官。
但是即便如此,這麽多人同時上書朝廷,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
不過不管是朱元璋也好,還是太子朱標也罷,都沒有立即給予答複,而是將這些官員的奏折收了上來,繼續留中不發。
勤政殿。
朱元璋已經換掉了那一身華貴的龍袍。
朱標看他一身粗布衣衫的裝扮,笑著問道,“爹,又要去上元縣啊!?”
老朱搖了搖頭道,“不一定,你徐伯伯過兩天就要返迴燕京城了,今日有幾個老兄弟約好一起去郊外騎馬踏青,若是沒有喝多,就去上元縣看看你娘親,但如果喝多了就直接迴宮了。”
“兒子明日也去一趟徐府,送一送徐伯伯。”朱標說道。
老朱點點頭道,“應該的。”
他正要出門,又扭頭看向朱標問道,“今日早朝,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朱標知道老朱問的是早朝上那麽多官員對袁秀英喊打喊殺的事情。
所以沉吟片刻之後才迴答道,“這麽多官員突然上書要求誅殺一個女子,而且還不是十惡不赦之人,其中估計有什麽蹊蹺,所以兒子打算繼續留中不發,且看看這些人到底在搞什麽鬼再說。”
老朱十分欣慰的點點頭。
他最欣賞的就是朱標的沉穩。
別以為朱標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好。
儒雅,善於納諫,尊重知識,仁慈
妥妥的明君典範。
相比較自己,那些讀書人更希望自己的這個好大兒登基稱帝。
但是朱標並沒有被這些讀書人給蠱惑了,既然堅持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
而且做事十分沉穩,從來不會隻用讀書人的思維去考慮事情。
一個優秀的統治者最需要的權謀是什麽?!
是平衡。
平衡各方勢力。
文官集團的勢力龐大之後,就要扶持武將和勳貴集團進行打壓。
同理,武將跋扈之後,也需要文官集團進行壓製。
而且不管是文官集團還是武將和勳貴,也不能任由其擰成一股繩,如果他們團結了,那麽皇帝就睡不著覺了。
所以雖然誰都知道黨爭會極大的消耗國家的實力,但是曆朝曆代依然黨爭不斷。
就是這個原因。
大明帝國同樣如此。
朱元璋統治時期,武將和勳貴的地位在文官之上,不過朱元璋殺起武將勳貴來毫不手軟,洪武四大案中有兩大案就是專門殺武將和勳貴的,幾乎把有些能力的武將都全都給殺完了。
後來建文帝朱允收登基稱帝,文臣就爬到了武將的頭上,但是一場靖難之役不但將建文帝的皇位給推翻了,也讓本來崛起的文官勢力再一次給打壓下去。
後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祖孫三人都不是昏庸之君,所以也能很好的平衡文臣和武將勢力。
不過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時候,文官集團已經逐步站了上風了。
所以朱瞻基就為大明帝國增加了一個新的黨爭選手——宦官。
大明帝國為什麽會出現宦官爭權?!
就是從朱瞻基為宦官們成立內學堂,讓宦官們識文斷字,也為宦官擁有“批紅權力埋下了伏筆。
那麽朱瞻基難道不知道宦官專權會給朝廷帶來不小的麻煩?!
他當然知道,
但是他為什麽會這麽做呢?!
就是因為到了明宣宗統治時期,武將和勳貴們已經開始墮落了,沒辦法和文官集團進行抗衡了。
所以為了平衡朝堂,為了讓文官集團多一個敵人,他才開始培養宦官集團的。
效果果然十分明顯。
從此之後,大明朝的政治格局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時間過得很快。
一眨眼,10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過去的10天時間裏,大明帝國依然像一個健壯的男子一樣,步履堅定的繼續向著前方行走。
東南沿海雖然有倭寇偶爾進犯內地,但是此時大明兵鋒正盛,隻要有來犯之敵幾乎都隻有被殲滅的份。至於漠北草原。
自從王保保死了之後,這幾年蒙元殘餘勢力似乎麵臨分崩離析的局麵,也對大明朝的北方防線構不成什麽威脅:
西南地區,就在幾個月前,明軍已經攻占了雲南全境。
“二五零”
中原王朝第二次統一了這片物產豐富的土地,也為後世的版圖完成了拚圖。
所以可以說洪武十五年大明帝國蒸蒸日上,四海鹹服。
上元縣後衙。。
老朱手裏拿著一份報紙看的津津有味。
馬皇後則一邊用紡紗機紡著紗線,一邊對葉瑾說道,“你徐伯伯此次去燕京城駐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你也不知道送一送。”
“是他不讓我送的,而且他老人家臨走的前一天,咱不是給他準備了一大桌子的好酒好菜嗎?!”葉瑾笑著道。
“你徐伯伯不讓你送你就不去送了?!你這孩子真是的,哦,對了,你不是給你徐伯伯準備的有一些藥材嗎!?給他送去了沒有,而且烈酒也能當藥用了!”馬皇後又問道。
“徐伯伯身子骨其實沒有什麽大毛病,就是在北地待的時間太久了,導致嗓子有些問題,我給他準備的有一大罐子的西瓜霜,足夠他老人家用一陣子了。烈酒是用來治療外傷的,之前徐伯伯派了一些軍中郎中來我這兒,我也給這些郎中傳授了一些治療外傷的法子。”
馬皇後點了點頭,道,“雖說這些療法和藥方乃是你的獨門絕技,就這麽傳授給其他人確實有些虧欠與你了,但是那些將士為國駐守邊疆,你的方子能救他們的一條命,也是一件大善事,而且朝廷也不會忘了你的這番心意的,重八,你說是吧?!”她故意看了一旁看報紙的朱元璋。
朱元璋放下報紙,沒好氣道,“朝廷用他幾個方子怎麽了?!難不成還要朝廷專門下旨意給他封賞是不是?!”
馬皇後啐了老朱一口,才說道,“有功就賞,有過就罰,朝廷要是不賞有功之臣,如何平複人心?!”
“其他有功之臣自然需要封賞,這個臭小子還封賞個啥?!大明平安一天,他就富貴一日,所以為大明建功立業是他應該做的。”
馬皇後聽到老朱的振振有詞,不由得雙眼一亮,趕緊問道,“那件事有線索了?!”
老朱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是有線索,不過還在確認,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咱得慎重。”
“隻要有線索就行。”
馬皇後一邊說,一邊看向葉瑾,目光也變得更加柔和了。
葉瑾聽得一頭霧水。
他完全不知道這對夫妻在打什麽啞謎。
而且他們在自己的麵前似乎絲毫不隱瞞自己的身份。
連老朱的小名都隨意叫上了。
不過在這層窗戶紙沒有捅破之前,葉瑾也就樂的糊塗。
要不然窗戶紙被捅破了,大家相處起來都沒有什麽意思。
“小子,這就是你精心準備了好些天,弄出來的玩意兒?!”老朱也將目光投向了葉瑾,揮著手裏的報紙問道.…
葉瑾一臉得意,笑著道,“您老也看的津津有味是吧?!嘿嘿,咱這報紙雖然質量差了一些,但是銷量不錯哦,這些天已經賣出去了好幾千份了。”
老朱頓時陰沉著臉問道,“你之前不是說要在報紙上和那些窮酸秀才們對罵嗎?!怎麽全都是一些書生和女鬼的香豔故事?!還把《西遊記平話》改編的亂七八糟的,而且刊登這麽多酸詞作甚?!”
“這您就不懂了吧,咱這叫先搶占輿論陣地,而且那些窮酸秀才又還沒有罵我,他們罵的是朝廷,我幹嘛要和人家對罵呀。”葉瑾笑著道。
這番話頓時氣的老朱牙癢癢。
早知道就不該同意這個小王八蛋胡鬧了。
不過錦衣衛今日一早傳來了一條有些模糊的線索,好像這個小王八蛋真的不是浙省那個鄉下土財主的親生兒子。
隻要不是那個鄉下土財主的兒子,就有可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所以暫時先忍他幾天。
等事情水落石出再說。
哼哼!
到時候若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那這頓揍咱就免了。
但若是真是自己的種,自己必須得把這二十來年的“父愛’都給這個小王八蛋給補上。
叫你天天忤逆你親爹。
咱一定讓你知道,什麽叫做“父愛如山’。
老朱的眼珠子一轉,突然開口說道,“近日朝廷的邸報你看了嗎?!”
老朱開創了大明帝國這家家族企業之後,承襲了前朝的絕大部分製度,邸報製度就是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