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明的疆域實在是太廣袤了。


    目前大明正處於開創基業的巔峰時期,疆域北至奴兒幹都司(今黑龍江),南到瓊崖島。


    東抵鴨綠江,西至烏思藏指揮使司(西藏)。


    和21世紀的疆域相比,也就少了北疆和漠北草原而已。


    而且還收複了雲南,使得這個西南邊陲的省份第一次臣服於漢族統治者(元廷是第一個收複雲南的中央王朝)。


    所以這麽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如果邸報刊發的十分頻繁的話就會導致前一期邸報還沒有送到偏遠地區,新23一期邸報又已經出發在路上了。


    而且封建王朝時期,哪有那麽多需要通報全國的國家大事呐。


    所以朝廷就規定了邸報刊發的時間是半個月一次。


    雖然上元縣距離應天府僅僅30來裏地,但也是半個月左右才會有驛卒將邸報給送來衙門。


    所以葉瑾有些懵逼的問道,“13天前才收到一期,但是除了宣告商稅改革試點成功,朝廷準備擴大試點範圍以外,並沒有別的值得注意的消息,怎麽,這些天朝廷又發生了什麽大事了嗎?!”


    老朱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也沒有什麽大事,就是那些窮酸秀才們就像是吃了槍藥一樣,一個個上書要求對袁秀英等一幹兇犯進行嚴懲,甚至還要求朝廷施以淩遲之刑,似乎不殺這個女子咱大明江山就國將不國一樣,嘖嘖,還是你們讀書人狠呐,眾口鑠金之下就將一個女子形容成妖女,而且還是必須千刀萬剮的妖女,就連咱這種鐵石心腸之人,聞之也於心不忍呐。”


    淩遲?!


    葉瑾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


    他知道那些讀書人狠毒。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些讀書人居然會這麽狠。


    袁秀英謀害親夫一案事實清楚,她確實犯下了該死的罪過。


    但是她為何要謀害自己的親夫魏大海,也是證據確鑿的事情。


    若不是魏大海此人行為暴虐,甚至十分變態的話,袁秀英這些受到封建思想茶毒的弱女子怎麽可能會謀殺親夫?!


    但是這些文官們絲毫不考慮這一點,愣是將袁秀英等人抹黑成妖女。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種。


    葉瑾真的好想當麵質問這些人:至於如此嗎?!


    他斜著眼睛看著朱元璋。


    你會於心不忍?!


    嗬嗬。


    你比誰都鐵石心腸好伐。


    正在紡紗的馬皇後這時候動作也慢了一些了,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不過她並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


    馬皇後雖然知道袁秀英等人罪不至此,但是如何處置是朝堂諸公,是她的夫君朱元璋和兒子朱標才能決定


    的事情,她一個婦道人家,是不能過問政事的。


    這是馬皇後認為自己作為婦道人家該有的本分。


    “陛下和太子殿下對這件事是什麽態度啊?!”葉瑾看著老朱問道。


    老朱的態度十分重要。


    因為這老頭才是大明帝國最大的大boss。


    他的一言堂幾乎能夠決定整個大明的所有大小事宜。


    所以隻要有他一句話,袁秀英等嫌犯別說不會遭受千刀萬剮的刑罰,估計連性命都保得住。


    就看老朱願不願意保她了。


    不過老朱顯然並不會為了幾個弱女子就會和朝廷大部分文官對著幹。


    作為大明帝國的統治者,冷血的政治家,他從來不會在乎一個人的生死。


    他在乎的是平衡。


    懂得權衡利弊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所以老朱淡淡開口道,“能有什麽態度?!將所有奏折都留中不發而已,但是這件事已經越鬧越大了,陛下和太子那兒也拖不了多久了。”


    葉瑾微微點頭,道,“我知道了。”


    “那你打算怎麽辦!?是坐視不理,943還是上書朝廷?!”老朱好奇問道。


    “侄兒打算將第三期報紙刊印十萬份,然後免費發放給所有人,不但免費發放,侄兒還會派人將報紙送到江南各地,見人就發…”葉瑾看著老朱說道。


    一邊說,他一邊站了起來,就往前院方向走去。


    “這麽晚了,你又要去作甚?!”老朱追問道。


    葉瑾頭都沒迴,大聲道,“讀書人不是用筆當做武器嗎?!侄兒也是讀書人,也要習慣把手中的筆當成侄兒的武器。”


    輿論的陣地就是這樣。。


    如果我們自己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


    從古至今,咱們的老祖宗從來都沒有否認過輿論陣地的重要性。


    就比如說成語詞典裏就有很多這方麵的成語。


    什麽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三人成虎’、‘無中生有’、‘以訛傳訛


    這些成語全都表達了輿(謠)論(言)對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力是有多大。


    但是從古至今,話語權一直都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中,輿論陣地自然也成為他們的主陣地。


    都說了讀書人用筆殺人,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所以白的都能說成黑的。


    隻要是與讀書人利益相違背之人,都會被抹黑成亂臣賊子。


    古代那麽多名稱猛將,明明對國家隊朝廷做了那麽多貢獻,但是依然被抹黑。


    就比如說滅國無數的蘇定方、剛正不阿的龐太師等等。


    甚至連皇帝老兒都逃不脫他們的抹黑。


    一百年後的明憲宗朱見深和明武宗朱厚照,就被讀書人黑成了昏君、暴君。


    特別是明憲宗朱見深,他登基稱帝的時候大明已經被他爹朱祁鎮折騰的不成樣子了,外有蒙古大軍叩邊,內有流民大起義,妥妥的亡國之相。


    但是朱見深硬生生的將亡國副本打造成了中興局麵,甚至還將東北女真人打得差點團滅,史稱“成化犁庭’,讓女真人一兩百年之後才緩過氣來。


    就這麽一個妥妥的中興之主,居然被讀書人抹黑成一個昏庸無道之君,甚至與萬貴妃的愛情也被各種抹黑和戲謔。


    難道皇帝就不能專愛一個女人嗎?!


    更何況這個女人還是陪伴他渡過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期。


    如果說朱見深唯一的槽點,估計就是統治的後半期重用宦官和道士,服用一些用朱砂製成的丹藥。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對大明造成太大的影響。


    不過朱見深還不是被黑了好幾百年?!


    至於他的孫子朱厚照也同樣如此。


    親率大軍與蒙古人在塞外大戰了幾個月,打的蒙古人接近20年不敢南下牧馬。


    甚至朱厚照還親自斬殺了一個蒙古兵。


    由此可見戰況的慘烈程度,連皇帝都親自提刀上戰場了。


    但是就這麽一場大戰,也被讀書人們抹黑的不成樣子。


    一場雙方加起來二三十萬的大戰,己方的戰果僅僅十幾個首級。


    所以這些文人的無恥程度,已經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了。


    二三十萬人參與的戰爭,就算是對峙狀態,每天戰損人數都不止這點人數,但是文人們就跟睜眼瞎似的,堂而皇之的就把全天下人都知道的謊言記錄在史書上,讓朱厚照成為了後世的笑柄。


    所以大明對讀書人還是太優待了。


    等到我大清“奪取了天下之後,這些讀書人全都變成了聽話的順民。


    因為不聽話的讀書人都以文字獄”的方式掉了腦袋了。


    我大清“才不會對文人那麽客氣呢。


    不過葉瑾雖然再看不慣文人們的顛倒黑白,但是他也沒辦法像“我大清’那樣建議老朱朝讀書人舉起屠刀。


    作為一個現代人,要是連用魔法打敗魔法’都做不到,他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來自未來嗎?!


    與論陣地不是一直都掌握在讀書人的手裏嗎?!


    簡單啊。


    把話語權從讀書人手裏奪迴來不就行了?!


    那要怎麽才能從讀書人的手裏奪迴話語權呢!?


    簡單。


    辦報紙。


    然後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習慣用‘報紙’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就等於是將這些文人的水平拉到和自己同一個水平線上,然後用自己的經驗擊敗這些讀書人。


    這就是葉瑾的計謀。


    赤果果的陽謀。


    還是無解的那種。


    所以他在老朱嘴裏得知這些讀書人居然打算用那麽狠毒的法子懲罰袁秀英等人,就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迴到了縣衙前院,葉瑾將袁秀英等人謀殺親夫一案改編成了章迴小說,然後又去公事房找到了正在處理庶務的姚廣孝。


    將手裏的稿子遞給他,吩咐道,““大師,把這篇文章刊登到最新一期的報紙上,然後讓刊印房加班加點,以最快的速度刊印出十萬份報紙出來~「。”


    姚廣孝一頭霧水,問道,“大人,為何要刊印這麽多份報紙?!咱們上元縣的百姓都沒有那麽多人呢,而且成本也會增加不少。”


    “錢財方麵你不用擔心,最近咱們縣衙不缺錢。而且這一次咱們的報紙不賣錢,免費發放,不隻是在上元縣,還要派人去應天府,去江南各地免費發放。”葉瑾解釋道。


    “嗯?!”姚廣孝更是雲裏霧裏。


    但是當他看到葉瑾遞過來的稿子的內容的時候,瞬間就明白了葉瑾此番的目的是什麽了。


    皺著眉頭問道,“朝廷對袁秀英一案已經有了定論了?!”


    “最近有很多官員上書,要求對袁秀英等人施以淩遲之刑。”葉瑾麵無表情的說道。


    聽到葉瑾這麽說,姚廣孝本來淡然的表情瞬間變得十分凝重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