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沐英哥絕對不會知道是有心之人的算計!否則即便是天女下凡,沐英哥也必定殺到揪出幕後黑手為止!”
“咱知道,隻是有些想念那孩子了!”
“爹,那明日朝會孩兒就將應天到雲南的水泥路提上日程,終究國庫愈發富裕,還是要不斷花出去的。”
“老四,你有心了,不過倒是一舉兩得,有了水泥路,又有蒸汽車,往返起來倒是快捷不少。”
“爹…那您是怎麽懷疑的?”
朱元璋眸光閃過一絲狠厲,
“洪武15年自從那次夢之後,直到去年,3年間咱一共宿在晴妃那裏7次,卻做了三次逼真至極的夢,一次是夢見你娘去了,一次是長生那小賊帶著炮轟塌了太和殿,一次是長生小賊的兒子將我朱家屠戮一空,當了皇帝,還有最初的長生小賊被一群武將黃袍加身!”
“太過玄學,咱雖也有疑惑,但一次兩次三次都沒朝那方麵去想,直到去年底的第四次,你爹我就是再老糊塗,也該懷疑了吧!”
朱棣若有所思,片刻開口道,
“爹,長生他的確是對咱朱家江山最有威脅之人,因此成為您心底最憂心的症結,孩兒尋訪過一些奇人異事,此種稱作催眠,手段各有不同,結果就是讓人沉睡。”
“而沉睡勢必徹底放空心神,屆時心底最憂心的就會無限放大。”
“此術法用在旁人身上或能治療失眠,可您是皇帝,一旦放大,勢必會對夢裏不好的人或事情耿耿於懷。”
說到這,朱棣心中一陣後怕,
“爹您想想,若是長生是個有能力的官員,隻怕早被爹尋個由頭斬殺了吧!”
“亦或者他還在京城,您這般幾次三番夢到他造反,怕是他早就被您永絕後患了!”
“所以啊爹,這不管是對夢裏的武勳們心存芥蒂,還是長生,若非您心誌堅定,換了昏聵的帝王,怕早已浮屍千裏!”
“使用此術之人的背後,心思何其歹毒,這分明是不想要大明好啊!”
朱元璋並未怪罪朱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而認真地點點頭,
“她那邊咱已經安排人盯梢了,此事你不必再管,傳將出去,終究於你聲名不利!”
朱棣點點頭,
“父皇聖明!”
……………………
應天府一處地下秘密聚集地。
“郭大人,咱們此次必須拿出個章程,這麽下去誰遭得住啊!”
說話的是兵部侍郎嚴鬆,被稱作郭大人的正是曆史上本該發展卻因戶部商稅征收,國庫寬裕而並未案發的‘郭恆案’頭號人物,戶部侍郎郭恆。
一眾附和聲此起彼伏。
能坐在此地的,盡管大部分都比侍郎一職要低些許,但都分屬6部各種管理要職。
郭恆慢下了口茶水,幽幽一歎,
“本官又能如何?”
“姓陸的雖隻是在應天幾個月功夫,卻將這朝堂大事影響的麵目全非!”
“今上除了私下裏傳的沸沸揚揚的武勳武備集團始終沒有應下,其他一應政策都在照著陸長生那廝寫的劇本走!”
“哼!”
嚴鬆對郭恆如今還在炒冷飯的態度很是不滿,抱怨道,
“你郭家受的損失難道比咱們在坐的還小不成?這些路人皆知的話就不必多言了!”
見兩位大人頂牛,眾人紛紛充當和事佬,
“兩位侍郎大人,此番不是慪氣的時候,咱們得群策群力才是啊!”
“是啊,嚴大人,郭大人說的也是實情,若好辦咱們也不會這麽多人都束手無策呀!”
嚴鬆對這些應聲蟲有些不滿,
“好啦,先說說各人手中掌握的脈絡!”
“下官這裏正好有件事想要與諸位商議,”
說話的是工部給事中,眾人紛紛看過來。
“家族帶信過來,此番駐守小琉球的倭人裏來了位倭國本土的大人物,利用之前的商路傳信來說,希望能購買2台蒸汽車,他們也知道海岸被錦衣衛封鎖的嚴格,願意作價1000萬兩白銀,並願意為我們重開商路貢獻多一些的武士和船隻,當然還是以倭寇的方式。”
眾人一陣沉默,1000萬並不算多,若能重開商路各家才不在乎這些銀錢,吸引他們的反而是那些人願意下血本,多出一些船隻與武士,利用得好,或能成事,即便不成,也能叫朝廷派出的沿海衛所軍顧此失彼。
其中有個大腹便便的官員卻是笑了,
“這事說了有何意義?”
“廣東高州府、惠州府類似你這般的訴求早已不是一日兩日了!”
“他們可是堅船利炮的西班牙、葡萄牙人,比你說的矮小倭寇靠譜多了吧?!一個個都在打破腦袋想要蒸汽機,開出的價碼已是到了一船黃金一輛車的地步,可誰能應承下來?”
“可購買蒸汽車都得登記造冊,另外當初參與陸府拍賣的幾家雖然也拿到了蒸汽機的製造方法,可這些人一個個油鹽不進,再有錦衣衛有多少密探盯著此事,出不了海就得人頭落地!”
“嗬,絲綢瓷器的營生如今都隻能做個七零八落,還想碰蒸汽機,真是笑話!”
有人歎息道,
“唉,隻恨那陸長生就靠著一個大朝會,三言兩語把咱們族裏那些個事揭了個底掉!”
馬上有人接話,
“何止如此,他將利弊大事說的那般危言聳聽,直接從內部分化我士林,如今我等不僅是麵對皇家的高壓,更要防備士林裏那些個叛徒,他們才是對我們知根知底的存在!”
“朝廷衛所也好,錦衣衛也罷,咱們之前不都能應付?所以啊,那些叛徒才是我們各家舉步維艱的根本所在。”
有人弱弱道,
“蒸汽機終究還是不好售於蠻夷,若是叫蠻夷得了去,他們又有艦船利炮,恐應了陸長生那故事之言,咱們各家未必落的了好,諸位不得不防啊!”
各人心裏跟明鏡似的,但關乎利益,嘴上都是不認的,馬上有人反駁,
“那又如何,我們先有,蠻夷不過是拾人牙慧,還能強我泱泱大國不成?”
“何況咱們不賣,難道能保證旁人也不賣?”
“哼,利益動人心,朝廷能防得住幾時,無非早晚的事!”
郭恆這才悠悠開口,
“說來說去,還得是陸長生那廝!”
眾人紛紛聚焦,畢竟郭侍郎官位夠高,背後家族雄厚底蘊,是他們這群人的真正核心。
“郭某這邊恰逢其會,倒是有人願意傾力相助,不過隻是那些人名聲不好,本官也不知該不該答應。”
嚴鬆目露精光,老狐狸不會無的放矢,遞了個梯子道,
“還能比蠻夷差了去?老郭你就莫要賣關子了!”
郭恆滿意點頭,直言不諱,
“白蓮教!”
眾人紛紛眼神雪亮,這個好啊,興風作浪的行家裏手。
“他們會在各地挑起事端,吸引朝廷的視線。”
“還會派一波戰力彪悍的死士為我等所用。”
“不過嘛,他們需要咱們協助。”
嚴鬆急道,
“說說看,多一方助力總是好的。”
“郭某以為將文登陸長生那幾艘蒸汽漁船的事,透露給西班牙,葡萄牙,甚至倭寇,包括白蓮教的死士,咱們負責居中糅合這幾方,從海上突襲文登!”
“前提是我們先收買蒸汽機的錢,然後再讓他們各憑本事,屆時誰得償所願,誰空歡喜一場,怨不得咱們!”
嚴鬆狂笑不止,
“好,就這麽辦,金銀咱們要了,陸長生的命咱們也要!”
“陸長生一除,豈不印證了那句‘人亡政熄’?!哈哈哈哈。”
……………………
威海新城,陸府。
門徒出世後,陸府很是寧靜祥和,碩大的院子也隻剩下4人常住。
陸長生,文靜,阿福,以及與阿福搭夥過日子的35歲李氏。
李氏是三大家族李家的庶出,早年出嫁不久,丈夫便死了。李氏被貼上了克夫的標簽,日子艱難,後被李中正收留,幫著打點府內生活起居。
文靜受了陸長生之命替阿福尋伴侶,輾轉通過李中正口得知李氏這樣一個苦命女子的存在,確認了此女溫婉賢惠,長相也是不差,很快李氏就搬到了陸府,距今已有兩年。
李中正的女兒去年已嫁做人婦,但仍活躍在新城商圈。
陸長生的遠行計劃暫時擱置,因為與阿福同居兩年的李氏有喜了!
陸長生帶著文靜來偏房看望。
“少爺!”
阿福滿臉樂嗬嗬地行禮。
“妾身見過少爺!”
李氏小腹微微隆起,身段也較初入門時豐腴了些許,此時在阿福身側屈膝一禮,畢竟是大戶人家出身,很是端莊得體。
“哈哈哈哈,不錯,看肚子應該有5個月了!”
阿福喜滋滋道,
“少爺就是少爺,大夫剛走,說明年陽春3月就該生了,可不正對上了少爺說的5個月!”
陸長生追問道,
“大夫如何說的?”
李氏臉上帶著溫情,搶在阿福前頭說道,
“迴少爺,大夫把了脈,說一切正常。”
陸長生剛要點頭卻瞥見阿福臉色帶上了少許擔憂,馬上理解李氏這是報喜不報憂啊,
“福伯,可是說了高齡產婦有風險?”
阿福朝李氏望了一眼,這才微微點頭。
“不必擔心,35歲哪裏是什麽高齡,在我看來,生孩子正是好時機!”
陸長生朝李氏吩咐道,
“你平日早晚多走動走動,不宜劇烈,平常心就好。”
“妾身聽少爺的,隻是由此耽誤了少爺出行,妾身實在難以心安…”
陸長生隨意擺手,
“我該做的事都做了,剩下不過是看看這萬裏河山,早一日晚一日又有何妨?”
“咱們都是一家人,切莫生分了!”
阿福拉了拉李氏的衣袖,嘀咕道,
“聽見沒,咱們和少爺是一家人,想那些有的沒的作甚,我巴不得少爺多在家裏呆著呢,行走四方風餐露宿,哪有家裏便當!”
陸長生看了一眼文靜,文靜秒懂,笑著說,
“福伯,明日再雇兩個丫鬟小廝吧,以後這府上就是你們夫妻常住了,至少在孩子能說會道前不宜奔波。”
阿福福至心靈道,
“少爺,你和文靜可是要遠行?”
陸長生輕笑搖頭,
“原本打算等你的孩子出生,不過老朱遲遲不開海,我心難安。這不又有幾條新船要出水嘛,我打算征集一條,帶著文靜去海上轉悠一圈。”
阿福雖有幾分不舍,但少爺是做大事的人,自己不該羈絆著少爺,
“少爺放心,我定會把這裏守好,不過少爺還是小心些,雖然咱們的船夠大,但海上兇險不說,走的遠了說不得還有海上盜匪。”
陸長生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少爺惜命著呢!”
正此時李中正進來,老遠就笑臉見禮,
“呦,都在呢?!”
“見過少爺!”
“老李啊,你來的正好,且到我書房說吧!”
“好的,少爺!”
李中正風風火火,朝阿福與李氏打了個招唿,這才尾隨陸長生而去。
文靜給兩人上了茶水,剛要退去,陸長生卻抬手製止,
“文靜坐著就是,又不是外人。”
李中正來不及入座便一臉笑意道,
“少爺,這3個月下來,各方麵總算都順利鋪開咯!”
陸長生輕笑點頭,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如今4條漁船是錯開出海日期的,如此確保每日都有魚獲歸來。”
李中正入座之後當即侃侃而談,
“魚獲依舊穩定,每日有活魚2000斤左右,冷鮮魚類2萬餘斤。”
“咱文登百姓耕地多了,又有低廉的魚肉補貼,所以家家戶戶都能吃飽,日子可是紅紅火火起來,您定的半年期過,如今不少外來人遷入咱們文登。”
“以上等羊肉1斤18文錢計,少爺您當初定的1成價格供給本地,魚製品翻倍供應外地。”
“如今每日供應出外地的魚製品差不多是1萬5千斤,作價是4文錢一斤;而本地消耗7000斤才2文錢一斤。”
說到這,李中正笑的有些無奈,
“咱們一座新城的人在忙前忙後,這一日幾十兩銀子,剛剛夠水手和鋪子、作坊裏大夥幹活的工錢!”
“若非平均每月能捕獲2-3頭鯨魚,怕是連船上的維護、補給都難以維係咯!”
陸長生卻不以為然,
“老李,不虧本已是好事,僅僅四條船,一個小小的威海港,每月就有60多萬多斤的肉食供應大明百姓!”
“若加上鯨肉,豈不是翻倍還多!”
“大明如此長的海岸線,這樣的據點若是再多幾處,大明百姓哪裏還有可能餓肚子?!”
李中正與陸長生算是誌同道合的,所以為這白賺吆喝的事業忙的激情四射。
“嘿嘿,少爺,也得虧了您的妙招,鯨魚的肝髒可是咱好大一筆收支,還有咱的鯨皮作坊,這才是支撐咱們繼續造船的來源。”
陸長生點點頭,印象中這兩年應該是海盜猖獗的年代,而且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也差不多要染指大明海岸了。
這幾年陸長生偏安一隅,對朝廷動向鮮少知情,最關注的開海一事,卻是毫無動靜,也不知老朱抽那般風!
外有強敵窺視,可別叫人家把蒸汽機弄走,瞬間提速全世界進入工業革命的時間,那才大條了!
陸長生最近是越想越難安心,這才頂著阿福孩子未出生便要急切出海轉轉。
“投石機加裝的如何了?”
“迴少爺,都已完成,1號-4號船都按照未出港的新船標準,每船加裝了6套投石機。”
雖然數月來4條船均未遇到所謂的海盜,但少爺提及漁船在外的安危,李中正不敢耽擱,未雨綢繆總是要的。
“玻璃瓶灌裝鯨油,如今也頗具規模,在外的漁船每船都配備500個燃燒瓶,還有10支氣槍也交付船長挑選人手熟練了。”
“少爺盡可放心,有這麽厲害的槍在,便是碰上了不知死活想劫船,定叫他有來無迴!”
陸長生微微苦笑,
“老李啊,碰上普通海寇,就咱們的船身,他們想爬上來都難,所以不足為懼!”
“少爺我擔心的西洋人,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弗朗機人,他們雖無蒸汽機,但風帆技術了得順風逆風都能跑,船身也夠大,關鍵是這些家夥可是裝配了火炮的,而且船員手裏肯定有火槍!”
“我是擔心他們喪心病狂來搶咱們的蒸汽船,一旦讓他們得手,而老朱又遲遲不開海,我大明在海上再無優勢可言!”
“試想一下咱家門口的海都叫旁人的堅船利炮占去了,別說貿易主動權,隻這取之不竭的漁業資源,咱們也隻能望洋興歎,冤是不冤!”
李中正一臉擔憂,
“這…”
轉而想到什麽,急切道,
“少爺,您那麽厲害的槍都能造,那這造炮應該也難不倒您吧?”
陸長生還沒開口,文靜悠悠道,
“少爺的氣槍射得又不遠,隻是防身罷了!”
“真要是造火槍、火炮,先不說火藥從何而來,隻這行徑,宮裏不會坐視的。”
“以咱們陛下的心思,文登不知有多少眼線盯著!”
扭頭朝陸長生幽怨道,
“少爺,您棄個人生死不顧,在京城裏該做的都做了,甚至您的門徒還在行走天下懲奸除惡!”
“做到您這般,早已無愧天地,無愧於心!”
“他不願采納興武備,開海禁之策,您又何必耿耿於懷。”
“咱知道,隻是有些想念那孩子了!”
“爹,那明日朝會孩兒就將應天到雲南的水泥路提上日程,終究國庫愈發富裕,還是要不斷花出去的。”
“老四,你有心了,不過倒是一舉兩得,有了水泥路,又有蒸汽車,往返起來倒是快捷不少。”
“爹…那您是怎麽懷疑的?”
朱元璋眸光閃過一絲狠厲,
“洪武15年自從那次夢之後,直到去年,3年間咱一共宿在晴妃那裏7次,卻做了三次逼真至極的夢,一次是夢見你娘去了,一次是長生那小賊帶著炮轟塌了太和殿,一次是長生小賊的兒子將我朱家屠戮一空,當了皇帝,還有最初的長生小賊被一群武將黃袍加身!”
“太過玄學,咱雖也有疑惑,但一次兩次三次都沒朝那方麵去想,直到去年底的第四次,你爹我就是再老糊塗,也該懷疑了吧!”
朱棣若有所思,片刻開口道,
“爹,長生他的確是對咱朱家江山最有威脅之人,因此成為您心底最憂心的症結,孩兒尋訪過一些奇人異事,此種稱作催眠,手段各有不同,結果就是讓人沉睡。”
“而沉睡勢必徹底放空心神,屆時心底最憂心的就會無限放大。”
“此術法用在旁人身上或能治療失眠,可您是皇帝,一旦放大,勢必會對夢裏不好的人或事情耿耿於懷。”
說到這,朱棣心中一陣後怕,
“爹您想想,若是長生是個有能力的官員,隻怕早被爹尋個由頭斬殺了吧!”
“亦或者他還在京城,您這般幾次三番夢到他造反,怕是他早就被您永絕後患了!”
“所以啊爹,這不管是對夢裏的武勳們心存芥蒂,還是長生,若非您心誌堅定,換了昏聵的帝王,怕早已浮屍千裏!”
“使用此術之人的背後,心思何其歹毒,這分明是不想要大明好啊!”
朱元璋並未怪罪朱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而認真地點點頭,
“她那邊咱已經安排人盯梢了,此事你不必再管,傳將出去,終究於你聲名不利!”
朱棣點點頭,
“父皇聖明!”
……………………
應天府一處地下秘密聚集地。
“郭大人,咱們此次必須拿出個章程,這麽下去誰遭得住啊!”
說話的是兵部侍郎嚴鬆,被稱作郭大人的正是曆史上本該發展卻因戶部商稅征收,國庫寬裕而並未案發的‘郭恆案’頭號人物,戶部侍郎郭恆。
一眾附和聲此起彼伏。
能坐在此地的,盡管大部分都比侍郎一職要低些許,但都分屬6部各種管理要職。
郭恆慢下了口茶水,幽幽一歎,
“本官又能如何?”
“姓陸的雖隻是在應天幾個月功夫,卻將這朝堂大事影響的麵目全非!”
“今上除了私下裏傳的沸沸揚揚的武勳武備集團始終沒有應下,其他一應政策都在照著陸長生那廝寫的劇本走!”
“哼!”
嚴鬆對郭恆如今還在炒冷飯的態度很是不滿,抱怨道,
“你郭家受的損失難道比咱們在坐的還小不成?這些路人皆知的話就不必多言了!”
見兩位大人頂牛,眾人紛紛充當和事佬,
“兩位侍郎大人,此番不是慪氣的時候,咱們得群策群力才是啊!”
“是啊,嚴大人,郭大人說的也是實情,若好辦咱們也不會這麽多人都束手無策呀!”
嚴鬆對這些應聲蟲有些不滿,
“好啦,先說說各人手中掌握的脈絡!”
“下官這裏正好有件事想要與諸位商議,”
說話的是工部給事中,眾人紛紛看過來。
“家族帶信過來,此番駐守小琉球的倭人裏來了位倭國本土的大人物,利用之前的商路傳信來說,希望能購買2台蒸汽車,他們也知道海岸被錦衣衛封鎖的嚴格,願意作價1000萬兩白銀,並願意為我們重開商路貢獻多一些的武士和船隻,當然還是以倭寇的方式。”
眾人一陣沉默,1000萬並不算多,若能重開商路各家才不在乎這些銀錢,吸引他們的反而是那些人願意下血本,多出一些船隻與武士,利用得好,或能成事,即便不成,也能叫朝廷派出的沿海衛所軍顧此失彼。
其中有個大腹便便的官員卻是笑了,
“這事說了有何意義?”
“廣東高州府、惠州府類似你這般的訴求早已不是一日兩日了!”
“他們可是堅船利炮的西班牙、葡萄牙人,比你說的矮小倭寇靠譜多了吧?!一個個都在打破腦袋想要蒸汽機,開出的價碼已是到了一船黃金一輛車的地步,可誰能應承下來?”
“可購買蒸汽車都得登記造冊,另外當初參與陸府拍賣的幾家雖然也拿到了蒸汽機的製造方法,可這些人一個個油鹽不進,再有錦衣衛有多少密探盯著此事,出不了海就得人頭落地!”
“嗬,絲綢瓷器的營生如今都隻能做個七零八落,還想碰蒸汽機,真是笑話!”
有人歎息道,
“唉,隻恨那陸長生就靠著一個大朝會,三言兩語把咱們族裏那些個事揭了個底掉!”
馬上有人接話,
“何止如此,他將利弊大事說的那般危言聳聽,直接從內部分化我士林,如今我等不僅是麵對皇家的高壓,更要防備士林裏那些個叛徒,他們才是對我們知根知底的存在!”
“朝廷衛所也好,錦衣衛也罷,咱們之前不都能應付?所以啊,那些叛徒才是我們各家舉步維艱的根本所在。”
有人弱弱道,
“蒸汽機終究還是不好售於蠻夷,若是叫蠻夷得了去,他們又有艦船利炮,恐應了陸長生那故事之言,咱們各家未必落的了好,諸位不得不防啊!”
各人心裏跟明鏡似的,但關乎利益,嘴上都是不認的,馬上有人反駁,
“那又如何,我們先有,蠻夷不過是拾人牙慧,還能強我泱泱大國不成?”
“何況咱們不賣,難道能保證旁人也不賣?”
“哼,利益動人心,朝廷能防得住幾時,無非早晚的事!”
郭恆這才悠悠開口,
“說來說去,還得是陸長生那廝!”
眾人紛紛聚焦,畢竟郭侍郎官位夠高,背後家族雄厚底蘊,是他們這群人的真正核心。
“郭某這邊恰逢其會,倒是有人願意傾力相助,不過隻是那些人名聲不好,本官也不知該不該答應。”
嚴鬆目露精光,老狐狸不會無的放矢,遞了個梯子道,
“還能比蠻夷差了去?老郭你就莫要賣關子了!”
郭恆滿意點頭,直言不諱,
“白蓮教!”
眾人紛紛眼神雪亮,這個好啊,興風作浪的行家裏手。
“他們會在各地挑起事端,吸引朝廷的視線。”
“還會派一波戰力彪悍的死士為我等所用。”
“不過嘛,他們需要咱們協助。”
嚴鬆急道,
“說說看,多一方助力總是好的。”
“郭某以為將文登陸長生那幾艘蒸汽漁船的事,透露給西班牙,葡萄牙,甚至倭寇,包括白蓮教的死士,咱們負責居中糅合這幾方,從海上突襲文登!”
“前提是我們先收買蒸汽機的錢,然後再讓他們各憑本事,屆時誰得償所願,誰空歡喜一場,怨不得咱們!”
嚴鬆狂笑不止,
“好,就這麽辦,金銀咱們要了,陸長生的命咱們也要!”
“陸長生一除,豈不印證了那句‘人亡政熄’?!哈哈哈哈。”
……………………
威海新城,陸府。
門徒出世後,陸府很是寧靜祥和,碩大的院子也隻剩下4人常住。
陸長生,文靜,阿福,以及與阿福搭夥過日子的35歲李氏。
李氏是三大家族李家的庶出,早年出嫁不久,丈夫便死了。李氏被貼上了克夫的標簽,日子艱難,後被李中正收留,幫著打點府內生活起居。
文靜受了陸長生之命替阿福尋伴侶,輾轉通過李中正口得知李氏這樣一個苦命女子的存在,確認了此女溫婉賢惠,長相也是不差,很快李氏就搬到了陸府,距今已有兩年。
李中正的女兒去年已嫁做人婦,但仍活躍在新城商圈。
陸長生的遠行計劃暫時擱置,因為與阿福同居兩年的李氏有喜了!
陸長生帶著文靜來偏房看望。
“少爺!”
阿福滿臉樂嗬嗬地行禮。
“妾身見過少爺!”
李氏小腹微微隆起,身段也較初入門時豐腴了些許,此時在阿福身側屈膝一禮,畢竟是大戶人家出身,很是端莊得體。
“哈哈哈哈,不錯,看肚子應該有5個月了!”
阿福喜滋滋道,
“少爺就是少爺,大夫剛走,說明年陽春3月就該生了,可不正對上了少爺說的5個月!”
陸長生追問道,
“大夫如何說的?”
李氏臉上帶著溫情,搶在阿福前頭說道,
“迴少爺,大夫把了脈,說一切正常。”
陸長生剛要點頭卻瞥見阿福臉色帶上了少許擔憂,馬上理解李氏這是報喜不報憂啊,
“福伯,可是說了高齡產婦有風險?”
阿福朝李氏望了一眼,這才微微點頭。
“不必擔心,35歲哪裏是什麽高齡,在我看來,生孩子正是好時機!”
陸長生朝李氏吩咐道,
“你平日早晚多走動走動,不宜劇烈,平常心就好。”
“妾身聽少爺的,隻是由此耽誤了少爺出行,妾身實在難以心安…”
陸長生隨意擺手,
“我該做的事都做了,剩下不過是看看這萬裏河山,早一日晚一日又有何妨?”
“咱們都是一家人,切莫生分了!”
阿福拉了拉李氏的衣袖,嘀咕道,
“聽見沒,咱們和少爺是一家人,想那些有的沒的作甚,我巴不得少爺多在家裏呆著呢,行走四方風餐露宿,哪有家裏便當!”
陸長生看了一眼文靜,文靜秒懂,笑著說,
“福伯,明日再雇兩個丫鬟小廝吧,以後這府上就是你們夫妻常住了,至少在孩子能說會道前不宜奔波。”
阿福福至心靈道,
“少爺,你和文靜可是要遠行?”
陸長生輕笑搖頭,
“原本打算等你的孩子出生,不過老朱遲遲不開海,我心難安。這不又有幾條新船要出水嘛,我打算征集一條,帶著文靜去海上轉悠一圈。”
阿福雖有幾分不舍,但少爺是做大事的人,自己不該羈絆著少爺,
“少爺放心,我定會把這裏守好,不過少爺還是小心些,雖然咱們的船夠大,但海上兇險不說,走的遠了說不得還有海上盜匪。”
陸長生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少爺惜命著呢!”
正此時李中正進來,老遠就笑臉見禮,
“呦,都在呢?!”
“見過少爺!”
“老李啊,你來的正好,且到我書房說吧!”
“好的,少爺!”
李中正風風火火,朝阿福與李氏打了個招唿,這才尾隨陸長生而去。
文靜給兩人上了茶水,剛要退去,陸長生卻抬手製止,
“文靜坐著就是,又不是外人。”
李中正來不及入座便一臉笑意道,
“少爺,這3個月下來,各方麵總算都順利鋪開咯!”
陸長生輕笑點頭,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如今4條漁船是錯開出海日期的,如此確保每日都有魚獲歸來。”
李中正入座之後當即侃侃而談,
“魚獲依舊穩定,每日有活魚2000斤左右,冷鮮魚類2萬餘斤。”
“咱文登百姓耕地多了,又有低廉的魚肉補貼,所以家家戶戶都能吃飽,日子可是紅紅火火起來,您定的半年期過,如今不少外來人遷入咱們文登。”
“以上等羊肉1斤18文錢計,少爺您當初定的1成價格供給本地,魚製品翻倍供應外地。”
“如今每日供應出外地的魚製品差不多是1萬5千斤,作價是4文錢一斤;而本地消耗7000斤才2文錢一斤。”
說到這,李中正笑的有些無奈,
“咱們一座新城的人在忙前忙後,這一日幾十兩銀子,剛剛夠水手和鋪子、作坊裏大夥幹活的工錢!”
“若非平均每月能捕獲2-3頭鯨魚,怕是連船上的維護、補給都難以維係咯!”
陸長生卻不以為然,
“老李,不虧本已是好事,僅僅四條船,一個小小的威海港,每月就有60多萬多斤的肉食供應大明百姓!”
“若加上鯨肉,豈不是翻倍還多!”
“大明如此長的海岸線,這樣的據點若是再多幾處,大明百姓哪裏還有可能餓肚子?!”
李中正與陸長生算是誌同道合的,所以為這白賺吆喝的事業忙的激情四射。
“嘿嘿,少爺,也得虧了您的妙招,鯨魚的肝髒可是咱好大一筆收支,還有咱的鯨皮作坊,這才是支撐咱們繼續造船的來源。”
陸長生點點頭,印象中這兩年應該是海盜猖獗的年代,而且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也差不多要染指大明海岸了。
這幾年陸長生偏安一隅,對朝廷動向鮮少知情,最關注的開海一事,卻是毫無動靜,也不知老朱抽那般風!
外有強敵窺視,可別叫人家把蒸汽機弄走,瞬間提速全世界進入工業革命的時間,那才大條了!
陸長生最近是越想越難安心,這才頂著阿福孩子未出生便要急切出海轉轉。
“投石機加裝的如何了?”
“迴少爺,都已完成,1號-4號船都按照未出港的新船標準,每船加裝了6套投石機。”
雖然數月來4條船均未遇到所謂的海盜,但少爺提及漁船在外的安危,李中正不敢耽擱,未雨綢繆總是要的。
“玻璃瓶灌裝鯨油,如今也頗具規模,在外的漁船每船都配備500個燃燒瓶,還有10支氣槍也交付船長挑選人手熟練了。”
“少爺盡可放心,有這麽厲害的槍在,便是碰上了不知死活想劫船,定叫他有來無迴!”
陸長生微微苦笑,
“老李啊,碰上普通海寇,就咱們的船身,他們想爬上來都難,所以不足為懼!”
“少爺我擔心的西洋人,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弗朗機人,他們雖無蒸汽機,但風帆技術了得順風逆風都能跑,船身也夠大,關鍵是這些家夥可是裝配了火炮的,而且船員手裏肯定有火槍!”
“我是擔心他們喪心病狂來搶咱們的蒸汽船,一旦讓他們得手,而老朱又遲遲不開海,我大明在海上再無優勢可言!”
“試想一下咱家門口的海都叫旁人的堅船利炮占去了,別說貿易主動權,隻這取之不竭的漁業資源,咱們也隻能望洋興歎,冤是不冤!”
李中正一臉擔憂,
“這…”
轉而想到什麽,急切道,
“少爺,您那麽厲害的槍都能造,那這造炮應該也難不倒您吧?”
陸長生還沒開口,文靜悠悠道,
“少爺的氣槍射得又不遠,隻是防身罷了!”
“真要是造火槍、火炮,先不說火藥從何而來,隻這行徑,宮裏不會坐視的。”
“以咱們陛下的心思,文登不知有多少眼線盯著!”
扭頭朝陸長生幽怨道,
“少爺,您棄個人生死不顧,在京城裏該做的都做了,甚至您的門徒還在行走天下懲奸除惡!”
“做到您這般,早已無愧天地,無愧於心!”
“他不願采納興武備,開海禁之策,您又何必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