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藏與泥婆羅的交界。
連綿山尖白雪皚皚。
再往山腰之下又是一片青蔥。
一片片瑰麗古樸的華美建築在連綿群山中若隱若現。
這裏是思達藏,西去數百裏是普蘭,東去百餘裏是薩加。
山腰最高處的龐大宮殿裏此時莊嚴肅穆,兩波裝扮完全迥異的信徒,虔誠地簇擁著他們心中兩位神一般的存在,沿大殿左右兩側緩緩前行。
太陽是這個大殿最醒目的裝飾圖騰,其他各式雕像皆如神話中的神隻,或怒目作攻擊狀,或眯眼和煦微笑,色彩斑斕,栩栩如生。
信徒們手持各類華美器具,緩慢作著各種動作,大殿靡靡之音,檀香嫋嫋,如仙如夢!
左側眾星捧月之人,披風上繡滿了日月星辰,頭戴龍蛇混雜雕刻的鏤空金冠,年約40歲,雄壯的體型卻有著白皙的皮膚,麵容端正,不怒自威。
右側徐徐前進的,身披奪目袈裟,中等個子,卻大腹便便,宛如有了6月身孕,頭頂圓滑光亮,臉色帶著枯黃,卻始終保持著淡淡笑意。
待兩人登上大殿上首高台,這怪異的歡迎儀式總算告一段落。
“太陽照耀萬世,光明與吾同在,參見教主!”*x
“佛法無邊,普度眾生,參見86世佛!”*x
金冠中年,在大殿裏迴蕩,讓人有止不住膜拜的衝動,
“天神降下意誌,涉及此方洞天之天機,吾要與八千佛本尊共悟機理,爾等退出大殿!”
枯臉和尚笑的和煦,
“爾等也退下吧!”
待主客兩方教眾齊齊退出大殿,金冠中年麵帶不悅,撥動一處機關,從太陽背景的巨大牆麵下露出一個兩人見方的門洞,
“進來吧!”
和尚笑的猥瑣,也不猶豫,跟在金冠中年身後進了密室。
金冠中年沒什麽風度地癱坐在軟塌上,怒瞪一眼一臉猥瑣的和尚,
“你來作甚?有什麽事不能讓下麵人傳達?”
和尚隨意入座,語帶戲謔,
“你這裏有什麽好的,處處裝的神秘兮兮,累是不累?哪像我那邊眾生姿態,率性而為!”
中年怒氣更甚三分,
“所以你成了這副縱欲過度的模樣!”
“沒功夫跟你磨洋工,數千年來,你我兩教各行其是,彼此教眾鮮少知道彼此存在,如今你卻大張旗鼓登門,是何道理?”
和尚攤攤手,一副二世祖的模樣,
“我不信你沒收到聖女的法旨!”
“那又如何?數千年不都這般,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隻要大方向對就是了!”
“你的任務是什麽?”
“那你的又是什麽?”
金冠中年一副油鹽不進的態度,和尚笑的愈發肆無忌憚,
“有記載至今,你可曾見聖山那邊出過這樣主動泄露天機的法旨?”
金冠中年眸光一凝,冷聲道,
“你的法旨上也有天機顯露?!”
“那不然呢?”
和尚再度攤手,
“咱們從來都是按照聖山的意誌做事,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定下來的,從不問緣由,聖山那邊也不會給理由!”
“但這次卻是透露大明國運長長落落。”
“長的原因,你我皆已知曉,無非是出了個怪才陸長生,他那般主張下必然動搖數千年定下的調調,放任他施為,又有朱元璋這等馬上皇帝唿應,大明國運不長才怪!”
金冠中年這才有了配合洽談的意思,吐槽道,
“不隻他,還有個好好的太子不當,去開民智,放任下去,你、我兩家數千年根基必然被挖的個底掉!”
和尚笑問,
“你動手了?”
金冠中年點點頭,
“唉,可惜功敗垂成,他非一般人,有掌兵權的藩王護衛,下麵教眾費盡心思安排了一場成規模的襲殺,眼看要成功,不料暗中又有一批手腳厲害的護衛!”
“哈哈哈哈,老烏啊,你是安逸的太久,這點算計都能出錯漏,人好歹是太子,朱元璋豈會不給他派些暗衛護佑?能輕易得逞,士大夫們又如何不能自己擺平?!你啊你,出手不成,沒的讓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對神秘失去敬畏!”
被稱為老烏的金冠男子,全名烏幹達,是當代執掌明教的教主,而思達藏是他的大本營,不過外人無從知曉罷了。
烏幹達再怒,
“正在被掘根的,不僅僅是那些士大夫和我明教,還有你彌勒!莫非你要坐視祖宗數千年基業倒塌不成?”
和尚依舊笑的猥瑣,
“你坐的太高,對下麵人的信息聽風就是雨!”
“那小太子有甚要緊,也不想想朱元璋如此心思培養的二代皇帝,為何就這麽輕易放任出宮!”
烏幹達眸中戾氣閃過,
“你是說這一切都是陸長生主導?”
枯臉和尚又名八千佛,此時沒了笑容,哀歎一口氣道,
“唉,是啊,如今大明二代皇帝基本是定下了,士大夫們苦盼的儒道聖君並沒有,而是如朱元璋一般秉性的四兒子朱棣!”
“連續兩代雄主,又有陸長生的主張,大明國運不飛長才怪,也難怪那些士大夫們輾轉難眠!”
烏幹達沉吟片刻道,
“以聖山那邊千百年來的意誌,無非是控製這片天地下,王朝按照規律起起落落,而這也符合你、我、士大夫們三方的利益”
“但聖山那邊卻從來未向我們三方索取過什麽,還偶爾給予一些賜福。”
“如今從法旨透露的隻言片語看來,他們在意的是國運!”
和尚笑言,
“嗬,這虛無縹緲的東西,你、我都是製造神秘的祖宗,還信這?”
烏幹達神色嚴肅反問,
“為何不信,聖山離你我才多少路程,內裏隻言片語你可知曉半分?”
“你,我祖祖輩輩掌握如此龐大勢力,卻為何對他們言聽計從,從未生過忤逆之心?”
“若沒有真正的神通,你覺得可能嗎?”
和尚笑容僵硬在臉上,不斷點頭,
“有道理,這點倒是我忽略了。”
兩人既然打開了天窗,烏幹達直言不諱,
“如今已是指望不上士大夫們了,畢竟大明才開國不久,士大夫們還沒做大,少了與鐵血皇帝硬碰硬的能耐,還得我們出力,他們協助,才好辦成聖山的意誌,實則也是為咱們自己。”
“我直說了,聖山給我明教的意誌是阻斷教化萬民,破壞陸長生的民生事業,擊殺陸長生!”
和尚撇了撇嘴,心裏有些不忿,除了襲殺朱標難了些,另外兩點也太容易了些吧,反觀他這邊…
也不隱瞞,歎氣道,
“烏兄好福氣,和尚我就難了些,唉,毒殺朱元璋和朱棣!”
烏幹達戲謔道,
“八千佛,你就別在本教主麵前哭慘了,你皇宮裏頭怎可能沒有棋子,士大夫們也做慣了這等勾當,你們聯手之下,何愁不能輕易得手!”
和尚有氣無力道,
“不瞞你說,朝局的動向一直是我彌勒教最關注的事!”
“自朱元璋立國後宣布與百姓共天下,且遲遲不實行科舉取士,對士大夫們動輒抄家滅族,我便一直在布局!”
“聖山即便不下法旨,這等事關根基之事,我又豈會怠慢!”
“朱元璋年事已高,蹦躂不了多久,隻需避其鋒芒,而二代皇帝朱標又是個儒道之君,反而是三代幼年便有了雄主之相,我便動了手腳,打算扶持其他三代皇帝,按我布局,這大明朝當與曆代王朝沒什麽區別,你、我、士大夫三方照例各取所需就是!”
“誰曾想出了這麽個異端,讓我心頭火氣!”
“幾年前我曾布局過一次暗殺,可惜那小子有幾分能耐,叫他險而又險逃脫了。”
“此後一直沒有機會!”
“後來那小子直接消失在應天府,我本以為他會就此罷手,不曾想那廝又去搞漁業,源源不斷的魚,又有好路可走,長此以往,這屁民都能吃飽穿暖,還如何操弄!”
和尚說的這些事,有一些是烏幹達知情的,有些是不知情的,心裏暗暗想著,居然能從和尚的布局中逃出升天,得再多了解一番這個陸長生,表麵平靜道,
“竟是在捕魚,那便先端了他的漁船,若他恰巧在船上,倒是可以一舉兩得!”
和尚笑的裂開了大門牙,
“我建議你聯合士大夫們的力量,他們手裏多少有些海寇,最好再聯絡一番廣東等地的弗朗機人,讓士大夫們許諾些好處,雙管齊下,畢其功於一役才是真,再失手,你這裝神弄鬼的一套不值錢了,士大夫們還會對咱們言聽計從嗎?!”
烏幹達心裏認可嘴上卻是不服,
“我自有計較,還是操心你自己的任務吧!”
和尚戲謔中帶著強烈不滿,
“哼,我可不像你舍不得本錢,早在發現事態失控時,聖山賜予我的一個懂特殊催眠術的妙齡女子就被送入宮了,即便控製不了朱元璋,幹擾他的心態也是能做到的!”
“所以,我此來就是要告訴你,此番變故不比尋常,切莫再事事走我彌勒後麵!”
“還有,法旨泄露的天機是國運邊長邊消失,現在隻是讓咱們解決不可控的長國運,至於消失的,又為何消失,才是聖山更著急想弄清楚的,而這建立在咱們盡快擺平長國運一事上!”
“聖山若動了真火,你我兩家法統如何且不說,至少你、我二人不可能全須全尾!”
………………
應天府皇宮禦書房。
禦案再度被拍的砰砰作響。
一臉殺氣的朱元璋來迴踱步,
“哼,好膽,真是膽大包天!”
“在老二的封地裏居然敢明目張膽掩殺當朝太子!”
“父皇息怒,還是先聽聽錦衣衛這邊具體怎麽說。”
朱棣說話間朝一頭冷汗的毛驤使眼色。
毛驤會意,趕緊匯報,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洪福齊天,隻是受了驚嚇,並無大礙。”
朱元璋尤不罷休,氣勢洶洶道,
“具體如何,如實說來!”
“是,陛下,太子殿下當日平涼府治下的一處山村發放書稿,陪伴在身邊的弟子門人有200人左右,另還有當地的村民以及百餘孩童。”
“秦王殿下安排的護衛是30人,因為怕太過惹眼,並未著甲,也不曾佩戴弓弩,突然衝出的殺手約計百人,另有弓弩好手10餘人,射向太子的一箭被一個叫李在行的青年書生擋住了,因箭身淬了劇毒,事發地又偏離城池,救治不及下已是一命嗚唿。”
“這百餘死士見人就殺,現場極其慘烈。”
“王府的30護衛最終隻活了4人,另有太子殿下的門人弟子死37人,傷過半百。”
“段洪一隊暗衛11人當時隻能保護太子爺優先,所以初始並未加入戰團,直到己方戰力損失殆盡後,才由段洪帶領其中5人加入,段統領身受重傷,其餘5人無一幸免,這才堪堪殺敗了來人。”
朱元璋臉上一陣變幻,朱棣更是臉色鐵青,他們沒想到太子遇刺竟然是這般的兇險,哪裏是刺殺,分明是遭遇戰呐!
事情大了朱元璋反而能冷靜思考了,又是一陣來迴踱步,冷冷出聲道,
“可是又無法查證死士來源?”
毛驤苦澀點頭,
“迴陛下,是的,但是秦王殿下已經大肆發下海捕文書,又加了懸賞令,我錦衣衛雖在當地人手稀少,但也在努力偵查……”
朱元璋抬手打斷,
“陸長生那廝有句話說的好,誰得利誰有嫌疑!”
“標兒行的是開民智之舉,掘的是酸腐的根!”
“除了那群讀書人,還能有誰下如此殺手?!”
朱棣凝眉片刻道,
“父皇孩兒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那就等下再說,”
朱元璋揮了揮手,二虎現身,
“陛下!”
“此番派5名暗衛,各帶1支10人預備隊,帶齊裝備去保護標兒!”
“是,陛下!”
“毛驤!”
“微臣在。”
“給老二那邊傳信,外鬆內緊,另讓他從自己的隊伍中挑選20歲以下的悍卒200人,扮作標兒的學生,平日學子如何做,他們就如何做!”
“微臣遵旨!”
“好了,你們都退下!”
“微臣告退!”
一群幕僚也紛紛起身行禮,
“草民告退!”*12
連二虎都外出辦事了,禦書房隻剩下父子二人,
“老四,坐下說!”
“謝爹!”
朱棣入座後,先有陸長生當日在浴池裏的言論,後有他的一些調查,最終還是決定如實講來,
當聽完陸長生普及的關於‘明教’,‘彌勒教’的來曆,以及旗下各種馬甲後,朱元璋沉默了。
會是如此嗎?
結合曆朝曆代的發展態勢,好像的確有一張無形的黑手在控製著王朝興衰更替。
這豈不是說自己自詡九五之尊,實則也隻是恰逢其會的棋子?
沉默良久的朱元璋迴歸心神詫異地望向朱棣,
“老四,你怎麽不說了?”
朱棣歉意一笑,
“我怕爹一時接受不了,亦或這根本就是長生老弟的無稽之談。”
朱元璋緩緩搖頭,
“可士大夫們不想這天下好,卻是事實!”
“正如陸長生那小賊所說,紙張不過是樹皮草根做的,人工又不值錢,為何書本就是進不了寒門?”
“曆朝曆代的文人哪個不高唿‘有教無類,教化萬民’,可有誰去做了呢?!”
“長生小賊想要這天下好,結果在京城裏頭就被刺殺,而對象有白蓮教的影子是事實!”
“如今這天下越來越好…”
朱棣打斷道,
“父皇,即便是您也在阻止天下變好啊!”
朱元璋丟來一個白眼,佯怒道,
“混賬,怎麽跟你爹說話呢,咱巴不得天下越來越好,怎會阻攔?”
朱棣見老爹不是真的發怒,於是盡量輕鬆說道,
“爹,前幾年您可還想著自斷一臂,刨了功臣們的根呢!”
朱元璋老臉一紅,提起這個他知道朱棣想要說什麽,的確這幾年他一直在阻止公侯伯爵沾染武備,也正是如此,大明的火器、大炮,一如開國之初,並無多少長進。
也是缺了堅船利炮,開海一事遲遲沒有下文!
甚至陸長生3年前主動朝三兒子那邊要兵馬幫著集訓大明海軍,朱棡興奮地親自帶著人馬,都走到半道了,卻被一道聖旨嗬斥了迴去。
涉及武勳、武備一事,到後來成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倆的禁忌,朱棣足有兩年多時間不曾提及,而一眾武勳更是不敢主動張口要武備集團。
若非大哥朱標被掩殺,朱棣即便掌握了些許後宮裏的貓膩,大概率也不會提。
他與陸長生所想大致不差:
隻要老朱不做類似掘根武勳之類的不利大明國策之舉,順順當當走下去,待自己上位再來實施武備集團和開海事宜不遲。
“呂氏背後實則有些不尋常,但呂族被滅後,幕後人就斬斷了線索,孩兒查出了些許蛛絲馬跡,但卻沒了延續下去的方向,隻能不了了之。”
“果真?”
朱元璋滿臉不可思議。
朱棣點點頭,繼續道,
“您幾年前說的夢,當初孩兒隻以為是個托詞,後與長生商議一番,便開始了秘密調查。”
“做兒子的,調查自己爹和一眾姨娘,已是不孝,又涉及宮闕,所以進展極其緩慢,但為了我朱家江山社稷,孩兒不得不這麽做,還請爹見諒!”
“唉!”
朱元璋一聲長歎,老邁的臉龐更顯頹勢,無力擺手,
“是她麽?”
朱棣麵露擔憂,卻還是點了點頭。
朱元璋略顯渾濁的雙眼,眺望禦書房的窗戶,仿佛想用眼神洞穿窗紙卻求而不得,
“猶記得當年咱的沐英還是征西副將軍時,大西南一戰大捷,立下首功卻不以功誇,反而對偶得一吐司家的貌美女子歡喜不已,嚷嚷著要獻給義父…”
連綿山尖白雪皚皚。
再往山腰之下又是一片青蔥。
一片片瑰麗古樸的華美建築在連綿群山中若隱若現。
這裏是思達藏,西去數百裏是普蘭,東去百餘裏是薩加。
山腰最高處的龐大宮殿裏此時莊嚴肅穆,兩波裝扮完全迥異的信徒,虔誠地簇擁著他們心中兩位神一般的存在,沿大殿左右兩側緩緩前行。
太陽是這個大殿最醒目的裝飾圖騰,其他各式雕像皆如神話中的神隻,或怒目作攻擊狀,或眯眼和煦微笑,色彩斑斕,栩栩如生。
信徒們手持各類華美器具,緩慢作著各種動作,大殿靡靡之音,檀香嫋嫋,如仙如夢!
左側眾星捧月之人,披風上繡滿了日月星辰,頭戴龍蛇混雜雕刻的鏤空金冠,年約40歲,雄壯的體型卻有著白皙的皮膚,麵容端正,不怒自威。
右側徐徐前進的,身披奪目袈裟,中等個子,卻大腹便便,宛如有了6月身孕,頭頂圓滑光亮,臉色帶著枯黃,卻始終保持著淡淡笑意。
待兩人登上大殿上首高台,這怪異的歡迎儀式總算告一段落。
“太陽照耀萬世,光明與吾同在,參見教主!”*x
“佛法無邊,普度眾生,參見86世佛!”*x
金冠中年,在大殿裏迴蕩,讓人有止不住膜拜的衝動,
“天神降下意誌,涉及此方洞天之天機,吾要與八千佛本尊共悟機理,爾等退出大殿!”
枯臉和尚笑的和煦,
“爾等也退下吧!”
待主客兩方教眾齊齊退出大殿,金冠中年麵帶不悅,撥動一處機關,從太陽背景的巨大牆麵下露出一個兩人見方的門洞,
“進來吧!”
和尚笑的猥瑣,也不猶豫,跟在金冠中年身後進了密室。
金冠中年沒什麽風度地癱坐在軟塌上,怒瞪一眼一臉猥瑣的和尚,
“你來作甚?有什麽事不能讓下麵人傳達?”
和尚隨意入座,語帶戲謔,
“你這裏有什麽好的,處處裝的神秘兮兮,累是不累?哪像我那邊眾生姿態,率性而為!”
中年怒氣更甚三分,
“所以你成了這副縱欲過度的模樣!”
“沒功夫跟你磨洋工,數千年來,你我兩教各行其是,彼此教眾鮮少知道彼此存在,如今你卻大張旗鼓登門,是何道理?”
和尚攤攤手,一副二世祖的模樣,
“我不信你沒收到聖女的法旨!”
“那又如何?數千年不都這般,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隻要大方向對就是了!”
“你的任務是什麽?”
“那你的又是什麽?”
金冠中年一副油鹽不進的態度,和尚笑的愈發肆無忌憚,
“有記載至今,你可曾見聖山那邊出過這樣主動泄露天機的法旨?”
金冠中年眸光一凝,冷聲道,
“你的法旨上也有天機顯露?!”
“那不然呢?”
和尚再度攤手,
“咱們從來都是按照聖山的意誌做事,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定下來的,從不問緣由,聖山那邊也不會給理由!”
“但這次卻是透露大明國運長長落落。”
“長的原因,你我皆已知曉,無非是出了個怪才陸長生,他那般主張下必然動搖數千年定下的調調,放任他施為,又有朱元璋這等馬上皇帝唿應,大明國運不長才怪!”
金冠中年這才有了配合洽談的意思,吐槽道,
“不隻他,還有個好好的太子不當,去開民智,放任下去,你、我兩家數千年根基必然被挖的個底掉!”
和尚笑問,
“你動手了?”
金冠中年點點頭,
“唉,可惜功敗垂成,他非一般人,有掌兵權的藩王護衛,下麵教眾費盡心思安排了一場成規模的襲殺,眼看要成功,不料暗中又有一批手腳厲害的護衛!”
“哈哈哈哈,老烏啊,你是安逸的太久,這點算計都能出錯漏,人好歹是太子,朱元璋豈會不給他派些暗衛護佑?能輕易得逞,士大夫們又如何不能自己擺平?!你啊你,出手不成,沒的讓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對神秘失去敬畏!”
被稱為老烏的金冠男子,全名烏幹達,是當代執掌明教的教主,而思達藏是他的大本營,不過外人無從知曉罷了。
烏幹達再怒,
“正在被掘根的,不僅僅是那些士大夫和我明教,還有你彌勒!莫非你要坐視祖宗數千年基業倒塌不成?”
和尚依舊笑的猥瑣,
“你坐的太高,對下麵人的信息聽風就是雨!”
“那小太子有甚要緊,也不想想朱元璋如此心思培養的二代皇帝,為何就這麽輕易放任出宮!”
烏幹達眸中戾氣閃過,
“你是說這一切都是陸長生主導?”
枯臉和尚又名八千佛,此時沒了笑容,哀歎一口氣道,
“唉,是啊,如今大明二代皇帝基本是定下了,士大夫們苦盼的儒道聖君並沒有,而是如朱元璋一般秉性的四兒子朱棣!”
“連續兩代雄主,又有陸長生的主張,大明國運不飛長才怪,也難怪那些士大夫們輾轉難眠!”
烏幹達沉吟片刻道,
“以聖山那邊千百年來的意誌,無非是控製這片天地下,王朝按照規律起起落落,而這也符合你、我、士大夫們三方的利益”
“但聖山那邊卻從來未向我們三方索取過什麽,還偶爾給予一些賜福。”
“如今從法旨透露的隻言片語看來,他們在意的是國運!”
和尚笑言,
“嗬,這虛無縹緲的東西,你、我都是製造神秘的祖宗,還信這?”
烏幹達神色嚴肅反問,
“為何不信,聖山離你我才多少路程,內裏隻言片語你可知曉半分?”
“你,我祖祖輩輩掌握如此龐大勢力,卻為何對他們言聽計從,從未生過忤逆之心?”
“若沒有真正的神通,你覺得可能嗎?”
和尚笑容僵硬在臉上,不斷點頭,
“有道理,這點倒是我忽略了。”
兩人既然打開了天窗,烏幹達直言不諱,
“如今已是指望不上士大夫們了,畢竟大明才開國不久,士大夫們還沒做大,少了與鐵血皇帝硬碰硬的能耐,還得我們出力,他們協助,才好辦成聖山的意誌,實則也是為咱們自己。”
“我直說了,聖山給我明教的意誌是阻斷教化萬民,破壞陸長生的民生事業,擊殺陸長生!”
和尚撇了撇嘴,心裏有些不忿,除了襲殺朱標難了些,另外兩點也太容易了些吧,反觀他這邊…
也不隱瞞,歎氣道,
“烏兄好福氣,和尚我就難了些,唉,毒殺朱元璋和朱棣!”
烏幹達戲謔道,
“八千佛,你就別在本教主麵前哭慘了,你皇宮裏頭怎可能沒有棋子,士大夫們也做慣了這等勾當,你們聯手之下,何愁不能輕易得手!”
和尚有氣無力道,
“不瞞你說,朝局的動向一直是我彌勒教最關注的事!”
“自朱元璋立國後宣布與百姓共天下,且遲遲不實行科舉取士,對士大夫們動輒抄家滅族,我便一直在布局!”
“聖山即便不下法旨,這等事關根基之事,我又豈會怠慢!”
“朱元璋年事已高,蹦躂不了多久,隻需避其鋒芒,而二代皇帝朱標又是個儒道之君,反而是三代幼年便有了雄主之相,我便動了手腳,打算扶持其他三代皇帝,按我布局,這大明朝當與曆代王朝沒什麽區別,你、我、士大夫三方照例各取所需就是!”
“誰曾想出了這麽個異端,讓我心頭火氣!”
“幾年前我曾布局過一次暗殺,可惜那小子有幾分能耐,叫他險而又險逃脫了。”
“此後一直沒有機會!”
“後來那小子直接消失在應天府,我本以為他會就此罷手,不曾想那廝又去搞漁業,源源不斷的魚,又有好路可走,長此以往,這屁民都能吃飽穿暖,還如何操弄!”
和尚說的這些事,有一些是烏幹達知情的,有些是不知情的,心裏暗暗想著,居然能從和尚的布局中逃出升天,得再多了解一番這個陸長生,表麵平靜道,
“竟是在捕魚,那便先端了他的漁船,若他恰巧在船上,倒是可以一舉兩得!”
和尚笑的裂開了大門牙,
“我建議你聯合士大夫們的力量,他們手裏多少有些海寇,最好再聯絡一番廣東等地的弗朗機人,讓士大夫們許諾些好處,雙管齊下,畢其功於一役才是真,再失手,你這裝神弄鬼的一套不值錢了,士大夫們還會對咱們言聽計從嗎?!”
烏幹達心裏認可嘴上卻是不服,
“我自有計較,還是操心你自己的任務吧!”
和尚戲謔中帶著強烈不滿,
“哼,我可不像你舍不得本錢,早在發現事態失控時,聖山賜予我的一個懂特殊催眠術的妙齡女子就被送入宮了,即便控製不了朱元璋,幹擾他的心態也是能做到的!”
“所以,我此來就是要告訴你,此番變故不比尋常,切莫再事事走我彌勒後麵!”
“還有,法旨泄露的天機是國運邊長邊消失,現在隻是讓咱們解決不可控的長國運,至於消失的,又為何消失,才是聖山更著急想弄清楚的,而這建立在咱們盡快擺平長國運一事上!”
“聖山若動了真火,你我兩家法統如何且不說,至少你、我二人不可能全須全尾!”
………………
應天府皇宮禦書房。
禦案再度被拍的砰砰作響。
一臉殺氣的朱元璋來迴踱步,
“哼,好膽,真是膽大包天!”
“在老二的封地裏居然敢明目張膽掩殺當朝太子!”
“父皇息怒,還是先聽聽錦衣衛這邊具體怎麽說。”
朱棣說話間朝一頭冷汗的毛驤使眼色。
毛驤會意,趕緊匯報,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洪福齊天,隻是受了驚嚇,並無大礙。”
朱元璋尤不罷休,氣勢洶洶道,
“具體如何,如實說來!”
“是,陛下,太子殿下當日平涼府治下的一處山村發放書稿,陪伴在身邊的弟子門人有200人左右,另還有當地的村民以及百餘孩童。”
“秦王殿下安排的護衛是30人,因為怕太過惹眼,並未著甲,也不曾佩戴弓弩,突然衝出的殺手約計百人,另有弓弩好手10餘人,射向太子的一箭被一個叫李在行的青年書生擋住了,因箭身淬了劇毒,事發地又偏離城池,救治不及下已是一命嗚唿。”
“這百餘死士見人就殺,現場極其慘烈。”
“王府的30護衛最終隻活了4人,另有太子殿下的門人弟子死37人,傷過半百。”
“段洪一隊暗衛11人當時隻能保護太子爺優先,所以初始並未加入戰團,直到己方戰力損失殆盡後,才由段洪帶領其中5人加入,段統領身受重傷,其餘5人無一幸免,這才堪堪殺敗了來人。”
朱元璋臉上一陣變幻,朱棣更是臉色鐵青,他們沒想到太子遇刺竟然是這般的兇險,哪裏是刺殺,分明是遭遇戰呐!
事情大了朱元璋反而能冷靜思考了,又是一陣來迴踱步,冷冷出聲道,
“可是又無法查證死士來源?”
毛驤苦澀點頭,
“迴陛下,是的,但是秦王殿下已經大肆發下海捕文書,又加了懸賞令,我錦衣衛雖在當地人手稀少,但也在努力偵查……”
朱元璋抬手打斷,
“陸長生那廝有句話說的好,誰得利誰有嫌疑!”
“標兒行的是開民智之舉,掘的是酸腐的根!”
“除了那群讀書人,還能有誰下如此殺手?!”
朱棣凝眉片刻道,
“父皇孩兒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那就等下再說,”
朱元璋揮了揮手,二虎現身,
“陛下!”
“此番派5名暗衛,各帶1支10人預備隊,帶齊裝備去保護標兒!”
“是,陛下!”
“毛驤!”
“微臣在。”
“給老二那邊傳信,外鬆內緊,另讓他從自己的隊伍中挑選20歲以下的悍卒200人,扮作標兒的學生,平日學子如何做,他們就如何做!”
“微臣遵旨!”
“好了,你們都退下!”
“微臣告退!”
一群幕僚也紛紛起身行禮,
“草民告退!”*12
連二虎都外出辦事了,禦書房隻剩下父子二人,
“老四,坐下說!”
“謝爹!”
朱棣入座後,先有陸長生當日在浴池裏的言論,後有他的一些調查,最終還是決定如實講來,
當聽完陸長生普及的關於‘明教’,‘彌勒教’的來曆,以及旗下各種馬甲後,朱元璋沉默了。
會是如此嗎?
結合曆朝曆代的發展態勢,好像的確有一張無形的黑手在控製著王朝興衰更替。
這豈不是說自己自詡九五之尊,實則也隻是恰逢其會的棋子?
沉默良久的朱元璋迴歸心神詫異地望向朱棣,
“老四,你怎麽不說了?”
朱棣歉意一笑,
“我怕爹一時接受不了,亦或這根本就是長生老弟的無稽之談。”
朱元璋緩緩搖頭,
“可士大夫們不想這天下好,卻是事實!”
“正如陸長生那小賊所說,紙張不過是樹皮草根做的,人工又不值錢,為何書本就是進不了寒門?”
“曆朝曆代的文人哪個不高唿‘有教無類,教化萬民’,可有誰去做了呢?!”
“長生小賊想要這天下好,結果在京城裏頭就被刺殺,而對象有白蓮教的影子是事實!”
“如今這天下越來越好…”
朱棣打斷道,
“父皇,即便是您也在阻止天下變好啊!”
朱元璋丟來一個白眼,佯怒道,
“混賬,怎麽跟你爹說話呢,咱巴不得天下越來越好,怎會阻攔?”
朱棣見老爹不是真的發怒,於是盡量輕鬆說道,
“爹,前幾年您可還想著自斷一臂,刨了功臣們的根呢!”
朱元璋老臉一紅,提起這個他知道朱棣想要說什麽,的確這幾年他一直在阻止公侯伯爵沾染武備,也正是如此,大明的火器、大炮,一如開國之初,並無多少長進。
也是缺了堅船利炮,開海一事遲遲沒有下文!
甚至陸長生3年前主動朝三兒子那邊要兵馬幫著集訓大明海軍,朱棡興奮地親自帶著人馬,都走到半道了,卻被一道聖旨嗬斥了迴去。
涉及武勳、武備一事,到後來成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倆的禁忌,朱棣足有兩年多時間不曾提及,而一眾武勳更是不敢主動張口要武備集團。
若非大哥朱標被掩殺,朱棣即便掌握了些許後宮裏的貓膩,大概率也不會提。
他與陸長生所想大致不差:
隻要老朱不做類似掘根武勳之類的不利大明國策之舉,順順當當走下去,待自己上位再來實施武備集團和開海事宜不遲。
“呂氏背後實則有些不尋常,但呂族被滅後,幕後人就斬斷了線索,孩兒查出了些許蛛絲馬跡,但卻沒了延續下去的方向,隻能不了了之。”
“果真?”
朱元璋滿臉不可思議。
朱棣點點頭,繼續道,
“您幾年前說的夢,當初孩兒隻以為是個托詞,後與長生商議一番,便開始了秘密調查。”
“做兒子的,調查自己爹和一眾姨娘,已是不孝,又涉及宮闕,所以進展極其緩慢,但為了我朱家江山社稷,孩兒不得不這麽做,還請爹見諒!”
“唉!”
朱元璋一聲長歎,老邁的臉龐更顯頹勢,無力擺手,
“是她麽?”
朱棣麵露擔憂,卻還是點了點頭。
朱元璋略顯渾濁的雙眼,眺望禦書房的窗戶,仿佛想用眼神洞穿窗紙卻求而不得,
“猶記得當年咱的沐英還是征西副將軍時,大西南一戰大捷,立下首功卻不以功誇,反而對偶得一吐司家的貌美女子歡喜不已,嚷嚷著要獻給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