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日之遊 叔孫病故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夏諭一臉無奈的被南子拉到場中。少年少女們見孟子真來了,全都眼前一亮。尤其是商丘幾家卿族的貴女,美眸貼在其人身上,移都移不開。
“我師傅來了!宋朝你給我滾出…嗚嗚嗚。”南子話還沒說完,就被某人捂住了嘴,無奈隻能迴過頭瘋狂眨眼擠眼淚。
夏諭收迴手,沒有理會小徒弟裝可憐:“禁聲,明早的練字加倍。”
聽到這話,南子眼中瞬間起霧,聲音委委屈屈,嘟喃道:“師傅~都怪宋朝,是他……”
夏諭:“三倍。”
南子:“……”
很從心的用手捂住自己的小嘴,南子轉身睜著一雙大眼睛惡狠狠的盯著人群中的宋朝。
“公女見諒、孟子見諒,朝出此下策…”宋朝從一群少年少女中顯身,朝著夏諭、南子二人躬身一禮。
夏諭才懶得聽這個死t0掰扯,管你什麽理由反正不是什麽好事,當即冷聲道:“不必解釋,引吾來所為何事?”
南子也在一旁捂著嘴幫腔:“唔!唔!唔!哼哼!”
見二人語氣不善,宋朝連忙拿出一副圍棋交還給南子,然後自顧自的開始解釋起經過。
原來,先前幾家卿貴子弟在此遊樂,不知何人提及孟閱,言及其人風儀事跡,眾人無論男女都出言附和想要一見。
畢竟他們與孟閱是同輩人,別人已經聞名天下,自己還是沒什麽名望的紈絝子弟,兩相對比之下,難免想認識一番。
倒也不是心中不服想要挑釁滋事,一兩句傳聞可能會懷疑,可那麽多事跡作不得假。
生而不凡禮樂雙絕,居魯造紙拒上卿之位、使齊料定淮南之戰退齊師、齊侯譽之為當世管子、至洛天子親自為其加冠並許之高位、之後又以少勝多平定偽王、安定洛邑民生。
這麽一個家世顯赫,軍、政、文、武全麵發展,而且戰績可查的同齡猛人。他們腦子有泡才去挑釁人家,沒見到列國君主都以禮相待,自己家族宗主去拜訪都要排隊。
滋事?他們又不傻。
他們是真的想見一見夏諭,少年們想混個麵熟,以後和人吹牛皮都有素材。
少女們大多出於年少慕艾,若能認識熟悉一番,以後政治聯姻的人選不就有了?
由於夏諭先前在見他們的父親、大父、叔父,少年少女們不好前往拜會。於是宋朝出了個餿主意,找到南子,再通過南子將夏諭引到從處。
至於方法,對南子言語相激比試投壺,小屁孩嘛,性格好強很快就上當了,還把夏諭送給她的圍棋輸了出去。
之後的事就很清楚了,誰讓南子走哪都帶著那副圍棋,被宋朝看見捏做把柄很正常。
解釋完,宋朝立即躬身一拜,做足了姿態:“我等素來仰慕孟子才學聲望,出此下策,迫不得已,望孟子見諒。”
其餘的少年少女也適時附和道:“望孟子見諒。”
出於禮貌,夏諭輕歎一聲:“罷了,左右不是什麽大事。”
這算什麽?粉絲見麵會?
其他人可能是出於對自己的仰慕,宋朝絕對不是。
這貨雖然對自己好感度挺高,但其人所圖夏諭心中明了,惡心醃臢的很。
這個死t0拉了其他人掩飾自己的目的,這樣夏諭就不好發作,不然顯得他氣量狹小、斤斤計較。
瞥了一眼宋朝,壓心中下惡心,夏諭就要拉著氣鼓鼓的南子離開。
可宋朝卻不依不饒,言語間內涵二人:“不過是個小遊戲,那副棋朝已還了,公女與孟子若是不悅,在下再賠禮便是。”
南子聽到這話,又想到自己被坑、輸掉了師傅送的禮物,頓時忍不住了,抱著圍棋朝著宋朝怒目而視:“你你你!”
可又想到宋朝投壺確實很厲害,自己比不過,南子隻能看著夏諭委屈道:“師傅,他欺負我~”
夏諭淡淡道:“四倍。”
南子先是委屈,而後也發了狠,盯著宋朝咬牙切齒,白膩臉蛋氣鼓鼓的宛若一隻發怒的河豚:“四倍就四倍!”
夏諭瞬間樂了,難得見到小徒弟這般憤恨的姿態,那自己這個做師傅的也不能太慫,平白叫人看輕。
還有這個死t0是真不怕開罪宋公,兩番拿南子作閥,仗著自己輩分高嗎?可宋國好像更看重年齡,不太看重這個。
既如此,給他一耳光就是,順手的事。
一念至此,夏諭瞥了死t0眼,聲音冷淡:“投壺?”
宋朝微微一笑:“然也。”
南子也點點了小腦袋。
投壺的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參與比賽者雙方各有八支箭進行投壺,直到把自己手裏的八支箭全部投完然後再來看誰最後投進去的箭比較多,投中較多者獲勝。
夏諭懶得和宋朝廢話,和他多說一個字都覺得惡心。從一旁的箭壺中抽出十支,大致瞄準,不到十秒鍾便全部投完,十發全中,贏得眾人一片喝彩之聲。
宋朝拿著箭羽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潔白柔美的麵容不知為何羞的通紅,聲音卻是有些雀躍興奮:“孟子技藝高超,朝心服口服。”
你臉紅個泡泡茶壺啊?
硬了,夏諭拳頭硬了。
“過獎。”夏諭冷著臉,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做出了這兩個字,不悅之色溢於言表。
md!死t0別讓我在宋國之外的地界見到你,不然見一次打一次!先絕育再往死裏打的那種!
宋朝還想多說兩句,夏諭卻不給他這個機會,給了南子一個眼神便翩然而去。
“走了。”
南子給宋朝做了個鬼臉,隨後便邁著小短腿跟上夏諭的腳步。
“師傅等等我~”
一場衝突如此草草結束,圍觀群眾都愣了。
這就沒了?
不少人覺得孟子性格實在有些倨傲,不過想到人家少年成名,心氣高一點也正常。
幾家卿族的少年少女隱隱有些猜測,都是一個圈子的,宋朝的一些癖好他們也知道,不過作為貴族這也沒啥,無傷大雅。
先前沒注意,現在看來宋朝與孟子明顯之前有些齷蹉,而且宋朝這副做作的姿態,莫非?
想到一些醃臢事,幾家貴女厭惡的掃了眼宋朝,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你甜蜜的不會也是競爭對手吧?現在正主在場實在不好傳八卦,隻能暫且隱下,等迴了商丘她們馬上造謠吃瓜。
另一邊,就連小南子都看出來自己師父不喜宋朝,不過這正好。她也討厭宋朝,不愧是是自己的師傅,連討厭的人都一樣。
又見師傅腳步越來越快,南子小短腿登出殘影:
“師傅走慢一點,等等我啊~”
……
這隻能算是小插曲,夏諭遊春之心不減。
遊曆商丘四境,夏諭很是欣賞了一番宋地風光,睢上人物風流。
美景在側,或垂釣、或撫琴、或行棋……盡興之時親治庖廚,火鍋、烤肉、肉羹皆興手拈來。南子吃的滿嘴是油,讚歎不止,直誇師傅“庖中仙”,聽的夏諭不禁莞爾。
之後幾日夏諭主要精力都放長在了南子學業上,已摹完了道德經全篇,還教了一套禮儀。
宋國之行,已逾半月,夏諭收獲頗豐,但離家日久,歸心日堅,是時候歸魯了。
教學任務方麵,將“南子手抄版道德經”交給宋公。再讓宋公隨意考教經文中的句子,南子都能一一應答如流。
南子呈現的教學效果太離譜了,宋公欒初時還不信,多番考教之後才接受了這個事實。
結果自然是宋公欒高興的嘴都笑歪了,很是歎了幾句:“天眷我宋國。”
不過很快這位老父親就開始惋惜了:“若為男嗣,繼我社稷,宋當大興啊。”
女兒這般聰慧天縱,卻不能繼承自己的基業,宋公很惆悵。惆悵歸惆悵,南子進步飛速卻是事實,宋公欒自然歡喜。
他最了解自己寶貝女兒的性格,跳脫的很,短短十餘日能有如此成果,孟子功不可沒。
宋公是個實在人,有功必酬,當場賜下很多珍玩財貨,但都被夏諭一一拒絕。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公女既師吾習六藝,今略有所得,餘之本分而已。”
少年一番話說完,宋公欒不禁肅然起敬,當即稽首一禮。尊卑有別,夏諭不敢受其禮,還禮一拜。
到了離別之日,南子立於城頭抱著一副圍棋淚眼婆娑,目送夏諭北行。
魯宋兩國是接壤的,從商丘起行,向北穿越宋境就可抵達叔孫氏的領地,再沿著泗水便能至曲阜。
宋公一路將夏諭一行人禮送至邊境,贈上一些糧草器械,方才引軍而歸。
入了魯國南境,夏諭歸心似箭,也懶得查探叔孫氏治下領地的山川地理,極速向北行軍。快馬加鞭之下,隻花了六七日便到了曲阜。
將麾下近三千多人暫時安置,夏諭歸於暇邑,與兄長阿母許久未見,自然是一番親近孺慕。
雅姐姐等候他多時,二人相見那是幹柴陪烈火……啥也沒幹。夜裏,兩人互相依偎著互訴衷腸,緩緩入眠。之後,夏諭又逐個安慰知書與司琴,一刻不得閑。
三個妹子他都轉成這樣,夏諭簡直不敢想那些主角立純情人設,開幾十個後宮是怎麽玩轉的?玄幻修仙科技飛升就算了,就當你黃帝再世有個核動力鐵腎。可曆史文呢?凡夫俗子後宮多了,忙不過來不怕帶帽嗎?昏君們都知道在皇宮放太監……
最後的最後還剩某隻寵物,不知道居居爆是不是基因突變的原因,都快一年了也沒從寵物小香豬長成過年豬,細看之下還是挺可愛的。
家中諸事還算順遂,國中形勢卻是大變。
夏諭離家這半年多,曲阜發生了很多事。流量最多的就是孟氏與季氏正氏宣布聯姻,孟老宗主喪期已過,過不了多久兩家就要定親,廟見祖宗了。
其次就是,叔孫氏老宗主纏綿床榻,兩月不朝,已於月前病故,其子叔孫不敢繼位宗主、任魯國司徒。
想到那個雖其貌不揚,但待人和善的和藹老人,夏諭在心中默默為其送別。
昔日的三桓上卿如今隻剩季意如一人了,隻能感歎歲月如刀,昔人不再啊。
季意如對此唏噓不已,但他沒時間緬懷故友了,此時的他已經抵達人生的巔峰。
魯公龜縮於宮中,孟氏宗主是他的女婿子侄、老叔孫婼已故,叔孫不敢平庸懦弱,見孟季兩家聯姻相合,已化為季意如的應聲蟲。
如今之魯國,季意如已勢同國君,他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越發驕橫不堪,橫行國中,隨意出入宮城內外,視魯君於無物。
六月,魯公姬稠祭祀宗廟,竟然發現連相關的祭祀人員都湊不齊,盛怒之下,當即就要處罰“禮部”人員。
主祭的禮官支支吾的交代:季氏公器私用,他們這些官方人員都被大司馬季意如征用,跑去祭祀季氏的家廟了。
魯公聞之,久久無言,後哭於宗廟,向曆代先君告罪,自陳己過,國中家族聞之,憐者甚眾,愈發不滿季氏專政。
曲阜,孔家杏林。
得知“魯公哭廟”的消息之後,講《道德經》講到一半的孔子呆立良久,隨後便是須發皆張、怒發以至失冠,竟連師長的儀態都不顧,猛的一錘案幾:“禮樂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有不失,季氏上陵國君,下奪黎民,其子孫必至於式微也!”
席間聽課的孔子門生也紛紛出聲,附和者有之,懼三桓而婉勸孔子亦有之。
更有來自臧家的臧會,對三桓無差別攻擊:“三家專公室之祿而竊魯國之政,本其私意欲以利其子孫也!豈不知子孫之微實兆乎此哉!”
話音剛落,方才還激揚文字的眾人瞬間都安靜了下來。原因無他,三桓嫡係子弟,被譽為孟子的孟閱就在場。
當著三家最傑出的子弟的麵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以後三家必定會如魯公一般被以下克上而衰亡,這不是找死嗎?
夏諭今日特地前來聽孔子講學,順便做個告別,他馬上就要就封汶上之地了,若是能挖幾個人才走最好不過。
誰知出了這檔子事,如此口出不遜,他還以為是誰呢?
循聲望去,夏諭微微一怔,隨即便饒有興趣的打量起出言之人。
似是榮華不在,其人一身灰白布袍,木簪束發,拾搗的還算幹淨,精氣神出乎意料的不錯。
這是臧會?當年被孟氏隨意踩死的倒黴蛋?
說來可笑,臧會被夏諭坑的聲名狼藉,為家族所不容,這才拜師孔子學禮以求改過,孔子念其誠,許其“旁聽”,方有今日之會。
更離譜的是,這竟是二人第一次正式見麵。
夏諭累其至此,要說心懷愧疚什麽的……他還真沒有。經曆了那麽多,夏諭早已不是昔日的少年,臧會一個可以借力的石頭而已,踩了也就踩了。
如今借力石變成了攔路小石子,跨過去就是,何必再碾它。
不過今日與會者不少,臧賜當眾非議三桓,消息難免傳揚出去,夏諭需要表明自己作為三桓子弟的態度立場:“天道有序,一葉落,知天下秋,家國興盛衰亡,自有肉食者謀之。臨事宜多聞闕疑,慎言其餘,方能人盡其份,望臧家君子勉之。”
簡單來說,夏諭並沒有旗幟鮮明的批判其人,而是讓臧會多聽少說,做好自己份內之事,有些事還輪不到他來管。
作為三桓子弟,夏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卻沒有以勢壓人,反倒有幾分諭教的意思。
臧氏被三桓欺壓的太慘了,剛才臧會一時上頭口不擇言,其實一番話出口他就後悔了,心中一陣陣的後怕。
如今孟氏君子給了個台階下,臧會心中慶幸,當即整容斂色、躬身一拜:“多謝孟子教誨。”
夏諭麵上波瀾不驚,淡淡道:“不必如此。”
臧會迴身落坐,再看人群中風華萬千、卓爾不群的俊雅少年,心中好感大增。
這才是真君子啊!怪不得國中女子擲果盈車,他要是個女……
不像其兄孟何忌,想當年其人小小年紀,心思何其歹毒!無恥至極!害他至此!
夏諭之言不僅讓臧會這個苦主感激仇人,孔門眾多弟子也是歎服不止。
孔子正了正冠,平複心情,滿意的看向夏諭,讚許道:“弱冠之年,享譽四海,望之如雲,泰而不驕,貴而不舒,誠君子也。大哉斯言,諸子可師之。”
“夫子過譽了。”夏諭起身謙虛一禮。
子路卻是朝著夏諭微微一笑:“夫子所言極是。”
其餘眾多弟子多是附和道:“夫子所言極是。”
耳中多是諸生讚許之言,夏諭心中慨歎,這時候的孔子還沒發育成完全體,門下最牛批的幾個弟子不是小屁孩就是沒出生。
十哲中就子路和顏迴他爹在,其他的幾位還得過幾年,挖人都不好挖。
不過夏諭相信,人才是培養出來的,沛縣的那群老流氓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這些人基本素質不差,挖上一些人從基層坐起應該可以。
該向一些寒們弟子伸出橄欖枝了。
……
待今日講學完成,眾弟子離去,孔子單獨將夏諭引至屋舍。
輕抿一口茶水,夏諭見孔子愁眉不展,問道:“夫子似有心事?”
孔子輕歎一聲,他是知道自己弟子能力的,想請他出出主意:“君上有意聘吾為曲阜令……”
“閱不日將就領汶陽,國中諸事,若不涉孟氏不願再擾。”夏諭搖搖頭,不想參與此事。無非是魯公在垂死掙紮,病急亂投醫罷了。
除非三桓內亂大小宗、家臣相互攻伐,又或者外部勢力介入,不然僅憑一個孔子是打不開局麵的。
雖然前途渺茫,但夏諭知道孔子一定會去當這個中都宰輔佐魯公,然後走到三桓對立麵的,最終被逐出魯國,無奈之下隻能周遊列國。
勸孔子莫要搭理魯公的拉攏?
沒有用的。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孔子固若此。
“我師傅來了!宋朝你給我滾出…嗚嗚嗚。”南子話還沒說完,就被某人捂住了嘴,無奈隻能迴過頭瘋狂眨眼擠眼淚。
夏諭收迴手,沒有理會小徒弟裝可憐:“禁聲,明早的練字加倍。”
聽到這話,南子眼中瞬間起霧,聲音委委屈屈,嘟喃道:“師傅~都怪宋朝,是他……”
夏諭:“三倍。”
南子:“……”
很從心的用手捂住自己的小嘴,南子轉身睜著一雙大眼睛惡狠狠的盯著人群中的宋朝。
“公女見諒、孟子見諒,朝出此下策…”宋朝從一群少年少女中顯身,朝著夏諭、南子二人躬身一禮。
夏諭才懶得聽這個死t0掰扯,管你什麽理由反正不是什麽好事,當即冷聲道:“不必解釋,引吾來所為何事?”
南子也在一旁捂著嘴幫腔:“唔!唔!唔!哼哼!”
見二人語氣不善,宋朝連忙拿出一副圍棋交還給南子,然後自顧自的開始解釋起經過。
原來,先前幾家卿貴子弟在此遊樂,不知何人提及孟閱,言及其人風儀事跡,眾人無論男女都出言附和想要一見。
畢竟他們與孟閱是同輩人,別人已經聞名天下,自己還是沒什麽名望的紈絝子弟,兩相對比之下,難免想認識一番。
倒也不是心中不服想要挑釁滋事,一兩句傳聞可能會懷疑,可那麽多事跡作不得假。
生而不凡禮樂雙絕,居魯造紙拒上卿之位、使齊料定淮南之戰退齊師、齊侯譽之為當世管子、至洛天子親自為其加冠並許之高位、之後又以少勝多平定偽王、安定洛邑民生。
這麽一個家世顯赫,軍、政、文、武全麵發展,而且戰績可查的同齡猛人。他們腦子有泡才去挑釁人家,沒見到列國君主都以禮相待,自己家族宗主去拜訪都要排隊。
滋事?他們又不傻。
他們是真的想見一見夏諭,少年們想混個麵熟,以後和人吹牛皮都有素材。
少女們大多出於年少慕艾,若能認識熟悉一番,以後政治聯姻的人選不就有了?
由於夏諭先前在見他們的父親、大父、叔父,少年少女們不好前往拜會。於是宋朝出了個餿主意,找到南子,再通過南子將夏諭引到從處。
至於方法,對南子言語相激比試投壺,小屁孩嘛,性格好強很快就上當了,還把夏諭送給她的圍棋輸了出去。
之後的事就很清楚了,誰讓南子走哪都帶著那副圍棋,被宋朝看見捏做把柄很正常。
解釋完,宋朝立即躬身一拜,做足了姿態:“我等素來仰慕孟子才學聲望,出此下策,迫不得已,望孟子見諒。”
其餘的少年少女也適時附和道:“望孟子見諒。”
出於禮貌,夏諭輕歎一聲:“罷了,左右不是什麽大事。”
這算什麽?粉絲見麵會?
其他人可能是出於對自己的仰慕,宋朝絕對不是。
這貨雖然對自己好感度挺高,但其人所圖夏諭心中明了,惡心醃臢的很。
這個死t0拉了其他人掩飾自己的目的,這樣夏諭就不好發作,不然顯得他氣量狹小、斤斤計較。
瞥了一眼宋朝,壓心中下惡心,夏諭就要拉著氣鼓鼓的南子離開。
可宋朝卻不依不饒,言語間內涵二人:“不過是個小遊戲,那副棋朝已還了,公女與孟子若是不悅,在下再賠禮便是。”
南子聽到這話,又想到自己被坑、輸掉了師傅送的禮物,頓時忍不住了,抱著圍棋朝著宋朝怒目而視:“你你你!”
可又想到宋朝投壺確實很厲害,自己比不過,南子隻能看著夏諭委屈道:“師傅,他欺負我~”
夏諭淡淡道:“四倍。”
南子先是委屈,而後也發了狠,盯著宋朝咬牙切齒,白膩臉蛋氣鼓鼓的宛若一隻發怒的河豚:“四倍就四倍!”
夏諭瞬間樂了,難得見到小徒弟這般憤恨的姿態,那自己這個做師傅的也不能太慫,平白叫人看輕。
還有這個死t0是真不怕開罪宋公,兩番拿南子作閥,仗著自己輩分高嗎?可宋國好像更看重年齡,不太看重這個。
既如此,給他一耳光就是,順手的事。
一念至此,夏諭瞥了死t0眼,聲音冷淡:“投壺?”
宋朝微微一笑:“然也。”
南子也點點了小腦袋。
投壺的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參與比賽者雙方各有八支箭進行投壺,直到把自己手裏的八支箭全部投完然後再來看誰最後投進去的箭比較多,投中較多者獲勝。
夏諭懶得和宋朝廢話,和他多說一個字都覺得惡心。從一旁的箭壺中抽出十支,大致瞄準,不到十秒鍾便全部投完,十發全中,贏得眾人一片喝彩之聲。
宋朝拿著箭羽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潔白柔美的麵容不知為何羞的通紅,聲音卻是有些雀躍興奮:“孟子技藝高超,朝心服口服。”
你臉紅個泡泡茶壺啊?
硬了,夏諭拳頭硬了。
“過獎。”夏諭冷著臉,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做出了這兩個字,不悅之色溢於言表。
md!死t0別讓我在宋國之外的地界見到你,不然見一次打一次!先絕育再往死裏打的那種!
宋朝還想多說兩句,夏諭卻不給他這個機會,給了南子一個眼神便翩然而去。
“走了。”
南子給宋朝做了個鬼臉,隨後便邁著小短腿跟上夏諭的腳步。
“師傅等等我~”
一場衝突如此草草結束,圍觀群眾都愣了。
這就沒了?
不少人覺得孟子性格實在有些倨傲,不過想到人家少年成名,心氣高一點也正常。
幾家卿族的少年少女隱隱有些猜測,都是一個圈子的,宋朝的一些癖好他們也知道,不過作為貴族這也沒啥,無傷大雅。
先前沒注意,現在看來宋朝與孟子明顯之前有些齷蹉,而且宋朝這副做作的姿態,莫非?
想到一些醃臢事,幾家貴女厭惡的掃了眼宋朝,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你甜蜜的不會也是競爭對手吧?現在正主在場實在不好傳八卦,隻能暫且隱下,等迴了商丘她們馬上造謠吃瓜。
另一邊,就連小南子都看出來自己師父不喜宋朝,不過這正好。她也討厭宋朝,不愧是是自己的師傅,連討厭的人都一樣。
又見師傅腳步越來越快,南子小短腿登出殘影:
“師傅走慢一點,等等我啊~”
……
這隻能算是小插曲,夏諭遊春之心不減。
遊曆商丘四境,夏諭很是欣賞了一番宋地風光,睢上人物風流。
美景在側,或垂釣、或撫琴、或行棋……盡興之時親治庖廚,火鍋、烤肉、肉羹皆興手拈來。南子吃的滿嘴是油,讚歎不止,直誇師傅“庖中仙”,聽的夏諭不禁莞爾。
之後幾日夏諭主要精力都放長在了南子學業上,已摹完了道德經全篇,還教了一套禮儀。
宋國之行,已逾半月,夏諭收獲頗豐,但離家日久,歸心日堅,是時候歸魯了。
教學任務方麵,將“南子手抄版道德經”交給宋公。再讓宋公隨意考教經文中的句子,南子都能一一應答如流。
南子呈現的教學效果太離譜了,宋公欒初時還不信,多番考教之後才接受了這個事實。
結果自然是宋公欒高興的嘴都笑歪了,很是歎了幾句:“天眷我宋國。”
不過很快這位老父親就開始惋惜了:“若為男嗣,繼我社稷,宋當大興啊。”
女兒這般聰慧天縱,卻不能繼承自己的基業,宋公很惆悵。惆悵歸惆悵,南子進步飛速卻是事實,宋公欒自然歡喜。
他最了解自己寶貝女兒的性格,跳脫的很,短短十餘日能有如此成果,孟子功不可沒。
宋公是個實在人,有功必酬,當場賜下很多珍玩財貨,但都被夏諭一一拒絕。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公女既師吾習六藝,今略有所得,餘之本分而已。”
少年一番話說完,宋公欒不禁肅然起敬,當即稽首一禮。尊卑有別,夏諭不敢受其禮,還禮一拜。
到了離別之日,南子立於城頭抱著一副圍棋淚眼婆娑,目送夏諭北行。
魯宋兩國是接壤的,從商丘起行,向北穿越宋境就可抵達叔孫氏的領地,再沿著泗水便能至曲阜。
宋公一路將夏諭一行人禮送至邊境,贈上一些糧草器械,方才引軍而歸。
入了魯國南境,夏諭歸心似箭,也懶得查探叔孫氏治下領地的山川地理,極速向北行軍。快馬加鞭之下,隻花了六七日便到了曲阜。
將麾下近三千多人暫時安置,夏諭歸於暇邑,與兄長阿母許久未見,自然是一番親近孺慕。
雅姐姐等候他多時,二人相見那是幹柴陪烈火……啥也沒幹。夜裏,兩人互相依偎著互訴衷腸,緩緩入眠。之後,夏諭又逐個安慰知書與司琴,一刻不得閑。
三個妹子他都轉成這樣,夏諭簡直不敢想那些主角立純情人設,開幾十個後宮是怎麽玩轉的?玄幻修仙科技飛升就算了,就當你黃帝再世有個核動力鐵腎。可曆史文呢?凡夫俗子後宮多了,忙不過來不怕帶帽嗎?昏君們都知道在皇宮放太監……
最後的最後還剩某隻寵物,不知道居居爆是不是基因突變的原因,都快一年了也沒從寵物小香豬長成過年豬,細看之下還是挺可愛的。
家中諸事還算順遂,國中形勢卻是大變。
夏諭離家這半年多,曲阜發生了很多事。流量最多的就是孟氏與季氏正氏宣布聯姻,孟老宗主喪期已過,過不了多久兩家就要定親,廟見祖宗了。
其次就是,叔孫氏老宗主纏綿床榻,兩月不朝,已於月前病故,其子叔孫不敢繼位宗主、任魯國司徒。
想到那個雖其貌不揚,但待人和善的和藹老人,夏諭在心中默默為其送別。
昔日的三桓上卿如今隻剩季意如一人了,隻能感歎歲月如刀,昔人不再啊。
季意如對此唏噓不已,但他沒時間緬懷故友了,此時的他已經抵達人生的巔峰。
魯公龜縮於宮中,孟氏宗主是他的女婿子侄、老叔孫婼已故,叔孫不敢平庸懦弱,見孟季兩家聯姻相合,已化為季意如的應聲蟲。
如今之魯國,季意如已勢同國君,他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越發驕橫不堪,橫行國中,隨意出入宮城內外,視魯君於無物。
六月,魯公姬稠祭祀宗廟,竟然發現連相關的祭祀人員都湊不齊,盛怒之下,當即就要處罰“禮部”人員。
主祭的禮官支支吾的交代:季氏公器私用,他們這些官方人員都被大司馬季意如征用,跑去祭祀季氏的家廟了。
魯公聞之,久久無言,後哭於宗廟,向曆代先君告罪,自陳己過,國中家族聞之,憐者甚眾,愈發不滿季氏專政。
曲阜,孔家杏林。
得知“魯公哭廟”的消息之後,講《道德經》講到一半的孔子呆立良久,隨後便是須發皆張、怒發以至失冠,竟連師長的儀態都不顧,猛的一錘案幾:“禮樂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有不失,季氏上陵國君,下奪黎民,其子孫必至於式微也!”
席間聽課的孔子門生也紛紛出聲,附和者有之,懼三桓而婉勸孔子亦有之。
更有來自臧家的臧會,對三桓無差別攻擊:“三家專公室之祿而竊魯國之政,本其私意欲以利其子孫也!豈不知子孫之微實兆乎此哉!”
話音剛落,方才還激揚文字的眾人瞬間都安靜了下來。原因無他,三桓嫡係子弟,被譽為孟子的孟閱就在場。
當著三家最傑出的子弟的麵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以後三家必定會如魯公一般被以下克上而衰亡,這不是找死嗎?
夏諭今日特地前來聽孔子講學,順便做個告別,他馬上就要就封汶上之地了,若是能挖幾個人才走最好不過。
誰知出了這檔子事,如此口出不遜,他還以為是誰呢?
循聲望去,夏諭微微一怔,隨即便饒有興趣的打量起出言之人。
似是榮華不在,其人一身灰白布袍,木簪束發,拾搗的還算幹淨,精氣神出乎意料的不錯。
這是臧會?當年被孟氏隨意踩死的倒黴蛋?
說來可笑,臧會被夏諭坑的聲名狼藉,為家族所不容,這才拜師孔子學禮以求改過,孔子念其誠,許其“旁聽”,方有今日之會。
更離譜的是,這竟是二人第一次正式見麵。
夏諭累其至此,要說心懷愧疚什麽的……他還真沒有。經曆了那麽多,夏諭早已不是昔日的少年,臧會一個可以借力的石頭而已,踩了也就踩了。
如今借力石變成了攔路小石子,跨過去就是,何必再碾它。
不過今日與會者不少,臧賜當眾非議三桓,消息難免傳揚出去,夏諭需要表明自己作為三桓子弟的態度立場:“天道有序,一葉落,知天下秋,家國興盛衰亡,自有肉食者謀之。臨事宜多聞闕疑,慎言其餘,方能人盡其份,望臧家君子勉之。”
簡單來說,夏諭並沒有旗幟鮮明的批判其人,而是讓臧會多聽少說,做好自己份內之事,有些事還輪不到他來管。
作為三桓子弟,夏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卻沒有以勢壓人,反倒有幾分諭教的意思。
臧氏被三桓欺壓的太慘了,剛才臧會一時上頭口不擇言,其實一番話出口他就後悔了,心中一陣陣的後怕。
如今孟氏君子給了個台階下,臧會心中慶幸,當即整容斂色、躬身一拜:“多謝孟子教誨。”
夏諭麵上波瀾不驚,淡淡道:“不必如此。”
臧會迴身落坐,再看人群中風華萬千、卓爾不群的俊雅少年,心中好感大增。
這才是真君子啊!怪不得國中女子擲果盈車,他要是個女……
不像其兄孟何忌,想當年其人小小年紀,心思何其歹毒!無恥至極!害他至此!
夏諭之言不僅讓臧會這個苦主感激仇人,孔門眾多弟子也是歎服不止。
孔子正了正冠,平複心情,滿意的看向夏諭,讚許道:“弱冠之年,享譽四海,望之如雲,泰而不驕,貴而不舒,誠君子也。大哉斯言,諸子可師之。”
“夫子過譽了。”夏諭起身謙虛一禮。
子路卻是朝著夏諭微微一笑:“夫子所言極是。”
其餘眾多弟子多是附和道:“夫子所言極是。”
耳中多是諸生讚許之言,夏諭心中慨歎,這時候的孔子還沒發育成完全體,門下最牛批的幾個弟子不是小屁孩就是沒出生。
十哲中就子路和顏迴他爹在,其他的幾位還得過幾年,挖人都不好挖。
不過夏諭相信,人才是培養出來的,沛縣的那群老流氓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這些人基本素質不差,挖上一些人從基層坐起應該可以。
該向一些寒們弟子伸出橄欖枝了。
……
待今日講學完成,眾弟子離去,孔子單獨將夏諭引至屋舍。
輕抿一口茶水,夏諭見孔子愁眉不展,問道:“夫子似有心事?”
孔子輕歎一聲,他是知道自己弟子能力的,想請他出出主意:“君上有意聘吾為曲阜令……”
“閱不日將就領汶陽,國中諸事,若不涉孟氏不願再擾。”夏諭搖搖頭,不想參與此事。無非是魯公在垂死掙紮,病急亂投醫罷了。
除非三桓內亂大小宗、家臣相互攻伐,又或者外部勢力介入,不然僅憑一個孔子是打不開局麵的。
雖然前途渺茫,但夏諭知道孔子一定會去當這個中都宰輔佐魯公,然後走到三桓對立麵的,最終被逐出魯國,無奈之下隻能周遊列國。
勸孔子莫要搭理魯公的拉攏?
沒有用的。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孔子固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