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東宮經筵(壹)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月二十二日。
洛都上一場雪還沒化透,新雪已是迫不及待紛遝而至,就像是老天爺要給這個多事之冬再上上強度一般。
聞著官味兒雲集洛都的假道士們大概要感歎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那個莫名其妙的建築總公司,最近在洛都名聲大噪,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胡永坤在坊間已經有了青天大老爺、再生父母的名聲,這叫李代桃名的胡永坤,又是激動又是惶恐,那叫一個酸爽。
好在,明相壓根兒不在意這些虛名,不管是美名,還是罵名,隻要不耽誤他執政,愛說啥說啥,愛算在誰頭上就算在誰頭上。
《蝶戀花》裏的那些驚世之作原創者至今成迷,許多人都懷疑是薑雲逸手筆,但沒人敢跑去找他求證,張自在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有爭議才有熱度嘛,有熱度才好壓熱搜嘛。
公侯們最近心情極其惡劣,這個建築總公司分明就是個討飯的,卻借著那個見鬼的《蝶戀花》的勢,強索他們的錢財,給自己攬聲望,行徑之卑劣,簡直令人發指。
呸!臭不要臉!
胡永坤已經被各種熟人警告過好幾次了,吃獨食會沒有朋友的。
於是,今日發行的大周日報頭版便集中報道了洛都賑災、修繕危房工程募捐紀實,詳盡地報道了公侯們慷慨解囊的主要過程,公布了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名單。
各公侯府的大名都用加大號的字印在了頭版上。其他捐款捐物的,一個名都沒拉下,不厭其煩、不辭冗長地用了整整四個版麵專門報道這件事。
你們的錢沒有白花,獎勵一朵小紅花,附贈來自班主任的摸頭殺和讚許的微笑。
細碎的雪花中,已經荒廢了四十年的東宮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也有了新主人。
司農寺、少府和將作監,緊趕慢趕把活兒幹完了,卻沒撈到多少油水,都怪那豎子多事。
今日,東宮外緊內忙。
姬十三早早起床,繼續預習農學,不僅要研究農學經義,還要涉獵農業水利科學,啥都不懂就啥也插不上嘴,啥也插不上嘴就啥也不是...
辰時中,姬十三便放下書卷,來到東宮門口。
今日是東宮經筵第一講,他有一重學生的身份在裏麵,迎接老師乃是本分。
嘚嘚嘚!
馬蹄輕快地踢踏著大青石地麵,車夫輕拽韁繩,馬車便穩穩地停在東宮門口。
車簾掀開,露出一張年輕的臉。
“這天寒地凍的,都擋不住殿下的熱情似火,竟還折節出迎,真叫臣受寵若驚。”
薑雲逸跳下馬車,邊敷衍行禮,邊出言調戲。
姬十三似乎早就習以為常,當即嗬嗬笑道:“明相日理萬機,仍從百忙之中拔冗蒞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
四周的太監、禁衛以及跟隨而至的韓天養,都是神色怪異,卻得使勁繃著才能不笑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對年輕得過分的君相身上,莫名生出許多感觸,這大周朝廷,日後定會綻放出別具一格的新氣象。
嘚嘚嘚!
一陣密集的馬蹄聲,踢踏著細碎的雪花,迅速逼近。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好幾輛馬車次第而至。
內閣首相宋九齡從第一輛馬車上下來後,馬車便迅速讓開,緊接著便是司農寺卿衛忠先、太仆寺卿韓三元、鴻臚寺卿薛定貴、廷尉寺卿張朝天、河南尹鄭長峰竟到得齊齊整整。
嘚嘚嘚!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比先前更急促幾分。
二騎拱衛著一輛馬車,停在東宮大門前,執金吾陳之龍、衛尉北宮越,兩位實權大將們翻身下馬,卻隻是聚集在馬車前,待李鎮元從馬車上下來,二將這才簇擁著李鎮元上前見禮。
嘚嘚嘚!
最後一批四輛馬車尾隨而至,宗正寺卿姬太鱗在小太監攙扶下,率先下了馬車,少府卿文仲謀、太仆寺卿馮德光以及將作大匠張玉衡也緊隨其後。
洛都的頂級權貴們幾乎都到齊了,隻是這先來後到的順序就很微妙,宋相沒有拖到最後,反倒是領袖公侯第一批到的。
這一場,顯然不止是經筵那麽簡單。
嘚嘚嘚!
一輛孤零零的馬車平穩地行駛在大青石路麵上,五百禁衛簇擁著馬車勻速行來。
“東宮經筵農學首席講習、翰林學士許好問到!”
今日名義上的正主終於到了。
姬十三率領眾臣在東宮門前列隊恭迎。
躲在人群後麵的張自在,鬼鬼祟祟地指揮采風使、畫師寫生記錄要點,莫名其妙屁股上挨了一腳,登時霍然轉身,怒目審視背對著他的公侯們。
“侯爺,你這一腳毫無道理!”
“我是你爹!”
老子打兒子,天地至理。
幾位原本板著臉的公侯大將差點沒繃住,微微有些騷動。韓三元也下意識看向站在邊緣處含蓄傻笑的大孫子,莫名地也想給他一腳。
馬車穩穩地停在東宮門口,禁衛自覺散開拱衛,所有人都自覺嚴肅了起來。
“學生姬十三恭迎許夫子!”
許好問下了馬車,看到偌大陣仗也是感慨萬千,卻也得趕緊收攝心神,認真還禮。
這一幕,仿佛永遠定格在了曆史的長河中,開啟了大周經筵新紀元。
隻有畫師全神貫注、運筆如飛,使出渾身解數盡可能地畫下這曆史性的一幕的關鍵點。
東宮承天殿,可容納百餘人。
原本是太子與東宮屬官議事的地方,不過先前立儲時皇帝隻任命了太子三師及詹事,都是虛銜,並沒有具體屬官。
一張超大規格的橢圓形會議桌,光潔的玉體橫陳於大殿正中央,三十六把交椅鱗次櫛比。
姬十三親自攙扶著許夫子入座於主賓位置,然後再虛讓了一下宋李二位老相國(太師、太保)後,便自己坐到了主位上,眾臣這才次第落座。
新任東宮常侍劉德柱指揮著小太監有條不紊地奉茶。
韓天養則坐於橢圓長桌外圍的椅子上,手裏一疊麻紙、一支炭筆。
張自在則仍在和畫師交流要點。
姬十三領了一輪茶後,放下茶碗,昂首挺胸道:“天寒地凍,卻擋不住許夫子、宋太師、李太保及諸位國之棟梁的熱情似火,孤受寵若驚。”
薑雲逸神色怪異地看著這個姬大頭,身後的韓天養手中的炭筆都差點掉了。
張自在使勁捂著嘴才沒笑出聲來。
隻有晚到的重臣們及許夫子沒有察覺其中殊意。
洛都上一場雪還沒化透,新雪已是迫不及待紛遝而至,就像是老天爺要給這個多事之冬再上上強度一般。
聞著官味兒雲集洛都的假道士們大概要感歎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那個莫名其妙的建築總公司,最近在洛都名聲大噪,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胡永坤在坊間已經有了青天大老爺、再生父母的名聲,這叫李代桃名的胡永坤,又是激動又是惶恐,那叫一個酸爽。
好在,明相壓根兒不在意這些虛名,不管是美名,還是罵名,隻要不耽誤他執政,愛說啥說啥,愛算在誰頭上就算在誰頭上。
《蝶戀花》裏的那些驚世之作原創者至今成迷,許多人都懷疑是薑雲逸手筆,但沒人敢跑去找他求證,張自在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有爭議才有熱度嘛,有熱度才好壓熱搜嘛。
公侯們最近心情極其惡劣,這個建築總公司分明就是個討飯的,卻借著那個見鬼的《蝶戀花》的勢,強索他們的錢財,給自己攬聲望,行徑之卑劣,簡直令人發指。
呸!臭不要臉!
胡永坤已經被各種熟人警告過好幾次了,吃獨食會沒有朋友的。
於是,今日發行的大周日報頭版便集中報道了洛都賑災、修繕危房工程募捐紀實,詳盡地報道了公侯們慷慨解囊的主要過程,公布了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名單。
各公侯府的大名都用加大號的字印在了頭版上。其他捐款捐物的,一個名都沒拉下,不厭其煩、不辭冗長地用了整整四個版麵專門報道這件事。
你們的錢沒有白花,獎勵一朵小紅花,附贈來自班主任的摸頭殺和讚許的微笑。
細碎的雪花中,已經荒廢了四十年的東宮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也有了新主人。
司農寺、少府和將作監,緊趕慢趕把活兒幹完了,卻沒撈到多少油水,都怪那豎子多事。
今日,東宮外緊內忙。
姬十三早早起床,繼續預習農學,不僅要研究農學經義,還要涉獵農業水利科學,啥都不懂就啥也插不上嘴,啥也插不上嘴就啥也不是...
辰時中,姬十三便放下書卷,來到東宮門口。
今日是東宮經筵第一講,他有一重學生的身份在裏麵,迎接老師乃是本分。
嘚嘚嘚!
馬蹄輕快地踢踏著大青石地麵,車夫輕拽韁繩,馬車便穩穩地停在東宮門口。
車簾掀開,露出一張年輕的臉。
“這天寒地凍的,都擋不住殿下的熱情似火,竟還折節出迎,真叫臣受寵若驚。”
薑雲逸跳下馬車,邊敷衍行禮,邊出言調戲。
姬十三似乎早就習以為常,當即嗬嗬笑道:“明相日理萬機,仍從百忙之中拔冗蒞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
四周的太監、禁衛以及跟隨而至的韓天養,都是神色怪異,卻得使勁繃著才能不笑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對年輕得過分的君相身上,莫名生出許多感觸,這大周朝廷,日後定會綻放出別具一格的新氣象。
嘚嘚嘚!
一陣密集的馬蹄聲,踢踏著細碎的雪花,迅速逼近。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好幾輛馬車次第而至。
內閣首相宋九齡從第一輛馬車上下來後,馬車便迅速讓開,緊接著便是司農寺卿衛忠先、太仆寺卿韓三元、鴻臚寺卿薛定貴、廷尉寺卿張朝天、河南尹鄭長峰竟到得齊齊整整。
嘚嘚嘚!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比先前更急促幾分。
二騎拱衛著一輛馬車,停在東宮大門前,執金吾陳之龍、衛尉北宮越,兩位實權大將們翻身下馬,卻隻是聚集在馬車前,待李鎮元從馬車上下來,二將這才簇擁著李鎮元上前見禮。
嘚嘚嘚!
最後一批四輛馬車尾隨而至,宗正寺卿姬太鱗在小太監攙扶下,率先下了馬車,少府卿文仲謀、太仆寺卿馮德光以及將作大匠張玉衡也緊隨其後。
洛都的頂級權貴們幾乎都到齊了,隻是這先來後到的順序就很微妙,宋相沒有拖到最後,反倒是領袖公侯第一批到的。
這一場,顯然不止是經筵那麽簡單。
嘚嘚嘚!
一輛孤零零的馬車平穩地行駛在大青石路麵上,五百禁衛簇擁著馬車勻速行來。
“東宮經筵農學首席講習、翰林學士許好問到!”
今日名義上的正主終於到了。
姬十三率領眾臣在東宮門前列隊恭迎。
躲在人群後麵的張自在,鬼鬼祟祟地指揮采風使、畫師寫生記錄要點,莫名其妙屁股上挨了一腳,登時霍然轉身,怒目審視背對著他的公侯們。
“侯爺,你這一腳毫無道理!”
“我是你爹!”
老子打兒子,天地至理。
幾位原本板著臉的公侯大將差點沒繃住,微微有些騷動。韓三元也下意識看向站在邊緣處含蓄傻笑的大孫子,莫名地也想給他一腳。
馬車穩穩地停在東宮門口,禁衛自覺散開拱衛,所有人都自覺嚴肅了起來。
“學生姬十三恭迎許夫子!”
許好問下了馬車,看到偌大陣仗也是感慨萬千,卻也得趕緊收攝心神,認真還禮。
這一幕,仿佛永遠定格在了曆史的長河中,開啟了大周經筵新紀元。
隻有畫師全神貫注、運筆如飛,使出渾身解數盡可能地畫下這曆史性的一幕的關鍵點。
東宮承天殿,可容納百餘人。
原本是太子與東宮屬官議事的地方,不過先前立儲時皇帝隻任命了太子三師及詹事,都是虛銜,並沒有具體屬官。
一張超大規格的橢圓形會議桌,光潔的玉體橫陳於大殿正中央,三十六把交椅鱗次櫛比。
姬十三親自攙扶著許夫子入座於主賓位置,然後再虛讓了一下宋李二位老相國(太師、太保)後,便自己坐到了主位上,眾臣這才次第落座。
新任東宮常侍劉德柱指揮著小太監有條不紊地奉茶。
韓天養則坐於橢圓長桌外圍的椅子上,手裏一疊麻紙、一支炭筆。
張自在則仍在和畫師交流要點。
姬十三領了一輪茶後,放下茶碗,昂首挺胸道:“天寒地凍,卻擋不住許夫子、宋太師、李太保及諸位國之棟梁的熱情似火,孤受寵若驚。”
薑雲逸神色怪異地看著這個姬大頭,身後的韓天養手中的炭筆都差點掉了。
張自在使勁捂著嘴才沒笑出聲來。
隻有晚到的重臣們及許夫子沒有察覺其中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