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蔡琰從書房走出,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臂,一蹦一跳離開了。


    書房中,王匡看著手中書信,不由得滿意地點點頭。


    蔡琰的書法學自蔡邕,寫得還是蔡邕獨創的飛白體。


    一共三封書信,分別寫給衛臨、張遼、孫觀等人。


    很快,曹性挑了幾人過來。


    正是以前劉家堡的劉頓、劉禮兩人。


    “書信務必盡快送到,不可遲疑。”王匡看著三人,鄭重道。


    “屬下遵命!”曹性三人拱手抱拳道。


    王匡點點頭道:“去吧,注意安全。”


    三人轉身離去。


    “召鄒正、高順、魯肅前來。”王匡想了一會兒,命令身側仆從道。


    “是。”


    這仆從是從洛陽就跟著王匡的,名字叫大有,外表很憨厚,但是為人很機靈,於是王匡從洛陽出來時,就將之帶在身邊。


    不多時,魯肅、高順、鄒正前後腳來到王匡書房。


    “時間緊迫,我就直接說了。”王匡示意三個人坐下,開口道。


    三人聞言也是重重的點點頭,認真地看著王匡。


    “第一件事,五日後召集十八縣縣令來懷縣議事。


    文玉,此事你熟悉,就由你來辦,等我消息,立刻發出去。”


    文玉,縣令鄒正的字。


    “屬下遵令!”鄒正拱手道。


    “第二件事,接管懷縣城防,這件事交給伯達,老兵帶新兵,盡快熟練。”


    “末將遵命!”高順拱手抱拳,身上鎧甲鏗鏘。


    “第三件事,開墾新田的方案。我聽聞懷縣有田十三萬畝,我想還是到三十萬畝為好。


    子敬,這件事交給你來做,這也是對你的考驗。”


    “屬下遵令。”魯肅也進入了狀態。


    “此事,你需要需要尋找一人為助力。”王匡見魯肅一臉嚴肅,滿意地點點頭,又轉頭看向鄒正,問道:“


    文玉,我聞一人名為韓浩,頗有賢名,不知你可聽聞?”


    “韓浩?黃巾之亂時,我曾聞一人名為韓浩。其人果敢,黃巾軍襲擊修武縣,韓浩挺身而出率眾與敵鏖戰,擊退來犯之敵,名傳一時。


    不知太守所言可是此人?”


    鄒正聞言,皺眉思索一番,忽然想到修武縣有一人名為韓浩。


    “正是其人,此人有大才,我即可書信一封,征召其為從事。”王匡大樂,連忙道。


    “郭大寶,郭大寶,你不是說我不派你外出嗎?你且領我此令召韓浩來。”王匡起身對著門外大喊。


    郭大寶正侍衛門前,聽到王匡唿喊,連忙放下手中釘耙,轉身進門道:“屬下遵命!”


    “文玉,還請你找一個熟悉修武縣的小吏,與他同去。”王匡又對鄒正道。


    鄒正自無不應允。


    “子敬,你且先拿出墾田方案,定要腳踏實地,選出水土適宜的耕地。”


    聽著王匡的叮囑,魯肅感覺到這份命令的重要。


    “屬下定盡心竭力,不負任命。”如今魯肅也是王匡身邊的主記,是太守府的重要屬官之一。


    “今日事先到此,勞煩三位用心處理。”


    眾人領命散去。


    獨留王匡一人坐在書房,思考著韓浩其人。


    韓浩,曆史上就是王匡的從事,隻可惜不能用。


    要知道韓浩可是王匡、袁術、夏侯惇、曹操同時看中的人。


    韓浩一生留下兩件光輝事跡。


    其一是是在曹操麾下任職時,留下了萬世之法之名。


    那時曹操還在徐州找陶謙為父報仇。


    呂布聽從陳宮建議偷襲兗州,夏侯惇與呂布交戰。


    呂布派人到夏侯惇營中詐降,趁機劫持夏侯惇。


    主帥夏侯惇被劫,軍中直接大亂。


    當時韓浩守在營門口,把各將領都召集在一起,讓他們去安撫手下的士兵,不得貿然行動,夏侯惇的軍隊才慢慢穩定下來。


    韓浩到夏侯惇的住所,怒斥挾持夏侯惇的人說:“你們這些兇殘的叛逆者,居然敢將大將軍挾持作為人質,難道你們不想活了?而且我身負討伐叛賊的使命,難道我會因為一個大將軍,而放任你們為所欲為嗎?”


    又哭著對夏侯惇說:“大將軍,國法如此,我不得不這樣做!”


    立即召集士兵攻打劫持者。


    劫持者害怕得連連叩頭,說:“我們隻是求財,放我們一條生路吧!”


    韓浩痛斥劫持者的行為,將他們全部殺死。


    夏侯惇也免於一死。


    曹操聽說此事,對韓浩說:“你的做法真可謂作為萬世之法。”


    於是發布命令:今後如有劫持人質的,連人質一同消滅,不要顧及人質。


    自此,劫持人質的事情幾乎再也沒有發生過。


    第二件事就是王匡記得韓浩的關鍵。


    屯田,幾乎是曹操崛起的關鍵一招,而韓浩是屯田製的發起人之一,為曹操勢力積蓄力量做出的極大的貢獻。


    建安元年,曹操采納棗祗和韓浩的建議,在許都附近進行屯田。


    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


    這也是王匡如今的政策,實驗屯田。


    那時屯田的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號稱為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


    當年屯田收獲穀物有一百萬石,極大的緩解了社會矛盾和曹軍的物資緊缺。


    於是各州郡都設置田官、儲存穀物,軍隊四處征戰,沒有運糧之勞,得以兼並群賊,平定天下。


    曹操因韓浩的功勞,升任他為護軍。


    此外,在官渡之戰之後,曹操追殺袁尚、袁熙到柳城,領軍史渙認為深入遠道並非萬全之計,想與韓浩一同諫阻曹操,但反被韓浩勸阻。


    最後,依曹操計劃進行,終於大破烏桓,攻破柳城,韓浩改任為中護軍,設置長史、司馬 ,與史渙共同負責掌管禁軍。


    此事展現出韓浩不俗的軍事眼光。


    建安二十年,韓浩跟隨曹操攻打漢中的張魯,張魯投降。眾人認為韓浩的智略足以防守邊疆,可以留下鎮守漢中,統率諸軍。曹操不舍得韓浩。於是曹操帶他迴到都城。韓浩死後,曹操甚覺可惜。韓浩無子,以養子韓榮繼嗣爵位。


    因此,或許韓浩沒有諸葛亮、周瑜那般耀眼,但是他絕對是曆史上算得上的人物。


    如能得到他的效力,恐怕王匡麾下實力必定大增。


    王匡歎了口氣,道:“天下英雄何其多,而我不能用之,何其憾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