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渡河而過不久,張遼一行暫時駐紮在武德縣休息。
“報~校尉大人,外麵有人自稱是太守使者劉頓,要見校尉。”
一士卒來到大帳前通報。
“快請。”張遼聞言,放下手中書卷道。
“是!”士卒道。
很快劉頓跟隨士卒來到帳中。
“劉頓見過張校尉。
這是太守大人命我交給張校尉的書信。臨行前,太守交代說:此信所言之事非常重要。”
“好。”張遼接過書信,當即打開細讀。
王匡在信中說:令張遼領兵馬屯兵波縣,見機行事。
信中還說,五日後召集全郡縣令(縣長)、縣丞、縣尉會議,以波縣為中心的,沁水、軹縣、河陽、溫縣、野王、州縣、平皋等西部八縣但有不參會者,即刻抓捕,押送懷縣。
張遼讀完信後,將信重新收了起來,看著劉頓道:
“張遼遵命!請你迴去轉告太守大人,張遼即刻出發,絕不誤事。”
“是!”劉頓拱手告退。
同一時間,曹性也來到了野王縣郡丞臨時執政之所。
看著門前的侍衛,曹性上前道:“請通報,河內太守派使者前來拜見。”
“你且等著。”門口侍衛聞言,對視一眼,一人轉身進門通報去了。
不多時,那侍衛的身影再次出現。
“郡丞大人請你進去,其他人不可進府。”
曹性聞言笑了笑,隨手把馬韁交給部下,道:“你們在此稍歇,我進去郡丞。”
“是!”曹性帶來的十餘名士卒齊聲道。
曹性看著這富麗堂皇道郡丞府邸,心中不免緊張幾分,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覺得著郡丞必是太守大人之敵,且尚未摸清敵人底細,心中打起十二萬分警惕。
轉過一段連廊,就看到一人坐在涼亭邊觀魚。
那人文士打扮,披頭散發,看不清麵容。
身邊的領路的仆人停下腳步,曹性知道眼前這個就是郡丞衛臨沒錯了。
“太守麾下右司馬曹性拜拜郡丞。”曹性不失禮地拱手一拜,口中自報家門。
“嗬嗬,太守?這太守是哪家的?”衛臨目光隻是留在湖水中,好似隻有水中魚才能吸引他的視線。
“正是大漢河內郡太守王匡大人。”曹性站直身軀,托著眼皮不冷不熱道。
“噢,河內郡三年無太守,今天卻突然蹦出個太守來。
那王匡太守遣你前來何事?”
衛臨語氣傲慢,好似絲毫不把太守王匡放在眼裏。
“正如衛郡丞所言,河內無太守三年有餘,郡中諸事荒廢。
如今王太守應朝中征召上任,自然要改善這一局麵。
特此請郡丞前往郡治懷縣一同商議河內郡的政事和十八縣百姓的生計。”
曹性說完,雙手將王匡交代的書信送上。
衛臨盯了曹性一眼,好一會兒才將其手中書信接過來看。
曹性見衛臨在看書信,自知自己的任務完成。
心中不由得嘲諷起來,新任太守上任,你還不去拜見?竄居野王為政?
“曹性任務完成,這就迴懷縣複命,就不打擾衛郡丞雅致了。”
曹性拱手再拜,也不理會衛臨轉身離去。
衛臨瞥了一眼曹性的背影,心中火氣上湧,這王匡一個手下就幹不把他放在眼中!
還要自己即刻前往懷縣會見?我就不去,你能把我怎樣!
憤怒的把書信撕碎,狠狠地扔到池水中,引來魚兒爭相啄食。
這時,一青衣人從連廊盡頭快步走來。
“叔父,家中來信。”青衣人將書信交與衛臨。
衛臨點了點頭,強行壓住了心中怒氣,接過信件。
這才一看,無名怒火直衝腦門子。
信中說,這王匡是蔡邕好友,蔡邕的二女兒蔡琰正是衛臨侄子衛寧的未婚妻。
所以這王匡也算是自己人。
且王匡來自琅琊王氏,又與太原王氏關係密切……
家中意思是如果這個王匡識趣,那暫時就不與他發難。倘若王匡不知分寸,那就集合衛氏力量將之逼走。
衛臨想著家中本來花了三千金才給自己謀了個郡丞的職位,多年中又打點許多,就是為了更進一步坐上郡守之位,結果卻被王匡搶先一步,占了位置,心中愈發憋屈。
再次把書信撕碎,撒了滿地都是。
“叔父,這是家主來信,你這般模樣不好吧。”青衣人淡淡道,語氣中有些不滿。
“伯覦,是叔父失態了。”衛臨聽出了青衣人的不滿,沉聲道。
衛臨是當代衛家主要人物之一不錯,但是也僅限於此。
眼前這位是家主長子衛覬,字伯覦,少有才名,以才學揚名於世。
既是家主嫡長子,又有才學在身,這衛覬幾乎就是河東衛氏下一任家主了。
而其弟衛寧,字仲道。
生得一副好皮囊,又是世家子弟,到處摘花訪柳,流連於風月之所,名聲不盛。
倒是因為少年時衛氏與蔡邕定了一場親事,使得這衛仲道沾了光。
“叔父,還是按照族中的意思來吧。侄兒告退。”衛覬聞言不再計較,轉身離去。
獨留下衛臨苦笑。
什麽叔父,不過偏房一子罷了。
罷、罷、罷!
隨他去吧。
“來人,準備去懷縣。”
衛臨的聲音自涼亭中響起,不遠處跪坐在地的侍者低頭稱是。
遠在黎陽縣的孫觀也接到了王匡的來信。
“孫大人,我是太守大人麾下屯將劉禮,奉命前來送信。”
劉禮沿著黃河北岸行進,在冀州的黎陽縣找到才渡河成功的孫觀等人,經過好一番交流才見到孫觀。
“劉屯將一路辛苦,還請坐下歇息。”接過劉禮手中的書信,孫觀連忙打看掃了一眼,心中已經有數。
接著道:“劉屯將年紀輕輕就已經做到屯將之位,真是年少有為啊。”
“孫大人過譽了。
大人得太守大人看中,獨領一軍,以後定然是太守麾下重要將領,到時候還請大人關照。”
劉禮雖然不是世家子弟,卻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談吐之間皆有章法。
“哈哈哈,來人,馬上安排飯菜。
劉老弟,稍後我等幾人一同前往朝歌如何?”
孫觀聞言,使人安排飯菜,請劉禮一同用飯,可謂給足了麵子。
“固所願爾。”劉禮欣然接受。
“報~校尉大人,外麵有人自稱是太守使者劉頓,要見校尉。”
一士卒來到大帳前通報。
“快請。”張遼聞言,放下手中書卷道。
“是!”士卒道。
很快劉頓跟隨士卒來到帳中。
“劉頓見過張校尉。
這是太守大人命我交給張校尉的書信。臨行前,太守交代說:此信所言之事非常重要。”
“好。”張遼接過書信,當即打開細讀。
王匡在信中說:令張遼領兵馬屯兵波縣,見機行事。
信中還說,五日後召集全郡縣令(縣長)、縣丞、縣尉會議,以波縣為中心的,沁水、軹縣、河陽、溫縣、野王、州縣、平皋等西部八縣但有不參會者,即刻抓捕,押送懷縣。
張遼讀完信後,將信重新收了起來,看著劉頓道:
“張遼遵命!請你迴去轉告太守大人,張遼即刻出發,絕不誤事。”
“是!”劉頓拱手告退。
同一時間,曹性也來到了野王縣郡丞臨時執政之所。
看著門前的侍衛,曹性上前道:“請通報,河內太守派使者前來拜見。”
“你且等著。”門口侍衛聞言,對視一眼,一人轉身進門通報去了。
不多時,那侍衛的身影再次出現。
“郡丞大人請你進去,其他人不可進府。”
曹性聞言笑了笑,隨手把馬韁交給部下,道:“你們在此稍歇,我進去郡丞。”
“是!”曹性帶來的十餘名士卒齊聲道。
曹性看著這富麗堂皇道郡丞府邸,心中不免緊張幾分,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覺得著郡丞必是太守大人之敵,且尚未摸清敵人底細,心中打起十二萬分警惕。
轉過一段連廊,就看到一人坐在涼亭邊觀魚。
那人文士打扮,披頭散發,看不清麵容。
身邊的領路的仆人停下腳步,曹性知道眼前這個就是郡丞衛臨沒錯了。
“太守麾下右司馬曹性拜拜郡丞。”曹性不失禮地拱手一拜,口中自報家門。
“嗬嗬,太守?這太守是哪家的?”衛臨目光隻是留在湖水中,好似隻有水中魚才能吸引他的視線。
“正是大漢河內郡太守王匡大人。”曹性站直身軀,托著眼皮不冷不熱道。
“噢,河內郡三年無太守,今天卻突然蹦出個太守來。
那王匡太守遣你前來何事?”
衛臨語氣傲慢,好似絲毫不把太守王匡放在眼裏。
“正如衛郡丞所言,河內無太守三年有餘,郡中諸事荒廢。
如今王太守應朝中征召上任,自然要改善這一局麵。
特此請郡丞前往郡治懷縣一同商議河內郡的政事和十八縣百姓的生計。”
曹性說完,雙手將王匡交代的書信送上。
衛臨盯了曹性一眼,好一會兒才將其手中書信接過來看。
曹性見衛臨在看書信,自知自己的任務完成。
心中不由得嘲諷起來,新任太守上任,你還不去拜見?竄居野王為政?
“曹性任務完成,這就迴懷縣複命,就不打擾衛郡丞雅致了。”
曹性拱手再拜,也不理會衛臨轉身離去。
衛臨瞥了一眼曹性的背影,心中火氣上湧,這王匡一個手下就幹不把他放在眼中!
還要自己即刻前往懷縣會見?我就不去,你能把我怎樣!
憤怒的把書信撕碎,狠狠地扔到池水中,引來魚兒爭相啄食。
這時,一青衣人從連廊盡頭快步走來。
“叔父,家中來信。”青衣人將書信交與衛臨。
衛臨點了點頭,強行壓住了心中怒氣,接過信件。
這才一看,無名怒火直衝腦門子。
信中說,這王匡是蔡邕好友,蔡邕的二女兒蔡琰正是衛臨侄子衛寧的未婚妻。
所以這王匡也算是自己人。
且王匡來自琅琊王氏,又與太原王氏關係密切……
家中意思是如果這個王匡識趣,那暫時就不與他發難。倘若王匡不知分寸,那就集合衛氏力量將之逼走。
衛臨想著家中本來花了三千金才給自己謀了個郡丞的職位,多年中又打點許多,就是為了更進一步坐上郡守之位,結果卻被王匡搶先一步,占了位置,心中愈發憋屈。
再次把書信撕碎,撒了滿地都是。
“叔父,這是家主來信,你這般模樣不好吧。”青衣人淡淡道,語氣中有些不滿。
“伯覦,是叔父失態了。”衛臨聽出了青衣人的不滿,沉聲道。
衛臨是當代衛家主要人物之一不錯,但是也僅限於此。
眼前這位是家主長子衛覬,字伯覦,少有才名,以才學揚名於世。
既是家主嫡長子,又有才學在身,這衛覬幾乎就是河東衛氏下一任家主了。
而其弟衛寧,字仲道。
生得一副好皮囊,又是世家子弟,到處摘花訪柳,流連於風月之所,名聲不盛。
倒是因為少年時衛氏與蔡邕定了一場親事,使得這衛仲道沾了光。
“叔父,還是按照族中的意思來吧。侄兒告退。”衛覬聞言不再計較,轉身離去。
獨留下衛臨苦笑。
什麽叔父,不過偏房一子罷了。
罷、罷、罷!
隨他去吧。
“來人,準備去懷縣。”
衛臨的聲音自涼亭中響起,不遠處跪坐在地的侍者低頭稱是。
遠在黎陽縣的孫觀也接到了王匡的來信。
“孫大人,我是太守大人麾下屯將劉禮,奉命前來送信。”
劉禮沿著黃河北岸行進,在冀州的黎陽縣找到才渡河成功的孫觀等人,經過好一番交流才見到孫觀。
“劉屯將一路辛苦,還請坐下歇息。”接過劉禮手中的書信,孫觀連忙打看掃了一眼,心中已經有數。
接著道:“劉屯將年紀輕輕就已經做到屯將之位,真是年少有為啊。”
“孫大人過譽了。
大人得太守大人看中,獨領一軍,以後定然是太守麾下重要將領,到時候還請大人關照。”
劉禮雖然不是世家子弟,卻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談吐之間皆有章法。
“哈哈哈,來人,馬上安排飯菜。
劉老弟,稍後我等幾人一同前往朝歌如何?”
孫觀聞言,使人安排飯菜,請劉禮一同用飯,可謂給足了麵子。
“固所願爾。”劉禮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