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劫富濟貧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鬆聞言不假思索步入演武場,拜在盧俊義身前道:“哥哥恕罪,此次是武鬆疏忽了,哥哥家業興旺,人多眼雜,武鬆不敢待下去,唯恐害了哥哥。”
盧俊義扶起武鬆,詫異道:“我與林師弟正練武在興頭上,兄弟為何說這些話?”
武鬆道:“剛才貴府李都管見了我,麵露驚容而去,我才想起這副頭麵見不得人。”
林衝也道:“二郎說的有理,咱們這便走了!”
“哥哥將來若路過梁山泊,到山下酒店打個招唿,我必下山陪哥哥一醉方休。”武鬆道。
盧俊義愕然,一手抓住武鬆,一手抓住林衝,道:“管家李固是我五年前救下的,他對我忠心耿耿,二位兄弟實在多心了。”
武鬆道:“哥哥一身清白,何故因此而涉險,我三人此刻離開,就算下一刻官府前來,哥哥隻不認便罷,又有誰能奈何?山高水長,江湖路遠,你我兄弟還怕沒日子相見?”
盧俊義見武鬆說的誠摯,便鬆開了手,道:“兄弟既如此說,我也不強留,待我有閑暇去梁山泊走一走。”
“對了,兩月前老師來過梁山,他在湯陰縣新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今年十二歲,名嶽飛,字鵬舉。師兄若能遇見,多關照咱們師弟。”
盧俊義眼神有些發直:“老師去過梁山,他如何說?”
武鬆道:“老師叫我多宣揚名聲,招攬天下好漢,他在江湖上為我搖旗呐喊,大事必成!”
盧俊義又是一陣發懵,周侗教自己武藝時可不是這麽說的,他隻告訴自己“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憑著一身本領,總能搏個功名傳家。
嫡傳弟子和記名弟子差距這麽大嗎?
林衝和時遷又與盧俊義一頓寒暄,武鬆趁機與燕青說了幾句話,道:“與小乙相處日短,奈何身份不便,真是可惜。”
燕青道:“哥哥行走在外,多多保重。”
武鬆道:“我看李固此人目光遊移不定,似有家賊之嫌,小乙多多留意,免得他害了你家主人。”
燕青心中暗驚,道:“謹記哥哥教誨,小乙盯死了他。”
三人離了盧俊義家,上馬匆匆而行,直到出了大名府才放心。武鬆頗有些後悔,此次實在是托大了,大名府對自己的通緝最是嚴密,不該在盧俊義家露出本來麵目才對。
林衝道:“人各有命,你也莫多想了。”
武鬆道:“迴去用心積攢錢糧,早日攻下青、濟二州,到那時才算真正有了根基,才有一爭之力。”
時遷道:“積攢錢糧可不是容易事,還是搶的比較快。”
“那是自然,咱們做強盜的,可不能忘了本分。”武鬆笑道。
三人騎馬迴程,到了山寨,武鬆直接尋到吳用、李助和公孫勝三人,道:“梁山日漸興旺,人丁已有三四千餘,又要造船,又要養馬,眼見錢糧消耗一天比一天多,三位先生可有主意?”
吳用道:“二龍山和桃花山前幾日都送了一車財帛來,清風山卻無動靜。三山自己都要吃穿用度,我已告訴他們,湊不夠五車就不必送了。”
李助道:“要錢糧有何難的,濟州府豪紳大戶有千百家,逐個搶了便是。單單鄆城縣左近,找出三五十家不難。”
公孫勝聞言興奮起來:“可是要劫富濟貧了?”
武鬆道:“不錯,咱們要做的,可是真正的劫富濟貧。須知,鄉紳大戶中也有體恤佃戶、時常施粥賑災的好人。”
吳用道:“我這便安排人下山探聽,搜集各村各鎮鄉紳風評名聲,安分守己的、與人為善的,咱們一概不招惹。”
“正是此意!”
三日後,武鬆與吳用、李助下山沿湖巡遊,仔細查看水泊左近地勢,遊了半日迴到朱貴酒店歇息。
朱貴將酒桌搬到店門前,就在樹蔭下端上酒菜,三人伴著颯颯秋風,就這麽對飲起來。
沒喝上七八碗酒,大道上來了四個人。這四人倒分作兩夥,一夥三人,另一夥隻有一個人。四人身上都有兵刃,一邊走一邊吵著,卻不知為何不動手。
片刻後,四人走到酒店前,武鬆逐個看去,獨行這一位生得奇特:紫黑臉膛,頭發暗紅,鬢邊一塊老大朱砂痣,痣上又長著一撮黃毛。單看這長相,雖不甚確切,大抵也能猜出他身份來。
另三個,為首這人九尺身長,身軀雄偉,另兩個也都是八尺餘長的大漢,三人並行,如同豎起一座山牆。
赤發漢子直奔酒店,扯嗓子喝道:“我要上梁山,何人能與我引見?”
朱貴笑吟吟迎出來,道:“好漢且坐,先飲杯水酒解渴。”
赤發漢子道:“我與這三個廝鳥一路吵過來,隻待到了梁山比試一番,教梁山好漢做個裁決。誰人本事不濟,便扭頭迴去,今後再不許來。”
朱貴道:“四位哥哥,梁山泊招賢納士,可不是非此即彼,既有本事,那便同上梁山做兄弟,何苦比試傷了和氣?”
赤發漢子道:“我被這三個奚落了一路,不揍他一頓,如何能出了這口鳥氣?”
九尺高的漢子道:“你有多大本事,敢說能勝過老爺?”
武鬆見這幾人有趣,便對朱貴使了個眼色,朱貴立刻會意,道:“幾位既然有意切磋,那便比一比也好,切記點到為止,莫要傷了和氣。”
赤發漢子從背後抽出樸刀來,跳到空場中喝道:“你三個,哪個敢來吃我一刀!”
九尺高漢子道:“我來和你見個輸贏!”
二人挺著樸刀一起迎上去,就在酒店前廝拚起來。
武鬆三人看了十餘合,不禁暗暗讚許,江湖人能練成這樣的武藝,也算難得了。
這兩人是旗鼓相當的本事,鬥得難分難解,樸刀都砍缺了口,也奈何不得對方。又鬥了三四十合,武鬆道:“二位且住了!”
豈料那二人鬥發了性子,對武鬆的話恍若未聞。
李助哈哈一笑,長身而起,一柄金劍光芒四射,到場中一攪,隻聽叮叮當當幾聲響,兩柄樸刀都被他磕開。
兩個大漢被金光炫得眼花繚亂,不由得都退出了一丈多遠。
盧俊義扶起武鬆,詫異道:“我與林師弟正練武在興頭上,兄弟為何說這些話?”
武鬆道:“剛才貴府李都管見了我,麵露驚容而去,我才想起這副頭麵見不得人。”
林衝也道:“二郎說的有理,咱們這便走了!”
“哥哥將來若路過梁山泊,到山下酒店打個招唿,我必下山陪哥哥一醉方休。”武鬆道。
盧俊義愕然,一手抓住武鬆,一手抓住林衝,道:“管家李固是我五年前救下的,他對我忠心耿耿,二位兄弟實在多心了。”
武鬆道:“哥哥一身清白,何故因此而涉險,我三人此刻離開,就算下一刻官府前來,哥哥隻不認便罷,又有誰能奈何?山高水長,江湖路遠,你我兄弟還怕沒日子相見?”
盧俊義見武鬆說的誠摯,便鬆開了手,道:“兄弟既如此說,我也不強留,待我有閑暇去梁山泊走一走。”
“對了,兩月前老師來過梁山,他在湯陰縣新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今年十二歲,名嶽飛,字鵬舉。師兄若能遇見,多關照咱們師弟。”
盧俊義眼神有些發直:“老師去過梁山,他如何說?”
武鬆道:“老師叫我多宣揚名聲,招攬天下好漢,他在江湖上為我搖旗呐喊,大事必成!”
盧俊義又是一陣發懵,周侗教自己武藝時可不是這麽說的,他隻告訴自己“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憑著一身本領,總能搏個功名傳家。
嫡傳弟子和記名弟子差距這麽大嗎?
林衝和時遷又與盧俊義一頓寒暄,武鬆趁機與燕青說了幾句話,道:“與小乙相處日短,奈何身份不便,真是可惜。”
燕青道:“哥哥行走在外,多多保重。”
武鬆道:“我看李固此人目光遊移不定,似有家賊之嫌,小乙多多留意,免得他害了你家主人。”
燕青心中暗驚,道:“謹記哥哥教誨,小乙盯死了他。”
三人離了盧俊義家,上馬匆匆而行,直到出了大名府才放心。武鬆頗有些後悔,此次實在是托大了,大名府對自己的通緝最是嚴密,不該在盧俊義家露出本來麵目才對。
林衝道:“人各有命,你也莫多想了。”
武鬆道:“迴去用心積攢錢糧,早日攻下青、濟二州,到那時才算真正有了根基,才有一爭之力。”
時遷道:“積攢錢糧可不是容易事,還是搶的比較快。”
“那是自然,咱們做強盜的,可不能忘了本分。”武鬆笑道。
三人騎馬迴程,到了山寨,武鬆直接尋到吳用、李助和公孫勝三人,道:“梁山日漸興旺,人丁已有三四千餘,又要造船,又要養馬,眼見錢糧消耗一天比一天多,三位先生可有主意?”
吳用道:“二龍山和桃花山前幾日都送了一車財帛來,清風山卻無動靜。三山自己都要吃穿用度,我已告訴他們,湊不夠五車就不必送了。”
李助道:“要錢糧有何難的,濟州府豪紳大戶有千百家,逐個搶了便是。單單鄆城縣左近,找出三五十家不難。”
公孫勝聞言興奮起來:“可是要劫富濟貧了?”
武鬆道:“不錯,咱們要做的,可是真正的劫富濟貧。須知,鄉紳大戶中也有體恤佃戶、時常施粥賑災的好人。”
吳用道:“我這便安排人下山探聽,搜集各村各鎮鄉紳風評名聲,安分守己的、與人為善的,咱們一概不招惹。”
“正是此意!”
三日後,武鬆與吳用、李助下山沿湖巡遊,仔細查看水泊左近地勢,遊了半日迴到朱貴酒店歇息。
朱貴將酒桌搬到店門前,就在樹蔭下端上酒菜,三人伴著颯颯秋風,就這麽對飲起來。
沒喝上七八碗酒,大道上來了四個人。這四人倒分作兩夥,一夥三人,另一夥隻有一個人。四人身上都有兵刃,一邊走一邊吵著,卻不知為何不動手。
片刻後,四人走到酒店前,武鬆逐個看去,獨行這一位生得奇特:紫黑臉膛,頭發暗紅,鬢邊一塊老大朱砂痣,痣上又長著一撮黃毛。單看這長相,雖不甚確切,大抵也能猜出他身份來。
另三個,為首這人九尺身長,身軀雄偉,另兩個也都是八尺餘長的大漢,三人並行,如同豎起一座山牆。
赤發漢子直奔酒店,扯嗓子喝道:“我要上梁山,何人能與我引見?”
朱貴笑吟吟迎出來,道:“好漢且坐,先飲杯水酒解渴。”
赤發漢子道:“我與這三個廝鳥一路吵過來,隻待到了梁山比試一番,教梁山好漢做個裁決。誰人本事不濟,便扭頭迴去,今後再不許來。”
朱貴道:“四位哥哥,梁山泊招賢納士,可不是非此即彼,既有本事,那便同上梁山做兄弟,何苦比試傷了和氣?”
赤發漢子道:“我被這三個奚落了一路,不揍他一頓,如何能出了這口鳥氣?”
九尺高的漢子道:“你有多大本事,敢說能勝過老爺?”
武鬆見這幾人有趣,便對朱貴使了個眼色,朱貴立刻會意,道:“幾位既然有意切磋,那便比一比也好,切記點到為止,莫要傷了和氣。”
赤發漢子從背後抽出樸刀來,跳到空場中喝道:“你三個,哪個敢來吃我一刀!”
九尺高漢子道:“我來和你見個輸贏!”
二人挺著樸刀一起迎上去,就在酒店前廝拚起來。
武鬆三人看了十餘合,不禁暗暗讚許,江湖人能練成這樣的武藝,也算難得了。
這兩人是旗鼓相當的本事,鬥得難分難解,樸刀都砍缺了口,也奈何不得對方。又鬥了三四十合,武鬆道:“二位且住了!”
豈料那二人鬥發了性子,對武鬆的話恍若未聞。
李助哈哈一笑,長身而起,一柄金劍光芒四射,到場中一攪,隻聽叮叮當當幾聲響,兩柄樸刀都被他磕開。
兩個大漢被金光炫得眼花繚亂,不由得都退出了一丈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