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山。


    按照秋狩大典的安排,祈天是在寒露的第二日。


    隋便與房玄策兩人的房間相鄰,當然這也算是李濟民的刻意安排。


    看著敞亮通透的房間,房玄策伸了個懶腰,轉頭對隋便笑問道:“我們這算不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隋便沒好氣地說道:“差不多行了,秦大哥還在外邊等著我們。”


    秦鸞讓他們先把行李安置好,然後就去參加祈天儀式,但隋便與房玄策本就是空手來的,所以現在就當是認門了。


    “都收拾好了?”秦鸞看到他們兩人走出來後,笑著問道。


    隋便摸了摸鼻翼,迴道:“秦大哥你又不是沒看到我跟玄策都是空著手來的,沒什麽好收拾的。”


    “若不是大典即將舉行,你們倆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秦鸞報以歉意地說道。


    就在房玄策將要開口時,遠處穆然間傳來一道響徹昭陵山的黃鍾大呂之聲。


    “祈天儀式要開始了。”秦鸞朝鍾聲響起的方向遠眺望去,提醒道。


    “那就勞煩秦大哥在前邊帶路了。”隋便抱拳道。


    他與房玄策從未到過昭陵山,自然也不清楚大典具體在何處舉行。


    秦鸞聞言點點頭,“你們跟我來。”


    隋便與房玄策輕嗯一聲,跟上了秦鸞的腳步。


    當他們三人趕到舉行大典之地時,房玄策這才意識到他們已經來到了昭陵山的峰頂。


    “這裏是玉皇台,是昭陵山的最高處。”秦鸞特意壓低聲音,解釋道。


    因為文武百官中有極大多數人是一到昭陵山便趕來了玉皇台,所以當隋便他們趕來時文武百官已經站列整齊,背南朝北,手中皆是持有玉笏,神情莊重嚴肅。


    站在百官身後的隋便雙眸微眯,位於百官之首的是太子李雍和與秦王李濟民。


    而隻身一人站在玉皇台最高處的正是大梁的皇帝陛下,李湯。


    隻是他身著明黃龍袍,身姿挺拔,同文武百官一齊背南麵北。


    “咚咚咚!”


    很快又是一道悠揚的鍾聲在整座玉皇台上空響起。


    房玄策與秦鸞聽到這道鍾聲後如聞天籟,臉上露出陶醉之意。


    不止他們,還有身前的文武百官,李雍和與李濟民兩人皆是如此。


    但整座玉皇台上,隻有隋便在聽到這道鍾聲後如遭雷擊,心湖震顫掀起了驚濤駭浪。


    隋便強忍神海中傳來的劇痛,環顧四周,卻始終感知不到鍾聲自何處傳來。


    此時隋便已經篤定,這座玉皇台,那座昭陵宮,甚至是腳下的這座昭陵山,絕對隱藏著什麽。


    鍾聲之後,便有一道威嚴無比的聲音在隋便的耳畔邊響起。


    “今日,朕以萬靈之長祭天,願皇天後土,庇護我大梁萬世無疆。”


    玉皇台最高處,李湯念誦完祈文後將雙手端著的那枚龍形玉佩輕輕拋出。


    緊接著,那枚龍形玉佩在空中綻放出一道極為耀眼的金光。


    等到文武百官再睜開雙眼時,原本的龍形玉佩已經化作一條百丈之長的金色巨龍盤旋在昭陵山頂。


    極盡威嚴的龍首俯視著玉皇台上的文武百官,麵露睥睨神色。


    “敕!”玉皇台頂上,李湯拂袖一揮,低喝一聲。


    敕字落在虛空當中,宛若聖人口含天憲般,霎那間天幕上空雲海翻騰,八方雲動。


    聽到敕令後,那條盤旋著的金色巨龍旋即仰天發出一道清澈的龍吟之聲,繼而騰舞著龐大身軀破開雲霄消失不見。


    過了許久,眾人才從剛才的異象之中緩過神來,有不少人已經揮汗如雨下。


    實在是剛才那一幕對於凡夫俗子來說太過於驚心動魄。


    當房玄策迴過神來時,發現自己後背的衣袍已經濕透,而隋便正以一種打趣的眼神朝自己看來。


    “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房玄策唿出一口濁氣,壓下心中的那縷悸動,反駁道。


    隋便淡淡一笑,他自然沒有被先前那道異象所震撼到,畢竟之前他在破境時已經隻身一人同武道氣運所化的金色長龍對峙過了。


    俗話說一迴生二迴熟,上次是由武道氣運凝聚而成,這次的金色長龍大概是一縷大梁國運所化。


    “大概也隻有欽天監才能夠施展出這樣的手筆來了。”隋便心中猜測道。


    “接下來就沒有我們的事了。”秦鸞在一旁說道。


    “那是不是可以迴去了?”隋便小聲問道。


    秦鸞點點頭,“接下來文武百官便可自行休息。”


    隋便聞言轉頭朝李濟民那邊望去。


    祭祖一事按照慣例文武百官並不參與,隻由皇帝帶著太子去往祖宗宗祠焚香祭拜,但今年若是不出意外,李湯會帶著李雍和與李濟民兩人前往。


    “秦大哥,祭祖的宗祠大概在昭陵山的什麽位置?”隋便故作好奇地問道。


    房玄策聞聲狐疑看向隋便,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怎麽突然問這個?”秦鸞反問道。


    “這不是好奇嗎,雖然不能夠去見識一下,但好歹也得知道個大概不是。”隋便略有惋惜地迴道。


    “這樣啊。”秦鸞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抬手指向行宮那邊,說道:“其實祭祖的宗祠就在行宮裏。”


    隋便聞言點點頭,“明白了。”


    而站至一旁的房玄策自始至終都在注意著隋便的神情變化,依據他對隋便的了解,某人絕對不會這般無聊乏味。


    “他究竟想做什麽?”房玄策心中狐疑道。


    隨後秦鸞他們三人便在由文武百官匯聚而成的人流中被裹挾下山,迴到了各自的住處。


    隋便迴到房間後終於不再刻意壓製神海中傳來的陣陣劇痛,大口大口喘著粗氣,麵露痛苦之色。


    他雖然不知道玉皇頂上的那道鍾聲究竟來自何處,但他斷定必定與自己休戚相關。


    “大梁定都後便在昭陵山上修建了行宮,昭陵宮與太安城那邊絕對有不為人知的關係,但為何楊老先生從未提過這件事...”隋便呢喃道:“是大梁皇室的所謀瞞過楊老先生?還是楊老先生從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這是隋便在踏進太安城後第一次心生困惑,而且在這困惑之後,隱藏更多的是不安。


    而且在祈天之後,在他心湖最底處響起的那縷聲音愈發真實,宛若真實存在一般。


    隋便眉頭一皺,當下他必須要去宗祠一趟,說不定在那裏可以找尋出半點蛛絲馬跡。


    就在隋便調整好心神,堪堪打開房門時,就看到了倚靠在牆壁旁的房玄策。


    “去哪?”房玄策冷冷問道。


    “出去走走。”隋便答道。


    “你是打算去宗祠。”


    在隋便聽來,這句並非是疑問,而是肯定。


    他已經猜到自己要去宗祠了。


    隋便掩上房門,沒有搭理房玄策,徑直朝門外走去。


    但房玄策則是快他一步,搶先攔在他麵前,“在玉皇頂的時候我就見你神色不對,雖然你隻是看似隨口問了一嘴,但以你的性子怎麽會做那麽無聊的事,既然不是臨時起意那就是早有謀劃了。”


    房玄策眼神犀利地盯著隋便,問道:“你不是不知道宗祠是什麽地方,你去那究竟意欲何為?”


    隋便輕聲說道:“我自然有我的打算。”


    隨後他便繞過房玄策,繼續朝前走去。


    “你有什麽打算不能同我說?!”房玄策猛然轉身看著那道修長背影,質問道:“你究竟打算要瞞我多久?你以為我不知道自始至終你都沒有封侯拜相的誌向?既然你無心朝堂風雲,又為何來到這太安城,你究竟想要做什麽?”


    聽到房玄策這番詢問,隋便終於停下了腳步,緩緩轉身看向這個自城門相見又因為一頓飯而結緣的讀書人,平靜道:“等時機成熟你自然會知道。”


    “隋便!你給我站住!”房玄策見到隋便將要轉身,厲聲嗬道。


    “怎麽了?”就在這時秦鸞突兀出現在了院門口,問道。


    “沒什麽,隋便這家夥想要出門走走。但秦大哥你也知道他的脾氣,我擔心他會惹出麻煩,就...”房玄策見到秦鸞出現後,神色一變,替隋便解釋道。


    而隋便的眼眸中在此時終於泛起一絲波瀾。


    房玄策他明明可以告訴秦鸞自己要去宗祠,但他卻沒有選擇這麽做,而且還特意給自己遮掩過去。


    “嗐,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秦鸞笑嗬嗬地說道:“沒事,隻要隋兄弟不去行宮那邊大可以在這昭陵山中走動。”


    房玄策聞言輕抿薄唇,可他就是要去入行宮,就是要去守衛森嚴的宗祠。


    隋便微微一笑,“既然秦大哥這麽說那我就放心了。”


    旋即他便踱步走出院門。


    房玄策再想阻止已經來不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隋便愈行愈遠。


    ...


    與此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西洲。


    高昌城。


    杜行甲推開虛掩的院門徑直走進天井,看著坐在已經枯黃的葡萄藤架下翻書的老人,他一屁股坐了下來,臉色陰沉地問道:“為什麽要這樣做?”


    “沒有為什麽。”老人輕輕翻過一頁書,迴道。


    “為什麽要逼他?”杜行甲沉聲問道。


    若不是自己敬他是一位讀書人,現在自己怎麽可能會同他心平氣和地講話。


    “我說了,沒有為什麽。”楊自在抬眸看向杜行甲,道:“若真要說,那就因為他是大隋的太子,體內流淌著的是我大隋的血脈,這個理由夠不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天小神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天小神仙並收藏神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