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湯的那句“現在你還覺得你太子的這張椅子穩坐如山嗎”如飛鳥歸巢般盤旋迴蕩在李雍和的耳邊。


    後者猛然抬頭,神情惶恐地看著坐在塌案上的父皇,欲言又止。


    既然父皇同自己這般說,那就是說明他已經知道了自己與李濟民之間的仇隙,甚至更有可能猜到了葫蘆口兒的事是自己一手所為。


    看著麵露難色的李雍和,李湯指了指塌案對麵的那個位置,說道:“行了,如今這也沒有外人,你可以同我交個底了。”


    李雍和隻是遲疑了片刻的功夫,便穆然起身,走到父皇對麵後緩緩坐下身來。


    “是為了什麽在葫蘆口兒大動幹戈甚至最後不惜連殺數十人?”


    李湯的目光依舊落在燈燭之上,李雍和甚至可以在他眼眸之中看到躍動的火苗。


    “為了斬殺隋便。”李雍和如實說道。


    他知道如今再在父皇麵前隱瞞已經沒有了半點意義,還不如對他和盤托出。


    李湯微微點頭,問道:“是那個董和力薦的雲騎尉?”


    這次換做是李雍和連連點頭了。


    李湯將一碟精致的糕點推到他麵前,說道:“我記得當時在紅袖招中裴子添就是因為打殺了他才獲罪入獄。”


    緊接著他目光深邃地說道:“怎麽?他又活過來了?”


    “可能就從來沒有死過。”李雍和目光如炬地說道。


    雖然當初自己也對他身死的消息有所懷疑,而且後來派人打探發現那個叫做房玄策的書生已經將他的屍體搬運走了,這在當時更加加重了他的懷疑。


    但因為後來自己要搭救大獄中裴子添的緣故,所以就將“微不足道”的他拋之腦後,然後不久後自己便得知了裴子添死在大獄中的消息。


    雖然沒有十足的證據,但他覺得那個隋便肯定與裴子添的死有關係。


    “那裴子添豈不是白死了。”李湯麵無表情地說道。


    李雍和抿了抿薄唇,白死的何止是裴子添一人。


    隻是有關天霜山的事他還有猶豫要不要同父皇提起。


    見到李雍和沒有開口的打算,李湯繼續問道:“是那個隋便已經同你二弟接觸過了?”


    自己太清楚這個兒子的性格了,若非如此他肯定不會這般著急動手。


    李雍和聞言點點頭,說道:“今日之前並不知道,但今日李...二弟確實派人將他們接到了府中。”


    “所以你便忍不住在葫蘆口兒動手了。”李湯神色晦暗地開口替他說道。


    李雍和神色複雜的點點頭,原來這些自己以為隱瞞很好的辛秘父皇全都了如指掌。


    “成功了?”李湯隨手翻開一份奏章,看似隨意地問道。


    李雍和聽到這句問話後微微搖頭。


    李湯看到他這副略顯沮喪的模樣,翻了一下折子,漫不經心地說道:“聽說你豢養了一批死士,還取名為雍和衛,怎麽?連他們都沒有搞定區區一個雲騎尉?”


    李雍和終於出聲道:“若不是二弟的天策衛及時趕到,隋便已經死了。”


    “那就是還沒有死了。”李湯猛然抬頭,將手中的奏章狠狠甩在了他的臉上,勃然大怒道:“你好大的膽子,竟然刺殺朕親自任命的雲騎尉!”


    “啪!”


    那本雖然不厚但質地卻很是結實的折子不偏不倚真正砸在了李雍和的臉上,瞬間他的臉頰就通紅一片。


    李雍和從塌案上站起,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兒臣知罪。”


    李湯見此嘴角噙起一抹冷笑,問道:“知道朕為何生氣嗎?”


    “父皇是怪罪兒臣花費了這麽多的心思卻始終沒有讓隋便消失。”李雍和聞言直起身來,沉聲說道。


    “還不算太蠢。”李湯點點頭,說道:“坐下。”


    說實話在李湯的心中區區一個雲騎尉根本就沒辦法同自己的長子想比,甚至自己都不會為了那個隋便甩李雍和一本奏折。


    讓自己氣憤不已的是高高在上手段通天的東宮之主竟然沒辦法應付一個正七品雲騎尉。


    既然如此那他要這個太子有何用?!


    又重新坐迴塌案上的李雍和顧不得臉上的脹痛,說道:“父皇,明日在早朝之上刑部那邊肯定會提及今日葫蘆口兒一案。”


    李湯點點頭,他當然知道如今的刑部與李濟民走的極近。


    如今隻是還沒有逾越自己的那條底線罷了,不然刑部的頭把椅子肯定已經換人了。


    “濟民不同意你坐皇位是肯定的。”李湯撫摸著麵前的奏章,感慨道:“當初大梁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虎牢關,赤壁城,哪次不是他身先士卒,若非如此朕也不會封他個功無可封的天策上將。”


    然後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李雍和身上,說道:“但自古便是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不然這太子的位置真輪不到你來坐。”


    聽到父皇這般說,李雍和藏在袖中的雙拳緊攥,甚至指甲已經嵌入掌心而不自知。


    “知道你不服氣,肯定也不是隻有朕一人同你提過此事。”李湯悠悠說道:“但他的戰功是板上釘釘,在軍中的威望更做不得假,所以你想要坐上這張龍椅,很難。”


    說到底他還是偏向自己這個長子的,不然今夜留下與他談話的就是李濟民而非李雍和了,甚至從一開始那個太子的頭銜就該落在李濟民頭上。


    “兒臣明白父皇的一片苦心。”李雍和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沉聲說道。


    李湯點點頭,語重心長地說道:“那張椅子我肯定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


    聽到這番已經是蓋棺定論的言語,李雍和抬起頭來,麵露詫異之色,最後甚至又跪在了低聲,誠惶誠恐道:“父皇切不可這般說,大梁肯定會在您的手上經千秋萬代而不衰。”


    “行了,這種漂亮話你當著那群大臣的麵說說也就罷了,真在我耳邊說什麽千秋萬歲我自己都受不了。”李湯連連擺手道。


    世間哪個凡夫俗子能夠擺脫生死輪迴呢?沒有人,即便是已經建下豐功偉績的自己也不例外。


    “我隻是有些擔心你壓不住濟民。”李湯話鋒一轉,麵露擔憂之色,說道:“我在時還好說,畢竟他還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事,但若真有一天你登基大寶,而我又大權旁落,你覺得濟民會怎麽做?他會答應嗎?”


    真若到了那時,有誰能保證擁兵自重的秦王殿下不會行謀逆之事?


    李雍和聽出了話外之意,此時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塌案上的父皇,如實說道:“兒臣知道父皇心中憂慮,其實您不用為兒臣勞心費神,因為兒臣自然有辦法壓製住二弟。”


    李湯輕咦一聲,狐疑看向李雍和。


    旋即李雍和對這李湯叩首納拜,神色平靜地說道:“兒臣有罪,未經父皇允許便私通天霜山!”


    聽到天霜山這個名字,李湯猛然轉頭看向自己這個長子,現在他才明白先前他說那句話的底氣究竟來源於何處。


    竟然是那座天霜山。


    “你是何時同天霜山有所聯係的?”李湯神色凝重地說道。


    其實當年以梁國的國力絕不可能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將疆域遼闊的大隋吞並,繼而讓穹陵州重新換主人。


    但當時大梁之所以那場國戰中旗開得勝讓大隋軍伍節節敗退最後甚至以破竹之勢攻下那座帝凰城,這其中幾乎隨處可見那座天霜山的影子。


    時隔多年李湯始終記得自己剛剛登基成為梁國的君王時,那夜一位踏空而來的煉氣士直接無視宮中守衛森嚴的禁軍,徑直來到自己的寢宮,就站在自己的床頭前。


    隨後他問了自己一個莫名其妙地問題,“想不想將大隋取而代之?”


    那時一心想著大展宏圖不願偏居一隅的他沒有半點猶豫,生怕機會像流沙般在自己指間流走一樣果斷點頭應了下來。


    果不其然第二天自己的床頭上便出現了醫民治官建軍養國共七十八疏文。


    在那以後他便開始了勵精圖治的道路。


    當初以為是苦心人天不負,亦或者是有誌者事竟成,隻是短短十年的光景梁國便不再是曾經的梁國。


    最後的結果則是他與大隋開啟國戰,最終問鼎天下。


    如今想來那夜擅闖寢宮之人就是來自天霜山。


    而且其實那句話他可以有很多選擇,可以是當年的齊王,也可以是周王,甚至可以是楚王,但最後偏偏卻是自己。


    即便是過去了這麽多年,李湯雖然已經君臨天下,但仍然有種身為棋子任人擺布的感覺。


    明明在大梁建國後天霜山的人便再也沒有聯係過自己,但為何如今李雍和又與他們有了牽扯?


    李雍和聞言沉聲說道:“父皇,是兒臣在三年前主動聯係上天霜山的。”


    李湯聽到三年這個字眼後臉上終於露出一抹苦澀笑意,三年,這三年間自己竟然沒有半點覺察。


    “所以天霜山會幫助你對付濟民?”李湯凝聲問道。


    李雍和點點頭,應道:“他們已經答應我會扶持我...”


    本來他想要說天霜山會扶持他登上帝位,但一想到父皇就在跟前,所真句話真說出口,那將父皇置於何處,那跟犯上作亂又有何區別?


    李湯已經猜到了他的意思,隻見他微微搖頭,說道:“但這本該是我們的自家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天小神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天小神仙並收藏神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