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紅薯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年自己倒是沒什麽,但是畢竟朱棣跟著,所以他格外小心,一直通了小半個時辰的氣,一直到蠟燭不再熄滅之後,這才帶著朱棣順著梯子往下走。
“你剛才又是通風又是點蠟燭的那是幹嘛啊?還有,你手裏那是啥玩意啊?咋還會發亮呢?瞅著也不像火折子啊……”
“你能不能讓你嘴巴閑一會兒啊?”鍾年打著手電,一邊試探著台階一邊沒好氣地說道。
朱棣訕訕笑了下,旋即一臉不高興地道:“外人麵前你就不能給我點麵子?之前咱們怎麽說好的?”
鍾年此時已經踩在了實地上,左右照了照,又往前走了兩步給朱棣空出位置來,這才道:“問題是他又不知道你是誰,給不給你麵子有區別嗎?”
朱棣撇了撇嘴,“現在不知道不代表以後也不知道啊!”
鍾年聳了聳肩,沒糾結這個話題,轉而用手電在四周照了照。
小魏這時候也跟著下來了,他手裏麵也拿了一個手電,一落地,他就解釋道:
“這些紅薯都是前些日子剛剛收獲的,要在這地窖裏麵存放一個冬天,明年開春便可以當做種子,大人說……”
“誒,小魏,行了,你先上去吧,我有話要和這位先生說,那個……你把光筒借給這位先生用用。”
光筒是手電筒的新名字,主要是鍾年懶得給這些人解釋什麽是電,而且光筒這名字也很貼切嘛……
至於生產原理,這個鍾年肯定是沒法解釋,不過目前應用麵也不廣,倒也沒必要解釋。
“這東西到底是咋發光的啊?”
“你……你就姑且以為是這裏頭有個夜明珠,然後有個放大鏡聚焦……”
“放大鏡是什麽?聚焦又是什麽?”
鍾年恨不得甩自己倆大嘴巴,越說越難圓了怎麽還?!
“行了,你不用管那個,我先給你說說這紅薯的事。
咳咳,如你所見,這兩邊地上堆放的就是了,不過你也吃過,味道嘛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說了,先說說產量吧,你粗略估計下,這一個地窖裏麵有多少石?”
朱棣白了他一眼,但是還是耐著性子轉了一圈,又拎了幾個掂量了下,估計半晌,這才道:“差不多得有六百那麽個數吧?”
鍾年點了點頭,“農夫們統計的是一千一百七十石,但是分了兩個倉,這兒隻是其中一個,差不多是這個數吧,嗯……你猜猜這是多少地……?”
朱棣這次都學會搶答了,“五十畝?”
“啊?你怎麽算出來的?”鍾年腦袋歪了歪,有些懵。
朱棣掰扯著手指頭道:“你說的啊,紅薯產量差不多在三千斤一畝地,這差不多一千二百石,也就差不多十五萬斤那麽個數,不就是五十畝?”
鍾年扯了扯嘴角,“你剛才說一千兩百石是多少斤?”
朱棣眨了眨眼道:“十五萬啊,一斤一百二十石,有問題嗎?”
“一……啊這……你等會兒。”
一石不是一百五十斤嗎?嘖……啊對!
鍾年猛地一拍大腿,他怎麽就把這茬給忘了呢!
一石一百五十斤是按照克的標準進行換算的結果,這個石是明朝的單位,這個斤是後世的一斤五百克,可是現在一斤並不是五百克,現在一斤換成後世差不多得有六百克,也就是說,一石糧食在現在應該是一百二十斤出頭!
艸,統一度量衡迫在眉睫啊!
鍾年隻顧著計算石這個單位去了,就忘了前世今生兩個斤也不一樣!
想明白之後,鍾年訕笑了聲,找補道:“那個,今年紅薯沒施肥,達不到這個數,畝產也就兩千五這樣,等明年施肥才能有三千。”
朱棣卻沒在乎這些細節,因為在他看來,能有這麽個數,也已經很不錯了!
額……也不是很不錯吧,這是相當逆天啊!
畝產兩千五啊!這年代小麥平均畝產隻有四百斤!小麥的六倍還要多啊!這還是沒有施肥……
“哎等等,你說的肥是什麽玩意兒?”
鍾年再次暈了下,明朝沒有肥料來著?不是說古人會用糞澆地嘛……哦,是了,那玩意應該不叫肥料。
鍾年摸索著下巴道:“現在農民為了提高產量,往地裏澆糞你知道吧?”
“啊,這個我知道,人和牲畜的糞便可以肥沃土壤自古有之,你說的肥就是這個?”
“額……差不多吧,我……就是在南洋那邊,他們管這東西都叫肥料,而且肥料也不止糞便這一種,像是有些草腐爛之後也是可以做肥料的,還有啊……總之很多東西都可以叫做肥料,取義肥沃土地的材料。”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在咱大明,像是你說的什麽雜草腐爛之後也叫糞,叫做草糞。”
“額……那就先這麽叫著吧,這個不重要,咱接著說這紅薯的事啊……”
鍾年是真的感到無語,合著古人眼裏,肥料就該是糞唄……
“昂,對……這個紅薯,產量高是高,種植起來困難嗎?”
“我正想跟你說這個事呢,這紅薯自然放置久了,就會發芽,發芽之後會在這塊莖上麵長出新苗,種植的時候,隻需要將這新苗連帶一部分塊莖切下來,移栽到起好的壟上,就可以了,比插秧什麽的簡單多了!”
朱棣鬆了口氣,繼而是滿臉的欣喜,種植簡單,能填飽肚子,還產量極高,這這這……這簡直是傳國之寶啊!
朱棣強行按下心中的激動,沉聲問道:“這些紅薯你打算怎麽處理?”
朱棣說話間,眼神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鍾年瞧得清楚,暗自好笑,便打算逗逗他,清了清嗓子,道:
“那當然是先留一部分好吃,剩下的明年發芽當種子,在整個江寧普及開來,讓我江寧縣百姓全都過上好日子咯!”
鍾年隻字不提國家不提朝廷,就想看看朱棣是什麽表情。
果然,朱棣一張臉漲得通紅,恨聲道:“你怎地如此自私……”
“哎哎哎,你怎麽說話呢?”朱棣話沒說完,鍾年就不幹了,“我讓我江寧縣的百姓都能吃飽肚子,災荒不愁,這還自私啊?那我再自私一點為毛不拿去省賣錢呢?哪怕隻是當做吃得來賣,我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你剛才又是通風又是點蠟燭的那是幹嘛啊?還有,你手裏那是啥玩意啊?咋還會發亮呢?瞅著也不像火折子啊……”
“你能不能讓你嘴巴閑一會兒啊?”鍾年打著手電,一邊試探著台階一邊沒好氣地說道。
朱棣訕訕笑了下,旋即一臉不高興地道:“外人麵前你就不能給我點麵子?之前咱們怎麽說好的?”
鍾年此時已經踩在了實地上,左右照了照,又往前走了兩步給朱棣空出位置來,這才道:“問題是他又不知道你是誰,給不給你麵子有區別嗎?”
朱棣撇了撇嘴,“現在不知道不代表以後也不知道啊!”
鍾年聳了聳肩,沒糾結這個話題,轉而用手電在四周照了照。
小魏這時候也跟著下來了,他手裏麵也拿了一個手電,一落地,他就解釋道:
“這些紅薯都是前些日子剛剛收獲的,要在這地窖裏麵存放一個冬天,明年開春便可以當做種子,大人說……”
“誒,小魏,行了,你先上去吧,我有話要和這位先生說,那個……你把光筒借給這位先生用用。”
光筒是手電筒的新名字,主要是鍾年懶得給這些人解釋什麽是電,而且光筒這名字也很貼切嘛……
至於生產原理,這個鍾年肯定是沒法解釋,不過目前應用麵也不廣,倒也沒必要解釋。
“這東西到底是咋發光的啊?”
“你……你就姑且以為是這裏頭有個夜明珠,然後有個放大鏡聚焦……”
“放大鏡是什麽?聚焦又是什麽?”
鍾年恨不得甩自己倆大嘴巴,越說越難圓了怎麽還?!
“行了,你不用管那個,我先給你說說這紅薯的事。
咳咳,如你所見,這兩邊地上堆放的就是了,不過你也吃過,味道嘛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說了,先說說產量吧,你粗略估計下,這一個地窖裏麵有多少石?”
朱棣白了他一眼,但是還是耐著性子轉了一圈,又拎了幾個掂量了下,估計半晌,這才道:“差不多得有六百那麽個數吧?”
鍾年點了點頭,“農夫們統計的是一千一百七十石,但是分了兩個倉,這兒隻是其中一個,差不多是這個數吧,嗯……你猜猜這是多少地……?”
朱棣這次都學會搶答了,“五十畝?”
“啊?你怎麽算出來的?”鍾年腦袋歪了歪,有些懵。
朱棣掰扯著手指頭道:“你說的啊,紅薯產量差不多在三千斤一畝地,這差不多一千二百石,也就差不多十五萬斤那麽個數,不就是五十畝?”
鍾年扯了扯嘴角,“你剛才說一千兩百石是多少斤?”
朱棣眨了眨眼道:“十五萬啊,一斤一百二十石,有問題嗎?”
“一……啊這……你等會兒。”
一石不是一百五十斤嗎?嘖……啊對!
鍾年猛地一拍大腿,他怎麽就把這茬給忘了呢!
一石一百五十斤是按照克的標準進行換算的結果,這個石是明朝的單位,這個斤是後世的一斤五百克,可是現在一斤並不是五百克,現在一斤換成後世差不多得有六百克,也就是說,一石糧食在現在應該是一百二十斤出頭!
艸,統一度量衡迫在眉睫啊!
鍾年隻顧著計算石這個單位去了,就忘了前世今生兩個斤也不一樣!
想明白之後,鍾年訕笑了聲,找補道:“那個,今年紅薯沒施肥,達不到這個數,畝產也就兩千五這樣,等明年施肥才能有三千。”
朱棣卻沒在乎這些細節,因為在他看來,能有這麽個數,也已經很不錯了!
額……也不是很不錯吧,這是相當逆天啊!
畝產兩千五啊!這年代小麥平均畝產隻有四百斤!小麥的六倍還要多啊!這還是沒有施肥……
“哎等等,你說的肥是什麽玩意兒?”
鍾年再次暈了下,明朝沒有肥料來著?不是說古人會用糞澆地嘛……哦,是了,那玩意應該不叫肥料。
鍾年摸索著下巴道:“現在農民為了提高產量,往地裏澆糞你知道吧?”
“啊,這個我知道,人和牲畜的糞便可以肥沃土壤自古有之,你說的肥就是這個?”
“額……差不多吧,我……就是在南洋那邊,他們管這東西都叫肥料,而且肥料也不止糞便這一種,像是有些草腐爛之後也是可以做肥料的,還有啊……總之很多東西都可以叫做肥料,取義肥沃土地的材料。”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在咱大明,像是你說的什麽雜草腐爛之後也叫糞,叫做草糞。”
“額……那就先這麽叫著吧,這個不重要,咱接著說這紅薯的事啊……”
鍾年是真的感到無語,合著古人眼裏,肥料就該是糞唄……
“昂,對……這個紅薯,產量高是高,種植起來困難嗎?”
“我正想跟你說這個事呢,這紅薯自然放置久了,就會發芽,發芽之後會在這塊莖上麵長出新苗,種植的時候,隻需要將這新苗連帶一部分塊莖切下來,移栽到起好的壟上,就可以了,比插秧什麽的簡單多了!”
朱棣鬆了口氣,繼而是滿臉的欣喜,種植簡單,能填飽肚子,還產量極高,這這這……這簡直是傳國之寶啊!
朱棣強行按下心中的激動,沉聲問道:“這些紅薯你打算怎麽處理?”
朱棣說話間,眼神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鍾年瞧得清楚,暗自好笑,便打算逗逗他,清了清嗓子,道:
“那當然是先留一部分好吃,剩下的明年發芽當種子,在整個江寧普及開來,讓我江寧縣百姓全都過上好日子咯!”
鍾年隻字不提國家不提朝廷,就想看看朱棣是什麽表情。
果然,朱棣一張臉漲得通紅,恨聲道:“你怎地如此自私……”
“哎哎哎,你怎麽說話呢?”朱棣話沒說完,鍾年就不幹了,“我讓我江寧縣的百姓都能吃飽肚子,災荒不愁,這還自私啊?那我再自私一點為毛不拿去省賣錢呢?哪怕隻是當做吃得來賣,我也能賺個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