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會議(中)
全球高考:誰說曆史無用? 作者:快活醫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是從會議召開後的反應來看,這二位相公瞬間明白這個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性。
不提考生於本地土著的差距有多麽巨大,且說葉雲作為一個最高權力的掌握者,又是仁王,許多人一輩子沒見過仁王,最多也就是從神話故事裏聽說過,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個機會代表一個村,一個鄉,一個家族見上一麵,還能提供一些政治意見,已然是一個了不得的事情了。
若是再被賜個什麽翰林院的翰林學士,則立即成為了上層階級的一員,至少自認為是上層階級的一員,那作為統治階級,利益即得者,哪怕是自認的,也是要維護中央朝廷的決策的。
聽到有人說朝廷政策有什麽不好,稅收有什麽不對,便立馬張嘴維護,為朝廷辯解一二。
如朝廷有什麽難處,要苦一苦百姓雲雲。
若是有人當麵侮辱仁王,那是一定要猛烈抨擊的。
第一日便有此盛況,第二日更不必多說。
頭批次來的本就有些人抱著試探的目的,待看到葉雲如此反應,則放下心來連續進諫。
一日更比一日強。
這場大會持續了整整七日,最後圓滿結束。
隨之而來的則是一場人數不超過百人,且沒有什麽宣傳的小型會議。
總所周知,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前麵七日的會議不過是走個形式,取得一些政治效果,真正決定一些事情的,還是這不滿百人的小型會議。
“張順是吧?”葉雲麵色凝重的看著麵前的這位書生。
“直言便是,孤最喜歡的就是直言勸諫,不懼禍庀的直臣。”
“白身慚愧。”張順起身抬頭相對:
“白身所言之事,乃是蒙古戰事,依白身看來,蒙古不過是一群隻會騎馬的野蠻人,終究不成氣候,雖一時騰雲,終不免墜落於地,而殿下此時雖不如蒙古,然以仁王之名,仁王之心,行仁王之教化,終能統一天下。”
葉雲表麵上輕輕點頭表示讚同,示意張順繼續往下說,心裏則暗暗懷疑是不是錦衣衛給的情報有什麽錯誤的地方。
“蒙古西征如猛虎出林,其勢洶洶,得一息安寢,必然腐化墮落,而...”
張順侃侃而談,其餘的幾位外廷參政人員聽後小聲議論起來。
“這個張順到底是什麽意思?”
一位因捐獻有功被特賜爵位的教士不解的看向一旁身穿華貴的少年。
“不知道啊,這張順率先提出諫言,卻被仁王殿下單獨留到最後,其必然有什麽石破天驚之舉,可為何這說一棒那說一棒呢?”
而這少年是富商之子,按理來說是要其父親來參加這場會議的,可這位父親年事已高,想要給孩子多留一點露臉的機會,便借口稱病,讓這少年來代替了。
“要我說,想要知道這人是什麽想法,得想辦法查出來這個人是什麽來頭。”
又有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聽得此二人密語,索性便加入討論。
少年思索一陣後搖頭道:
“沒印象,我父親經商多年,我跟著我父親見過不少的叔叔伯伯,絕對沒有一個人與此人有什麽聯係,想必不是什麽商人。”
“也不是官宦子弟。”這中年男子順勢開口道:
“實不相瞞,我此前二十年雖未有任何功名,可大大小小的官員還是見過不少的,沒聽說過有這麽一號人。”
“別的不說,單看衣著便知道不是我教派人士!”
“那倒是有些奇怪.....”
三人討論間,忽然聽到張順朗聲道:
“殿下既有仁王之名,何不行仁王之實,寬仁待民?反倒是要橫征苛斂,窮盡民力,致使百姓不安?如此看來,殿下實乃沽譽釣名之徒!”
三人立馬噤聲,同時伸頭朝著張順望去,心想:“這人腦子怕不是有什麽大病。”
葉雲聽得此話嚴肅起來,就連諸葛丞相、於謙丞相、乃至一眾文武近臣加上這些外廷的民間代表都跟著嚴肅起來。
“你的意思是要孤緩兵,將國家的重心放到民生上來,做一些真正稱得上是仁王的事情?”
“然也!”
張順昂然而立,葉雲卻失笑出聲:
“敢問足下,那些事情才真正稱得上是仁王?”
“首當其衝的便是去除苛捐雜稅,給百姓減負!”張順見葉雲居然失笑出聲,心裏有些怒意,便慷鏘有力地迴應:
“殿下此時出征,規模宏大,敢問殿下可知,有多少民夫隻因徭役而被充作民夫?這些民夫從家裏趕往前線,又有多少人能活著迴家?陡增無數孤兒寡母!”
諸葛丞相與於謙對視一眼,齊齊去看坐在高位的葉雲。
果不其然,所謂的仁王殿下終究還是沒能做好表情管理,看張順的眼神充滿了對智力殘障人士的關懷。
“不是不去除這些稅錢,孤也知道百姓負擔很重,但此時去除這些稅前,前線的將士吃什麽?喝什麽?去除那些後方運輸的民夫,後勤又該如何?”
“自然是裁軍!”張順迴答的非常肯定。
“蒙古西征以來,西南赤地千裏,百姓反抗連連,一時半會是沒辦法重新開始一輪新的遠征,殿下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精兵簡政,去位無德之人、無能之輩。”
葉雲望向他的眼神已然不是關懷了,而是赤裸裸的鄙視,他非常懷疑這個人就是來找茬的,不過畢竟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子上,隻能隻需開口順著他的話頭說。
“請閣下賜教,朝中到底有那些無德之人、無能之輩惹得閣下生厭?”
“文有於謙、長孫無忌、蕭何,武有霍去病、白起、李廣,此六人皆該去位以正視聽!”
“你這隻會讀書的傻子放的什麽瞎屁?”李廣作為天子近衛,此時就跟在葉雲身邊,聞得此言當即振刀出鞘厲聲嗬斥。
“嗯?”葉雲轉頭看向李廣,後者乖乖把刀放迴,這才看著張順問道:
“這些人可都是孤的肱骨,如何能稱之為無德無能?”
“霍去病奢靡跋扈,白起肆意濫殺,李廣囂張無比、目無法度,此三人正該去除,重整軍隊,以嶽飛將軍之法練兵,必能以一當十!”
張順說完這些並沒有停止的意思,而是繼續昂然:
“於謙無容人之心胸,長孫無忌一心爭功,蕭何更是無能,隻會附和諂媚,此三人皆不能為相!”
原先竊竊私語的教士已經嚇得不敢說話,隻能暗暗為自己祈禱,希望哪位神名能夠看在自己天天供奉的份上保他一條性命。
葉雲是仁王轉世這一套尋常百姓說不定會相信,上層人士一般都不會相信的,雖然這教士不是什麽權力頂端人物,但奈何人家就是幹宗教這一行的,哪能不知道其中的潛規則?
葉雲叫做仁王,不代表人家真的不會生氣,真的就能以包容萬物之仁心對待他們。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裏沒聽說過嗎?
“那敢問德才兼備者在哪裏?閣下算是嗎?”葉雲語氣之中帶著嘲諷,聲音高上幾度:
“還是說,閣下知道德才兼備者,要孤去三顧茅廬?”
“白身慚愧,實在不能勝任,然文如諸葛丞相,武如嶽飛鵬舉,皆是性行淑均、忠良死節之臣。若陛下能聽之用之,大事必成!”
張順說完再度拱手:“白身縱然無才無德,然熟讀聖人之書,有一身浩然正氣,絕不忍坐視無德之人身居高位!”
“那孤倒是要問問你,你既然無才也無德,有什麽資格站在這裏公然職責孤的賢臣愛將?”
“殿下莫非要私心袒護,不顧事實嗎?”張順居然冷笑。
“那白身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於謙心中暗暗擔憂,他十分害怕葉雲脾氣一下子上來,直接就不顧什麽政治影響,將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仁王氣度,好不容易學來的為人處世、好不容易增長的政治能力給丟個幹幹淨淨,便要開口,又不小心瞥到端坐在一旁淡定喝茶的諸葛丞相,不知為何心裏忽然安定下去,終是沒有開口。
“是不是私心,那要看能不能說服天下人!”葉雲高聲迴應:
“以孤來看,霍去病、白起、李廣、長孫無忌、於謙、蕭何六人皆是德才兼備之人!”
“如霍去病之狷狂?如白起之殘忍?如李廣之傲然?如長孫無忌之爭權奪利?如於謙之心胸狹隘?如蕭何之混吃等死?”張順再度冷笑:
“敢問殿下能否給個解釋?莫非是要強行維護此六人?若白身不答應,是不是就要叫錦衣衛來誅殺白身的九族?”
“足下且住。”葉雲立刻反唇相譏:
“孤的意思是說,足下實乃無德無才之輩,這些人確係有德有才之人。”
張順冷笑一聲,不再言語。
“張順?長孫!”葉雲跟著冷笑,大聲道:
“你到底是怎麽來這會議上的,當孤的錦衣衛是瞎子嗎?”
“平日裏屈身人下,正為此時!”張順還是一副昂然的樣子。
不提考生於本地土著的差距有多麽巨大,且說葉雲作為一個最高權力的掌握者,又是仁王,許多人一輩子沒見過仁王,最多也就是從神話故事裏聽說過,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個機會代表一個村,一個鄉,一個家族見上一麵,還能提供一些政治意見,已然是一個了不得的事情了。
若是再被賜個什麽翰林院的翰林學士,則立即成為了上層階級的一員,至少自認為是上層階級的一員,那作為統治階級,利益即得者,哪怕是自認的,也是要維護中央朝廷的決策的。
聽到有人說朝廷政策有什麽不好,稅收有什麽不對,便立馬張嘴維護,為朝廷辯解一二。
如朝廷有什麽難處,要苦一苦百姓雲雲。
若是有人當麵侮辱仁王,那是一定要猛烈抨擊的。
第一日便有此盛況,第二日更不必多說。
頭批次來的本就有些人抱著試探的目的,待看到葉雲如此反應,則放下心來連續進諫。
一日更比一日強。
這場大會持續了整整七日,最後圓滿結束。
隨之而來的則是一場人數不超過百人,且沒有什麽宣傳的小型會議。
總所周知,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前麵七日的會議不過是走個形式,取得一些政治效果,真正決定一些事情的,還是這不滿百人的小型會議。
“張順是吧?”葉雲麵色凝重的看著麵前的這位書生。
“直言便是,孤最喜歡的就是直言勸諫,不懼禍庀的直臣。”
“白身慚愧。”張順起身抬頭相對:
“白身所言之事,乃是蒙古戰事,依白身看來,蒙古不過是一群隻會騎馬的野蠻人,終究不成氣候,雖一時騰雲,終不免墜落於地,而殿下此時雖不如蒙古,然以仁王之名,仁王之心,行仁王之教化,終能統一天下。”
葉雲表麵上輕輕點頭表示讚同,示意張順繼續往下說,心裏則暗暗懷疑是不是錦衣衛給的情報有什麽錯誤的地方。
“蒙古西征如猛虎出林,其勢洶洶,得一息安寢,必然腐化墮落,而...”
張順侃侃而談,其餘的幾位外廷參政人員聽後小聲議論起來。
“這個張順到底是什麽意思?”
一位因捐獻有功被特賜爵位的教士不解的看向一旁身穿華貴的少年。
“不知道啊,這張順率先提出諫言,卻被仁王殿下單獨留到最後,其必然有什麽石破天驚之舉,可為何這說一棒那說一棒呢?”
而這少年是富商之子,按理來說是要其父親來參加這場會議的,可這位父親年事已高,想要給孩子多留一點露臉的機會,便借口稱病,讓這少年來代替了。
“要我說,想要知道這人是什麽想法,得想辦法查出來這個人是什麽來頭。”
又有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聽得此二人密語,索性便加入討論。
少年思索一陣後搖頭道:
“沒印象,我父親經商多年,我跟著我父親見過不少的叔叔伯伯,絕對沒有一個人與此人有什麽聯係,想必不是什麽商人。”
“也不是官宦子弟。”這中年男子順勢開口道:
“實不相瞞,我此前二十年雖未有任何功名,可大大小小的官員還是見過不少的,沒聽說過有這麽一號人。”
“別的不說,單看衣著便知道不是我教派人士!”
“那倒是有些奇怪.....”
三人討論間,忽然聽到張順朗聲道:
“殿下既有仁王之名,何不行仁王之實,寬仁待民?反倒是要橫征苛斂,窮盡民力,致使百姓不安?如此看來,殿下實乃沽譽釣名之徒!”
三人立馬噤聲,同時伸頭朝著張順望去,心想:“這人腦子怕不是有什麽大病。”
葉雲聽得此話嚴肅起來,就連諸葛丞相、於謙丞相、乃至一眾文武近臣加上這些外廷的民間代表都跟著嚴肅起來。
“你的意思是要孤緩兵,將國家的重心放到民生上來,做一些真正稱得上是仁王的事情?”
“然也!”
張順昂然而立,葉雲卻失笑出聲:
“敢問足下,那些事情才真正稱得上是仁王?”
“首當其衝的便是去除苛捐雜稅,給百姓減負!”張順見葉雲居然失笑出聲,心裏有些怒意,便慷鏘有力地迴應:
“殿下此時出征,規模宏大,敢問殿下可知,有多少民夫隻因徭役而被充作民夫?這些民夫從家裏趕往前線,又有多少人能活著迴家?陡增無數孤兒寡母!”
諸葛丞相與於謙對視一眼,齊齊去看坐在高位的葉雲。
果不其然,所謂的仁王殿下終究還是沒能做好表情管理,看張順的眼神充滿了對智力殘障人士的關懷。
“不是不去除這些稅錢,孤也知道百姓負擔很重,但此時去除這些稅前,前線的將士吃什麽?喝什麽?去除那些後方運輸的民夫,後勤又該如何?”
“自然是裁軍!”張順迴答的非常肯定。
“蒙古西征以來,西南赤地千裏,百姓反抗連連,一時半會是沒辦法重新開始一輪新的遠征,殿下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精兵簡政,去位無德之人、無能之輩。”
葉雲望向他的眼神已然不是關懷了,而是赤裸裸的鄙視,他非常懷疑這個人就是來找茬的,不過畢竟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子上,隻能隻需開口順著他的話頭說。
“請閣下賜教,朝中到底有那些無德之人、無能之輩惹得閣下生厭?”
“文有於謙、長孫無忌、蕭何,武有霍去病、白起、李廣,此六人皆該去位以正視聽!”
“你這隻會讀書的傻子放的什麽瞎屁?”李廣作為天子近衛,此時就跟在葉雲身邊,聞得此言當即振刀出鞘厲聲嗬斥。
“嗯?”葉雲轉頭看向李廣,後者乖乖把刀放迴,這才看著張順問道:
“這些人可都是孤的肱骨,如何能稱之為無德無能?”
“霍去病奢靡跋扈,白起肆意濫殺,李廣囂張無比、目無法度,此三人正該去除,重整軍隊,以嶽飛將軍之法練兵,必能以一當十!”
張順說完這些並沒有停止的意思,而是繼續昂然:
“於謙無容人之心胸,長孫無忌一心爭功,蕭何更是無能,隻會附和諂媚,此三人皆不能為相!”
原先竊竊私語的教士已經嚇得不敢說話,隻能暗暗為自己祈禱,希望哪位神名能夠看在自己天天供奉的份上保他一條性命。
葉雲是仁王轉世這一套尋常百姓說不定會相信,上層人士一般都不會相信的,雖然這教士不是什麽權力頂端人物,但奈何人家就是幹宗教這一行的,哪能不知道其中的潛規則?
葉雲叫做仁王,不代表人家真的不會生氣,真的就能以包容萬物之仁心對待他們。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裏沒聽說過嗎?
“那敢問德才兼備者在哪裏?閣下算是嗎?”葉雲語氣之中帶著嘲諷,聲音高上幾度:
“還是說,閣下知道德才兼備者,要孤去三顧茅廬?”
“白身慚愧,實在不能勝任,然文如諸葛丞相,武如嶽飛鵬舉,皆是性行淑均、忠良死節之臣。若陛下能聽之用之,大事必成!”
張順說完再度拱手:“白身縱然無才無德,然熟讀聖人之書,有一身浩然正氣,絕不忍坐視無德之人身居高位!”
“那孤倒是要問問你,你既然無才也無德,有什麽資格站在這裏公然職責孤的賢臣愛將?”
“殿下莫非要私心袒護,不顧事實嗎?”張順居然冷笑。
“那白身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於謙心中暗暗擔憂,他十分害怕葉雲脾氣一下子上來,直接就不顧什麽政治影響,將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仁王氣度,好不容易學來的為人處世、好不容易增長的政治能力給丟個幹幹淨淨,便要開口,又不小心瞥到端坐在一旁淡定喝茶的諸葛丞相,不知為何心裏忽然安定下去,終是沒有開口。
“是不是私心,那要看能不能說服天下人!”葉雲高聲迴應:
“以孤來看,霍去病、白起、李廣、長孫無忌、於謙、蕭何六人皆是德才兼備之人!”
“如霍去病之狷狂?如白起之殘忍?如李廣之傲然?如長孫無忌之爭權奪利?如於謙之心胸狹隘?如蕭何之混吃等死?”張順再度冷笑:
“敢問殿下能否給個解釋?莫非是要強行維護此六人?若白身不答應,是不是就要叫錦衣衛來誅殺白身的九族?”
“足下且住。”葉雲立刻反唇相譏:
“孤的意思是說,足下實乃無德無才之輩,這些人確係有德有才之人。”
張順冷笑一聲,不再言語。
“張順?長孫!”葉雲跟著冷笑,大聲道:
“你到底是怎麽來這會議上的,當孤的錦衣衛是瞎子嗎?”
“平日裏屈身人下,正為此時!”張順還是一副昂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