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治理出了問題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古為了滅掉南宋釆取大迂迴包抄戰略。
進軍西藏滅掉雲南大理,於1257年開始第一次入侵越南陳朝,攻陷陳朝升龍城。
但陳朝軍民采取遊擊戰術,利用熱帶雨林不斷襲擊蒙古軍。
加上蒙古軍不適應越南的濕熱氣候,最終議和撤走,陳朝向蒙古進貢。
到了1284年元朝(其時忽必烈已建立元朝)第二次征伐越南陳朝。
元朝出兵五十萬擊潰陳朝軍隊,占領越南北部,陳朝聖宗、仁宗投降。
1287年元朝欲送陳朝皇室族裔陳益稷迴國立為安南國王,又出動三十萬大軍征伐陳朝。
但這一次遭到陳朝軍隊激烈反抗,損失慘重,最後在白藤江戰役後徹底失敗。
加上天熱、傳染病等,元軍最後撤出,征安南失敗。
陳朝建立了二百多年,到1400年被權臣胡季犁(mao)篡權奪位,建立胡朝。
期間陳朝向南擴張攻打占城國,向西侵略哀牢(老撾)的大片領土。
明初,明太祖朱元章忙於國內事務,對越南陳朝釆取懷柔政策,列為不征之國。
但明太宗朱棣時,陳朝發生變故,權臣胡季犁殺掉陳朝皇帝,扶持自己的兒子胡漢蒼當上了皇帝,建立胡朝。
在請求明朝冊封時,稱陳朝皇室已絕沒有後繼子孫。
胡漢蒼為陳朝皇室的外甥繼承了皇位,明成祖信以為真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後來有個叫陳天平的安南人,來到了明朝見到了太宗朱棣,自稱是陳朝太上皇陳少藝的兒子。
並向太宗朱棣控訴了胡季犁殺害陳朝皇室的罪惡。
太宗朱棣大怒,令大軍壓境,責成胡漢蒼退位,並派明使率5000兵馬護送陳天平迴國。
可那想胡季犁父子表麵求和,卻在越南北部涼山設伏打敗明軍,俘虜陳天平迴到清化淩遲處死。
太宗朱棣大為震怒,決定征討安南。
1405年9月,太宗朱棣派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平西侯沐晟、新成侯張輔為左右副將,率軍八十萬大軍分兩路征討安南。
經過一係列戰爭,明軍於12月攻破升龍城,胡季犁、胡漢蒼父子逃迴老巢清化繼續抵抗。
次年五月明軍攻占清化,俘虜胡季犁、胡漢蒼父子及胡朝君臣。
同時,在尋找陳朝宗室無果後,宣布成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對安南進行直接統治,自此交趾又迴到中國的懷抱。
但在明朝統治的二十多年裏,雖然明朝釆取了很多親善措施,但仍受到安南人及陳朝後裔此起彼伏的反抗。
1418年安南豪族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在安南人的支持下多次擊敗明軍。
到1427年,宣德帝沒有跟大臣們商議,宣布從安南撤軍,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中原王朝最後一次統治安南結束。
胡濙介紹到這裏朱祁鈺總算對安南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但胡濙講的也隻是簡單的概述,具體的情況胡濙沒有講。
朱祁鈺想要知道的是朝廷是怎麽把安南變成交趾,又是怎麽把安南給搞丟的。
朱祁鈺想要知道具體的情況。
畢竟自己要把南洋拿下,那安南是繞不開的。
安南是首先要攻下來的,然後是占城,接下來是哀牢(老撾),然後才是真臘和暹羅。
朱祁鈺發現自己還是高估了征服安南的難度,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當然,也有從後世之人視角看古代事情的缺點。
相比現在的人們,朱祁鈺這個穿越者的見識自然更廣。
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條件限製,導致看起來很容易的問題實際上非常難。
“啟稟皇上,這就是安南的發展曆程!”
胡濙看了一眼皇上,心裏很忐忑。
他說了這麽半天,都是在介紹曆史,雖然很有必要,但卻沒有迴答皇上的問題。
皇上想要的知道的是朝廷如何拿下安南的,及後續的治理,及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還有,朝廷放棄交趾的原因。
當然,朝堂放棄交趾的原因皇上已經清楚了,不清楚的是過程。
“辛苦大宗伯了,讓朕重新了解了一下安南。”
朱祁鈺沒有批評胡濙,畢竟現在他需要胡濙的支持。
“王尚書也說說!”
朱祁鈺看向王直,讓他補充。
“老臣遵旨!”
王直沒有繼續胡濙的話題,而是轉移到治理上。
因為繼續胡濙的話題補充,那就等於是給胡濙難堪。
而且,胡濙不是不知道其他的事,他故意不把話說完就是給自己和周忱補充的機會。
畢竟皇上找他們三個來,是要問每一個人的看法。
自己久在吏部,那就從吏部掌管朝廷官員任職和調動的角度來談自己的看法。
這樣既不讓胡濙難堪,也給皇上提供了更多的參考。
進軍西藏滅掉雲南大理,於1257年開始第一次入侵越南陳朝,攻陷陳朝升龍城。
但陳朝軍民采取遊擊戰術,利用熱帶雨林不斷襲擊蒙古軍。
加上蒙古軍不適應越南的濕熱氣候,最終議和撤走,陳朝向蒙古進貢。
到了1284年元朝(其時忽必烈已建立元朝)第二次征伐越南陳朝。
元朝出兵五十萬擊潰陳朝軍隊,占領越南北部,陳朝聖宗、仁宗投降。
1287年元朝欲送陳朝皇室族裔陳益稷迴國立為安南國王,又出動三十萬大軍征伐陳朝。
但這一次遭到陳朝軍隊激烈反抗,損失慘重,最後在白藤江戰役後徹底失敗。
加上天熱、傳染病等,元軍最後撤出,征安南失敗。
陳朝建立了二百多年,到1400年被權臣胡季犁(mao)篡權奪位,建立胡朝。
期間陳朝向南擴張攻打占城國,向西侵略哀牢(老撾)的大片領土。
明初,明太祖朱元章忙於國內事務,對越南陳朝釆取懷柔政策,列為不征之國。
但明太宗朱棣時,陳朝發生變故,權臣胡季犁殺掉陳朝皇帝,扶持自己的兒子胡漢蒼當上了皇帝,建立胡朝。
在請求明朝冊封時,稱陳朝皇室已絕沒有後繼子孫。
胡漢蒼為陳朝皇室的外甥繼承了皇位,明成祖信以為真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後來有個叫陳天平的安南人,來到了明朝見到了太宗朱棣,自稱是陳朝太上皇陳少藝的兒子。
並向太宗朱棣控訴了胡季犁殺害陳朝皇室的罪惡。
太宗朱棣大怒,令大軍壓境,責成胡漢蒼退位,並派明使率5000兵馬護送陳天平迴國。
可那想胡季犁父子表麵求和,卻在越南北部涼山設伏打敗明軍,俘虜陳天平迴到清化淩遲處死。
太宗朱棣大為震怒,決定征討安南。
1405年9月,太宗朱棣派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平西侯沐晟、新成侯張輔為左右副將,率軍八十萬大軍分兩路征討安南。
經過一係列戰爭,明軍於12月攻破升龍城,胡季犁、胡漢蒼父子逃迴老巢清化繼續抵抗。
次年五月明軍攻占清化,俘虜胡季犁、胡漢蒼父子及胡朝君臣。
同時,在尋找陳朝宗室無果後,宣布成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對安南進行直接統治,自此交趾又迴到中國的懷抱。
但在明朝統治的二十多年裏,雖然明朝釆取了很多親善措施,但仍受到安南人及陳朝後裔此起彼伏的反抗。
1418年安南豪族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在安南人的支持下多次擊敗明軍。
到1427年,宣德帝沒有跟大臣們商議,宣布從安南撤軍,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中原王朝最後一次統治安南結束。
胡濙介紹到這裏朱祁鈺總算對安南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但胡濙講的也隻是簡單的概述,具體的情況胡濙沒有講。
朱祁鈺想要知道的是朝廷是怎麽把安南變成交趾,又是怎麽把安南給搞丟的。
朱祁鈺想要知道具體的情況。
畢竟自己要把南洋拿下,那安南是繞不開的。
安南是首先要攻下來的,然後是占城,接下來是哀牢(老撾),然後才是真臘和暹羅。
朱祁鈺發現自己還是高估了征服安南的難度,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當然,也有從後世之人視角看古代事情的缺點。
相比現在的人們,朱祁鈺這個穿越者的見識自然更廣。
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條件限製,導致看起來很容易的問題實際上非常難。
“啟稟皇上,這就是安南的發展曆程!”
胡濙看了一眼皇上,心裏很忐忑。
他說了這麽半天,都是在介紹曆史,雖然很有必要,但卻沒有迴答皇上的問題。
皇上想要的知道的是朝廷如何拿下安南的,及後續的治理,及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還有,朝廷放棄交趾的原因。
當然,朝堂放棄交趾的原因皇上已經清楚了,不清楚的是過程。
“辛苦大宗伯了,讓朕重新了解了一下安南。”
朱祁鈺沒有批評胡濙,畢竟現在他需要胡濙的支持。
“王尚書也說說!”
朱祁鈺看向王直,讓他補充。
“老臣遵旨!”
王直沒有繼續胡濙的話題,而是轉移到治理上。
因為繼續胡濙的話題補充,那就等於是給胡濙難堪。
而且,胡濙不是不知道其他的事,他故意不把話說完就是給自己和周忱補充的機會。
畢竟皇上找他們三個來,是要問每一個人的看法。
自己久在吏部,那就從吏部掌管朝廷官員任職和調動的角度來談自己的看法。
這樣既不讓胡濙難堪,也給皇上提供了更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