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一人的決定?”


    朱祁鈺驚唿一聲,雖然心裏早已有了譜,但表麵上還是要裝作非常吃驚的樣子。


    “啟稟皇上,朝廷百官在交址問題上大部分人都是反對的。


    放棄交址是宣德帝直接下的命令,包括奴兒幹都司和大寧也是如此。


    當然,宣德帝也是為了朝廷不再浪費錢糧,畢竟朝廷治理交址和奴兒幹都司及大寧每年耗費很多錢糧。


    而朝廷在這幾個地方的稅收非常的少。


    雖然太宗和仁宗留下來豐厚的家底,但也禁不住這麽消耗。”


    胡濙知道皇上生氣了,畢竟他剛才是在說宣德帝的壞話,宣德帝可是皇上的爹。


    就算皇上在宣德年間不受寵,但終究是皇上的爹,要為宣德帝保全名聲。


    胡濙不得不擺出事實,宣德帝主動放棄交址實際上是因為朝廷在交址的付出太大了。


    一兩年沒什麽,十幾年下來朝廷再厚的家底也支持不起。


    至於大寧和奴兒幹都司,朝廷在那是純付出,根本沒有一點收益。


    真要說收益,隻有貧瘠的領土,還是隨時可能脫離的。


    人煙稀少,天寒地凍,田地少,那裏的人還經常反叛。


    朝廷為了籠絡他們,不僅給官還給錢。


    換來的隻不過是那些地方名義上屬於大明,實際的管理者還是當地人。


    “朕對此一無所知,大宗伯給朕詳細說說!”


    朱祁鈺過去不得寵,關於朝廷的事情他是沒資格知道的。


    朱祁鈺自然是知道一些的,但他不能說知道,那樣就不正常了。


    “老臣遵旨!”


    胡濙接下來把事情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安南。


    交趾郡是從漢唐朝時期最南部的一個大個郡,位於現在的越南共和國中北部,領土主要範圍為紅河三角洲地區。


    它和南部的九真郡、日南郡合稱交趾三郡,在一千年前都為中國的固有領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六國後,派屠睢、趙佗率五十萬大軍翻越南嶺征服百越各族。


    在嶺南設立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從中原移民50萬人到嶺南與當地人通婚,其中象郡的主要範圍在越南的中北部地區。


    秦國未大亂之際,南海郡守趙佗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自封南越武王。


    主要統治範在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


    漢朝成立後,漢高祖劉邦無暇南顧,便封趙佗為南越王。


    呂後時期雙方交惡,南越國一度曾打到湖南長沙,趙佗自封南越武帝。


    漢恆帝時又釆用撫順政策,趙佗取消皇帝封號,向漢朝稱臣。


    到漢武帝時,活了一百多歲趙佗已死。


    漢武帝趁南越王室內亂之際派兵滅了南越國,在南越國的地盤上設立九郡。


    其中原象郡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合稱交趾三郡。


    交趾郡在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九真郡在交趾以南,日南郡在順化、峴港一帶。


    東漢時期,交趾三郡發生二征起義的叛亂活動,被伏波將軍馬緩平定。


    後來東漢設立交州,管轄越南中北部一帶,治所在交州城(就是後世越南首都河內)。


    三國時期交趾三郡歸屬吳國,一直到東晉、南朝。


    隨文帝滅陳後,重新設立交趾郡,唐朝時期在雲南、廣西南部和交趾三郡地區設立安南都護府。


    在南詔叛唐後,安南都護府專管交趾三郡,所以交州地區又被稱為安南。


    在唐以前,由於翻越南嶺交通困難,秦始皇在南征百越時開鑿了溝通湘江到漓江的靈渠。


    因此中原與嶺南的溝通多從湘江、靈渠、漓江走水運。


    而交趾的紅河與廣西雲南水係相連,水運比較發達。


    因此交州與內陸文化經濟交流反而比廣東頻繁,朝廷與東南亞的交流也多從交州出海。


    所以交州文化經濟發展與內陸各地相差無幾,完全是中原漢地文化。


    到五代十國後期,南漢國控製的交州發生吳權叛亂。


    南漢平叛失敗,吳權割據交州自立,稱吳王,形成半獨立狀態。


    六年後吳權死後,交州又陷入十二使君之亂的分裂狀態。


    968年,萬勝王丁部領以武力統一交州,自立皇帝,建立大瞿越國,正式脫離中國。


    自此中原王朝在交趾一千多年的統治結束。


    宋朝建立後開始統一中國,趙匡胤在滅了南漢後卻停止了統一安南的步伐。


    對當時交州地區的混亂分裂狀態沒有進軍統一,導致錯失了交趾重新迴歸中原王朝機會。


    丁朝建立後,趙匡胤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丁朝成為宋朝的蕃屬國。


    但對內自稱皇帝,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中央集權製。


    980年,丁朝大將黎恆篡位建立黎朝,史稱前黎朝。


    宋太宗聽說後出兵進行幹涉,黎恆組織擊敗了宋兵。


    後來又與宋朝和好,被宋朝冊封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


    1009年,大將李公蘊又篡奪了前黎朝,建立李朝,將都城遷到了升龍城(後世的河內),被宋真宗冊封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後又封為南平王。


    李朝建立後表麵上歸順宋朝,但經常會在邊境騷擾宋朝。


    宋朝因北方遼國、西夏強敵壓境,便不願在南方惹事,一直沒有進行軍事反擊。


    但到宋神宗時期,李朝趁宋朝與西夏交戰之際大舉入侵宋朝。


    大將李常傑帶兵攻下廣西的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大肆搶劫。


    並進行慘絕人寰的屠城,殺死數十萬軍民而去。


    後來了宋軍在大將郭逵的帶領攻入升龍城,擊殺大將洪真太子,李朝求和,宋軍撤走,李朝與宋朝又複歸臣屬關係。


    中間,李朝改名為大越,後又恢複,宋朝冊封李朝皇帝為安南國王。


    因此又稱越南為安南國。


    到了1223年,存在了二百年的李朝走向幕落,被大臣陳煚(jiong)取代建立了陳朝。


    胡濙介紹到這停頓了一下,時間跨度已經超過一千多年了。


    最好的機會被宋朝放棄了,要是宋朝強勢打下安南,安南就不會有近五百年時間脫了中原王朝的統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