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湖的附近雖然有山,但是堿湖卻是一大片地勢低緩的戈壁灘,正是因為這樣的地形結構,在最低點形成了一片麵積約兩三個平方公裏的堿湖,在後世,這裏曾經在建國之初成為天然純堿的供應地,為建國之初的初級工業時代,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這裏出產的純堿,即便是未經加工熬製,也能直接作為工業原料使用,可見其純度是非常高的,按照工業原料的分級,這樣的天然純堿,其開采純度要超過百分之八十五了。


    二三十人的隊伍,推著給養,陳飛按照記憶,沿著那矮山的方向,又走了半個小時,就看到腳下的窪地上,那一片泛著碧藍色光芒的湖水,堿湖到了。


    這裏因為是戈壁灘,所以基本上算得上是毫無人煙,因為石漠化嚴重,即便是季節性的牧草,這裏的戈壁灘上也很難長得出來,隻是沿著湖岸,有一種被稱為堿篷的植物在生長,因為天氣轉冷的緣故,這些堿篷枝葉當中的葉綠素被轉為花青素,從遠處看去,好似是碧藍色的湖水鑲了一圈紅邊,煞是好看。


    陳飛結合從後世的經驗,沿著山坡向南轉,到了山坡最低點後,一路往北,也隻有這裏,才能夠毫無阻隔地抵達湖岸,若是在別處接近堿湖,很可能會被湖岸的淤泥地阻隔,有的地方,堿水泡軟的淤泥深度要達到數米,如果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貿然接近,不幸陷入進去,那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隻能在掙紮中慢慢沉入淤泥底部。


    因為日照強烈和蒸發量較大的緣故,這樣的淤泥很難辨識,因為它上麵會形成一層堅硬的堿殼,但一旦人畜的重量超過承載,堿殼就會立即碎裂,把人和牲畜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也隻有在接近這片石山的湖案,地麵比較堅硬,有一道砂梁伸入湖水當中,通過這道砂梁,就能真正靠近湖水,即便有後世的經驗在,陳飛還是看了看獨輪車上拉著的木板、繩索等物,然後囑咐眾人暫時休息準備,除了人手一塊木板之外,每個人的腰上都係了繩子,繩子連成一條,這樣萬一陷入到爛泥當中,也能馬上得到其他人的救援。


    好在一路有驚無險,很快都接近了湖岸,湖水澄清,因為礦化度的關係,湖水裏麵很難有浮遊生物生存,而且這道砂梁因為質地堅硬的緣故,就連堿篷也無法生長,這倒省去了眾人清理亂草的時間。


    透過碧藍的湖水,看向湖底,那裏清澈得仿佛什麽也沒有,隻有在堿湖邊緣的沙地上,如同初冬的冰麵一樣,結了一層白生生的堿霜,這就是此行陳飛的目標了,天然堿,用手指拈起一點白霜,兩指搓動間,能夠感受到滑膩的感覺。


    這是純堿的手感沒錯,陳飛當即開始了現場培訓,從中點出七八個人,當場成立了撈堿隊,並指定了負責人,剩下的就是運輸隊了,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湊夠據點所用的純堿數量,然後把一筏子的純堿運迴據點。


    這堿湖的堿水看似清澈,其實對人的皮膚有極強的腐蝕性,因為堿水會分解皮膚表麵的角質層,隨著和堿水的接觸,你會發現所接觸的皮膚越來越薄,似乎是被堿水所溶解了一般,其實這是皮膚角質被溶解掉了。


    陳飛交代清楚了注意事項,又沿著湖岸劃定了警戒區和禁入區,所謂的警戒區也就是淤泥層不厚,可以鋪上木板進入,至於禁入區,那不清理掉淤泥,是堅決不許進入的。


    對於撈堿,陳飛也做了示範,那就是用木鏟把湖岸的堿霜鏟在笊籬當中,笊籬滿了之後,再把它裝入麻袋,就碼垛在砂地平坦處,一兩日的自然晾曬之後,就會完全失去水分,重量也會大大減輕,以便於運輸。


    其實人工撈取堿霜是最低效的做法,但是目前的情況受到限製,否則就在這砂地開挖幾個淺池子,用水車把湖水車到池子裏,通過蒸發,逐級濃縮,就會收獲到比較純淨的堿麵了。


    當然,也可以用鐵鍋通過加熱的方式,一鍋一鍋地進行人工蒸發,但這樣的效率可就低得多了,人工蒸發的方式對於從堿土當中提取純堿更適用一些,但是,放著一湖的堿水不用,那可就真的傻了。


    做好了撈堿的安排之後,眾人拿出了行食,這是一種裝在袋子裏的炒米,用黃米炒製而成,由於在炒製的時候加入了食鹽和動物油脂,所以聞起來很香,這支撈堿隊在這幾天的時間裏,是沒有辦法煮飯的,隻能用這種行軍幹糧作為主食。


    用過午餐之後,撈堿隊就正式開始了工作,陳飛又帶著剩下的人,開始按照規劃好的運輸路線,指定了修建簡易道路和簡易碼頭的工作,之後大體就沒自己什麽事了,在離去之時,陳飛又對留下的總負責人做了一番安全警戒方麵的叮囑,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拋下一切,沿河撤退,如果按照過來時的航程判斷,即便是河岸難行,有兩天的時間步行也能迴到據點那裏了。


    坐在筏子的乘位上,陳飛望著浩蕩的河水,思緒卻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這片地方,曾經是自己前半生打拚過的地方,意外迴到了這片尚未被打擾過的地方,在陳飛看來,這就是給了自己重新來過的機會,這位後世的礦工,在豐富的職業經曆當中,始終沒有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荒廢了很多的歲月,而今,說起來反而是命運給了自己重新來過的機會,對於自己來說,自然算得上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了。


    木筏順流而下,速度大概有每小時二三十公裏,到了三四點鍾,就到達了采礦點的簡易碼頭那裏,指揮著采礦隊的人裝上了兩種礦石,又做了一番安全警戒方麵的叮囑之後,就此乘筏,向著據點順流而去。


    滿載的木筏,吃水深了很多,在激流河段,不時就會有浪湧拍上木筏,好在裝載的時候重心找得很穩,倒也不虞有傾覆的風險,隻是行駛速度變得更慢了,因為航路熟悉,一路無驚無險中,在日落時分就抵達了據點碼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