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士隱正在癡想,忽見隔壁葫蘆廟內寄居的一個窮儒,姓賈名化(化名,或假話)、表字時飛(實非)、別號雨村(語存)的走來。
這賈雨村原係湖州(胡謅)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
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隻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自前歲來此,又淹蹇(窮困潦倒)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故士隱常與他交接。
出來的賈雨村,這麽看下來,來曆沒有一個是真的。
落魄潦倒,三年都借宿葫蘆廟裏,每日賣文作字為生……甄士隱的神仙故事,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草木姻緣,是這三年從賈雨村這裏看到的麽。
還是暗示,甄士隱與賈雨村相識於微時,此時賈雨村窮困潦倒,甄士隱卻仍將他視作平生知己。
士為知己者死。賈雨村蟄伏三年,與甄士隱平輩論交,亦師亦友,隻為,進京赴考,一鳴驚人。
原文提到,當下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聞麽?”
士隱笑道:“非也。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的很。賈兄來得正好,請入小齋,彼此俱可消此永晝。”
說著便令人送女兒進去,自攜了雨村來至書房中,小童獻荼。
方談得三五句話,忽家人飛報:“嚴老爺來拜。”
士隱慌忙起身謝道:“恕誆駕之罪,且請略坐,弟即來奉陪。”
雨村起身也讓道:“老先生請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
說著士隱已出前廳去了。
這裏雨村且翻弄詩籍解悶,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
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裏掐花兒,生的儀容不俗,眉目清秀,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
雨村不覺看得呆了。
那甄家丫鬟掐了花兒方欲走時,猛抬頭見窗內有人:敝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麵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自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
想他定是主人常說的什麽賈雨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幫助周濟他,隻是沒什麽機會。’”
如此一想,不免又迴頭一兩次。
雨村見他迴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遂狂喜不禁,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
一時小童進來,雨村打聽得前麵留飯,不可久待,遂從夾道中自便門出去了。
士隱待客既散,知雨村已去,便也不去再邀。
賈雨村和甄士隱相識三年,他窮困潦倒卻並不寄人籬下,而是賣字畫為生。這裏,乍一看是唐伯虎點秋香的三笑留情。
卻也可能伏筆唐伯虎賣身秋香的府邸為奴。賈雨村平生不平白受人恩惠,有恩必報。
那麽,有仇呢。這等孤身一人,隱姓埋名的。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甄士隱再次約賈雨村夜談,賈雨村答應了。
兩人於滿月之夜,相談甚歡,賈雨村主動提及想要進京趕考,卻苦於囊中羞澀。
於是甄士隱贈銀。
原文提到,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幹。
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乃親斟一鬥為賀。
雨村因幹過,歎道:“非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隻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並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
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
其盤費餘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矣!”
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
又雲:“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隱送雨村去後,迴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
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寫兩封薦書與雨村帶至神都,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
因使人過去請時,那家人去了迴來說:“和尚說,賈爺今日五鼓已進京去了,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麵辭了。’”
士隱聽了,也隻得罷了。
甄士隱和賈雨村相識三年,甄士隱對賈雨村進京大比很是關心,可以理解。
原文明確提到,明年才是進京大比之年,春闈。
古代春闈是明朝的。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因而又稱禮闈,考試的地點在京城的禮部貢院。
由於會試是在鄉試的次年,故會試又稱“春試”、“春闈”、“春榜”、“杏榜”等。
會試的時間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三天。
在古代,鄉試每三年一次。
在秋天,故叫“秋試”又叫“秋闈”,為九天,農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全國的會試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試”,又叫“春闈”,也為九天,農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因此推斷賈雨村其實在姑蘇待到了那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因為,甄士隱如此交待賈雨村,必然有所求。
賈雨村收了贈衣銀子,也就是答應了他。
實在是個性情中人。
元宵佳節,甄士隱命家人霍起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
原文提到,真是閑處光陰易過,倏忽又是元宵佳節。士隱令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
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
急的霍啟直尋了半夜。至天明不見,那霍啟也不敢迴來見主人,便逃往他鄉去了。
那士隱夫婦見女兒一夜不歸,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幾人去找尋,迴來皆雲影響全無。
夫妻二人半世隻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煩惱,因此晝夜啼哭,幾乎不顧性命。
推斷,甄士隱與賈雨村相識三年,賈雨村窮困到賣字畫為生,卻不受甄士隱恩惠。
這裏接了銀子,爽快走了,卻是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甄士隱要將女兒甄英蓮送去她外祖母家,卻不想被人知道。
對外隻說女兒丟了。而賈雨村在甄士隱家逗留三年,甄英蓮肯定認得他。
家人霍起是將甄英蓮放在別人家的門檻上坐著,起身離開。時間並不久。
霍起一迴頭,甄英蓮就不見了。
這樣丟的孩子,一來得有人跟著霍起和甄英蓮,時間太短了;再有,熟人作案,不然甄英蓮三歲,會哭鬧的。
坐在人家家門口了。元宵佳節,街上看花燈的人也多。
而甄士隱要賈雨村這麽做,隻為蒙在鼓裏的家人霍起,本色演出吧。然後,丟了甄英蓮的霍起找了她大半夜,肯定逢人就問。
至天明不見。霍起不敢迴來見主人,逃往他鄉。
但元宵佳節看社火花燈,走丟了孩子,不少人家都知道了。甄士隱夫妻急成那樣,必然前往官府報案。
而官差前來,或者附近人家聽說了,也會做個見證。這裏元宵佳節的晚上,確實有孩子丟了。
如此一來,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於元宵佳節走丟了。
才沒有疏漏。甄士隱接下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請假,避開此地官場地動,上麵來查。
這等事情,官司纏身,自然是迴避的好。一開始夢裏走出來的道士就說了,佳節元宵,煙消火散。
也許,過了元宵佳節,上麵就來人查案。
古代官場要避開在家,也要師出有名,情理之中。雖然停班,平時不點卯,這時卻又要到的。
甄士隱,幹脆請假。請事假,然後,病假。妻子又病了……拖到三月十五,葫蘆廟炸供失火,還沒有去衙門吧。
重要的是,接下來甄士隱做的事情,送走女兒也是為了沒有後顧之憂。
後文提到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看著隻有薛家名不副實。
而皇商,顧名思義,為皇族天家做生意的商人。金陵的家族,後文提到就甄家接駕四次。
王熙鳳都奇怪,甄家怎麽那麽有錢。賈璉的奶媽說,不過是拿皇帝自家的銀子往他自家身上使。
也就是皇商吧。不然,甄家哪裏有皇帝家的銀子?
這裏提到了賈家和王家,乃至四次接駕的甄家,卻沒有薛家。也就是說,之前的金陵四大家族可能是,賈史王甄。
薛家出來,取代了甄家皇商身份,而甄家能退嗎?還是連宗並到薛家,換個祖宗?
既然無路可退,那甄家甄士隱接下來要做什麽呢。
而受人之托的賈雨村,於元宵佳節夜晚抱走了甄英蓮,並將她送上了封家等在碼頭的船。
甄英蓮平安去了外祖母封家。
賈雨村才搭船前往京都參加大比。言而有信。後文賈雨村自己說的。
原文第二迴提到,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後,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
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這裏推斷,金陵官場地動,於來年春闈大比是有襄助的。
生於名門望族的甄士隱知道,整個官場風氣為之一振,必然有寒門出身的學子,考中進士。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幫到賈雨村。他的履曆清楚寫著湖州人士。
浙江湖州。
因賈雨村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隻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也就是,賈雨村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於來年春闈中了進士。
做了官的。隻是此刻,還是今科三百餘進士裏不甚起眼的一個。
且文中賈雨村有個有趣到近乎可怕的地方。
逆天改命。
遇強愈強。參看前麵,一僧一道說甄英蓮的話。
這些話,可都沒有應驗甄英蓮,也就是日後的史湘雲身上,而是香菱。
香菱本姓秦,也就是秦家女身上。史湘雲的命,在金陵十二釵裏還算好的。
這樣的賈雨村,大概就是這等唐傳奇小說裏,身負大氣運的人吧。或者說,混官場麽,和甄士隱仿佛,他也算到了的。
占了先機。原本不好的事情才會因此逆轉,甚至讓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害人不成吧。這是賈雨村,與甄士隱相識於微時,也算是做了一輩子的朋友。
這賈雨村原係湖州(胡謅)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
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隻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自前歲來此,又淹蹇(窮困潦倒)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故士隱常與他交接。
出來的賈雨村,這麽看下來,來曆沒有一個是真的。
落魄潦倒,三年都借宿葫蘆廟裏,每日賣文作字為生……甄士隱的神仙故事,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草木姻緣,是這三年從賈雨村這裏看到的麽。
還是暗示,甄士隱與賈雨村相識於微時,此時賈雨村窮困潦倒,甄士隱卻仍將他視作平生知己。
士為知己者死。賈雨村蟄伏三年,與甄士隱平輩論交,亦師亦友,隻為,進京赴考,一鳴驚人。
原文提到,當下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聞麽?”
士隱笑道:“非也。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的很。賈兄來得正好,請入小齋,彼此俱可消此永晝。”
說著便令人送女兒進去,自攜了雨村來至書房中,小童獻荼。
方談得三五句話,忽家人飛報:“嚴老爺來拜。”
士隱慌忙起身謝道:“恕誆駕之罪,且請略坐,弟即來奉陪。”
雨村起身也讓道:“老先生請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
說著士隱已出前廳去了。
這裏雨村且翻弄詩籍解悶,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
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裏掐花兒,生的儀容不俗,眉目清秀,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
雨村不覺看得呆了。
那甄家丫鬟掐了花兒方欲走時,猛抬頭見窗內有人:敝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麵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自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
想他定是主人常說的什麽賈雨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幫助周濟他,隻是沒什麽機會。’”
如此一想,不免又迴頭一兩次。
雨村見他迴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遂狂喜不禁,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
一時小童進來,雨村打聽得前麵留飯,不可久待,遂從夾道中自便門出去了。
士隱待客既散,知雨村已去,便也不去再邀。
賈雨村和甄士隱相識三年,他窮困潦倒卻並不寄人籬下,而是賣字畫為生。這裏,乍一看是唐伯虎點秋香的三笑留情。
卻也可能伏筆唐伯虎賣身秋香的府邸為奴。賈雨村平生不平白受人恩惠,有恩必報。
那麽,有仇呢。這等孤身一人,隱姓埋名的。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甄士隱再次約賈雨村夜談,賈雨村答應了。
兩人於滿月之夜,相談甚歡,賈雨村主動提及想要進京趕考,卻苦於囊中羞澀。
於是甄士隱贈銀。
原文提到,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幹。
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乃親斟一鬥為賀。
雨村因幹過,歎道:“非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隻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並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
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
其盤費餘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矣!”
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
又雲:“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隱送雨村去後,迴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
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寫兩封薦書與雨村帶至神都,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
因使人過去請時,那家人去了迴來說:“和尚說,賈爺今日五鼓已進京去了,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麵辭了。’”
士隱聽了,也隻得罷了。
甄士隱和賈雨村相識三年,甄士隱對賈雨村進京大比很是關心,可以理解。
原文明確提到,明年才是進京大比之年,春闈。
古代春闈是明朝的。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因而又稱禮闈,考試的地點在京城的禮部貢院。
由於會試是在鄉試的次年,故會試又稱“春試”、“春闈”、“春榜”、“杏榜”等。
會試的時間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三天。
在古代,鄉試每三年一次。
在秋天,故叫“秋試”又叫“秋闈”,為九天,農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全國的會試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試”,又叫“春闈”,也為九天,農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因此推斷賈雨村其實在姑蘇待到了那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因為,甄士隱如此交待賈雨村,必然有所求。
賈雨村收了贈衣銀子,也就是答應了他。
實在是個性情中人。
元宵佳節,甄士隱命家人霍起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
原文提到,真是閑處光陰易過,倏忽又是元宵佳節。士隱令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
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
急的霍啟直尋了半夜。至天明不見,那霍啟也不敢迴來見主人,便逃往他鄉去了。
那士隱夫婦見女兒一夜不歸,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幾人去找尋,迴來皆雲影響全無。
夫妻二人半世隻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煩惱,因此晝夜啼哭,幾乎不顧性命。
推斷,甄士隱與賈雨村相識三年,賈雨村窮困到賣字畫為生,卻不受甄士隱恩惠。
這裏接了銀子,爽快走了,卻是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甄士隱要將女兒甄英蓮送去她外祖母家,卻不想被人知道。
對外隻說女兒丟了。而賈雨村在甄士隱家逗留三年,甄英蓮肯定認得他。
家人霍起是將甄英蓮放在別人家的門檻上坐著,起身離開。時間並不久。
霍起一迴頭,甄英蓮就不見了。
這樣丟的孩子,一來得有人跟著霍起和甄英蓮,時間太短了;再有,熟人作案,不然甄英蓮三歲,會哭鬧的。
坐在人家家門口了。元宵佳節,街上看花燈的人也多。
而甄士隱要賈雨村這麽做,隻為蒙在鼓裏的家人霍起,本色演出吧。然後,丟了甄英蓮的霍起找了她大半夜,肯定逢人就問。
至天明不見。霍起不敢迴來見主人,逃往他鄉。
但元宵佳節看社火花燈,走丟了孩子,不少人家都知道了。甄士隱夫妻急成那樣,必然前往官府報案。
而官差前來,或者附近人家聽說了,也會做個見證。這裏元宵佳節的晚上,確實有孩子丟了。
如此一來,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於元宵佳節走丟了。
才沒有疏漏。甄士隱接下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請假,避開此地官場地動,上麵來查。
這等事情,官司纏身,自然是迴避的好。一開始夢裏走出來的道士就說了,佳節元宵,煙消火散。
也許,過了元宵佳節,上麵就來人查案。
古代官場要避開在家,也要師出有名,情理之中。雖然停班,平時不點卯,這時卻又要到的。
甄士隱,幹脆請假。請事假,然後,病假。妻子又病了……拖到三月十五,葫蘆廟炸供失火,還沒有去衙門吧。
重要的是,接下來甄士隱做的事情,送走女兒也是為了沒有後顧之憂。
後文提到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看著隻有薛家名不副實。
而皇商,顧名思義,為皇族天家做生意的商人。金陵的家族,後文提到就甄家接駕四次。
王熙鳳都奇怪,甄家怎麽那麽有錢。賈璉的奶媽說,不過是拿皇帝自家的銀子往他自家身上使。
也就是皇商吧。不然,甄家哪裏有皇帝家的銀子?
這裏提到了賈家和王家,乃至四次接駕的甄家,卻沒有薛家。也就是說,之前的金陵四大家族可能是,賈史王甄。
薛家出來,取代了甄家皇商身份,而甄家能退嗎?還是連宗並到薛家,換個祖宗?
既然無路可退,那甄家甄士隱接下來要做什麽呢。
而受人之托的賈雨村,於元宵佳節夜晚抱走了甄英蓮,並將她送上了封家等在碼頭的船。
甄英蓮平安去了外祖母封家。
賈雨村才搭船前往京都參加大比。言而有信。後文賈雨村自己說的。
原文第二迴提到,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後,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
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這裏推斷,金陵官場地動,於來年春闈大比是有襄助的。
生於名門望族的甄士隱知道,整個官場風氣為之一振,必然有寒門出身的學子,考中進士。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幫到賈雨村。他的履曆清楚寫著湖州人士。
浙江湖州。
因賈雨村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隻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也就是,賈雨村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於來年春闈中了進士。
做了官的。隻是此刻,還是今科三百餘進士裏不甚起眼的一個。
且文中賈雨村有個有趣到近乎可怕的地方。
逆天改命。
遇強愈強。參看前麵,一僧一道說甄英蓮的話。
這些話,可都沒有應驗甄英蓮,也就是日後的史湘雲身上,而是香菱。
香菱本姓秦,也就是秦家女身上。史湘雲的命,在金陵十二釵裏還算好的。
這樣的賈雨村,大概就是這等唐傳奇小說裏,身負大氣運的人吧。或者說,混官場麽,和甄士隱仿佛,他也算到了的。
占了先機。原本不好的事情才會因此逆轉,甚至讓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害人不成吧。這是賈雨村,與甄士隱相識於微時,也算是做了一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