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京都。
倭皇和內閣麵色沉重,帝國艦隊打贏了,又像沒有贏。
南洋的製海權沒有拿迴來,這就意味著,倭國無法繼續南下進攻澳洲,也無法支援南洋各島的倭國遠征軍,戰爭陷入僵持。
山本四五繼續執行海上遊擊戰術,隻是拖住鷹軍奪迴南洋各島的速度,並不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倭國和鷹國總體實力差距太大,鷹國損失幾十艘戰艦,可能一年左右就補充了,倭國呢,大部分戰艦來自國外,國內的造船廠產能有限。
倭皇看向首下的倭國高層,希望他們能想出辦法,將倭國拉出困境。
犬中康平作為首先,思考一番後發言,“陛下,海軍實力損失一半,短期內無法再戰,當然,臣相信山本君能給帝國創造奇跡,不過,帝國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失去南洋和海權的情況下,帝國將麵臨一場本土防禦戰。”
“帝國有百萬陸軍,本土防禦戰一定能打勝,嶺南戰爭和南洋戰爭表明,隻要鷹國陸軍損失過大,他們就妥協。”
犬中康平的話讓在座的大臣點頭。
不過,鬆本土坤卻有不同意見,他站起來,走到天皇左側的地圖前,“陛下,諸君,我認為首相的想法過於保守,若將戰場放在帝國本土,那麽無論最後打勝打敗,帝國的工業和經濟及人口將遭到重創。”
“臣以為,不如繼續將戰場放在南洋,利用短期內鷹國艦隊不敢貿然北上的空隙,帝國派出數十萬陸軍,將南洋各島變成軍事堡壘。”
“有帝國艦隊的牽製,鷹國陸軍不可能跳過南洋,隻要鷹國陸軍要進攻,那麽同樣會損失慘重,這樣比在本土劃算得多,甚至到了談判的時候,帝國有利益可拿。”
作為軍部參謀總長,鬆本土坤的戰略視野比犬中康平的寬很多。
“而且,在這段時間,帝國可以尋求外援,夏國不行,那就去找聯邦國,臣相信,一定有辦法補充戰艦,等海軍戰艦實力恢複,帝國就有新的機會。”
鬆本土坤說完,彎腰等聖裁。
不得不說,鬆本土坤的計劃讓倭皇心動了。
倭皇當機立斷,“這件事有鬆本軍全權負責,陸軍和海軍聽命行事,這是帝國最後的機會,諸君要全力支持。”
“哈依!”
犬中康平等人起身表態。
鬆本土坤低著頭,笑意不減,他終於等到了發揮才能的機會,作為一個留學歐陸的軍校生,他一路過關斬將,熬了十幾年,拿到了參謀總長的位置。
但是,帝國後期戰爭太少,陸海軍大權在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手裏,他無法幹預。
如今,倭皇陛下給他機會,他要牢牢抓住,打贏南洋防禦戰,為帝國爭取時間,他的才能一定能征服倭皇和諸位大臣。
到那時,參謀部的權力將會大大加強。
計劃定下來,倭皇派外相前往聯邦國,請求貸款和武器支援,特別是戰艦。
在南洋海域,山本四五接到電報,他看到了鬆本土坤的戰略格局。
既然參謀部讓他配合,那他就好好配合吧。
隻要他跑得快,一定讓南洋雞飛狗跳,鷹國艦隊抓不到。
倭國的動作很快,在極其保密的情況下,第一批二十萬陸軍乘坐運輸船,在幾艘護衛艦護送下南下,幾天後悄悄送到了爪哇島。
當然,山本四五的艦隊一直在遠處跟著護航。
倭國陸軍上岸的消息讓在蘇門答臘,巴鄰旁的羅伯茨和洛貝克很意外。
兩人再次聚在一起開會。
二十萬人抵達爪哇島,鷹國陸軍想要收複的難度加大,而且,若倭國大量地修築堡壘,那戰鬥打起來傷亡很大。
從馬克及突圍的戰艦士兵口中得知倭國艦隊損失也大,不過,戰力尚有,這也讓洛貝克和羅伯茨很擔憂。
這一次海戰之後,倭國艦隊肯定不會輕易出現。
鷹國艦隊不能再分兵去尋找倭國艦隊,倭國艦隊指揮官太過喪心病狂,若真的被抓到機會,就會出現南夏海一樣的尷尬結果。
倭國艦隊像幽靈一樣隱藏起來,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若海軍和陸軍跳過南洋北上,那後果很難預料,所以,他們給倫敦的計劃是先收複南洋各島。
現在倭國的戰略有變化,分析下來是要強守南洋,這是他們沒有準備的。
想要拿下南洋,陸軍必須增兵。
但是,羅伯茨想到一個可怕的結果,海軍不能分兵,不能限製倭國向南洋增兵,若倭國陸軍在每一個主要島嶼均安排重兵防守,大鷹帝國陸軍要損失多少才能收複南洋各島。
倭國的戰鬥意誌,一點不輸鷹軍,甚至超過鷹軍,若武器裝備有優勢,那將會是遠東又一支勁旅。
麵對這樣的對手,羅伯茨有些發怵。
南洋之戰,夏國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讓鷹軍損失幾十萬人,羅伯茨經曆一次,不想經曆第二次。
在南洋戰爭之後,羅伯茨參考夏軍的武器配備,讓印度的兵工廠生產出來,增加了鷹軍一線攻堅部隊的戰術手段。
效果很明顯,鷹軍在蘇門答臘對付倭軍時,一直保持戰場優勢。
特別是迫擊炮和手雷彈,很好用。
可再好的戰術手段,麵對幾十萬擁有工事和碉堡的倭軍,一樣會有損失,而且倭軍傳承一種武士道精神,會發起自殺式進攻,在蘇門答臘時羅伯茨看過。
愁人啊。
所以,羅伯茨希望洛貝克想辦法阻止倭國繼續增援南洋,倭軍增援越少,鷹軍損失越低。
洛貝克表示無奈,想要組織倭軍增援,艦隊要開到新幾內亞一帶,這樣蘇門答臘和印度的補給線怎麽辦?
都怪山本四五那個混蛋,膽小如鼠。
倭皇和內閣麵色沉重,帝國艦隊打贏了,又像沒有贏。
南洋的製海權沒有拿迴來,這就意味著,倭國無法繼續南下進攻澳洲,也無法支援南洋各島的倭國遠征軍,戰爭陷入僵持。
山本四五繼續執行海上遊擊戰術,隻是拖住鷹軍奪迴南洋各島的速度,並不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倭國和鷹國總體實力差距太大,鷹國損失幾十艘戰艦,可能一年左右就補充了,倭國呢,大部分戰艦來自國外,國內的造船廠產能有限。
倭皇看向首下的倭國高層,希望他們能想出辦法,將倭國拉出困境。
犬中康平作為首先,思考一番後發言,“陛下,海軍實力損失一半,短期內無法再戰,當然,臣相信山本君能給帝國創造奇跡,不過,帝國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失去南洋和海權的情況下,帝國將麵臨一場本土防禦戰。”
“帝國有百萬陸軍,本土防禦戰一定能打勝,嶺南戰爭和南洋戰爭表明,隻要鷹國陸軍損失過大,他們就妥協。”
犬中康平的話讓在座的大臣點頭。
不過,鬆本土坤卻有不同意見,他站起來,走到天皇左側的地圖前,“陛下,諸君,我認為首相的想法過於保守,若將戰場放在帝國本土,那麽無論最後打勝打敗,帝國的工業和經濟及人口將遭到重創。”
“臣以為,不如繼續將戰場放在南洋,利用短期內鷹國艦隊不敢貿然北上的空隙,帝國派出數十萬陸軍,將南洋各島變成軍事堡壘。”
“有帝國艦隊的牽製,鷹國陸軍不可能跳過南洋,隻要鷹國陸軍要進攻,那麽同樣會損失慘重,這樣比在本土劃算得多,甚至到了談判的時候,帝國有利益可拿。”
作為軍部參謀總長,鬆本土坤的戰略視野比犬中康平的寬很多。
“而且,在這段時間,帝國可以尋求外援,夏國不行,那就去找聯邦國,臣相信,一定有辦法補充戰艦,等海軍戰艦實力恢複,帝國就有新的機會。”
鬆本土坤說完,彎腰等聖裁。
不得不說,鬆本土坤的計劃讓倭皇心動了。
倭皇當機立斷,“這件事有鬆本軍全權負責,陸軍和海軍聽命行事,這是帝國最後的機會,諸君要全力支持。”
“哈依!”
犬中康平等人起身表態。
鬆本土坤低著頭,笑意不減,他終於等到了發揮才能的機會,作為一個留學歐陸的軍校生,他一路過關斬將,熬了十幾年,拿到了參謀總長的位置。
但是,帝國後期戰爭太少,陸海軍大權在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手裏,他無法幹預。
如今,倭皇陛下給他機會,他要牢牢抓住,打贏南洋防禦戰,為帝國爭取時間,他的才能一定能征服倭皇和諸位大臣。
到那時,參謀部的權力將會大大加強。
計劃定下來,倭皇派外相前往聯邦國,請求貸款和武器支援,特別是戰艦。
在南洋海域,山本四五接到電報,他看到了鬆本土坤的戰略格局。
既然參謀部讓他配合,那他就好好配合吧。
隻要他跑得快,一定讓南洋雞飛狗跳,鷹國艦隊抓不到。
倭國的動作很快,在極其保密的情況下,第一批二十萬陸軍乘坐運輸船,在幾艘護衛艦護送下南下,幾天後悄悄送到了爪哇島。
當然,山本四五的艦隊一直在遠處跟著護航。
倭國陸軍上岸的消息讓在蘇門答臘,巴鄰旁的羅伯茨和洛貝克很意外。
兩人再次聚在一起開會。
二十萬人抵達爪哇島,鷹國陸軍想要收複的難度加大,而且,若倭國大量地修築堡壘,那戰鬥打起來傷亡很大。
從馬克及突圍的戰艦士兵口中得知倭國艦隊損失也大,不過,戰力尚有,這也讓洛貝克和羅伯茨很擔憂。
這一次海戰之後,倭國艦隊肯定不會輕易出現。
鷹國艦隊不能再分兵去尋找倭國艦隊,倭國艦隊指揮官太過喪心病狂,若真的被抓到機會,就會出現南夏海一樣的尷尬結果。
倭國艦隊像幽靈一樣隱藏起來,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若海軍和陸軍跳過南洋北上,那後果很難預料,所以,他們給倫敦的計劃是先收複南洋各島。
現在倭國的戰略有變化,分析下來是要強守南洋,這是他們沒有準備的。
想要拿下南洋,陸軍必須增兵。
但是,羅伯茨想到一個可怕的結果,海軍不能分兵,不能限製倭國向南洋增兵,若倭國陸軍在每一個主要島嶼均安排重兵防守,大鷹帝國陸軍要損失多少才能收複南洋各島。
倭國的戰鬥意誌,一點不輸鷹軍,甚至超過鷹軍,若武器裝備有優勢,那將會是遠東又一支勁旅。
麵對這樣的對手,羅伯茨有些發怵。
南洋之戰,夏國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讓鷹軍損失幾十萬人,羅伯茨經曆一次,不想經曆第二次。
在南洋戰爭之後,羅伯茨參考夏軍的武器配備,讓印度的兵工廠生產出來,增加了鷹軍一線攻堅部隊的戰術手段。
效果很明顯,鷹軍在蘇門答臘對付倭軍時,一直保持戰場優勢。
特別是迫擊炮和手雷彈,很好用。
可再好的戰術手段,麵對幾十萬擁有工事和碉堡的倭軍,一樣會有損失,而且倭軍傳承一種武士道精神,會發起自殺式進攻,在蘇門答臘時羅伯茨看過。
愁人啊。
所以,羅伯茨希望洛貝克想辦法阻止倭國繼續增援南洋,倭軍增援越少,鷹軍損失越低。
洛貝克表示無奈,想要組織倭軍增援,艦隊要開到新幾內亞一帶,這樣蘇門答臘和印度的補給線怎麽辦?
都怪山本四五那個混蛋,膽小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