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妹打在娘胎裏就跟我天下第一好!
什麽!王妃她全家都是穿來的 作者:胖丫胖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京 軍畿大營裏
“吳澤川,是不是你偷吃了我的雞蛋?你是怎麽忍心咽下去的!”
方毅、宋崢拉住暴躁的林晨,“別衝動,別衝動,咱們還有三天就放營了,到時候就能迴逍遙樓裏開開齋了。”
林晨一把推開和稀泥的兩個人,“滾犢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倆也不是什麽好餅!”
林晨忿忿不平的走出營房,揚起憂鬱的下顎線,45度望天,心中默數一二三。
身後的謝宸灝,現如今化名吳澤川,走到林晨麵前,很是無奈的說道,“行啦,就吃你一個雞蛋,你還演上了,今晚我幫你守夜可以吧?”
林晨努力壓住上揚的嘴角,保持那個動作一動不動,想試試還能不能爭取有人幫他洗個衣服什麽的。
謝宸灝見此,痞痞一笑,向後使了一個眼色,方毅、宋崢從後麵偷襲過來,像扛豬肉一樣,把林晨扛迴營房。
營房內響起林晨殺豬一般的求饒聲,謝宸灝卻穩穩的站在營房前擋住來往想要湊熱鬧的士兵。
林晨等人奉旨參軍已經三月有餘,從剛開始的枯燥乏味,到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軍營生活。
白天跟一幫糙老爺們搶飯,晚上去村戶裏偷雞,晴天到河裏洗澡,雨天去外麵衝涼。
沒有小廝伺候,隨身的衣物,就隻能晚上洗腳的時候,放在盆裏踩上兩腳,再放點皂角泡上一夜。
宋崢的親爹武陵侯是個狠人,讓自己的副將把他們四個送到軍營裏就不管了。
若是真的不管也還好,可是副將卻讓人收走了他們的包袱,扒掉了他們衣服。
隻給他們發了兩套士兵的兵服,其餘什麽都不準帶進軍營。
別看是在最末等的兵營裏,隻有林晨四人身無分文。其他小兵最窮的,也能掏出半兩碎銀去夥房換塊鹵肉打打牙祭。
而林晨他們別說打牙祭了,連一日兩餐,都搶不過那些老兵。
而且因為林晨四人的長相氣度,也跟軍營裏的糙漢們格格不入。
糙漢們也不傻,一看他們四個就知道是哪家權貴的公子哥來凡間渡劫的。
所以林晨他們倒是沒有被老兵欺負,隻是老兵對他們的態度全都敬而遠之,慢慢形成了孤立之勢。
於是林晨四人自成一組,好處在於營房比別人的寬敞。
剩下的日常演練,人家是一班對一班,他們是四人對一班。
人家是一班二十人輪五天守夜,他們是四人守五夜。
人家是二十人砍十車柴,他們還是四個人砍十車柴。
讓林晨欲哭無淚的是,四個人的小團體,凝聚力太強了,強到時時刻刻形影不離,完全不給他進空間開小灶的機會。
當林晨罵罵咧咧披頭散發走出營房的時候,恨恨的指著謝宸灝,“你給我等著,三天後一放營,我就寫信給小希,讓她離你這個腹黑的家夥遠遠的!
我還要告訴她,是你把我連累進來的!哼,你就等著吧,我妹打在娘胎裏就跟我天下第一好!
隻要我不同意你倆的事,你就休想讓小希再理你!”
謝宸灝摸摸鼻子,這迴玩大了,好像真把林晨惹急了。
能不急嘛,林晨吸吸鼻子,這附近都快讓他們偷遍了,眼看村戶把雞都藏迴屋裏養了。
那個雞蛋都快臭了,他都沒舍得吃,他容易麽他!
......
騎毛驢的小老頭再從縣城出來的時候,原本心裏對百姓交口稱讚的林知府也頗為欣賞。
但等到他走在鄉間地頭的時候,心中的那份欣賞就變成了質疑。
老頭覺著這個林知府隻是擅長做表麵功夫,善於把控民心而已。實際上這位廣受好評的林知府一點都不懂勸課農桑之道。
民以食為天,百姓生存的根本是地裏的糧食。可老頭看到是什麽?
大片大片的良田不去種糧食,而是拿來種野花?一片片金黃的花海,看著倒是很有意境,可是這能讓百姓填飽肚子嗎?
還有那稻田,秧苗稀疏,田裏的水給的那麽高,水裏還養著魚。難道就不怕魚兒把禾苗的根都吃掉嗎?
老頭頻頻歎氣,這林知府真是在胡鬧,這不是在拿百姓口糧的大事開玩笑嗎?
走過了田間,老頭心中的質疑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在心中給林建邦劃上強占百姓土地的罪名。
因為他在鄉野中看見很多作坊,這種情況老頭見過不少。都是高門權貴聯合鄉野豪紳強占良田,又找不到那麽多人幫忙耕種,所以幹脆建成作坊空在那裏。
等到搜集到足夠多的貧苦百姓,抹去他們的戶籍,讓他們變成隱戶,再把作坊拆掉,變為耕田。
老頭心中憤慨,這林知府還真是手段高明,仗著天高皇帝遠,就可以為所欲為,愚弄百姓,真是罪大惡極!
愧他兒子還總在自己麵前提過林家三兄妹如何芝蘭玉樹,卓爾不群。有這麽一個父親在前,想必兒子也是受人蒙蔽了。
老頭離開了海陽,騎著他的倔毛驢,一路沿著溜光大道走到了潮陽。
路上遇見兩塊巨石,左邊刻著紅漆大字“海濱鄒魯是潮陽”,右邊同樣刻著“心之所安在潮陽”。
老頭下了毛驢,走上前去細細品味這兩句話,文如其人,能寫下這兩句話,說明林知府也是心懷大誌之人。
那又為何會不顧百姓生機?勸農治桑是為官首要,堂堂探花郎會不懂?
“老人家?你這是要去潮陽嗎?若是要去縣城,那你就沿著這條大道一直走下去便是。
若是想去下麵村鎮,前麵岔路口也有牌子,你若是識字,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我告訴你按哪個顏色的路牌走。”
老頭一迴頭,便看見一個身穿粗布短揭,頭戴鬥笠,身形高挑清瘦的中年男人。
男人盡管穿著樸素,但卻難掩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雍容儒雅的清冷氣質。
這男人便是林建邦,他本來是迴潮陽采點茶葉迴去試試把烏龍單叢搞出來。
結果剛返程就看見一個老頭對著石碑比比劃劃,林建邦這一看就覺著老頭是個文化人。
便想上前打探打探,興許就碰上那個隱世大儒,能幫他把潮陽的書院開起來。
老頭皺眉,背著雙手,上下打量林建邦,“我隻是想見見這潮州知府而已。”
林建邦這才深深對視了老頭一眼,然後笑了,躬身作揖,“下官林建邦,拜見右都禦史!”
老頭詫異,滿臉的震驚和不解,“本官似乎從來沒有見過你,你又如何得知?”
都察院和別的機構不同,屬於中央行政監察機關,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一直以來都避免跟朝中官員接觸走動,所以當初無論是殿試也好,恩榮宴也罷,都察院的上下官員都不會參加。
所以董瀚實在不解,林建邦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更何況,董瀚不自在的摸摸自己臉上的偽裝,自己這是哪裏出了紕漏嗎?
“吳澤川,是不是你偷吃了我的雞蛋?你是怎麽忍心咽下去的!”
方毅、宋崢拉住暴躁的林晨,“別衝動,別衝動,咱們還有三天就放營了,到時候就能迴逍遙樓裏開開齋了。”
林晨一把推開和稀泥的兩個人,“滾犢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倆也不是什麽好餅!”
林晨忿忿不平的走出營房,揚起憂鬱的下顎線,45度望天,心中默數一二三。
身後的謝宸灝,現如今化名吳澤川,走到林晨麵前,很是無奈的說道,“行啦,就吃你一個雞蛋,你還演上了,今晚我幫你守夜可以吧?”
林晨努力壓住上揚的嘴角,保持那個動作一動不動,想試試還能不能爭取有人幫他洗個衣服什麽的。
謝宸灝見此,痞痞一笑,向後使了一個眼色,方毅、宋崢從後麵偷襲過來,像扛豬肉一樣,把林晨扛迴營房。
營房內響起林晨殺豬一般的求饒聲,謝宸灝卻穩穩的站在營房前擋住來往想要湊熱鬧的士兵。
林晨等人奉旨參軍已經三月有餘,從剛開始的枯燥乏味,到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軍營生活。
白天跟一幫糙老爺們搶飯,晚上去村戶裏偷雞,晴天到河裏洗澡,雨天去外麵衝涼。
沒有小廝伺候,隨身的衣物,就隻能晚上洗腳的時候,放在盆裏踩上兩腳,再放點皂角泡上一夜。
宋崢的親爹武陵侯是個狠人,讓自己的副將把他們四個送到軍營裏就不管了。
若是真的不管也還好,可是副將卻讓人收走了他們的包袱,扒掉了他們衣服。
隻給他們發了兩套士兵的兵服,其餘什麽都不準帶進軍營。
別看是在最末等的兵營裏,隻有林晨四人身無分文。其他小兵最窮的,也能掏出半兩碎銀去夥房換塊鹵肉打打牙祭。
而林晨他們別說打牙祭了,連一日兩餐,都搶不過那些老兵。
而且因為林晨四人的長相氣度,也跟軍營裏的糙漢們格格不入。
糙漢們也不傻,一看他們四個就知道是哪家權貴的公子哥來凡間渡劫的。
所以林晨他們倒是沒有被老兵欺負,隻是老兵對他們的態度全都敬而遠之,慢慢形成了孤立之勢。
於是林晨四人自成一組,好處在於營房比別人的寬敞。
剩下的日常演練,人家是一班對一班,他們是四人對一班。
人家是一班二十人輪五天守夜,他們是四人守五夜。
人家是二十人砍十車柴,他們還是四個人砍十車柴。
讓林晨欲哭無淚的是,四個人的小團體,凝聚力太強了,強到時時刻刻形影不離,完全不給他進空間開小灶的機會。
當林晨罵罵咧咧披頭散發走出營房的時候,恨恨的指著謝宸灝,“你給我等著,三天後一放營,我就寫信給小希,讓她離你這個腹黑的家夥遠遠的!
我還要告訴她,是你把我連累進來的!哼,你就等著吧,我妹打在娘胎裏就跟我天下第一好!
隻要我不同意你倆的事,你就休想讓小希再理你!”
謝宸灝摸摸鼻子,這迴玩大了,好像真把林晨惹急了。
能不急嘛,林晨吸吸鼻子,這附近都快讓他們偷遍了,眼看村戶把雞都藏迴屋裏養了。
那個雞蛋都快臭了,他都沒舍得吃,他容易麽他!
......
騎毛驢的小老頭再從縣城出來的時候,原本心裏對百姓交口稱讚的林知府也頗為欣賞。
但等到他走在鄉間地頭的時候,心中的那份欣賞就變成了質疑。
老頭覺著這個林知府隻是擅長做表麵功夫,善於把控民心而已。實際上這位廣受好評的林知府一點都不懂勸課農桑之道。
民以食為天,百姓生存的根本是地裏的糧食。可老頭看到是什麽?
大片大片的良田不去種糧食,而是拿來種野花?一片片金黃的花海,看著倒是很有意境,可是這能讓百姓填飽肚子嗎?
還有那稻田,秧苗稀疏,田裏的水給的那麽高,水裏還養著魚。難道就不怕魚兒把禾苗的根都吃掉嗎?
老頭頻頻歎氣,這林知府真是在胡鬧,這不是在拿百姓口糧的大事開玩笑嗎?
走過了田間,老頭心中的質疑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在心中給林建邦劃上強占百姓土地的罪名。
因為他在鄉野中看見很多作坊,這種情況老頭見過不少。都是高門權貴聯合鄉野豪紳強占良田,又找不到那麽多人幫忙耕種,所以幹脆建成作坊空在那裏。
等到搜集到足夠多的貧苦百姓,抹去他們的戶籍,讓他們變成隱戶,再把作坊拆掉,變為耕田。
老頭心中憤慨,這林知府還真是手段高明,仗著天高皇帝遠,就可以為所欲為,愚弄百姓,真是罪大惡極!
愧他兒子還總在自己麵前提過林家三兄妹如何芝蘭玉樹,卓爾不群。有這麽一個父親在前,想必兒子也是受人蒙蔽了。
老頭離開了海陽,騎著他的倔毛驢,一路沿著溜光大道走到了潮陽。
路上遇見兩塊巨石,左邊刻著紅漆大字“海濱鄒魯是潮陽”,右邊同樣刻著“心之所安在潮陽”。
老頭下了毛驢,走上前去細細品味這兩句話,文如其人,能寫下這兩句話,說明林知府也是心懷大誌之人。
那又為何會不顧百姓生機?勸農治桑是為官首要,堂堂探花郎會不懂?
“老人家?你這是要去潮陽嗎?若是要去縣城,那你就沿著這條大道一直走下去便是。
若是想去下麵村鎮,前麵岔路口也有牌子,你若是識字,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我告訴你按哪個顏色的路牌走。”
老頭一迴頭,便看見一個身穿粗布短揭,頭戴鬥笠,身形高挑清瘦的中年男人。
男人盡管穿著樸素,但卻難掩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雍容儒雅的清冷氣質。
這男人便是林建邦,他本來是迴潮陽采點茶葉迴去試試把烏龍單叢搞出來。
結果剛返程就看見一個老頭對著石碑比比劃劃,林建邦這一看就覺著老頭是個文化人。
便想上前打探打探,興許就碰上那個隱世大儒,能幫他把潮陽的書院開起來。
老頭皺眉,背著雙手,上下打量林建邦,“我隻是想見見這潮州知府而已。”
林建邦這才深深對視了老頭一眼,然後笑了,躬身作揖,“下官林建邦,拜見右都禦史!”
老頭詫異,滿臉的震驚和不解,“本官似乎從來沒有見過你,你又如何得知?”
都察院和別的機構不同,屬於中央行政監察機關,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一直以來都避免跟朝中官員接觸走動,所以當初無論是殿試也好,恩榮宴也罷,都察院的上下官員都不會參加。
所以董瀚實在不解,林建邦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更何況,董瀚不自在的摸摸自己臉上的偽裝,自己這是哪裏出了紕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