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迴到學校學習,一切是那麽親切、那麽熟悉,一切又是那麽陌生。同樣是寬敞的教室、整齊的桌椅、熟悉的鈴聲;同樣有班長、團支部;同樣有理論課、實驗課、體育課,不同的是,講台上的老師少了,電視上的老師多了。那些老師是那麽有名,有北大的,有清華的,有教授,有專家。劉錫慶這些知名學者,也是我們的老師,五明感到無比自豪與驕傲。
正式成為電大學生後,五明感到一種嶄新的境界開始在眼前展開,這是五明從前不曾想到的。即使是在中師學習,也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能順利畢業得到工作。然而在這裏一整潔而寬敞的電大教室裏,五明卻深切地感覺到了“學以致用”的真實含義。老師在這裏授課,少了“升學率”的束縛,可以更深切地聯係社會實際,讓學生增強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中央電大的教程也不再是讓學生在“象牙塔”裏坐井觀天,而是根據電大學生的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他們在學到實用和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更能為拓寬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們在嚴格的考試中,得到的也不僅僅是高分,而是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時,五明才深刻體會到中央電大高瞻遠矚的辦學方針是何等的正確而富有成效,絲毫不遜色於正式的大專院校。是電大,使五明在電大的學習時如魚得水,受益匪淺。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現在迴憶起電大兩年的學習生活,過得竟是那麽快,那麽充實,那麽令人留戀。每天,我們要上4節電視課,還有輔導課、體育課、聽力課。學習之餘,學校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有運動會、知識競賽、籃球比賽,聯歡會等,放學後,同學們還要打籃球,到圖書閱覽室看看報刊雜誌。電大的老師,不論是班主任,還是輔導課老師,對我們都認真負責、盡職盡責。他們在課堂上教書育人,課下又和文科班的同學們像朋友般相處。工作後再去讀書,人的思想成熟多了。過去,五明是被動地學,而現在卻是主動地學,有了工作的經曆後,越來越知道在當今社會知識的重要性。兩年的學習多門課程,五明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是去混文憑,而是去掌握真才實學。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大兩年,五明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電大真真切切地實現了五明的大學夢,實現五明家族幾代人的期盼與向往!
讀電大這年,五明27歲,有家有室,買菜、做飯、打雜,有時候,為了學習,五明隻好一手拿鍋碗瓢鏟,一手拿電大課本記憶背誦。為了強化記憶,五明除了身不離“讀書卡”外,還不得不在自家進門的牆壁上掛了一塊木層板,當作“黑板”,把學習的提綱和重點寫在上麵,每天進門和睡覺前後都要通讀、通記一遍。兩年的時間,每到期末考試前一兩個月,不論是嚴寒、酷暑,幾乎沒有哪一個夜晚是在零點以前睡覺的。
記得有一次,進廚房,隻見火爐上濃煙滾滾,直衝窗外。在五明一陣手忙腳亂熄滅大火後,才明白,是自己隻顧看書,忘記了爐子上還煮著香腸。隻見鍋也燒糊了,香腸也燒焦了,幸虧發現得及時,才未釀成大火災。
這就是五明的電大生活;這也許就是一種電大精神。電大的這種生活,這種精神,不僅僅熔鑄了五明這一代人求知若渴、百折不撓的堅強意誌,而且還深深地感染著同學們周圍的每一個人。
正是這種生活、這種精神,鼓舞、激勵著五明在電大的學習實踐中克服了一個個障礙,衝破了一道道難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電大畢業時五明已是快30歲的人了。“電大”,真真把五明“扶進”了“而立之年”;“電大”,確實解除了五明因為缺少知識而遇到的無數“迷障”與“困惑”。
電大所學到的文學、曆史、經濟、行政管理、法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等都為五明在多個部門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和發揮,這一切,都是五明上電大之前所不能想象的。電大不僅是五明的良師益友,更成為五明人生的催化劑。
電大文科班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當然還有應屆生,每個人的經曆都是一人娓娓動聽的故事。電大就是以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般的開放、吸引了無數的求知者。電大沒有高不可攀的用分數圍成的院牆,隻要你願意學習,經過努力你就能夠投人她的懷抱。她會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享受大海泛舟的無窮樂趣。又怎能忘記你們,五明可愛的電大同學?記得同學們考試後一起結伴到界牌山上瘋狂地揮灑青春;更記得畢業前同學們舉杯暢飲,共邀日月為我們將來的輝煌作證!翻開了五明人生道路上最光輝的一頁!與電大文科班同學的交往,開闊了五明的眼界,融匯了五明的社會關係,提高了五明的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這麽多朝氣蓬勃、好學上進的同學都在為今後更好的工作而奮鬥,這使五明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種生存和競爭的壓力,進而倍加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的人,是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的。
五明記得一位電大同學,他來電大之前,在山川機械廠機加車間工作,他家在隆昌城裏,父親是縣人民醫院的院長,他每天都打走班,家離學校很遠,他每天騎自行車來職工校文科班上課。看著他勞累不堪的樣子,五明勸他說:“何苦呢,把自己弄得這麽累。”他笑笑說:“有什麽呢,現在苦點累點,正是為了學得一技之長,將來方可以謀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再受苦受累。”他的一席話真的是石破天驚,讓五明終於看準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工作中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開拓進取。看來,電大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人生的動力呀!
兩年的電大學習,五明與老師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山川機械廠電大文科班的班主任毛老師是一位50歲左右的女老師,她個頭不高,運動員式的短發型,略有皺紋的臉上總帶著笑容,她也是職工學校的教導主任,工作起來雷厲風行,她的女兒也在文科班讀書,五明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
有時學習勞累,五明上課時會打瞌睡,這時,老師們總會輕輕地推醒五明,他們並不真的生氣。五明漏聽的課,老師也會利用課間休息給五明補上。還記得一天課後,漫天的大雨在天空中彌漫開來,恣肆而狂妄,這讓五明猶豫起來,久久地在校門前徘徊,這時,一把雨傘悄悄地遮過來,“忘帶傘了?”關切的話語在五明的耳邊響起,拾頭一看,竟是五明電大的輔導老師。當時,五明真切地感到一種久違了的東西開始在心裏流淌,穿透五明磨得厚厚的世俗的心,化作眼淚一滴滴地流出來。五明可敬的電大老師,是你,教五明學會了感動。那天,在你溫暖的雨傘下麵,五明感受到了一顆平凡的愛心,在狂風肆虐的雨天裏,像一件溫暖的棉衣。
怎能忘記你們,五明可敬的電大文科班的老師?是你們的諄諄教導,使五明的平均考試成績達到了80分以上,從而獲得三好學生,這將是五明一生永遠銘記的榮譽!
正式成為電大學生後,五明感到一種嶄新的境界開始在眼前展開,這是五明從前不曾想到的。即使是在中師學習,也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能順利畢業得到工作。然而在這裏一整潔而寬敞的電大教室裏,五明卻深切地感覺到了“學以致用”的真實含義。老師在這裏授課,少了“升學率”的束縛,可以更深切地聯係社會實際,讓學生增強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中央電大的教程也不再是讓學生在“象牙塔”裏坐井觀天,而是根據電大學生的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他們在學到實用和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更能為拓寬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們在嚴格的考試中,得到的也不僅僅是高分,而是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時,五明才深刻體會到中央電大高瞻遠矚的辦學方針是何等的正確而富有成效,絲毫不遜色於正式的大專院校。是電大,使五明在電大的學習時如魚得水,受益匪淺。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現在迴憶起電大兩年的學習生活,過得竟是那麽快,那麽充實,那麽令人留戀。每天,我們要上4節電視課,還有輔導課、體育課、聽力課。學習之餘,學校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有運動會、知識競賽、籃球比賽,聯歡會等,放學後,同學們還要打籃球,到圖書閱覽室看看報刊雜誌。電大的老師,不論是班主任,還是輔導課老師,對我們都認真負責、盡職盡責。他們在課堂上教書育人,課下又和文科班的同學們像朋友般相處。工作後再去讀書,人的思想成熟多了。過去,五明是被動地學,而現在卻是主動地學,有了工作的經曆後,越來越知道在當今社會知識的重要性。兩年的學習多門課程,五明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是去混文憑,而是去掌握真才實學。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大兩年,五明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電大真真切切地實現了五明的大學夢,實現五明家族幾代人的期盼與向往!
讀電大這年,五明27歲,有家有室,買菜、做飯、打雜,有時候,為了學習,五明隻好一手拿鍋碗瓢鏟,一手拿電大課本記憶背誦。為了強化記憶,五明除了身不離“讀書卡”外,還不得不在自家進門的牆壁上掛了一塊木層板,當作“黑板”,把學習的提綱和重點寫在上麵,每天進門和睡覺前後都要通讀、通記一遍。兩年的時間,每到期末考試前一兩個月,不論是嚴寒、酷暑,幾乎沒有哪一個夜晚是在零點以前睡覺的。
記得有一次,進廚房,隻見火爐上濃煙滾滾,直衝窗外。在五明一陣手忙腳亂熄滅大火後,才明白,是自己隻顧看書,忘記了爐子上還煮著香腸。隻見鍋也燒糊了,香腸也燒焦了,幸虧發現得及時,才未釀成大火災。
這就是五明的電大生活;這也許就是一種電大精神。電大的這種生活,這種精神,不僅僅熔鑄了五明這一代人求知若渴、百折不撓的堅強意誌,而且還深深地感染著同學們周圍的每一個人。
正是這種生活、這種精神,鼓舞、激勵著五明在電大的學習實踐中克服了一個個障礙,衝破了一道道難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電大畢業時五明已是快30歲的人了。“電大”,真真把五明“扶進”了“而立之年”;“電大”,確實解除了五明因為缺少知識而遇到的無數“迷障”與“困惑”。
電大所學到的文學、曆史、經濟、行政管理、法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等都為五明在多個部門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和發揮,這一切,都是五明上電大之前所不能想象的。電大不僅是五明的良師益友,更成為五明人生的催化劑。
電大文科班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當然還有應屆生,每個人的經曆都是一人娓娓動聽的故事。電大就是以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般的開放、吸引了無數的求知者。電大沒有高不可攀的用分數圍成的院牆,隻要你願意學習,經過努力你就能夠投人她的懷抱。她會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享受大海泛舟的無窮樂趣。又怎能忘記你們,五明可愛的電大同學?記得同學們考試後一起結伴到界牌山上瘋狂地揮灑青春;更記得畢業前同學們舉杯暢飲,共邀日月為我們將來的輝煌作證!翻開了五明人生道路上最光輝的一頁!與電大文科班同學的交往,開闊了五明的眼界,融匯了五明的社會關係,提高了五明的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這麽多朝氣蓬勃、好學上進的同學都在為今後更好的工作而奮鬥,這使五明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種生存和競爭的壓力,進而倍加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的人,是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的。
五明記得一位電大同學,他來電大之前,在山川機械廠機加車間工作,他家在隆昌城裏,父親是縣人民醫院的院長,他每天都打走班,家離學校很遠,他每天騎自行車來職工校文科班上課。看著他勞累不堪的樣子,五明勸他說:“何苦呢,把自己弄得這麽累。”他笑笑說:“有什麽呢,現在苦點累點,正是為了學得一技之長,將來方可以謀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再受苦受累。”他的一席話真的是石破天驚,讓五明終於看準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工作中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開拓進取。看來,電大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人生的動力呀!
兩年的電大學習,五明與老師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山川機械廠電大文科班的班主任毛老師是一位50歲左右的女老師,她個頭不高,運動員式的短發型,略有皺紋的臉上總帶著笑容,她也是職工學校的教導主任,工作起來雷厲風行,她的女兒也在文科班讀書,五明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
有時學習勞累,五明上課時會打瞌睡,這時,老師們總會輕輕地推醒五明,他們並不真的生氣。五明漏聽的課,老師也會利用課間休息給五明補上。還記得一天課後,漫天的大雨在天空中彌漫開來,恣肆而狂妄,這讓五明猶豫起來,久久地在校門前徘徊,這時,一把雨傘悄悄地遮過來,“忘帶傘了?”關切的話語在五明的耳邊響起,拾頭一看,竟是五明電大的輔導老師。當時,五明真切地感到一種久違了的東西開始在心裏流淌,穿透五明磨得厚厚的世俗的心,化作眼淚一滴滴地流出來。五明可敬的電大老師,是你,教五明學會了感動。那天,在你溫暖的雨傘下麵,五明感受到了一顆平凡的愛心,在狂風肆虐的雨天裏,像一件溫暖的棉衣。
怎能忘記你們,五明可敬的電大文科班的老師?是你們的諄諄教導,使五明的平均考試成績達到了80分以上,從而獲得三好學生,這將是五明一生永遠銘記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