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和曉萍及永洪一家人看到,在玉蟾山上、羅漢群旁有一處林蔭掩映的蟾池。蟾池內外怪石其狀如蟾,蟾石或高或低,或臥或立,或相對鼓噪;或蹲而欲縱,惟妙惟肖,無一雷同。
永洪說,多少年來,騷人墨客,風流名士、四方遊人慕名而來,總想知道它的來曆,但始終不能解其心中之迷惑。後來,玉蟾山采藥老者講了個故事,才解開了這個謎團。古時候,玉蟾山下住著個打柴為生的小夥名叫劉海。他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心腸好,又肯幫助人,大家都很喜歡他。劉海每天從山上打柴迴家,走到金鏊峰下的水池邊,總要停下來歇一歇,捧幾口清涼水解渴,用水擦擦臉上的汗,然後坐在池邊的大石頭上吃幹糧,邊吃邊喂池中的魚蝦,天天如此,池裏的魚蝦一聽見他的腳步聲,就浮出水麵來等他丟食。有一天,劉海又從山上擔柴下山來了。隻見路中間有一個年輕漂亮的村姑擋住了他的路,劉海挑著擔子,左讓也不是,右讓也不是。放下擔子在路邊上讓姑娘過去。可是,他停下來,姑娘也便停下來,劉海感到很奇怪,想問村姑又不好意思。再說村姑隻是用手比劃不吭聲,指著池中發笑。劉海看她比劃的樣子,估計是她的東西掉下池中,不便開口,劉海就跳入池中去撈,撈了好一陣也沒有撈到什麽東西。姑娘卻在池邊捂著小嘴笑哩。劉海爬上池來,人也餓了,就摸出紅苕來吃,順手遞了一個大紅苕給姑娘,而池中的魚蝦卻一隻隻躍起,好象很高興一樣。姑娘把紅苕分成小塊小塊的,全丟到池中,池麵上魚蝦爭食,好看極了。第二天,劉海在池邊又碰見昨天那姑娘,依然分一個紅苕給她,她自己不吃,把紅苕分成小坨小坨的,全丟進池中。第三天又是這樣。劉海望著姑娘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幾次想向一問,話到嘴邊卻又吞迴去了,始終開不了口。劉海急中生智,開口唱起來:
劉海打柴下山來,
魚蝦伴我樂開懷,
姑娘三天來擋道,
不知為啥不開言。
劉海家住玉蟾山,
打柴買米度荒年,
池邊歇腳喝口水,
姑娘攔我為那般?
劉海剛唱完,就聽見:
姑娘本是池中蟾,
常住水府不安然,
隻因喜愛打柴人,
偷閑來結山中緣。
哥哥為人心腸好,
池中魚蟾忘不了,
叫我華哥打柴去,
恩愛百年人不老。
劉海一聽,可高興啦,放開喉嚨唱:
山泉解渴甜又甜,
劉海心好人沒錢,
隻怕姑娘來受苦,
不敢托媒來池前。
姑娘迴答道:
好茶要采葉尖尖,
好泉藏在山中間,
隻要哥哥不嫌棄,
夫妻相愛賽神仙。
劉海與姑娘的歌對了三天三夜,山歌越唱心越甜,越唱心越近,他倆相愛了。可是,蟾王卻反對這門親事,不準倆見麵對歌。劉海見不到蟾女,打柴也沒力氣,上山也嫌路長了。來到池邊一坐就是半天,望著水池發神。看著,看著就在池邊睡著了。夢中,蟾女告訴他,要想早日見,池中水車幹。於是,劉海醒來之後,搬來十架龍骨車,連夜車水。龍骨車轉動的聲音就像一個娓娓動聽的愛情故事,訴述他二人相愛後的遭遇。龍骨車的聲音傳好遠,故事就傳好遠。蟾王一怒之下便把蟾女變成了蟾石,連為蟾女求情的魚蝦也變成了石魚、石蝦、石蛙。劉海一氣之下碰死在蟾石前,立刻也變成一個石蟾。劉海蟾女變成了石頭後心不死,他們天天在對歌,月月在對歌,年年在對歌,傾吐著他倆純潔堅貞的愛情。從此,雙蟾對鳴就成了玉蟾山上一個美麗的傳說。
五明和曉萍及永洪一家在玉蟾山上看見,蟾望雙河是玉蟾八景中美麗的景觀。五明一行人站在玉蟾山頂,眺望玉蟾山下時,隻見兩條河宛如玉帶環繞玉蟾,其山若浮。清晨,河麵上煙波緲緲,待雲開霧散時,田野裏呈現青翠欲滴的景象,令人猶入畫屏之感。而當夕陽的餘輝鋪灑兩河時,萬柱金光反射山頂,照在千手觀音的頭上,形成一個五彩光環。多少年來信女善男行禮膜拜,朝山進廟都以能看到這“佛光”為有福氣。
永洪說,據傳說,玉蟾山上原來有一塊寶石,放射出萬道金光,照亮了山前山後,山左山右的田野,樹林。金光照在田裏,長出來的莊稼年年豐收,金光照在山上,樹苗長成參天大樹;金光照在村裏,村子裏老少部不會生瘡害病。誰知,住在池中的蟾王卻起了壞心,總想一個人得到山上的寶石。就絞盡腦汁在池中想啊想,想了整整三七二十一天,想出了個鬼主意。有一天,它請石蛙、石龜、石魚三兄弟來家做客,說它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尋寶,家中的事就托三兄弟照顧了。蟾王走的那天,石蛙、石龜,石魚都來送行,山上大夥都知道蟾王出去尋寶了。誰知,有一天早上,大夥醒來,發現山上寶石不見了,雞不叫,狗不咬。聽老人說。“寶石不見,災難臨頭。”果然、玉蟾山遭災了,一會兒天旱地燥,一會兒又下雨不止,洪水爆發,一會兒狂風四起,把大樹也連根拔起來。山中陽雀在哭叫:“災難來了,災難來了!”公雞也在叫:“寶石不見了,太陽沒有了,金光不見了。”玉蟾山的寶石果然是被蟾王偷走了。原來,蟾王外出尋寶是假,偷寶是真。它並沒有離開玉蟾山。把偷來的寶石放在池中,哪曉得,寶石在池中也發出萬道金光,一閃一閃地射出池麵。蟾王偷了寶石隻顧高興,卻忘記寶石在水中也會放射出金光。就在寶石從池中放光時,石蛙、石龜、石魚三兄弟發現了。就到蟾池來找蟾王,要它交出寶石。蟾王一見三兄弟來了,就提出四人平分寶石,三兄弟不答應,就一起上去搶寶石,四人你爭我奪。結果被石蛙搶到了手,鑽出池來就往玉蟾山上跑去。蟾王緊追不放,脫下蟾皮往空中一撒,一下子就抱住了寶石。三兄弟抓住蟾皮你扯我撕,蟾王疼痛難忍,便把寶石往石崖上擲,頓時山崩地裂,一下子把玉蟾山七七四十九峰就崩了四十八座,幸虧石蛙動作快,拚命抱住最高的金鏊峰才保存了下來。寶石炸成兩半,石龜抱住半邊,石魚也搶到半邊,兩個抱著寶石一個順山往東滾,一個搶住寶石往西滾,滾到山腳時,一聲巨響就變成了兩條河。這時,山不動地也不搖了。太陽光照在河麵上,發出萬道金光,照在山頂上。玉蟾山又恢複了生機。後來,山上造了觀音像,觀音頭上就有了五彩佛光。蟾王受到大夥懲罰,永遠不準它離開蟾池。一輩子呆在金鏊峰下,動也不準動一下。隻有當彩虹掛在天邊時,它才能伸由頭來看一看寶石變成的兩條河,反省著自已貪焚的心。後來,人們叫它“蟾望雙河”。
五明和曉萍及永洪一家看見玉蟾的穿山峽石很美,美在峽縫中開出路一條。
永洪說,有人說穿山峽石神奇,奇在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多年以前,玉蟾山住著一個王石匠,手藝可高啦。他用石頭打出什麽就像什麽,打個石獅能大吼,打個石馬能駝柴,打個雄雞能唱歌,百裏之外,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王石匠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叫石惠,她手更巧。繡的花花香,繪的鳥鳥鳴,十村八寨的姑娘都來向她學手藝。小兩口日子過得很快樂。
王石匠和石惠的巧手藝,不知好久,傳到玉蟾山石崖上觀音耳朵裏,觀音要去考一考失妻倆。有一天,石惠在家門繪畫。繪隻雞、雞叫,繪隻羊、羊叫,繪隻大雁、雁飛。站在雲頭上的觀音看得一清二楚,而同來的羅漢卻要試一試石惠的心腸好不好,便落下雲頭。石惠看見玉蟾山項飄來十幾朵雲,一朵挨一朵,一數一共十九朵。心想,今天這雲有點怪,一會兒擠在一起,一會兒又排成行;一會兒三五一堆,一會兒又擠成一團。便收拾好筆,從家中提出裝飯的竹籃往玉蟾山上去看丈夫。路上,卻碰上一個老婆婆趕著十八隻羊子下山而來,路隻有一條,石惠讓在路旁說:“天上一團雲,地上一群人,問汝何處去,小女指路程。”觀音與羅漢們一聽,個個大吃一驚,以為石匠妻也知道他們來意了,好一會兒答不上話來。還是觀音轉得快。說 “玉蟾山上山重山,山上雲彩掛天邊,天邊有人會畫畫,畫中小女要幹啥?”石惠答道。“夫是石匠在山上,叮叮當當打東西。賢妻送飯為郎君,上坡下坎趕路行。”觀音聽這小女子對答如流,心中暗想,不忙考她,先去問問石匠。隻見觀音大神掃帚一甩,老婆婆和十八隻羊變成一朵白雲一下子飄到半山。王石匠拾頭一看,見雲朵遮住了太陽,正好歇一歇腳,喝口水。卻來了一個放羊的老者,趕了一群羊下山、羊子亂蹦亂跳把石匠裝水的陶罐打爛了。石匠很生氣,順手檢了塊石頭擲過去卻把頭羊擲死了,這下子放羊老者不依,要石匠賠羊子,二人爭吵起來。正在這時,石惠送飯趕來了,問明原因,叫放羊人放心,明天午時來吆羊子。
觀音一聽,明天就明天,我要仔細看看小兩口有多大本事。小兩口迴到家中,一個說打隻石頭羊給他,一個說畫隻紙羊子給他,爭個不休。觀音和羅漢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當天夜裏觀音同羅漢輪流守候,看他夫妻如何把羊子吆出來。半夜過去了,沒動靜,三更過了也沒響動,四更也過了,房子頭連聲音也聽不見了,哪有什麽羊子吆出來。觀音叫羅漢看著,羅漢叫觀音看著,結果,誰也不看都去睡覺了。就在觀音和羅漢們閉上眼晴的時候,王石匠也打好了石頭羊。五更時聽見羊子在圈裏叫了。
觀音和羅漢醒來,麵前不是一隻羊而是一大群羊。石匠家中無人,又到山上開石頭去了,山上傳來一陣山歌聲。
能工巧匠數人間,
觀音羅漢不沾邊。
魯班傳下無字書,
三皇五帝也認輸。
觀音一聽氣不過用頭一撞,便在石壁處撞了一個洞,羅漢又去鑽了一下就成了一個峽穀。王石匠為這事便在峽穀兩邊的石壁上鑿了觀音和羅漢的像,窮邊還把鴉明手巧的妻子石惠,每天提上竹籃送飯的像也刻在峽穀口上。
永洪說,多少年來,騷人墨客,風流名士、四方遊人慕名而來,總想知道它的來曆,但始終不能解其心中之迷惑。後來,玉蟾山采藥老者講了個故事,才解開了這個謎團。古時候,玉蟾山下住著個打柴為生的小夥名叫劉海。他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心腸好,又肯幫助人,大家都很喜歡他。劉海每天從山上打柴迴家,走到金鏊峰下的水池邊,總要停下來歇一歇,捧幾口清涼水解渴,用水擦擦臉上的汗,然後坐在池邊的大石頭上吃幹糧,邊吃邊喂池中的魚蝦,天天如此,池裏的魚蝦一聽見他的腳步聲,就浮出水麵來等他丟食。有一天,劉海又從山上擔柴下山來了。隻見路中間有一個年輕漂亮的村姑擋住了他的路,劉海挑著擔子,左讓也不是,右讓也不是。放下擔子在路邊上讓姑娘過去。可是,他停下來,姑娘也便停下來,劉海感到很奇怪,想問村姑又不好意思。再說村姑隻是用手比劃不吭聲,指著池中發笑。劉海看她比劃的樣子,估計是她的東西掉下池中,不便開口,劉海就跳入池中去撈,撈了好一陣也沒有撈到什麽東西。姑娘卻在池邊捂著小嘴笑哩。劉海爬上池來,人也餓了,就摸出紅苕來吃,順手遞了一個大紅苕給姑娘,而池中的魚蝦卻一隻隻躍起,好象很高興一樣。姑娘把紅苕分成小塊小塊的,全丟到池中,池麵上魚蝦爭食,好看極了。第二天,劉海在池邊又碰見昨天那姑娘,依然分一個紅苕給她,她自己不吃,把紅苕分成小坨小坨的,全丟進池中。第三天又是這樣。劉海望著姑娘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幾次想向一問,話到嘴邊卻又吞迴去了,始終開不了口。劉海急中生智,開口唱起來:
劉海打柴下山來,
魚蝦伴我樂開懷,
姑娘三天來擋道,
不知為啥不開言。
劉海家住玉蟾山,
打柴買米度荒年,
池邊歇腳喝口水,
姑娘攔我為那般?
劉海剛唱完,就聽見:
姑娘本是池中蟾,
常住水府不安然,
隻因喜愛打柴人,
偷閑來結山中緣。
哥哥為人心腸好,
池中魚蟾忘不了,
叫我華哥打柴去,
恩愛百年人不老。
劉海一聽,可高興啦,放開喉嚨唱:
山泉解渴甜又甜,
劉海心好人沒錢,
隻怕姑娘來受苦,
不敢托媒來池前。
姑娘迴答道:
好茶要采葉尖尖,
好泉藏在山中間,
隻要哥哥不嫌棄,
夫妻相愛賽神仙。
劉海與姑娘的歌對了三天三夜,山歌越唱心越甜,越唱心越近,他倆相愛了。可是,蟾王卻反對這門親事,不準倆見麵對歌。劉海見不到蟾女,打柴也沒力氣,上山也嫌路長了。來到池邊一坐就是半天,望著水池發神。看著,看著就在池邊睡著了。夢中,蟾女告訴他,要想早日見,池中水車幹。於是,劉海醒來之後,搬來十架龍骨車,連夜車水。龍骨車轉動的聲音就像一個娓娓動聽的愛情故事,訴述他二人相愛後的遭遇。龍骨車的聲音傳好遠,故事就傳好遠。蟾王一怒之下便把蟾女變成了蟾石,連為蟾女求情的魚蝦也變成了石魚、石蝦、石蛙。劉海一氣之下碰死在蟾石前,立刻也變成一個石蟾。劉海蟾女變成了石頭後心不死,他們天天在對歌,月月在對歌,年年在對歌,傾吐著他倆純潔堅貞的愛情。從此,雙蟾對鳴就成了玉蟾山上一個美麗的傳說。
五明和曉萍及永洪一家在玉蟾山上看見,蟾望雙河是玉蟾八景中美麗的景觀。五明一行人站在玉蟾山頂,眺望玉蟾山下時,隻見兩條河宛如玉帶環繞玉蟾,其山若浮。清晨,河麵上煙波緲緲,待雲開霧散時,田野裏呈現青翠欲滴的景象,令人猶入畫屏之感。而當夕陽的餘輝鋪灑兩河時,萬柱金光反射山頂,照在千手觀音的頭上,形成一個五彩光環。多少年來信女善男行禮膜拜,朝山進廟都以能看到這“佛光”為有福氣。
永洪說,據傳說,玉蟾山上原來有一塊寶石,放射出萬道金光,照亮了山前山後,山左山右的田野,樹林。金光照在田裏,長出來的莊稼年年豐收,金光照在山上,樹苗長成參天大樹;金光照在村裏,村子裏老少部不會生瘡害病。誰知,住在池中的蟾王卻起了壞心,總想一個人得到山上的寶石。就絞盡腦汁在池中想啊想,想了整整三七二十一天,想出了個鬼主意。有一天,它請石蛙、石龜、石魚三兄弟來家做客,說它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尋寶,家中的事就托三兄弟照顧了。蟾王走的那天,石蛙、石龜,石魚都來送行,山上大夥都知道蟾王出去尋寶了。誰知,有一天早上,大夥醒來,發現山上寶石不見了,雞不叫,狗不咬。聽老人說。“寶石不見,災難臨頭。”果然、玉蟾山遭災了,一會兒天旱地燥,一會兒又下雨不止,洪水爆發,一會兒狂風四起,把大樹也連根拔起來。山中陽雀在哭叫:“災難來了,災難來了!”公雞也在叫:“寶石不見了,太陽沒有了,金光不見了。”玉蟾山的寶石果然是被蟾王偷走了。原來,蟾王外出尋寶是假,偷寶是真。它並沒有離開玉蟾山。把偷來的寶石放在池中,哪曉得,寶石在池中也發出萬道金光,一閃一閃地射出池麵。蟾王偷了寶石隻顧高興,卻忘記寶石在水中也會放射出金光。就在寶石從池中放光時,石蛙、石龜、石魚三兄弟發現了。就到蟾池來找蟾王,要它交出寶石。蟾王一見三兄弟來了,就提出四人平分寶石,三兄弟不答應,就一起上去搶寶石,四人你爭我奪。結果被石蛙搶到了手,鑽出池來就往玉蟾山上跑去。蟾王緊追不放,脫下蟾皮往空中一撒,一下子就抱住了寶石。三兄弟抓住蟾皮你扯我撕,蟾王疼痛難忍,便把寶石往石崖上擲,頓時山崩地裂,一下子把玉蟾山七七四十九峰就崩了四十八座,幸虧石蛙動作快,拚命抱住最高的金鏊峰才保存了下來。寶石炸成兩半,石龜抱住半邊,石魚也搶到半邊,兩個抱著寶石一個順山往東滾,一個搶住寶石往西滾,滾到山腳時,一聲巨響就變成了兩條河。這時,山不動地也不搖了。太陽光照在河麵上,發出萬道金光,照在山頂上。玉蟾山又恢複了生機。後來,山上造了觀音像,觀音頭上就有了五彩佛光。蟾王受到大夥懲罰,永遠不準它離開蟾池。一輩子呆在金鏊峰下,動也不準動一下。隻有當彩虹掛在天邊時,它才能伸由頭來看一看寶石變成的兩條河,反省著自已貪焚的心。後來,人們叫它“蟾望雙河”。
五明和曉萍及永洪一家看見玉蟾的穿山峽石很美,美在峽縫中開出路一條。
永洪說,有人說穿山峽石神奇,奇在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多年以前,玉蟾山住著一個王石匠,手藝可高啦。他用石頭打出什麽就像什麽,打個石獅能大吼,打個石馬能駝柴,打個雄雞能唱歌,百裏之外,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王石匠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叫石惠,她手更巧。繡的花花香,繪的鳥鳥鳴,十村八寨的姑娘都來向她學手藝。小兩口日子過得很快樂。
王石匠和石惠的巧手藝,不知好久,傳到玉蟾山石崖上觀音耳朵裏,觀音要去考一考失妻倆。有一天,石惠在家門繪畫。繪隻雞、雞叫,繪隻羊、羊叫,繪隻大雁、雁飛。站在雲頭上的觀音看得一清二楚,而同來的羅漢卻要試一試石惠的心腸好不好,便落下雲頭。石惠看見玉蟾山項飄來十幾朵雲,一朵挨一朵,一數一共十九朵。心想,今天這雲有點怪,一會兒擠在一起,一會兒又排成行;一會兒三五一堆,一會兒又擠成一團。便收拾好筆,從家中提出裝飯的竹籃往玉蟾山上去看丈夫。路上,卻碰上一個老婆婆趕著十八隻羊子下山而來,路隻有一條,石惠讓在路旁說:“天上一團雲,地上一群人,問汝何處去,小女指路程。”觀音與羅漢們一聽,個個大吃一驚,以為石匠妻也知道他們來意了,好一會兒答不上話來。還是觀音轉得快。說 “玉蟾山上山重山,山上雲彩掛天邊,天邊有人會畫畫,畫中小女要幹啥?”石惠答道。“夫是石匠在山上,叮叮當當打東西。賢妻送飯為郎君,上坡下坎趕路行。”觀音聽這小女子對答如流,心中暗想,不忙考她,先去問問石匠。隻見觀音大神掃帚一甩,老婆婆和十八隻羊變成一朵白雲一下子飄到半山。王石匠拾頭一看,見雲朵遮住了太陽,正好歇一歇腳,喝口水。卻來了一個放羊的老者,趕了一群羊下山、羊子亂蹦亂跳把石匠裝水的陶罐打爛了。石匠很生氣,順手檢了塊石頭擲過去卻把頭羊擲死了,這下子放羊老者不依,要石匠賠羊子,二人爭吵起來。正在這時,石惠送飯趕來了,問明原因,叫放羊人放心,明天午時來吆羊子。
觀音一聽,明天就明天,我要仔細看看小兩口有多大本事。小兩口迴到家中,一個說打隻石頭羊給他,一個說畫隻紙羊子給他,爭個不休。觀音和羅漢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當天夜裏觀音同羅漢輪流守候,看他夫妻如何把羊子吆出來。半夜過去了,沒動靜,三更過了也沒響動,四更也過了,房子頭連聲音也聽不見了,哪有什麽羊子吆出來。觀音叫羅漢看著,羅漢叫觀音看著,結果,誰也不看都去睡覺了。就在觀音和羅漢們閉上眼晴的時候,王石匠也打好了石頭羊。五更時聽見羊子在圈裏叫了。
觀音和羅漢醒來,麵前不是一隻羊而是一大群羊。石匠家中無人,又到山上開石頭去了,山上傳來一陣山歌聲。
能工巧匠數人間,
觀音羅漢不沾邊。
魯班傳下無字書,
三皇五帝也認輸。
觀音一聽氣不過用頭一撞,便在石壁處撞了一個洞,羅漢又去鑽了一下就成了一個峽穀。王石匠為這事便在峽穀兩邊的石壁上鑿了觀音和羅漢的像,窮邊還把鴉明手巧的妻子石惠,每天提上竹籃送飯的像也刻在峽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