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五明眼中的山川廠


    1984年3月下旬,五明迴到隆昌山川機械廠後,便開始籌備工廠青工政治輪訓班的事。辦培訓班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最開始連辦公室都沒有,五明他們備課的地方,廠裏安排在招待所背後一棟剛修好的四層家屬住房內,這棟樓有四個單元,五明他們的臨時辦公室在一單元二樓靠右邊的一套房,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套間,五明還到總務處領了辦公桌,藤椅,鋼筆,墨水、圓珠筆等辦公用品,算是一個臨時的辦公室,五明他們在這裏備課,準備辦青工班。由於備課的需要,五明進一步對山川機械廠進行了由表及裏的深入了解。


    隆昌山川機械廠整個廠區和重慶長安廠、江陵廠相比,不算太大,但這個廠實際上就是一個五髒俱全的小社會,隆昌山川機械廠位於界牌山下,這裏離隆昌10多裏路,職工宿舍和生活設施依山而建,工廠生產區則建在山下的山溝裏。


    家屬區總計分有七個村,由隆瀘公路這邊進到廠裏,依次是一村,這裏有一個菜市場,早上和上午有菜賣,一村小公路的左邊是工礦商店,賣一些日用百貨,還有郵政所,小餐館,一村公路右邊,有幾棟幹打壘平房,有工商銀行的一個分理處,理發店等等,其它的房子就是職工宿舍,再過去一點還有一棟四層紅磚筒子樓,後來在公路邊上又修了好幾棟樓房,在一村工礦商店前麵一點還有信用社營業點,後來還修了一棟七層點式樓,從一村到二村,公路旁,是工廠的保衛部門,它的職能相當於派出所。再走100米左右的小公路,上一個小坡,這裏有工廠的俱樂部,也就是放電影,工廠開規模比較大的會議,觀看文藝節目的地方,俱樂部也是廠工會的辦公室,俱樂部內空高,容量大,修有標準的舞台,有一千多個座位。椅子的坐板是活動的,二村公路邊的上方,有工廠的男單身宿舍,是三棟三層樓房,其中兩棟樓房並排排著。還有一棟在上麵一點。宿舍旁邊還有職工的公共澡堂。男單身宿舍正下方,公路左下方,下幾十級石台階,就是職工燈光籃球場,晚上有燈光照明,這裏是廠工會開展活動的地方。像什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都在這裏舉行。籃球場往前一點就是一塊大水田。後來工廠把它買過來,建成了一個足球場,還搞了跑道。水田左邊有幾棟土牆職工住房,還有一棟四層砂磚樓房。


    燈光球場對麵200米左右,就是山川機械廠廠部辦公大樓,這辦公樓是一個四合院式的三層樓房,辦公樓的右側,就是工廠生產區正大門。


    俱樂部的左下方,廠辦公樓的斜對麵,就是工廠的招待所。是幹打壘平房,後來招待所推倒重建,修得挺好的。有一個精致玲瓏的小花園,當時五明就在俱樂部和招待所中間的那棟家屬樓一單元二樓備課。


    沿公路再上一個小坡,就是二村職工食堂,職工食堂下方就是一棟三層筒子樓,是廠女單身宿舍。職工食堂對麵,就是糧店,這裏由隆昌糧站經營,有米、麵、油賣,職工食堂旁邊就是工廠的文化宮,是一棟四層樓房,一樓是離退休職工活動室,當時一樓還空了兩間屋子,工廠就決定把這兩間房子給青工班用,一間作為教室,另一間作為辦公室。文化宮樓上還有職工閱覽室,圖書館,活動室等等。糧店過去一點就是三村了,三村公路右邊是山坡,這裏建有幾排一樓一底的磚瓦房,俗稱橋橋房,底層開門就能進出,二層門口搭一個小橋進出,所以叫橋橋房。橋橋房有幾排,一直修到半山腰,當時宗華師傅良德老師他們家就住的這種橋橋房,三村公路的左側就是兩棟四層紅磚樓房,兩棟樓房並排排著,一棟樓有三個單元,當時曉萍父母就住在第一棟樓房的三樓。從他們家陽台看出去,近處就是山川機械廠的生產區,再看遠一點,能看到隆昌的白塔。緊挨著三村的就是四村了,四村依山而建的幾排幹打壘平房,是建廠時修建的最高一排幹打壘平房,最高一排幹打壘平房是山川機械廠的最高點。從公路上到最高點要爬一百多級石梯,這幾排幹打壘平房,很多建廠來的職工都住過,曉萍他們家剛來山川機械廠的時候,就住在這裏第二排。四村到五村的路邊建有職工菜店,菜店經常從外地拉一些蔬菜水果供應職工,職工憑購菜本購買。這裏還建有職工醫院,有門診部住院部,分了內科和外科,能做一些常規檢查,像照x光等等。職工醫院對麵,靠近廠生產區這一麵還有工廠的托兒所,托兒所也是幹打壘平房,收工廠職工的幼兒,還可以開展全托,後來托兒所推倒重建,修成了一棟四層樓房,室外還有很多活動的地方。條件挺好的。當時職工看病,孩子上托兒所都是不收錢的。四村這裏還有一個職工公共澡堂,職工憑洗澡證進去。這裏是淋浴,下午定時開放。從四村到五村,有兩條路可以過去,一條是通往五村門崗的,這條路兩邊都是職工住房,後來在路的左邊修了兩棟樓房,這條路能進到工廠生產區,進門崗要憑通行證進廠。另一條路就是順著螺觀山山腰經過廠區圍牆背後,通往石燕橋鎮,所以客觀上,山川機械廠的這條小公路實際上溝通了隆瀘公路和成渝公路。當時有很多社會上的車輛都從這裏經過。在四村到五村這條路上分路走小路,就可以上到界牌山上,曉萍父親昌明當時就是走這條路上山鍛煉的。


    山川機械廠家屬區六村、七村則是在工廠大門出來的右手方,在工廠辦公大樓的後麵,六村是兩棟四層紅磚樓房,過去一點就是工廠的職工子弟學校,是有圍牆的兩棟三層教學樓,中間有兩棟平房,是教師辦公室。職工子弟學校開設有小學、初中到高中的各年級十幾個班。七村則正在廠辦公樓的背後。也是幾棟磚瓦結構的職工宿舍平房,後來在七村也修了一棟七層的點式樓。


    挨著子弟學校的是職工教學樓,即將竣工,五明讀電大就是在職工教學樓裏麵度過的。


    從家屬區五村再沿小公路過去200米左右,山川廠還有一個家屬區,叫四棟樓,是由四棟三層青磚樓房組成的家屬區,這也是建廠時修建的,魚箭河從四棟樓家屬區下方蜿蜒而過。附近還有一個隆昌地方煤礦。


    總之,隆昌山川機械廠七個村,建設有各自的功能區,從一村到七村配有保衛科、商店、托兒所、銀行、子弟學校、電影院、文化宮、職工食堂、招待所、職工醫院、洗澡堂等等應有盡有,為典型小社會的安逸生活提供十足的保障,當時山川機械廠有三千多職工,加上家屬應該有好幾千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學生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果果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果果9並收藏我的學生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