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的鳳凰行宮成了一個巨大的戰爭策源地,樞密院和兵部的年輕官員們,製定了一套又一套的作戰方案,然後又按照楊競,曾泰,宋武等人的意見,不斷的豐富完善。遼藩這次真是用上了全力,畢竟是國戰,馬虎不得。
內閣這邊,則是在玄鳴殿開始了後勤保障的細節完善過程,從糧食儲存,火藥趕製到幹糧分發,武器迴收,都被設計出了多個方案,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擇優執行。方案製定的越細致,執行起來可能出現的偏差就越小。
“要把工作做在前麵,很多物資完全可以提前囤積。很多物資完全可以提前啟運,隻要是對打贏戰爭有幫助的物資,都可以往前線運輸了,不要等待,白白浪費時間”吳晉拿出了宰相的氣場,直接開始布置了工作。
民政上的事情,內閣權限很大。楊競本來也不是集權之人,所以吳晉作為遼藩的宰相,完全有權力調動後勤物資,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幾天後,大遼王後吳青陽也來到了鳳凰行宮,住進了楊競的鳳凰殿偏殿。吳青陽也是個急性子,在楊競的同意下,直接召見了吳晉等人,對建立對高句麗戰爭的醫療支援體係作出部署。
遼藩現在的醫療體係很奇特,主要是以公立醫館為骨幹,私人行醫為補充的醫療體係。具體情況是在襄平城和遼藩九郡的郡城設置一家綜合公立醫館,其中襄平城作為大遼的王城和襄平郡的郡城,有兩所綜合公立醫館。
一般綜合醫館的命名就以當地郡的名字命名,比如襄平郡立醫館,鬆江郡公立醫館等等。襄平城還有一家大遼國立綜合醫館,這是由內閣出錢養著的公立醫館。
綜合公立醫館提供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個學科的診療服務,全部的費用都是由內閣和各郡太守府出。百姓瞧病也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定的費用,基本上可以說是免費。當然了,能夠提供的診療服務也是很有限,畢竟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水平可以說的上是一言難盡。
除此之外,在各縣,每個縣還有一所次一級的公立醫館,也是以地區的名字命名,比如台安縣公立醫館,撫順縣公立醫館等等,這些醫館和郡裏的綜合醫館沒有什麽區別,隻是技術力量薄弱了一些。
在各鄉鎮,則是有免費的中醫館。這個免費,也隻是提供10種免費的藥品而已,如果你得了這10種以外的疾病,還沒有錢看私人診所的話,那就是隻能聽天由命了。
但即使這樣,楊競和王後吳青陽也被譽為活菩薩了。要知道,在楊競就藩襄平前,整個遼藩百姓的平均壽命也就不到40歲,記住,這是平均壽命。楊競就藩以後,經過五年多快六年的統治,遼藩的人均壽命竟然突破了50歲。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因素是楊競推行的以土地改革政策為核心的各項經濟製度,讓遼藩的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免除食不果腹的困擾。要知道,即使在現在,大梁關內各地每年餓死的百姓都在10萬人以上。遼藩在楊競就藩後的第二年,就沒有餓死過人了。
再加上,楊竟推行基本公共衛生知識,就更加了增加了遼藩的人均壽命。不說別的,就一條“喝熱水”就大大降低了遼藩百姓感染大腸杆菌的概率,無形之中就增加了壽命。還有什麽飯前便後要洗手啊,在城市推行公共衛生間等等,這些舉措都是楊竟帶給遼藩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遼藩的公立醫館除了治病以外,還有健康教育的職責。五年多來,遼藩的公立醫館可以說的上是成績顯著。而楊競為了提高王後吳青陽的地位,就讓吳青陽負責整個遼藩的公立醫館的工作。
去年,吳青陽提出了所有建製鄉鎮公立醫館全覆蓋。其實當時吳青陽最撓頭的不是資金問題,畢竟遼王府向來十分的有錢,而且她自己也有一定的資金。但吳青陽十分苦惱人手不夠的問題。畢竟醫學是一門技術,不是隨便說說話就能看病的。
後來在楊竟的啟發下,吳青陽主持創辦了大遼基本衛生學校,後來改名為大遼皇家醫學院,吳青陽任首任祭酒,楊竟擔任名譽祭酒。吳青陽還纏著楊竟,編製了《基礎醫學知識》等教材,開始規模化\/體係化培養醫學人才。
今年的六月份,經過皇家醫學院1年期培訓的醫務官,已經被派往了遼藩各地的鄉鎮,開始建設鄉鎮醫館。為了盡快培養人才,皇家醫學院的短期班學製就隻有一年。
“總之,在王後娘娘的領導下,我大遼的醫療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共有綜合公立醫館91家,有各科醫生7500餘人,還有2000名醫學生”王後吳青陽身邊的女官一一介紹道。
吳晉等人自然是馬屁如潮,在拍完馬屁以後,吳晉代表內閣委婉的提出,能不能借一批醫生,建設野戰醫院,救治受傷的士兵。
吳青陽聞言,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下令,“大遼91家公立綜合醫館,每個醫館抽調三分之一的人員力量支持前線,組建野戰醫院,野戰醫院臨時由樞密院和兵部臨時節製”
吳青陽不愧是王後,就是大氣,直接抽調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也就是2500名醫生上前線.按照100名醫生建立一個野戰醫院的標準,可以直接設置25家野戰醫院。這勢必會極大的減輕遼藩士兵的傷亡。
吳晉等人是驚喜交加,千恩萬謝的走了。醫療這個行業十分的特殊,是王後直管。所以如果沒有吳青陽的同意,事情會非常的難辦。
“大王,妾身有些顧慮”吳青陽在送走吳晉等人以後,來到了楊競居住的鳳凰殿,向楊競撒嬌的說到,
“說來聽
聽”楊竟很少見到吳青陽作小兒女姿態,一時也是很好奇的問道。、
吳青陽隨後把剛才吳晉等人的請求和自己下的旨意說了一下,隨即苦惱的說,“大王,如果公立醫館的醫生不願意去前線的話,那可如何是好?
畢竟自己的話都說出去了,但是吳青陽是真擔心醫生們不聽自己的旨意。王後的權威必定不如大王,所以吳青陽說完以後,才向楊竟吐露可能存在的問題,尋求楊競的幫助。
“本王當是什麽呢?原來就是這事呀,好辦”楊竟聽完五吳青陽的話笑著說。其實遼藩很多的醫生都會自願去上戰場的,這個事情楊竟相信,吳青陽也相信。但是作為統治者,不能憑借感情用事,還是要從製度上確保萬無一失。
“妾身就知道大王有辦法”一向高冷的吳青陽竟然用上了撒嬌的語氣。吳青陽道士出身啊,平時自然是一副高冷的女神臉。能用現在這種撒嬌的語氣說話的時候不多。
“你可以給醫生分級,比如初級醫生\/中級醫生\/高級醫生”楊竟笑道,“然後設置一個晉升時間,比如初級晉升中級需要5年時間,中級晉升高級需要5年時間,不到時間不得晉升”
“然後你就可以下達新的規定,就是參加野戰醫院半年,可以縮短1年的晉升時間。如此一來,你還怕調動不了醫生參戰的積極性嗎?”楊競笑著給出了自己的辦法,
不得不說,楊竟是把他那個時代,激勵人才的手段原封不動的帶了過來,事實證明,這個措施也是非常的有效。楊竟這是在給遼藩的人才編織製度的牢籠。不就是職稱的事情嗎?隻要把職稱這個法寶拿出來,楊競非常有信心讓遼藩的醫生卷起來。
“可是大王,如果有醫生,寧願熬5年也不願意去野戰醫院怎麽辦?”吳青陽又問道。
“那就把初級晉升中級的時間,調整為10年”楊競莫名的笑道。
內閣這邊,則是在玄鳴殿開始了後勤保障的細節完善過程,從糧食儲存,火藥趕製到幹糧分發,武器迴收,都被設計出了多個方案,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擇優執行。方案製定的越細致,執行起來可能出現的偏差就越小。
“要把工作做在前麵,很多物資完全可以提前囤積。很多物資完全可以提前啟運,隻要是對打贏戰爭有幫助的物資,都可以往前線運輸了,不要等待,白白浪費時間”吳晉拿出了宰相的氣場,直接開始布置了工作。
民政上的事情,內閣權限很大。楊競本來也不是集權之人,所以吳晉作為遼藩的宰相,完全有權力調動後勤物資,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幾天後,大遼王後吳青陽也來到了鳳凰行宮,住進了楊競的鳳凰殿偏殿。吳青陽也是個急性子,在楊競的同意下,直接召見了吳晉等人,對建立對高句麗戰爭的醫療支援體係作出部署。
遼藩現在的醫療體係很奇特,主要是以公立醫館為骨幹,私人行醫為補充的醫療體係。具體情況是在襄平城和遼藩九郡的郡城設置一家綜合公立醫館,其中襄平城作為大遼的王城和襄平郡的郡城,有兩所綜合公立醫館。
一般綜合醫館的命名就以當地郡的名字命名,比如襄平郡立醫館,鬆江郡公立醫館等等。襄平城還有一家大遼國立綜合醫館,這是由內閣出錢養著的公立醫館。
綜合公立醫館提供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個學科的診療服務,全部的費用都是由內閣和各郡太守府出。百姓瞧病也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定的費用,基本上可以說是免費。當然了,能夠提供的診療服務也是很有限,畢竟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水平可以說的上是一言難盡。
除此之外,在各縣,每個縣還有一所次一級的公立醫館,也是以地區的名字命名,比如台安縣公立醫館,撫順縣公立醫館等等,這些醫館和郡裏的綜合醫館沒有什麽區別,隻是技術力量薄弱了一些。
在各鄉鎮,則是有免費的中醫館。這個免費,也隻是提供10種免費的藥品而已,如果你得了這10種以外的疾病,還沒有錢看私人診所的話,那就是隻能聽天由命了。
但即使這樣,楊競和王後吳青陽也被譽為活菩薩了。要知道,在楊競就藩襄平前,整個遼藩百姓的平均壽命也就不到40歲,記住,這是平均壽命。楊競就藩以後,經過五年多快六年的統治,遼藩的人均壽命竟然突破了50歲。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因素是楊競推行的以土地改革政策為核心的各項經濟製度,讓遼藩的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免除食不果腹的困擾。要知道,即使在現在,大梁關內各地每年餓死的百姓都在10萬人以上。遼藩在楊競就藩後的第二年,就沒有餓死過人了。
再加上,楊竟推行基本公共衛生知識,就更加了增加了遼藩的人均壽命。不說別的,就一條“喝熱水”就大大降低了遼藩百姓感染大腸杆菌的概率,無形之中就增加了壽命。還有什麽飯前便後要洗手啊,在城市推行公共衛生間等等,這些舉措都是楊竟帶給遼藩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遼藩的公立醫館除了治病以外,還有健康教育的職責。五年多來,遼藩的公立醫館可以說的上是成績顯著。而楊競為了提高王後吳青陽的地位,就讓吳青陽負責整個遼藩的公立醫館的工作。
去年,吳青陽提出了所有建製鄉鎮公立醫館全覆蓋。其實當時吳青陽最撓頭的不是資金問題,畢竟遼王府向來十分的有錢,而且她自己也有一定的資金。但吳青陽十分苦惱人手不夠的問題。畢竟醫學是一門技術,不是隨便說說話就能看病的。
後來在楊竟的啟發下,吳青陽主持創辦了大遼基本衛生學校,後來改名為大遼皇家醫學院,吳青陽任首任祭酒,楊竟擔任名譽祭酒。吳青陽還纏著楊竟,編製了《基礎醫學知識》等教材,開始規模化\/體係化培養醫學人才。
今年的六月份,經過皇家醫學院1年期培訓的醫務官,已經被派往了遼藩各地的鄉鎮,開始建設鄉鎮醫館。為了盡快培養人才,皇家醫學院的短期班學製就隻有一年。
“總之,在王後娘娘的領導下,我大遼的醫療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共有綜合公立醫館91家,有各科醫生7500餘人,還有2000名醫學生”王後吳青陽身邊的女官一一介紹道。
吳晉等人自然是馬屁如潮,在拍完馬屁以後,吳晉代表內閣委婉的提出,能不能借一批醫生,建設野戰醫院,救治受傷的士兵。
吳青陽聞言,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下令,“大遼91家公立綜合醫館,每個醫館抽調三分之一的人員力量支持前線,組建野戰醫院,野戰醫院臨時由樞密院和兵部臨時節製”
吳青陽不愧是王後,就是大氣,直接抽調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也就是2500名醫生上前線.按照100名醫生建立一個野戰醫院的標準,可以直接設置25家野戰醫院。這勢必會極大的減輕遼藩士兵的傷亡。
吳晉等人是驚喜交加,千恩萬謝的走了。醫療這個行業十分的特殊,是王後直管。所以如果沒有吳青陽的同意,事情會非常的難辦。
“大王,妾身有些顧慮”吳青陽在送走吳晉等人以後,來到了楊競居住的鳳凰殿,向楊競撒嬌的說到,
“說來聽
聽”楊竟很少見到吳青陽作小兒女姿態,一時也是很好奇的問道。、
吳青陽隨後把剛才吳晉等人的請求和自己下的旨意說了一下,隨即苦惱的說,“大王,如果公立醫館的醫生不願意去前線的話,那可如何是好?
畢竟自己的話都說出去了,但是吳青陽是真擔心醫生們不聽自己的旨意。王後的權威必定不如大王,所以吳青陽說完以後,才向楊竟吐露可能存在的問題,尋求楊競的幫助。
“本王當是什麽呢?原來就是這事呀,好辦”楊竟聽完五吳青陽的話笑著說。其實遼藩很多的醫生都會自願去上戰場的,這個事情楊竟相信,吳青陽也相信。但是作為統治者,不能憑借感情用事,還是要從製度上確保萬無一失。
“妾身就知道大王有辦法”一向高冷的吳青陽竟然用上了撒嬌的語氣。吳青陽道士出身啊,平時自然是一副高冷的女神臉。能用現在這種撒嬌的語氣說話的時候不多。
“你可以給醫生分級,比如初級醫生\/中級醫生\/高級醫生”楊竟笑道,“然後設置一個晉升時間,比如初級晉升中級需要5年時間,中級晉升高級需要5年時間,不到時間不得晉升”
“然後你就可以下達新的規定,就是參加野戰醫院半年,可以縮短1年的晉升時間。如此一來,你還怕調動不了醫生參戰的積極性嗎?”楊競笑著給出了自己的辦法,
不得不說,楊竟是把他那個時代,激勵人才的手段原封不動的帶了過來,事實證明,這個措施也是非常的有效。楊竟這是在給遼藩的人才編織製度的牢籠。不就是職稱的事情嗎?隻要把職稱這個法寶拿出來,楊競非常有信心讓遼藩的醫生卷起來。
“可是大王,如果有醫生,寧願熬5年也不願意去野戰醫院怎麽辦?”吳青陽又問道。
“那就把初級晉升中級的時間,調整為10年”楊競莫名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