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棣投降的事情,楊競是在李奇大軍進駐北平城以後才知道。楊競暗罵了一聲燕王夠陰險,他的這一投降,相當於變相的增強了永安帝的實力,永安帝無論南下還是西進,晉藩和齊藩都抵擋不住。就算晉藩和齊藩與自己無關,但是永安帝全力攻擊山海關的話,憑借著山海關現在的5萬守軍,楊競也是很難守住的。
楊競連夜就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應對政策。楊競把會議的地點選在的望雲樓的三樓,因為從這裏向西望去,1000裏外就是山海關。
“你們說,朝廷會不會東進攻擊我們?”楊競沒有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由於政保司長安分司的情報還沒有來,楊競不敢冒險。
“大王,臣以為,朝廷主動攻擊山海關的可能性極低”軍情司和政保司北平分司的情報眾人已經知曉了,曾泰首先說道。
“不管怎麽說,大梁朝廷征伐我大遼,都是勞師遠征,在兗州、揚州和兗州都被藩王攻占的情況下,朝廷的當務之急是收迴這三個州,而不是與我們死磕。即使與我們死磕,朝廷的後勤支援也跟不上”
曾泰的話讓楊競的臉色好看了一下,李奇平定幽州的這波操作實在是太6了,弄得晉王、齊王和遼王都有些人心惶惶的,誰知道李奇按不按照規矩出牌啊?再來一次奇襲遼藩,那樂子就大了。
“曾大人的話有理,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現在齊藩和晉藩都不願意和兵峰正盛的大梁朝廷官軍對抗,這兩藩做壁上觀,甚至推動大梁官軍進攻大遼也是可能的”吳晉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他對晉藩和齊藩能夠支持多久也是持懷疑態度。
餘成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但是一直皺著眉頭不說話,楊競看到餘成這個表現,就是知道是有想法了,“敬中,你說說”
“大王,臣在想一個問題”餘成沒有直接判斷大梁的戰略方向,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燕王要投降,朝廷改編燕軍這都是情報證實的,臣在想,朝廷會怎麽處置燕王?”
“怎麽處置燕王很重要嗎?現在的關鍵是判斷朝廷的下一步攻擊方向”錢峰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
餘成沒有搭理錢峰,而是繼續說道,“如果永安帝處死了燕王,那不用說,晉王和齊王會拚命的反抗,因為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但是如果永安帝赦免了燕王,就會動搖晉王和齊王的抵抗意誌,在事有不濟的時候,晉王和齊王也是有可能投降的”
“臣不善軍事,但對體察人心還是有一定心得的,臣判斷,永安帝一定會赦免燕王,以謀求給晉王和齊王樹立一個榜樣,這樣一來,咱們就必須做好準備了”餘成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所說的準備是什麽?加強山海關一帶的防守力量?”楊競問道。
“大王,臣以為,加強山海關的防線是治標,咱們似乎得采取一個治本的方式”餘成有些猶豫的說,“擴軍是肯定的了,不過擴軍後不是堵在山海關那裏曬太陽,而是全力攻打高句麗,隻有把高句麗徹底拿下了,消化了,咱們才擁有和大梁決戰的實力”
餘成這就是跳出戰爭看戰爭了,戰爭的勝負根本還是取決於人口和生產力水平,在生產力水平沒有代差的情況下,拚的就是人口,遼藩現在有310萬人,還是太少了,如果能夠打下高句麗和百濟,那就會增加420萬人口,大遼的人口增加到730萬,永安帝再來攻打,應付起來就有底氣多了。
不得不說,餘成的想法是非常的大膽的,但的確是治本的方法。不過實現起來,還需要很多的步驟。
“其實餘尚書所言,倒是一個辦法。如果朝廷的主力大軍南下或者西進,咱們倒是可以利用這個有效的窗口期,攻略高句麗半島”吳晉點頭,他也認為餘成的方法值得一試。
“牽一發而動全身啊”楊競其實也打算對高句麗動武,但是計劃中是在兩年之後,現在看著這個情況,搞不好半年之內,攻打高句麗的窗口期就會提前到來。
緊接著,魏國公徐遠、內閣大學士錢峰和趙石、兵部尚書宋武等人也都發表了意見,不過大都還是傾向擴軍守住山海關,等待局勢的變化。
“坐等肯定不行”楊競看了看棚頂,下決心道,“孤準備提前對高句麗開戰。為此,有幾項工作要去做”
“第一,擴軍。立即擴編5個簡編旅,將5個簡編旅擴編到滿編的5萬人,這樣我們就多了2.5萬的軍隊,這5個簡編旅擴軍完成後,遼東邊軍、遼南邊軍、遼西邊軍、遼北邊軍和遼中邊軍各分一個旅”
目前大遼的五大邊軍:遼東邊軍、遼南邊軍、遼西邊軍、遼北邊軍和遼中邊軍,每支邊軍下轄5個旅,2.5萬兵,分別是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這次楊競擴軍以後,每支邊軍多了一個步兵旅5000人,總兵力也達到了3萬人。
現在遼東邊軍駐紮在樂浪郡,直麵高句麗;遼南邊軍駐紮在安東縣一帶,作為遼東邊軍的支援。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駐紮在山海關防備關內方向,遼北邊軍駐紮在赤峰縣,防備突厥。擴軍之後,大遼的五大邊軍總兵力達到了15萬人。
“第二,換裝。神策軍1萬輕騎兵全部換裝為重騎兵。神策軍2萬步兵全部換裝為重步兵。繼續駐紮在東大營和北大營,作為戰略預備隊”現在襄平城的城防就是由2萬神策軍步兵和1萬神策軍騎兵負責,楊競這是把親兵的裝備升級了一下。
“第三,做好戰爭準備,戶部和兵部配合,開始按照30裏一個的標準,設置兵站,襄平城一直設置道樂浪郡的平安城。沿途囤積糧草物資,做好對高句麗開戰的準備。南鄭侯魏遠的1萬步兵調到樂浪郡,暫時的番號是平賊軍,歸蘇烈節製”
楊競現在非常的鬱悶,由於燕王的投降,導致楊競不得不提前一年,甚至提前一年半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在準備不充分的前提下,勢必會增加遼軍士兵的傷亡。
群臣們見楊競的決心已經下了,也紛紛答應下來。楊競又說道,“估計政保司長安分司的情報很快就能來了,對於計劃,咱們隨時調整,一切以實際情況出發”
眾人散去以後,楊競還在想對高句麗的戰爭,遼東邊軍和遼南邊軍是攻打高句麗的主力,也就6萬人。配上南鄭侯魏遠的平賊軍1萬人,兵力到了七萬。再加上長林軍5000重騎兵和1萬神策軍重騎兵,也才8.5萬人,人數還是有些少啊。
這兩天楊競就住在了望雲樓三樓,沒事就倚在窗口前,望著山海關方向發呆,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麽。這天,楊競還在思考的時候,李德全進來了,稟告說,“大王,何知遠求見”
楊競迴過神來,心想何知遠不去忙,見自己做什麽?隨口說道:“讓他進來吧”
“臣對外情報司主事何知遠參見大王”何知遠進來,立即跪地向楊競行禮,口裏說的也是自己的新官職:外情報司主事。對外情報司也號稱是新錦衣衛。
“免禮”楊競還是看向遠方,問道,“何事?”
“大王,臣在李奇軍中的眼線迴報,李奇正在抽調2個百戶200人的精銳士兵,想要護送什麽大人物去長安,臣覺得這個消息很重要,特別向大王稟告”何知遠起身後,束著手站在楊競身後。
“護送人員去長安?”楊競迴過頭來,問:“護送什麽人?”
“迴大王,臣的內線並沒有探知到護送人員的具體信息,但臣推測,很有可能是燕王”何知遠肯定的說。
“有點意思”楊競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說說你的想法”
“大王,臣也附議餘尚書的意見,永安帝不會殺了燕王,甚至都不會重懲。目的就是給天下的藩王看”何知遠認真的說道,“臣想著,如果燕王不小心在半路死掉了,比如被土匪截殺了,天下人會不會認為這是永安帝的安排?晉王和齊王會不會對永安帝更加的有意見?”
“說的不錯”楊競的笑容愈發燦爛了,“關內治安不好,山賊倒是常有。但是山賊也打不過李奇精挑細選出來的200精銳啊?”
“殿下,臣想過了,如果山賊經過特種訓練,配上特種裝備,再突然襲擊的情況下,是有可能殺了燕王的。一旦燕王死掉,永安帝的這口殺弟的黑鍋,就拿不下去了”何知遠還是有些拘謹,但把話是說明白了。
楊競心中了然,這不就是特種作戰嗎?特種作戰進行斬首,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而且殿下,很多山賊還願意打扮成錦衣衛,如此一來,燕王殿下的護衛更是防不勝防,臣覺得可能性很高”
“既然你都想的這麽全麵了,就去安排吧”
楊競連夜就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應對政策。楊競把會議的地點選在的望雲樓的三樓,因為從這裏向西望去,1000裏外就是山海關。
“你們說,朝廷會不會東進攻擊我們?”楊競沒有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由於政保司長安分司的情報還沒有來,楊競不敢冒險。
“大王,臣以為,朝廷主動攻擊山海關的可能性極低”軍情司和政保司北平分司的情報眾人已經知曉了,曾泰首先說道。
“不管怎麽說,大梁朝廷征伐我大遼,都是勞師遠征,在兗州、揚州和兗州都被藩王攻占的情況下,朝廷的當務之急是收迴這三個州,而不是與我們死磕。即使與我們死磕,朝廷的後勤支援也跟不上”
曾泰的話讓楊競的臉色好看了一下,李奇平定幽州的這波操作實在是太6了,弄得晉王、齊王和遼王都有些人心惶惶的,誰知道李奇按不按照規矩出牌啊?再來一次奇襲遼藩,那樂子就大了。
“曾大人的話有理,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現在齊藩和晉藩都不願意和兵峰正盛的大梁朝廷官軍對抗,這兩藩做壁上觀,甚至推動大梁官軍進攻大遼也是可能的”吳晉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他對晉藩和齊藩能夠支持多久也是持懷疑態度。
餘成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但是一直皺著眉頭不說話,楊競看到餘成這個表現,就是知道是有想法了,“敬中,你說說”
“大王,臣在想一個問題”餘成沒有直接判斷大梁的戰略方向,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燕王要投降,朝廷改編燕軍這都是情報證實的,臣在想,朝廷會怎麽處置燕王?”
“怎麽處置燕王很重要嗎?現在的關鍵是判斷朝廷的下一步攻擊方向”錢峰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
餘成沒有搭理錢峰,而是繼續說道,“如果永安帝處死了燕王,那不用說,晉王和齊王會拚命的反抗,因為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但是如果永安帝赦免了燕王,就會動搖晉王和齊王的抵抗意誌,在事有不濟的時候,晉王和齊王也是有可能投降的”
“臣不善軍事,但對體察人心還是有一定心得的,臣判斷,永安帝一定會赦免燕王,以謀求給晉王和齊王樹立一個榜樣,這樣一來,咱們就必須做好準備了”餘成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所說的準備是什麽?加強山海關一帶的防守力量?”楊競問道。
“大王,臣以為,加強山海關的防線是治標,咱們似乎得采取一個治本的方式”餘成有些猶豫的說,“擴軍是肯定的了,不過擴軍後不是堵在山海關那裏曬太陽,而是全力攻打高句麗,隻有把高句麗徹底拿下了,消化了,咱們才擁有和大梁決戰的實力”
餘成這就是跳出戰爭看戰爭了,戰爭的勝負根本還是取決於人口和生產力水平,在生產力水平沒有代差的情況下,拚的就是人口,遼藩現在有310萬人,還是太少了,如果能夠打下高句麗和百濟,那就會增加420萬人口,大遼的人口增加到730萬,永安帝再來攻打,應付起來就有底氣多了。
不得不說,餘成的想法是非常的大膽的,但的確是治本的方法。不過實現起來,還需要很多的步驟。
“其實餘尚書所言,倒是一個辦法。如果朝廷的主力大軍南下或者西進,咱們倒是可以利用這個有效的窗口期,攻略高句麗半島”吳晉點頭,他也認為餘成的方法值得一試。
“牽一發而動全身啊”楊競其實也打算對高句麗動武,但是計劃中是在兩年之後,現在看著這個情況,搞不好半年之內,攻打高句麗的窗口期就會提前到來。
緊接著,魏國公徐遠、內閣大學士錢峰和趙石、兵部尚書宋武等人也都發表了意見,不過大都還是傾向擴軍守住山海關,等待局勢的變化。
“坐等肯定不行”楊競看了看棚頂,下決心道,“孤準備提前對高句麗開戰。為此,有幾項工作要去做”
“第一,擴軍。立即擴編5個簡編旅,將5個簡編旅擴編到滿編的5萬人,這樣我們就多了2.5萬的軍隊,這5個簡編旅擴軍完成後,遼東邊軍、遼南邊軍、遼西邊軍、遼北邊軍和遼中邊軍各分一個旅”
目前大遼的五大邊軍:遼東邊軍、遼南邊軍、遼西邊軍、遼北邊軍和遼中邊軍,每支邊軍下轄5個旅,2.5萬兵,分別是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這次楊競擴軍以後,每支邊軍多了一個步兵旅5000人,總兵力也達到了3萬人。
現在遼東邊軍駐紮在樂浪郡,直麵高句麗;遼南邊軍駐紮在安東縣一帶,作為遼東邊軍的支援。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駐紮在山海關防備關內方向,遼北邊軍駐紮在赤峰縣,防備突厥。擴軍之後,大遼的五大邊軍總兵力達到了15萬人。
“第二,換裝。神策軍1萬輕騎兵全部換裝為重騎兵。神策軍2萬步兵全部換裝為重步兵。繼續駐紮在東大營和北大營,作為戰略預備隊”現在襄平城的城防就是由2萬神策軍步兵和1萬神策軍騎兵負責,楊競這是把親兵的裝備升級了一下。
“第三,做好戰爭準備,戶部和兵部配合,開始按照30裏一個的標準,設置兵站,襄平城一直設置道樂浪郡的平安城。沿途囤積糧草物資,做好對高句麗開戰的準備。南鄭侯魏遠的1萬步兵調到樂浪郡,暫時的番號是平賊軍,歸蘇烈節製”
楊競現在非常的鬱悶,由於燕王的投降,導致楊競不得不提前一年,甚至提前一年半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在準備不充分的前提下,勢必會增加遼軍士兵的傷亡。
群臣們見楊競的決心已經下了,也紛紛答應下來。楊競又說道,“估計政保司長安分司的情報很快就能來了,對於計劃,咱們隨時調整,一切以實際情況出發”
眾人散去以後,楊競還在想對高句麗的戰爭,遼東邊軍和遼南邊軍是攻打高句麗的主力,也就6萬人。配上南鄭侯魏遠的平賊軍1萬人,兵力到了七萬。再加上長林軍5000重騎兵和1萬神策軍重騎兵,也才8.5萬人,人數還是有些少啊。
這兩天楊競就住在了望雲樓三樓,沒事就倚在窗口前,望著山海關方向發呆,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麽。這天,楊競還在思考的時候,李德全進來了,稟告說,“大王,何知遠求見”
楊競迴過神來,心想何知遠不去忙,見自己做什麽?隨口說道:“讓他進來吧”
“臣對外情報司主事何知遠參見大王”何知遠進來,立即跪地向楊競行禮,口裏說的也是自己的新官職:外情報司主事。對外情報司也號稱是新錦衣衛。
“免禮”楊競還是看向遠方,問道,“何事?”
“大王,臣在李奇軍中的眼線迴報,李奇正在抽調2個百戶200人的精銳士兵,想要護送什麽大人物去長安,臣覺得這個消息很重要,特別向大王稟告”何知遠起身後,束著手站在楊競身後。
“護送人員去長安?”楊競迴過頭來,問:“護送什麽人?”
“迴大王,臣的內線並沒有探知到護送人員的具體信息,但臣推測,很有可能是燕王”何知遠肯定的說。
“有點意思”楊競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說說你的想法”
“大王,臣也附議餘尚書的意見,永安帝不會殺了燕王,甚至都不會重懲。目的就是給天下的藩王看”何知遠認真的說道,“臣想著,如果燕王不小心在半路死掉了,比如被土匪截殺了,天下人會不會認為這是永安帝的安排?晉王和齊王會不會對永安帝更加的有意見?”
“說的不錯”楊競的笑容愈發燦爛了,“關內治安不好,山賊倒是常有。但是山賊也打不過李奇精挑細選出來的200精銳啊?”
“殿下,臣想過了,如果山賊經過特種訓練,配上特種裝備,再突然襲擊的情況下,是有可能殺了燕王的。一旦燕王死掉,永安帝的這口殺弟的黑鍋,就拿不下去了”何知遠還是有些拘謹,但把話是說明白了。
楊競心中了然,這不就是特種作戰嗎?特種作戰進行斬首,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而且殿下,很多山賊還願意打扮成錦衣衛,如此一來,燕王殿下的護衛更是防不勝防,臣覺得可能性很高”
“既然你都想的這麽全麵了,就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