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知遠自從上次見到楊秀寧以後,就一直心神不安,楊秀寧暗示何知遠殺了燕王楊棣。別說何知遠現在寄人籬下,勢力大減。就是何知遠還是大梁的錦衣衛都指揮使,也沒有能力殺了燕王啊?何知遠還想討好楊秀寧,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正好這次燕王投降了永安帝,給了何知遠一個絕佳的機會。


    要想殺了燕王楊棣,必須有楊競的點頭。楊競由於顧忌自己和楊秀寧的名聲,一直不搞暗殺類的情報活動,不玩肉體消滅的那一套。不過何知遠說服楊競的理由同樣有說服力:殺了燕王,全天下都會以為是永安帝幹的。那麽永安帝的魏王就會被嚴重的削弱,晉王和齊王也不會對永安帝心存幻想。


    至於說動手的人,更不能和軍情司和政保司扯上任何關係。何知遠打動楊競的第二條原因,就是何知遠手中還有一批暗中效忠他的錦衣衛舊部。這些人還分布在錦衣衛的各個部門,何知遠準備把他們召集在一起,由他們執行刺殺任務。即使任務失敗或者失手被擒,也是錦衣衛在職人員幹得,這鍋算是死死的扣在永安帝的頭上。


    “你準備召集多少人?”楊競喝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問。


    “迴大王,按照情報,李奇派了200精銳護送,臣以召集200錦衣衛,定能完成任務”何知遠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這些年戰事頻繁,錦衣衛中和臣一心的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目前臣能掌握的,也不到300人了”


    楊靜沉默了一下,“200人也好,本王也看看錦衣衛的能力。李德全,你安排一下,撥給何知遠10萬銀元,參加行動的兄弟每人500銀元,活著喝酒、死後安家”


    “臣謝大王”何知遠突然淚流滿麵,跪地行禮道。他替梁帝整整幹了20年的髒活,期間死掉的兄弟數以千計。每死去一名錦衣衛,大梁朝廷才給30兩燒埋銀子。梁帝駕崩前,甚至想滅何知遠的口。這也就是何知遠投靠了楊競,才保住了一命。


    別看何知遠曾經是大梁權勢最大的錦衣衛都指揮使,但何知遠擔任這個職務20年來,竟然沒有攢下什麽錢,他的錢全部用來補貼死去的錦衣衛的家人了。他個人承擔起了原本應該大梁朝廷承擔的義務。


    甚至三年前,楊競為了拉攏他,賞賜他5000畝陵水縣的地,也被何知遠賣了,分給了生活拮據的錦衣衛屬下。這個情況政保司也報告給過楊競,所以楊競對何知遠的為人還是認可的,要不然也不能擔著輿論風險、收留何知遠。


    “起來吧,好好做事,孤不會虧待你的”楊競歎了一口氣道。


    撥給何知遠的10萬銀元是一個和大遼任何官方機構都沒有關係的商號給的,這個商號的總部在長安,付錢的是襄平分號。何知遠拿到錢的時候,也是感慨,遼藩做事實在是太嚴謹了。畢竟刺殺親王是個大事,楊競不想和這件事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何知遠連也就離開了,連和自己的夫人、還有外宅馮氏都沒有說,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隻知道出了山海關以後,何知遠就銷聲匿跡了。楊競對此倒是不以為意,不過10萬銀元而已,要是能殺了燕王更好,殺不了燕王的話也無所謂,就當惡心永安帝了。況且這也是楊秀寧的心結,楊競也不想讓自己的妹妹為了這件事一直鬱鬱寡歡。


    嗯,楊競就是這麽的雙標,為了不想八妹不高興,就派人去殺了四哥,不知道燕王楊棣知道楊競的想法,會作何感想。


    何知遠每到一個縣城,就會用特殊的手法在縣城的東城門上留下標記,然後在這個城市住一晚,如果第二天有人來,何知遠就給那人500銀元的兌票,然後帶著那人走。如果沒有人來,何知遠就自己走。


    等何知遠走到開封的時候,身邊已經匯集了100餘人,何知遠歎了一口氣,到底是有好多兄弟沒有來,不過也好,不來就過安穩的日子吧。


    開封城東的破山神廟,突然來了100多個穿著各異的人,男女老少都有,這些人都是大梁錦衣衛各個千戶所的在職錦衣衛,不過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受過何知遠的大恩,願意為何知遠赴湯蹈火。


    “見過都堂大人”眾人紛紛向站在中間的何知遠行禮。


    “都免禮”何知遠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也有些傷懷,“本官已經不是你們的都堂了,感謝兄弟們能來”。說完。何知遠向眾人抱拳。


    “指揮使大人客氣了。當年您在突厥草原背著屬下走了一天一夜,從那時起,屬下的這條命就是大人您的了”一個身材瘦長的錦衣衛說道。


    何知遠一笑,他知道這個人,這個人叫張五郎,當年是個百戶,與何知遠等一眾人去突厥那裏刺探軍情,由於被突厥騎兵發現,被射中了一箭。當時很多人都死掉了,即使這樣,何知遠也沒有放棄他,背著他走了一天一夜,直到和大部隊匯合。


    “是啊,指揮使大人,那一年屬下被同僚陷害,要不是您明察秋毫,屬下早就被砍頭了。有什麽任務,您吩咐就是”又有錦衣衛大聲說了起來。


    不斷有錦衣衛迴憶起以前的事情,何知遠聽完,也仿佛陷入了迴憶了,好在何知遠快速的清醒過來,笑道,“也好,那本官也不矯情了。說說任務的事情”


    “這次本官本來想叫200名兄弟的,結果就來了103名,本官不怪沒來的兄弟。這次的行動經費是10萬銀元,既然有一半的兄弟沒來,那就來的兄弟都分了,每人再加500銀元,湊個整數,1000銀元。活著喝酒、死了安家”


    “哈哈,謝都堂大人”眾人都笑,本來何知遠每個人給了500銀元,大家都覺得很多了。現在何知遠又給補充了500銀元,那就是死了也值得了。畢竟1000銀元是一名錦衣衛將近60年的俸祿。


    “來吧,好好計劃一下,做完這次任務,本官帶你們去襄平城享福去”何知遠心裏知道,幾天之後,眼前的兄弟們會十不存一,但是他還是豪情萬丈的做著戰前動員,像他還是錦衣衛指揮使一樣。


    被降為河間王的楊棣,在北平城協助李奇對燕軍進行了改編。3萬燕山衛騎兵和3萬天雄軍進行了混編,然後重新設置了天雄軍,依舊是3萬人。又按照永安帝的旨意,成立了天興軍,同樣是3萬人的編製,檢校作威衛中郎將蒙東被永安帝提拔為天興軍總兵,原來的燕軍將領李福被任命為天興軍副將。


    將近6萬的燕軍步兵去粗取精,擇優選擇了3萬,編為河北鎮,駐守鎮東關。永安帝又任命神機營副將剩下的3萬人,又選出2萬人,交給新任的幽燕節度使史祿。沒錯,永安帝撤銷了江淮節度使的編製,新設置了幽燕節度使,還是轄2萬兵。幽燕節度使的主要任務,就是沿著太行山河北一線布置,警戒晉軍東出。


    這整編,就是一個多月,這天,李奇把楊棣送到了大營門口,語重心長的說,“四爺,此去長安,萬萬平心態,他日重王幽燕,也未可知”


    “本王謝了”楊棣感激的向李奇抱拳。慌的李奇連忙迴禮。


    “另外,四爺,下官選了200名精銳,護送您迴長安,一路順風”


    燕王府的車隊有十幾輛馬車,燕王,哦不,河間王為了減輕罪責,幾乎變賣了王府家產,得銀50萬兩,全部交給了力氣,用作軍費。楊棣則是帶著2個兒子,還有一些妾室,在200名精銳士兵的護送下,前往長安。


    一路走的很順利,10多天後,楊棣一行就渡過了黃河,來到了開封縣境內。“王爺,天色看著是要下雨了,距離下一處驛站還有20裏。不遠處有一酒家,末將請令,是在酒家將息還是趕到下一處驛站?”護軍指揮千戶請示楊棣說道。


    “就在酒家休息吧,來人,傳令下去,賞賜每個護軍兄弟5兩銀子,買點酒肉吃”楊棣這點錢還是能出得起的。


    夏天的雨來的急,可以說的上是說來就來,當楊棣剛剛踏進這鄉村酒館的時候,外麵的大雨就落了下來。護軍指揮千戶趕忙指揮著士兵看好馬匹,給馬車蓋上篷布,楊棣這時已經帶著2個兒子坐在了大堂中間,掌櫃的趕忙點頭哈腰的跑了過來。


    “好酒好菜的上就是了,另外,上些酒,去去雨氣”楊棣身後的內侍說道。


    那掌櫃的連連點頭,沒一會,就上來了兩壺酒,和兩個涼菜,“您先吃著,熱菜和燴麵馬上就好”


    那內侍拿起一個小碟,挨個菜試了一遍,就連酒都喝了一口,過了一會沒什麽事情後,楊棣就笑著說,“這臨時決定落腳於此,飯菜怎麽可能有毒呢?”說完就自斟自飲了一起來。


    楊棣的2個兒子也沒有了親王之子的那種驕奢淫逸的勁頭,一人幫楊棣倒酒、一人幫楊棣布菜,父子之間相處的倒也融洽。


    很快,熱菜也上來了,就是燉的白菜豆腐放肉,這個時代,這種普通的酒館是不可能有牛肉的,掌櫃的又給楊棣父子三人每人上了一碗熱騰騰的燴麵。


    店麵很小,安置完馬匹車輛的護軍士兵們隻能搭起帳篷,躲在帳篷裏,好在店家帶著火力熬了幾大桶熱湯,裏麵還放了些肉丁,這讓士兵們驅除了不少寒意。而看守馬匹車輛的士兵,更是每人得到一壺酒,算是額外的優待。


    好在店家帶著火力熬了幾大桶熱湯,裏麵還放了些肉丁,這讓士兵們驅除了不少寒意。而看守馬匹車輛的士兵,更是每人得到一壺酒,算是額外的優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