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就是個尺度的問題。楊競有成立遼國的舉措,暫時堵住了群臣的嘴。不過楊競哪裏是吃虧的主,借著群臣都很興奮的時機,把擴軍三萬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殿下,您吩咐的從撫順縣石炭礦和修建運河的民工中招募3萬人,擴編6個架子旅的事情,目前人員已經招募的七七八八了”兵部尚書宋武自然看明白了楊競的心意,主動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
“現在兵部所轄的五支邊軍中,其中遼東邊軍5個旅2.5萬人,軍部駐平安城;遼西邊軍2.5萬人,軍部駐山海關;遼南邊軍1萬人,軍部駐遼東郡安東縣;遼北邊軍2.5萬人,軍部駐遼西郡赤峰縣;遼中邊軍1萬人,軍部駐山海關”宋武把五大邊軍的人數和駐地報了一下。
“臣請旨,新組建6個旅的3萬人,該如何分配?”其實擴軍6個旅非常的容易,因為簡編旅的各級軍官都已經配備齊整了,隻要把兵員充進去進行,所以兵部尚書宋武才請示如何分配。
“這樣,這6個旅,遼中邊軍3個,遼南邊軍3個,以後五大邊軍,每個軍都是5個旅2.5萬人”楊競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新擴編的6個旅,3個給遼中邊軍,3個給遼南邊軍。
畢竟遼南邊軍和遼中邊軍每個軍才兩個旅1萬人有些少了,而且這麽安排也符合目前的戰略需要。目前遼藩兩個戰略方向,關內和高句麗: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5萬人負責關內方向;遼東邊軍和遼南邊軍負責高句麗方向。
“大王此舉甚是妥當,如此一來,兩個戰略方向都得到了加強”吳晉分管兵部,也覺得楊競的布置得當。
“大王,臣建議,新組建的6個旅,其中2個為騎兵旅,2個為炮兵旅,2個為步兵旅,各大邊軍形成3步1騎1炮的配置”兵部左侍郎張雷說到。
張雷現在是徹底融入了遼藩,特別是不久前,隨楊競參加了高句麗戰爭後,對楊競更是死心塌地。原來朝堂議事的時候,他都不怎麽發言,現在更是主動的出謀劃策。
遼藩的這五大邊軍,除了遼南和遼中邊軍外,都是3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和1個炮兵旅的配置。張雷這次想讓遼南邊軍和遼中邊軍也形成這個配置。
“張侍郎說的不錯”楊競滿意的點點頭,“軍隊就應該統一編製,五大邊軍保持同樣的編製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楊競穿越過來以後,並沒有改變什麽科技發展進程,就是簡單改進了一下火藥的配方,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推進科技發展的舉措。但是製度上的創新,楊競卻做了很多。也正是通過製度上的創新,遼藩的實力不斷躍上新台階。
“徐尚書,工部的火炮和騎兵裝具、戰馬是否滿足需要?”楊競又問向了自己的大舅子工部尚書徐文。
“迴殿下,本次對高句麗的戰爭,繳獲戰馬1.5萬餘匹,馬匹足夠,另外工部武備庫中的輕騎兵的裝備足夠”徐文收斂心神立即說道。
“另外,工部現有神威將軍炮存貨80門,距離裝備2個炮兵旅所需的100門還差20門,工部抓緊趕製,年底前定能趕製出20門神威將軍炮”徐文也是第一次參加遼藩的朝堂議事,出乎徐文意料的是,遼藩的決策環境十分的民主,每個大臣都可以發表意見。不像大梁朝廷,群臣都小心翼翼的。
其實這次對高句麗戰爭,楊競還繳獲了1.5萬套重騎兵的裝備,不過這1.5萬重騎兵裝備,楊競是準備裝備給自己的親兵的,自然不會給邊軍。
對於徐文的表態,楊競還是很滿意的,自己的這個大舅子辦事很是幹練,看來可以委以重任,“很好,這件事就由你去辦,務必保證年底前邊軍的裝備到位”
徐文拱手答應下來。其實徐文也在觀察著楊競,作為魏國公嫡長子,未來的魏國公,徐文其實在大梁的地位很高,梁帝的九位皇子幾乎都接觸過,現在看來,還是九皇子楊競更勝一籌。
“看來咱們魏家還得早做打算啊,自己的兩個妹妹都嫁給了大王,真要是大王君臨天下,一定要支持自己的妹妹的孩子謀取大位,那樣以後的天子就有我魏家一半的血脈了”徐文心裏暗想。
能坐在這裏的,哪有白給的啊?都是思考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的事情了。吳晉臉色同樣陰晴不定,“既然王妃娘娘叫我一聲大哥,本官勢必得保證王妃的孩子、本官的外甥穩定的繼位”
餘成則是眼神飄向了窗外,不知道為什麽就想起自己那個才貌雙全的妹妹餘淼了。
“五大邊軍現在已經是12萬5000人了,戶部要保證軍餉和軍糧供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楊競自己都知道,遼藩軍隊之所以士氣高昂,打起仗來不怕死,和自己給的充足的軍餉有很大的關係。
“大王放心,臣就是砸鍋賣地,也會保證軍餉的”趙石直啜牙花子,12.5萬邊軍,按照士兵年俸祿18塊銀元計算,加上各級軍官的俸祿,9萬邊軍的俸祿需要230萬銀元。
“沒錢就去賣地,或者去貸款,還有兩年,新設置的5個郡就能征收農業稅了,情況會好很多,不管怎麽說,部隊的軍餉,內閣一定保證”吳晉也狠狠的說。
大家都被遼藩立國的消息給激勵了,其實在座的人都明白,楊競既然能允許遼藩立國,未來就會入關。很多事情,一旦運行起來,就會按照慣性推行下去,哪怕是殿下也不能阻止。
楊競有些詫異的看著像打了雞血的眾人,無奈的搖搖頭,這就是一群官迷啊。不過能主動幹活的話,楊競還是滿意的。
“既然說到擴軍了,長平,把魏國公統領的5000長林軍全部換裝成重騎兵的裝備”楊競當然不會虧待自己的親兵,繳獲了那麽多重騎兵裝備,不能讓裝備在武備庫裏吃灰啊。
“另外,下旨調迴在霸江以南的4000羽林衛,換裝後,長林軍去霸江以南以戰代訓”楊競現在身邊隻有1000羽林衛,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所以把剩下的4000羽林衛從霸江以南調迴來。
“另外,這次不是還繳獲了10艘戰艦嗎?水師由5000人擴軍至1萬人”楊競算是徹底放飛自我了,不就是錢嗎?幹就完了。
“臣領旨”吳晉點頭答應。由於羽林衛、長林軍和水師都是楊競的親軍,都是楊競自己出錢養著的,所以群臣都沒有什麽意見。
經過這輪擴軍後,遼藩就有五大邊軍12.5萬人,王府直屬的神策軍2萬人,羽林衛5000人,長林軍5000人,水師1萬人,楊競的直屬親兵達到了4萬人。
12.5萬人的邊軍+4萬人的楊競親軍,還有九個郡1萬的地方守備軍,加上楊秀寧的鳳凰衛3000人(每個郡1000人,由本地太守統領。高句麗占領區1000人,由平安道節度使金成吉統領),這17.8萬人構成了遼藩全部的軍事力量。
“大王,前些日子,王顯給內閣上了折子,說是零零散散的又接收了關內流民2萬人,加之占領區的高句麗25萬的百姓,晉藩準備移交給我們的10萬流民,咱們遼藩的百姓快到260萬人了。”吳晉把話題引到了人口上。“臣想著,可以適時的把高句麗的百姓遷到內地了”
其實這次攻打高句麗,除了占領清川江以北的200多裏土地以外,最主要的收獲有兩個:一個是消滅了高句麗的主力2萬重騎兵;一個是掠奪了25萬高句麗百姓。
“所有的高句麗百姓全部遷到新設置的龍江郡、安北郡、綏化郡、依蘭郡和興安郡,每個郡5萬人,強製遷徙,按照每人5畝的土地分配,三年免稅。所有高句麗百姓全部改為秦族,講官話。”楊競很是幹脆的下令。
“大王,要是高句麗百姓不服從怎麽辦?”趙石問了一句。
“不服的直接送去撫順縣挖石炭,敢造反的直接殺了”楊競很是幹脆,露出了殘酷的一麵。
“關內來的2萬流民和晉藩即將移交的10萬流民安置在占領的高句麗土地上,每人5畝土地,不免稅”由於占領區的土地都是開墾完畢的土地,所以楊競取消了這裏免稅的政策。
趙石長出一口氣,他就擔心楊競給這裏也免稅了,現在戶部的財政壓力太大了,趙石恨不得一塊銀元掰成兩半花。“大王英明,臣領旨”
“大王,高句麗占領區是否設置郡縣?”餘成又問道。畢竟這次占領的高句麗平安道的麵積趕上遼藩的一個郡了,一旦高句麗百姓遷走,秦族百姓遷到這裏,必須得有有效的統治機構。
“不設郡,設置道,道的軍政長官為節度使。”楊競就得遼藩九郡就很好聽了,畢竟九是極陽之數,新占領的地區就叫道吧。“就繼續叫樂浪道吧”
“樂浪道?”群臣一臉懵,這是什麽怪名字?不過既然楊競說了,執行就是了。
“殿下,您吩咐的從撫順縣石炭礦和修建運河的民工中招募3萬人,擴編6個架子旅的事情,目前人員已經招募的七七八八了”兵部尚書宋武自然看明白了楊競的心意,主動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
“現在兵部所轄的五支邊軍中,其中遼東邊軍5個旅2.5萬人,軍部駐平安城;遼西邊軍2.5萬人,軍部駐山海關;遼南邊軍1萬人,軍部駐遼東郡安東縣;遼北邊軍2.5萬人,軍部駐遼西郡赤峰縣;遼中邊軍1萬人,軍部駐山海關”宋武把五大邊軍的人數和駐地報了一下。
“臣請旨,新組建6個旅的3萬人,該如何分配?”其實擴軍6個旅非常的容易,因為簡編旅的各級軍官都已經配備齊整了,隻要把兵員充進去進行,所以兵部尚書宋武才請示如何分配。
“這樣,這6個旅,遼中邊軍3個,遼南邊軍3個,以後五大邊軍,每個軍都是5個旅2.5萬人”楊競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新擴編的6個旅,3個給遼中邊軍,3個給遼南邊軍。
畢竟遼南邊軍和遼中邊軍每個軍才兩個旅1萬人有些少了,而且這麽安排也符合目前的戰略需要。目前遼藩兩個戰略方向,關內和高句麗: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5萬人負責關內方向;遼東邊軍和遼南邊軍負責高句麗方向。
“大王此舉甚是妥當,如此一來,兩個戰略方向都得到了加強”吳晉分管兵部,也覺得楊競的布置得當。
“大王,臣建議,新組建的6個旅,其中2個為騎兵旅,2個為炮兵旅,2個為步兵旅,各大邊軍形成3步1騎1炮的配置”兵部左侍郎張雷說到。
張雷現在是徹底融入了遼藩,特別是不久前,隨楊競參加了高句麗戰爭後,對楊競更是死心塌地。原來朝堂議事的時候,他都不怎麽發言,現在更是主動的出謀劃策。
遼藩的這五大邊軍,除了遼南和遼中邊軍外,都是3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和1個炮兵旅的配置。張雷這次想讓遼南邊軍和遼中邊軍也形成這個配置。
“張侍郎說的不錯”楊競滿意的點點頭,“軍隊就應該統一編製,五大邊軍保持同樣的編製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楊競穿越過來以後,並沒有改變什麽科技發展進程,就是簡單改進了一下火藥的配方,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推進科技發展的舉措。但是製度上的創新,楊競卻做了很多。也正是通過製度上的創新,遼藩的實力不斷躍上新台階。
“徐尚書,工部的火炮和騎兵裝具、戰馬是否滿足需要?”楊競又問向了自己的大舅子工部尚書徐文。
“迴殿下,本次對高句麗的戰爭,繳獲戰馬1.5萬餘匹,馬匹足夠,另外工部武備庫中的輕騎兵的裝備足夠”徐文收斂心神立即說道。
“另外,工部現有神威將軍炮存貨80門,距離裝備2個炮兵旅所需的100門還差20門,工部抓緊趕製,年底前定能趕製出20門神威將軍炮”徐文也是第一次參加遼藩的朝堂議事,出乎徐文意料的是,遼藩的決策環境十分的民主,每個大臣都可以發表意見。不像大梁朝廷,群臣都小心翼翼的。
其實這次對高句麗戰爭,楊競還繳獲了1.5萬套重騎兵的裝備,不過這1.5萬重騎兵裝備,楊競是準備裝備給自己的親兵的,自然不會給邊軍。
對於徐文的表態,楊競還是很滿意的,自己的這個大舅子辦事很是幹練,看來可以委以重任,“很好,這件事就由你去辦,務必保證年底前邊軍的裝備到位”
徐文拱手答應下來。其實徐文也在觀察著楊競,作為魏國公嫡長子,未來的魏國公,徐文其實在大梁的地位很高,梁帝的九位皇子幾乎都接觸過,現在看來,還是九皇子楊競更勝一籌。
“看來咱們魏家還得早做打算啊,自己的兩個妹妹都嫁給了大王,真要是大王君臨天下,一定要支持自己的妹妹的孩子謀取大位,那樣以後的天子就有我魏家一半的血脈了”徐文心裏暗想。
能坐在這裏的,哪有白給的啊?都是思考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的事情了。吳晉臉色同樣陰晴不定,“既然王妃娘娘叫我一聲大哥,本官勢必得保證王妃的孩子、本官的外甥穩定的繼位”
餘成則是眼神飄向了窗外,不知道為什麽就想起自己那個才貌雙全的妹妹餘淼了。
“五大邊軍現在已經是12萬5000人了,戶部要保證軍餉和軍糧供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楊競自己都知道,遼藩軍隊之所以士氣高昂,打起仗來不怕死,和自己給的充足的軍餉有很大的關係。
“大王放心,臣就是砸鍋賣地,也會保證軍餉的”趙石直啜牙花子,12.5萬邊軍,按照士兵年俸祿18塊銀元計算,加上各級軍官的俸祿,9萬邊軍的俸祿需要230萬銀元。
“沒錢就去賣地,或者去貸款,還有兩年,新設置的5個郡就能征收農業稅了,情況會好很多,不管怎麽說,部隊的軍餉,內閣一定保證”吳晉也狠狠的說。
大家都被遼藩立國的消息給激勵了,其實在座的人都明白,楊競既然能允許遼藩立國,未來就會入關。很多事情,一旦運行起來,就會按照慣性推行下去,哪怕是殿下也不能阻止。
楊競有些詫異的看著像打了雞血的眾人,無奈的搖搖頭,這就是一群官迷啊。不過能主動幹活的話,楊競還是滿意的。
“既然說到擴軍了,長平,把魏國公統領的5000長林軍全部換裝成重騎兵的裝備”楊競當然不會虧待自己的親兵,繳獲了那麽多重騎兵裝備,不能讓裝備在武備庫裏吃灰啊。
“另外,下旨調迴在霸江以南的4000羽林衛,換裝後,長林軍去霸江以南以戰代訓”楊競現在身邊隻有1000羽林衛,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所以把剩下的4000羽林衛從霸江以南調迴來。
“另外,這次不是還繳獲了10艘戰艦嗎?水師由5000人擴軍至1萬人”楊競算是徹底放飛自我了,不就是錢嗎?幹就完了。
“臣領旨”吳晉點頭答應。由於羽林衛、長林軍和水師都是楊競的親軍,都是楊競自己出錢養著的,所以群臣都沒有什麽意見。
經過這輪擴軍後,遼藩就有五大邊軍12.5萬人,王府直屬的神策軍2萬人,羽林衛5000人,長林軍5000人,水師1萬人,楊競的直屬親兵達到了4萬人。
12.5萬人的邊軍+4萬人的楊競親軍,還有九個郡1萬的地方守備軍,加上楊秀寧的鳳凰衛3000人(每個郡1000人,由本地太守統領。高句麗占領區1000人,由平安道節度使金成吉統領),這17.8萬人構成了遼藩全部的軍事力量。
“大王,前些日子,王顯給內閣上了折子,說是零零散散的又接收了關內流民2萬人,加之占領區的高句麗25萬的百姓,晉藩準備移交給我們的10萬流民,咱們遼藩的百姓快到260萬人了。”吳晉把話題引到了人口上。“臣想著,可以適時的把高句麗的百姓遷到內地了”
其實這次攻打高句麗,除了占領清川江以北的200多裏土地以外,最主要的收獲有兩個:一個是消滅了高句麗的主力2萬重騎兵;一個是掠奪了25萬高句麗百姓。
“所有的高句麗百姓全部遷到新設置的龍江郡、安北郡、綏化郡、依蘭郡和興安郡,每個郡5萬人,強製遷徙,按照每人5畝的土地分配,三年免稅。所有高句麗百姓全部改為秦族,講官話。”楊競很是幹脆的下令。
“大王,要是高句麗百姓不服從怎麽辦?”趙石問了一句。
“不服的直接送去撫順縣挖石炭,敢造反的直接殺了”楊競很是幹脆,露出了殘酷的一麵。
“關內來的2萬流民和晉藩即將移交的10萬流民安置在占領的高句麗土地上,每人5畝土地,不免稅”由於占領區的土地都是開墾完畢的土地,所以楊競取消了這裏免稅的政策。
趙石長出一口氣,他就擔心楊競給這裏也免稅了,現在戶部的財政壓力太大了,趙石恨不得一塊銀元掰成兩半花。“大王英明,臣領旨”
“大王,高句麗占領區是否設置郡縣?”餘成又問道。畢竟這次占領的高句麗平安道的麵積趕上遼藩的一個郡了,一旦高句麗百姓遷走,秦族百姓遷到這裏,必須得有有效的統治機構。
“不設郡,設置道,道的軍政長官為節度使。”楊競就得遼藩九郡就很好聽了,畢竟九是極陽之數,新占領的地區就叫道吧。“就繼續叫樂浪道吧”
“樂浪道?”群臣一臉懵,這是什麽怪名字?不過既然楊競說了,執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