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今年的冬天,一場接著一場的大雪,將遼藩的千裏江山裝點的是銀裝素裹。百姓們都躲在家裏,圍著燒的紅紅的石炭火盆取暖。連續三年的豐收、遼王的不斷減稅和賞賜,教育和醫療的免費,讓遼藩的百姓有了小小的積蓄,可以渡過這個漫長的寒冬了。


    遼藩的官員們卻是異常的忙碌,這些天,就有消息靈通的人得到消息,殿下準備立大遼國了。這個消息在商人階層和大地主階層中不脛而走。每個有些實力的人,都想從這個巨大的變革中分得一杯羹。


    襄平城北的太水樓的二樓包間裏,桌子上放了一個銅火鍋,兩盤切好的羊肉,兩盤蔬菜,還有一壺酒,兩位客人正在一起對酌。


    由於楊競並沒有實行宵禁製度,所以遼藩的大小城市,不管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在城內自由活動,但酉時正(18點)就關閉城門,沒有遼王府、兵部或者樞密院的令牌是不可以出城的。


    “李先生,您的姐夫在戶部當差,大王真的準備允許私人購買淩水縣和樂浪道的土地?”一個中年富商模樣的男人正對著一個30左右、秀才打扮的人說。


    “張掌櫃,這種事情我還能胡說嗎?千真萬確,大王準備下令允許百姓收購淩水縣的土地和新占領的樂浪道的土地”那秀才模樣的人笑著說。


    “而且,就說是朝廷財力吃緊,首輔大人和內閣趙大學士一起向大王建議的,大王也批準了”那秀才又壓低聲音說道。


    “個中恩情,張某日後定有所報”那張姓掌櫃立即端起酒杯,和那秀才碰杯,喝了一口。


    這種景象出現在遼藩各地的有錢人的府邸或者高檔酒樓的包間裏,都在探詢遼王允許百姓無限製收購淩水縣的土地和樂浪道的土地。


    原來楊競在就藩後的第二年,就規定除了確權以後的土地,新增土地購買每人每年不允許超過5畝。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遏製土地兼並。在楊競看來,百姓吃飽飯都費勁呢,哪裏有錢買地呢?能買地的,都是大戶。


    即使你勤儉持家,有所積蓄也無所謂,一畝地大概在10塊銀元左右,每年允許你買10畝,就是100銀元。100銀元是遼藩從四品官員一年的俸祿了,是神策軍士兵5年的軍餉了,百姓怎麽可能有那麽多錢呢?


    所以楊競這個規定,並沒有限製住底層百姓的奮鬥動力,主要是限製大商人、大地主和高級官員的。就是像個稅起征點定在5萬,和你有什麽關係呢?反正你每個月也賺不到5萬。


    但是錢總歸是要投資升值的,在沒有什麽投資渠道的前提下,購買土地,就是農業社會最大的投資了。楊競把這個規定限製的死死的,甚至你找人冒名頂替購買也不行,也會被地方官府查出來。一旦查出來,就是10倍的罰款。


    當然了,四海銀行成立以後,對遼藩以外的官員,在淩水縣一地購買土地,是不加限製了,楊競這麽做是為了快速積累資金,當然了,也僅僅限製在淩水縣一縣。說到底,淩水縣和樂浪道一樣,都是楊競後占領的。


    現在遼藩的財政吃緊,主要是戶部的財政吃緊,吳晉和趙石就借機請示楊競是否可以放寬這個限製,楊競就同意了,不過還是限定了放開的範圍,就是淩水縣和平安道。其餘各郡還是執行原來的政策。


    場景還得迴到幾天前,在柳河行宮謹身殿議事的遼藩大臣,都被遼藩立國的喜訊給衝昏了頭腦,稀裏糊塗的就同意了楊競擴軍3萬的旨意。他們是同意了,但是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趙石坐不住了,因為這3萬兵的軍餉得戶部出啊。


    “大王,淩水縣的土地還剩90萬畝,新占領的高句麗樂浪道有土地160萬畝,除去分給12萬流民的60萬畝土地以外,還剩100萬畝,合計190萬畝”趙石看著楊競的臉色,“臣想著,這些土地是否可以不受每年10畝上限的限製,進行發售?”


    楊競一愣,不禁苦笑道,這土地財政果然香,自己穿越過來以後,都逃脫不了賣地的命運。不過楊競還是支持這個政策的,畢竟現在戶部實在是缺錢。


    況且楊競一直秉承一個理念:能用經濟手段解決的問題就別用武力手段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還是用銀元來解決。既然大戶們有投資需求,戶部有缺錢的現實。適當賣些土地也未嚐不可。


    見楊競沉吟不語,趙石又說道,“大王,這190萬畝的土地,至少可以賣1900萬銀元。除了歸還戶部的欠款以外,是五大邊軍4年的軍費..臣以為,此事可行”


    淩水縣90萬畝土地可以賣900萬銀元,遼王府和戶部五五分賬,戶部可以得到450萬銀元。樂浪道100萬畝土地可以賣1000萬銀元,完全就是戶部所有,也就是說,這些土地全部賣掉以後,戶部能得1450萬銀元。


    現在戶部有貸款400萬銀元,連本帶利,戶部需要償還460萬銀元。五大邊軍一年的軍餉是230萬銀元,1450萬銀元扣除償還貸款的460萬銀元,正好夠五大邊軍4年零3個月的軍餉開支。


    楊競迴過神來,笑道,“可以,這個事情孤同意,你們具體操辦。不設上限,僅限淩水縣和樂浪道兩地”


    吳晉和趙石大喜,心裏想著終於可以把貸款還上了,特別是四海銀行的貸款,利息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吳晉和趙石一看見餘成的嘴臉就難受。餘成倒是無所謂,反正合同規定,你提前還還是到期還,利息都是那些,不會減免,願意提前還就提前還唄。


    這個土地政策開了個口子,終於給遼藩民間的資金一個投資的方向了。這幾年,楊競的政績有目共睹,遼藩民間對楊競十分的有信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投資的渴望。


    從柳河行宮離開後,趙石瘋了一樣的督促戶部各司、各清吏司開始發售淩水縣和樂浪道的土地,各地的大戶也紛紛慷慨解囊,購買可以用來傳家的耕地。甚至連關內幽州和並州的不少官員也來買了。


    “閣老,五天過去了,已經登記賣出土地50萬畝了”戶部新任的右侍郎魏江在趙石的耳邊說道。


    這魏江原來是台安縣知縣,當時和杜宇一起最先投靠楊競,曆任鬆江郡和襄平郡太守,不久前,楊競升任魏江為戶部右侍郎,把遼東郡同知郭峰提拔為了襄平郡太守。


    趙石這些天也不去內閣值班,就坐在崇文殿戶部大堂,看著戶部四司和九個清吏司賣地。聽見魏江說五天就登記賣出50萬畝土地,不由得大喜,“這豈不是有500萬銀元進賬了?”


    “閣老,這隻是意向登記,距離資金實地入庫還有一段時間,不過以下官看,這些意向登記都會實際出資”魏江笑道。本來自己在襄平郡太守的任上幹的好好的,殿下非得把自己調迴來當戶部右侍郎,戶部這幾年,國庫就沒有錢過。


    魏江升任右侍郎雖然是升官,但戶部工作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好在這次大王允許賣地,戶部國庫可算是充盈了起來,魏江臉上也見了笑。


    “老魏,錢入庫後,第一時間還貸款,特別是四海銀行的貸款”趙石有些猙獰的喊著。趙石的聲音很大,同在崇文殿辦公的禮部尚書兼四海銀行主辦餘成都能聽見。


    其實按照內閣分工,吳晉分管吏部、步部;錢峰分管工部、刑部,趙石分管戶部和禮部。趙石算是禮部尚書餘成的頂頭上司,但是架不住人家餘成還兼著四海銀行的主辦啊,四海銀行可是直屬遼王府的。


    “就像有什麽大病似的”餘成自然聽見了趙石的咆哮,自顧自的說,“玩不起就不玩,借不起錢就不借”


    禮部的官員自然聽見自家堂官的話,但是都低頭不敢接話,內閣大學士可不是誰都敢罵的。當然了,餘成敢,餘成甚至認為,隻要自己一直順著楊競的心意辦事,早晚有一天也能進入內閣。


    “都別愣著了,把大王祭天儀式流程安排好,別一天什麽事情都讓大王操心”餘成也大聲的喊著。


    餘成這話,看著像是說自己的手下,實際上就是指桑罵槐的說趙石,趙石氣得半死,又無可奈何。


    臣子們之間有鬥爭,這是楊競樂意看到的,鬥而不破的狀態最好。現在的遼藩,朝堂上也分成了幾派,餘成這派勢力最小,不過看得出來,論官場的手腕,餘成的官場鬥爭水平應該是最高的,畢竟餘成是情報人員出身。


    楊競沒有管這些事,他依舊是窩在柳河行宮的流雲殿,整天不是泡在溫泉池中,就是坐在大大的輿圖前,不知道想些什麽。楊競也給張妍每10天一個休息日,好讓她迴家去看看丈夫和孩子。


    見楊競對自己一直規規矩矩,張妍一直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但不知道怎麽的,放下心來的同時,隱隱還有些失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