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的信很快就送到了遼藩,群臣見天下形勢大變,正蠢蠢欲動的準備勸諫楊競也逐鹿中原,正好晉王的信來了,內閣和六部九卿便一同前往柳河行宮求見楊競,連魏國公徐遠都被說動,一起來到了柳河行宮。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底了,遼藩的天氣也冷了起來,這些王公大臣們也都不再騎馬,紛紛坐著馬車,拿著手爐,向柳河行宮前進。到了柳河行宮以後,經過侍衛統領劉林通報,眾臣在謹身殿見到了楊競。


    眾人行禮已畢,楊競都命賜座,隨後開口問道,“眾卿何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吳晉牽頭說了,“殿下,晉王殿下來信了,通報了晉藩起兵的軍事行動,晉王殿下在信中還說了,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見”


    吳晉這就是投石問路了,楊競這些天裝傻,群臣無處著手,正好晉藩來了情況通報,話就好說多了。凡事都需要有個合適的開口時機。


    “今年的雪不小啊”楊競沒有直接迴答吳晉,先是看了看殿外,“諸位來的以後,看郊野如何?”


    “迴殿下,雪是挺大,瑞雪兆豐年啊”錢峰接話說道,“臣等來時,見田野裏莊稼都已經收了,路過的村莊都是炊煙嫋嫋、雞犬相聞,殿下治理有方啊”


    錢峰現在會做人多了,反正周明也殺了,周明的老婆女兒也抄沒到王府了,他也沒有什麽惦記的了,所以在出兵這件事上,動力不大。


    特別是張妍現在非常受楊競重用,雖然錢峰自己也是內閣大學士了,但由於錢峰在張妍做官這件事情上沒少給張妍臉色看,他也怕張妍在楊競麵前說些什麽,所以現在錢峰總體上很是低調。


    “是啊,今年怕不又是一個冷冬啊”楊競顯然對天氣很是感興趣,和大臣們閑聊了起來,“昨天欽天監劉監正還請見孤,和孤說,最近幾年都是冷冬,百姓多艱啊”


    眾臣見楊競一直在聊民生,不往關內的事情上聊,不由得都焦急了起來,正好楊競提到民生,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趙石,意思是讓趙石說話。


    其實趙石真沒有什麽動力入關,因為關內什麽經濟情況,他這個曾經的大梁戶部左侍郎再清楚不過了,不過他耐不住同僚的目光,還是開口了,“殿下勿擾,今年三座石炭礦的產量達到了2億斤,平均下來,每個遼藩的百姓能夠分到100斤石炭,再輔以一些薪柴,過冬是夠了”


    其實趙石說的都是估計的數量,肯定是有人能買到更多的石炭,有人受限於經濟條件,隻能買少量的石炭,但總體上,問題不大,不會出現大麵積凍死人的現象。


    “如此就好,諸卿還是要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上,畢竟百姓是咱們的根本”楊競見氣氛鋪墊的差不多了,先是告誡了群臣一遍,又接著開口了。


    “孤知道你們來的意思,你們看見晉王、齊王、燕王都紛紛氣事了,有些按捺不住了,想來探探孤的口風”楊競笑著說。


    “殿下睿智,臣等欽佩”吳晉等人紛紛就坡下驢,表示咱們來就這麽個意思。


    “孤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叫孤什麽?”楊競還是笑,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眾人也是一頭霧水,稱唿殿下什麽?當然是殿下啊。這是親王的尊稱,殿下這麽問是什麽意思?還能有別的什麽稱唿?隻有剛剛升任餘成若有所思的抬頭看向了楊競。


    “哦?看來敬中似乎明白了,你說說”楊競指了指餘成說道。


    “迴大王,臣也懵懂中,請大王解惑”餘成恭敬的拱手。


    日哦,大家終於明白問題在哪裏了?原來是在這,群臣都稱唿楊競為殿下,隻有曾泰稱唿楊競為大王。殿下和大王之間的區別是什麽呢?可以說沒有區別,也可以說是有區別。


    區別就是:叫殿下,楊競就是大梁的親王,遼王的正妻就是遼王妃。叫大王,楊競就是遼國的王,遼王的正妻就是遼王後。這餘成雖然說自己不懂,請楊競解惑,但從他改稱楊競為大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他明白了。


    “你啊,就是個滑頭”楊競笑罵道,“大戰略就不說了,孤隻說一條,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楊競的戰略分析在遼藩無出其右,畢竟是穿越者,還是文科生,熟讀華夏的曆史,玩個封建社會的官場鬥爭還是可以的。


    “你們啊,格局要大;幹什麽事情,不要無腦衝。你就說,現在即使挑起了起事的大旗,又如何呢?是能進攻長安?還是孤可以直接稱帝?”楊競語重心長的說,“除了給遼藩招黑、增加輿論成本,沒有實際意義的”


    楊競這話沒錯,其實現在遼藩做的事情比晉王、燕藩和齊藩過分的多了,已經就是事實上的獨立了。沒有必要在形勢不明朗之前,做那個出頭的椽子。


    “當然了,咱們並不是什麽都不做。”楊競知道士氣可鼓不可泄,“孤決定,從明年一月一日起,咱們就不再自稱遼藩了,直接稱遼國”


    群臣本來還有點失落,但聽完楊競下來的話,直接支棱了起來,啊,看來殿下還是有想法的,而且比我們還激進。


    現在遼藩對外隻能稱大梁的遼藩,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至少在法理上不是。現在自稱遼國了,也就是說,從法理上,遼藩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裏,哪怕還隸屬於大梁。


    “大王英明睿智,臣等欽佩”群臣有種意外之喜的感覺,直接改口了。本來你說吳晉、錢峰、趙石等人,說自己是遼藩的內閣大學士,懂行的人會不屑一顧。就像你說你是你們縣的總統一樣


    但是吳晉等人要是說自己是遼國的內閣大學士,就正常了,因為遼藩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了。這也是吳晉等人一直推動楊競有所動作的原因,都是利益驅動。


    “你們迴去籌備一下,欽天監選個日子舉行祭天大典”楊競很是幹脆,既然決定要幹了,就不會拖泥帶水。


    “臣領旨”吳晉立即點頭答應下來。


    “接下來說說關內的局勢吧”楊競把話題拉了迴來,“你們覺得,晉王起兵,咱們應該如何處置?”


    群臣都陷入了思考之中,按理說,晉藩和遼藩的關係不錯,理應結成同盟,但是大家的目標都是長安城奉天殿的那把椅子,弄不好最後還是有衝突,所以群臣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最後還是吳晉打破了沉默,“大王,臣以為,還是要在名義上和晉藩結成同盟的,甚至在事實上給與支持”


    “理由很簡單,就是在諸位勢力中,隻有晉王上位,對咱們來說利益最大,即使晉王失敗,也可以讓晉藩消耗大梁朝廷的力量。總之,還是殿下原來的策略,扶植晉藩”吳晉終於從輔助楊競君臨天下、成為從龍之臣中清醒過來了,戰略分析在線。


    “大王,臣覺得似乎應該成立一個前線指揮機構,統籌對關內各項事宜的處理,這樣一來,才不會導致政出多門”趙石建議道。其實趙石也是有私心的,現在對晉藩的援助,主要就是趙石分管的戶部在做。


    如果不成立專門機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戶部就得承擔起對晉藩的援助工作,那樣的話,戶部的工作量就實在是太大了。


    楊競聽完趙石的話,會心一笑,這不就是他那個世界的部門扯皮麽,楊競沒有同意趙石的提議,不過還是對各部門的職責進行了劃分:


    “戶部負責對晉藩的物資支援工作;兵部所屬的軍情司負責關內各勢力的軍情情報工作;政保司負責對關內重要人員的保護和高價值目標的策反工作”


    “樞密院的主要精力放在對高句麗的戰爭上;禮部負責遼藩立國的各項準備事宜,同時負責四海銀行的招攬儲戶工作。另外以軍情司山海關分司為基礎,成立情報交換中心,負責和晉藩的協調之事”


    楊競的分工總體上還是很合理的,而且這樣的分工,總體上也不是深入介入關內之事,更多的還是以策應晉藩和獲取收益為主,群臣也以為楊競的措施得當。


    “臣等領旨”眾臣都紛紛答應。這次來柳河行宮見楊競,結果還是讓群臣滿意的,殿下同意立國了,這可是最大的收獲。


    “很好”楊競滿意的點點頭,“將本王對晉藩的支援和成立情報交換中心的事情通報晉藩,同時告訴本王的二哥,讓他專心對付太子,隻要燕王敢攻擊晉藩,本王勢必出兵端了燕王的北平城”


    晉王和遼藩之間,隔著燕王楊棣。楊競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他負責為晉藩牽製燕王的行動,讓晉王放心大膽的應對太子,不用擔心燕王越過太行山攻擊晉藩。


    楊競也的確有這個實力,隻要駐紮在山海關的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盡出,燕王的確需要很大力氣進行防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