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的心情很是糟糕,皇宮新充實了一批宮女,梁帝正想要和一個新選的容貌秀麗的宮女進行一些最原始的交流時,馮德寶進來了,“陛下,有緊急軍報”
梁帝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一下的被馮德寶嚇迴去了,梁帝氣得一腳踹翻馮德寶,“要不是緊急軍務,你就等死吧”
馬和的密報上說楊競拒絕交出張出塵,理由是自己沒玩夠;楊競還暗示遼藩的軍隊可以隨即入關,打斷朝廷的剿匪進程。馬和建議朝廷早做準備。
“你小子沒玩夠,朕還沒玩夠呢”梁帝看了馬和的密報,雖然很重要,但也不急於一時,喝退了馮德寶,梁帝又向那個宮女撲去。
這次比較順利,梁帝順利的解除那個宮女的宮裝,就差臨門一腳了,馮德寶又進來了,“陛下,錦衣衛600裏加急”
梁帝快氣瘋了,二話不說,赤裸著身體,哐哐就是兩腳,把馮德寶踢出去兩丈遠,生氣歸生氣,軍報還得看,錦衣衛薊州郡千戶所急報“薊州鎮士兵冒犯李如嫣靈樞,遼藩上下群情激憤,讓梁帝早做預案。”
這個事情很棘手,但梁帝還是準備和那個秀麗的宮女交流完再找群臣商議,於是放下密報,又來到宮女身邊,剛要破門而入,又停了下來,宮女疑惑的睜開眼,“陛下?”
“無妨,朕就是怕馮德寶再進來。朕來了,朕的美人”梁帝有些心有餘悸又有些興奮的說。這個宮女梁帝惦記很久了,就是皇後蕭美娘一直明裏暗裏擋著,梁帝一直沒有得手,這陣蕭皇後大慈恩寺進香,梁帝抓住機會,準備收了這個宮女。
梁帝這迴終於俯身到床榻上了,剛要破門而入,馮德寶又進來了,“陛下,錦衣衛指揮使何知遠急報”
梁帝都快哭了,他明顯感覺自己好像不行了,梁帝看著馮德寶,二話不說,突然抓起床頭掛著的寶劍,開始追砍馮德寶,一邊追還一邊罵,“朕讓你急報、讓你急報”
馮德寶屁滾尿流的躲過劍鋒,哭喪著臉說,“陛下,望海縣沒了,丟城失地,奴婢不敢不報啊”
大梁規定,隻要是丟城失地,或者在外征討的主帥陣亡,必須800裏急報皇帝。不管何時,皇帝必須馬上處理。
“望海縣沒了?”梁帝手裏舉著劍,有些驚訝的問
“是的陛下,何知遠指揮使說要當麵向您匯報”馮德寶小心翼翼的接過梁帝手裏的劍,掛在了梁帝的床頭。
“給朕更衣,奉天殿議事”梁帝又是一腳,馮德寶又被踹了一個跟頭。馮德寶雖然已經不是男人了,但是他能感受到梁帝的怒火,陪著笑麻利的幫梁帝換上龍袍。
奉天殿裏,錦衣衛指揮使何知遠當著群臣,“陛下,薊州鎮2萬士兵堵住遼藩護靈隊伍,想要開棺檢查”
“什麽?後妃的棺槨豈是一群士兵就可以打開的?”群臣聽見何知遠的話,立即就炸了,紛紛要求梁帝嚴懲薊州鎮。
統治階級的利益總是一致的,梁帝也好、蕭炎也好,和楊競的爭端,歸根結底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爭端,爭奪的是天下的統治權。一群被統治階級冒犯皇族,那就是冒犯統治階級,群臣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自然難以接受。
“還有那個望海縣的縣令,竟然敢發動百姓,阻攔皇室儀仗,臣彈劾望海縣縣令周吉,目無皇族,以下犯上”禮部尚書王素出班說道。王素作為前朝舊臣的代表,對李如嫣無比的尊敬。現在一個區區的七品縣令就敢如此口出狂言,王素感覺自己遭到了嚴重的冒犯。
“這個,王尚書,恐怕您彈劾不了望海縣令周吉了”梁帝沒有開口,何知遠倒是苦笑的說道
“怎麽,老夫正二品的禮部尚書,彈劾一個七品縣令都不行?”王素不滿的說
“不是不讓您彈劾,而是..”何知遠先是看了一眼梁帝的眼色,然後聲音低下來說,“遼王殿下出動了4萬大軍,將望海縣團團圍住”
“望海縣有2萬薊州鎮士兵,還有2萬居民助戰,抵擋住遼藩4萬軍隊應該沒問題吧?”兵部尚書方謙說道。正常攻城一方得是守城一方人數的3倍,薊州鎮的戰力也算是在線,所以方謙覺得,遼藩4萬大軍是攻打不下來望海縣的。
“您可能要失望了”何知遠苦笑,“遼藩用3個時辰就攻下了望海縣”
“什麽?”不僅是方謙,連梁帝和群臣也頗為動容,方謙更是脫口而出,“望海縣一天都沒守住?薊州鎮的副將李天華是廢物嗎?陛下,臣要彈劾薊州鎮副將李天華作戰不力..”
“大司馬,恐怕您也彈劾不了李天華了”何知遠接著苦笑著說。方謙是兵部尚書,所以何知遠尊稱方謙為大司馬
“怎麽?”方謙有種不祥的預感
“遼藩的部隊3個時辰就攻下了望海縣,九爺下令,遼藩軍隊攻城前懸掛血色龍旗,薊州鎮2萬守軍和望海縣的將近2萬百姓,一個不留”何知遠長歎一聲,“這些情況都是錦衣衛安插在遼藩軍中的探子迴報的”
“2萬軍隊和2萬百姓全殺了?一個縣的百姓就這麽全殺了?”方謙聲音有些顫抖的問
“是的,然後遼藩軍隊放火燒了望海縣城,現在的望海縣,已經是一片白地了”
“嘶”群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望海縣是大梁731個縣之一啊,望海縣的百姓都是大梁的良民,遼王就這麽給殺了?
由於趙國公蕭炎已經去了山東地區安撫流民,朝裏的一些勳貴也到各軍鎮中任職,所以一時間,朝堂陷入了沉默,竟然沒有一個大臣出來說話。
“老九沒有上折子說解釋這個事情?”梁帝見群臣不說話,自己開口問道
“迴陛下,並沒有見遼藩的折子”通政司右通政孔達立即出班說道
“陛下,老臣覺得,薊州鎮軍兵口出無狀,望海縣居民心係娘娘,隨娘娘而去,也是情有可原的。”王素出班了,開始打圓場,“臣以為,應該算薊州鎮2萬兵和望海縣居民自動為李妃娘娘殉葬,朝廷下令褒獎為好”
憋屈,群臣心中無比的憋屈,太子心中也無比的憋屈,梁帝心中更是無比的憋屈,但是不得不承認,王素的方法好啊。如果遼王擅自剿滅一個縣城的事情傳遍大梁,那朝廷討伐不討伐遼藩?朝廷這66萬兵真的能攻破山海關嗎?遼藩現在可是有兵12萬啊。
再說了,朝廷也不能把兵力全部用來征討遼藩啊?突厥不防了?吐蕃不守了?倭寇還打不打?有的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想要說話,王素就一句,“流匪王二還剿不剿了?”,那大臣耷拉著腦袋就退了迴去。
“傳旨,在望海縣原址重建望海縣,安置流民5萬。在流民中募兵2萬,恢複薊州鎮3萬兵的建製。命令北平鎮3萬兵移駐望海縣,防備遼藩。另外,在望海縣樹立牌坊,嘉獎自願殉葬的望海縣居民和薊州鎮士兵”梁帝現在心裏的火氣都要噴發出來了,梁帝感覺自己就快被楊競氣死了,安排完旨意就拂袖而去。估計是找那個秀麗的宮女去了吧?
“退朝”馮德寶高喊了一聲,立即跟上梁帝的步伐。
群臣們麵麵相覷,都無奈的搖頭散去。其實現在朝廷不是消滅不了遼藩,就是朝廷的對手太多,如果在遼藩上用了太多的力氣,容易被別的方向的敵人趁虛而入,所以朝廷遲遲下定不了決心。而楊競呢,則非常擅長切香腸,每次都讓朝廷十分肉疼,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一點點的壯大自己。
朝廷這次痛下決心剿滅流匪,解決流民問題,其實就是為了解決楊競做準備,楊競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開始幹擾朝廷的剿匪工作。剿滅望海縣,就是一個開始。即使沒有薊州鎮冒犯李如嫣靈樞的事情,楊競也會出兵,隻不過不會屠城而已。
又過了十多天,楊競扶持著李如嫣的靈樞終於到了襄平城南門,遼藩所有的文武官員出城30裏迎接,李如嫣的棺槨沿著千山大街前往遼王府,道路兩側跪滿了百姓,百姓都是自發的戴孝,楊競不好就這麽生受著百姓的好意,下令凡是戴孝的百姓賞銀元一塊,這下百姓就更加熱烈了。
遼王府中間大門打開,李如嫣的棺槨停放在新建的壽康宮中。這是楊競特意為李如嫣修建的宮殿,李如嫣的棺槨在這裏停放三天後,意味著李如嫣迴家了,遼王府就是李如嫣的家,三天後,葬入萬壽山的孝陵。
得知楊競苦心的曾泰是老淚縱橫,更加堅定了對楊競的忠心;楊競也知道,今天的事情如果傳遍大梁的話,所有心係前朝的人,都會把遼藩當成精神的家園,遼藩終於有了和朝廷對抗的精神資本。
李如嫣的棺槨迴到了王府,楊競算是鬆了一口氣,迴到自己的養心殿,直接躺在了榻上,這些天他真是累壞了,走了800多裏,腳底都走出炮了。
不知道什麽時候,王珧來了,捧著楊競的腳,輕輕的給楊競挑著水泡。
梁帝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一下的被馮德寶嚇迴去了,梁帝氣得一腳踹翻馮德寶,“要不是緊急軍務,你就等死吧”
馬和的密報上說楊競拒絕交出張出塵,理由是自己沒玩夠;楊競還暗示遼藩的軍隊可以隨即入關,打斷朝廷的剿匪進程。馬和建議朝廷早做準備。
“你小子沒玩夠,朕還沒玩夠呢”梁帝看了馬和的密報,雖然很重要,但也不急於一時,喝退了馮德寶,梁帝又向那個宮女撲去。
這次比較順利,梁帝順利的解除那個宮女的宮裝,就差臨門一腳了,馮德寶又進來了,“陛下,錦衣衛600裏加急”
梁帝快氣瘋了,二話不說,赤裸著身體,哐哐就是兩腳,把馮德寶踢出去兩丈遠,生氣歸生氣,軍報還得看,錦衣衛薊州郡千戶所急報“薊州鎮士兵冒犯李如嫣靈樞,遼藩上下群情激憤,讓梁帝早做預案。”
這個事情很棘手,但梁帝還是準備和那個秀麗的宮女交流完再找群臣商議,於是放下密報,又來到宮女身邊,剛要破門而入,又停了下來,宮女疑惑的睜開眼,“陛下?”
“無妨,朕就是怕馮德寶再進來。朕來了,朕的美人”梁帝有些心有餘悸又有些興奮的說。這個宮女梁帝惦記很久了,就是皇後蕭美娘一直明裏暗裏擋著,梁帝一直沒有得手,這陣蕭皇後大慈恩寺進香,梁帝抓住機會,準備收了這個宮女。
梁帝這迴終於俯身到床榻上了,剛要破門而入,馮德寶又進來了,“陛下,錦衣衛指揮使何知遠急報”
梁帝都快哭了,他明顯感覺自己好像不行了,梁帝看著馮德寶,二話不說,突然抓起床頭掛著的寶劍,開始追砍馮德寶,一邊追還一邊罵,“朕讓你急報、讓你急報”
馮德寶屁滾尿流的躲過劍鋒,哭喪著臉說,“陛下,望海縣沒了,丟城失地,奴婢不敢不報啊”
大梁規定,隻要是丟城失地,或者在外征討的主帥陣亡,必須800裏急報皇帝。不管何時,皇帝必須馬上處理。
“望海縣沒了?”梁帝手裏舉著劍,有些驚訝的問
“是的陛下,何知遠指揮使說要當麵向您匯報”馮德寶小心翼翼的接過梁帝手裏的劍,掛在了梁帝的床頭。
“給朕更衣,奉天殿議事”梁帝又是一腳,馮德寶又被踹了一個跟頭。馮德寶雖然已經不是男人了,但是他能感受到梁帝的怒火,陪著笑麻利的幫梁帝換上龍袍。
奉天殿裏,錦衣衛指揮使何知遠當著群臣,“陛下,薊州鎮2萬士兵堵住遼藩護靈隊伍,想要開棺檢查”
“什麽?後妃的棺槨豈是一群士兵就可以打開的?”群臣聽見何知遠的話,立即就炸了,紛紛要求梁帝嚴懲薊州鎮。
統治階級的利益總是一致的,梁帝也好、蕭炎也好,和楊競的爭端,歸根結底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爭端,爭奪的是天下的統治權。一群被統治階級冒犯皇族,那就是冒犯統治階級,群臣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自然難以接受。
“還有那個望海縣的縣令,竟然敢發動百姓,阻攔皇室儀仗,臣彈劾望海縣縣令周吉,目無皇族,以下犯上”禮部尚書王素出班說道。王素作為前朝舊臣的代表,對李如嫣無比的尊敬。現在一個區區的七品縣令就敢如此口出狂言,王素感覺自己遭到了嚴重的冒犯。
“這個,王尚書,恐怕您彈劾不了望海縣令周吉了”梁帝沒有開口,何知遠倒是苦笑的說道
“怎麽,老夫正二品的禮部尚書,彈劾一個七品縣令都不行?”王素不滿的說
“不是不讓您彈劾,而是..”何知遠先是看了一眼梁帝的眼色,然後聲音低下來說,“遼王殿下出動了4萬大軍,將望海縣團團圍住”
“望海縣有2萬薊州鎮士兵,還有2萬居民助戰,抵擋住遼藩4萬軍隊應該沒問題吧?”兵部尚書方謙說道。正常攻城一方得是守城一方人數的3倍,薊州鎮的戰力也算是在線,所以方謙覺得,遼藩4萬大軍是攻打不下來望海縣的。
“您可能要失望了”何知遠苦笑,“遼藩用3個時辰就攻下了望海縣”
“什麽?”不僅是方謙,連梁帝和群臣也頗為動容,方謙更是脫口而出,“望海縣一天都沒守住?薊州鎮的副將李天華是廢物嗎?陛下,臣要彈劾薊州鎮副將李天華作戰不力..”
“大司馬,恐怕您也彈劾不了李天華了”何知遠接著苦笑著說。方謙是兵部尚書,所以何知遠尊稱方謙為大司馬
“怎麽?”方謙有種不祥的預感
“遼藩的部隊3個時辰就攻下了望海縣,九爺下令,遼藩軍隊攻城前懸掛血色龍旗,薊州鎮2萬守軍和望海縣的將近2萬百姓,一個不留”何知遠長歎一聲,“這些情況都是錦衣衛安插在遼藩軍中的探子迴報的”
“2萬軍隊和2萬百姓全殺了?一個縣的百姓就這麽全殺了?”方謙聲音有些顫抖的問
“是的,然後遼藩軍隊放火燒了望海縣城,現在的望海縣,已經是一片白地了”
“嘶”群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望海縣是大梁731個縣之一啊,望海縣的百姓都是大梁的良民,遼王就這麽給殺了?
由於趙國公蕭炎已經去了山東地區安撫流民,朝裏的一些勳貴也到各軍鎮中任職,所以一時間,朝堂陷入了沉默,竟然沒有一個大臣出來說話。
“老九沒有上折子說解釋這個事情?”梁帝見群臣不說話,自己開口問道
“迴陛下,並沒有見遼藩的折子”通政司右通政孔達立即出班說道
“陛下,老臣覺得,薊州鎮軍兵口出無狀,望海縣居民心係娘娘,隨娘娘而去,也是情有可原的。”王素出班了,開始打圓場,“臣以為,應該算薊州鎮2萬兵和望海縣居民自動為李妃娘娘殉葬,朝廷下令褒獎為好”
憋屈,群臣心中無比的憋屈,太子心中也無比的憋屈,梁帝心中更是無比的憋屈,但是不得不承認,王素的方法好啊。如果遼王擅自剿滅一個縣城的事情傳遍大梁,那朝廷討伐不討伐遼藩?朝廷這66萬兵真的能攻破山海關嗎?遼藩現在可是有兵12萬啊。
再說了,朝廷也不能把兵力全部用來征討遼藩啊?突厥不防了?吐蕃不守了?倭寇還打不打?有的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想要說話,王素就一句,“流匪王二還剿不剿了?”,那大臣耷拉著腦袋就退了迴去。
“傳旨,在望海縣原址重建望海縣,安置流民5萬。在流民中募兵2萬,恢複薊州鎮3萬兵的建製。命令北平鎮3萬兵移駐望海縣,防備遼藩。另外,在望海縣樹立牌坊,嘉獎自願殉葬的望海縣居民和薊州鎮士兵”梁帝現在心裏的火氣都要噴發出來了,梁帝感覺自己就快被楊競氣死了,安排完旨意就拂袖而去。估計是找那個秀麗的宮女去了吧?
“退朝”馮德寶高喊了一聲,立即跟上梁帝的步伐。
群臣們麵麵相覷,都無奈的搖頭散去。其實現在朝廷不是消滅不了遼藩,就是朝廷的對手太多,如果在遼藩上用了太多的力氣,容易被別的方向的敵人趁虛而入,所以朝廷遲遲下定不了決心。而楊競呢,則非常擅長切香腸,每次都讓朝廷十分肉疼,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一點點的壯大自己。
朝廷這次痛下決心剿滅流匪,解決流民問題,其實就是為了解決楊競做準備,楊競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開始幹擾朝廷的剿匪工作。剿滅望海縣,就是一個開始。即使沒有薊州鎮冒犯李如嫣靈樞的事情,楊競也會出兵,隻不過不會屠城而已。
又過了十多天,楊競扶持著李如嫣的靈樞終於到了襄平城南門,遼藩所有的文武官員出城30裏迎接,李如嫣的棺槨沿著千山大街前往遼王府,道路兩側跪滿了百姓,百姓都是自發的戴孝,楊競不好就這麽生受著百姓的好意,下令凡是戴孝的百姓賞銀元一塊,這下百姓就更加熱烈了。
遼王府中間大門打開,李如嫣的棺槨停放在新建的壽康宮中。這是楊競特意為李如嫣修建的宮殿,李如嫣的棺槨在這裏停放三天後,意味著李如嫣迴家了,遼王府就是李如嫣的家,三天後,葬入萬壽山的孝陵。
得知楊競苦心的曾泰是老淚縱橫,更加堅定了對楊競的忠心;楊競也知道,今天的事情如果傳遍大梁的話,所有心係前朝的人,都會把遼藩當成精神的家園,遼藩終於有了和朝廷對抗的精神資本。
李如嫣的棺槨迴到了王府,楊競算是鬆了一口氣,迴到自己的養心殿,直接躺在了榻上,這些天他真是累壞了,走了800多裏,腳底都走出炮了。
不知道什麽時候,王珧來了,捧著楊競的腳,輕輕的給楊競挑著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