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晉護送著李如嫣的棺槨到達山海關的時候,楊競率領在山海關的文武官員出關三十裏迎接。金黃色的親王龍袍外麵,也罩上了白色粗布縫製的白衣,三千羽林衛全部腰係白色布帶,以示哀悼。楊秀寧也偷偷的趕來了,也是和楊競一樣的打扮,公主袍服外麵罩上了白色粗布縫製的白衣。楊競看楊秀寧趕來,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摸了摸楊秀寧的頭。


    曾泰再三請求,楊競才同意曾泰在迎接完李如嫣靈樞入關以後,再趕到望海縣前線。


    楊競在路邊設祭,焚香三炷、倒酒三杯以後,和楊秀寧一左一右扶持著李如嫣的棺槨進入了山海關。吳晉跟在楊競的身後、曾泰跟在楊秀寧的身後,陪著遼藩的這兩位少年主人扶棺而入。


    整個山海關城樓全部掛上了白色燈籠,山海關守軍同羽林衛一樣,全部要係白布。本來楊競隻是下令王府眾人戴孝,羽林衛、神策軍和水師等皇家衛率戴孝,但是遼西邊軍和新義軍將士都是自發的係上白布。他們可能不知道李如嫣,但他們知道這是遼王殿下的母親,理應獲得整個遼藩的禮遇。


    楊競和楊秀寧護送著李如嫣的靈樞穿過山海關而過,並沒有在關內停留,而緩慢的向襄平城走去。楊競和楊秀寧則是一直在步行,沿途的百姓看見了,自發的跪在路邊,“大王和公主純孝啊”楊競就準備和楊秀寧這麽走迴襄平城裏,這是一次絕佳的宣傳,一場關於提高遼王府形象的絕佳宣傳。


    其實這也是楊競的一次靜心之旅,從山海關步行到襄平城,需要18天,楊競準備這18天白天徒步走路,晚上就地宿營,他想通過這個方式,真正思考一下遼藩未來的發展方向。楊競就藩兩年半了,一直在為了生存東征西討,以後遼藩的發展方向是什麽?是繼續以農業為主導,積蓄力量,還是大力發展手工業,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海上貿易,要不要鼓勵資本發展?要不要試圖發展一些工業科技?這些都是決定遼藩未來走向和將近200萬遼藩百姓生活福祉的大事。


    曾泰在李如嫣的棺槨穿過山海關以後,就向楊競告辭,他得趕到望海縣的前線,統籌指揮神策軍、新義軍和遼西邊軍攻打望海縣。不知道是哪個士兵透露出去了,說是朝廷薊州鎮的士兵要打開李如嫣的棺槨檢查,這消息像一陣風一樣的傳遍整個遼藩,整個遼藩4郡都炸了,無數百姓自發的跪在各自縣城、郡城的官衙門口,請求當地主官上書遼王,出兵懲戒薊州鎮。


    作為遼藩的王都襄平城,更是群情激奮,大量的百姓跪在王府前,請求楊競出兵,懲罰薊州鎮士兵。留守的錢峰和趙石都懵了,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當錢峰和趙石從百姓口中得知情況後,兩人也是義憤填膺了。看著百姓越聚集越多,錢峰和趙石也著急了起來。


    “殿下在什麽位置?”錢峰和趙石沒了辦法,隻能來問秋華。秋華的政保司是唯一一個隨時掌握楊競行蹤的部門。


    “殿下和鳳凰公主應該在山海關和錦州縣之間,護送王太後的靈樞返迴襄平”秋華見兩位尚書都來問了,也不好一點不迴答,含含糊糊的說了一下楊競的位置。


    “薊州鎮的士兵是怎麽迴事?”錢峰皺著眉頭問道


    “這是政保司山海關分司剛報來的情況,咱們一起看吧”秋華也是歎了一口氣,打開了李忍剛剛送迴來的情報。


    情報裏詳細介紹了事情的經過,說了楊競已經派遣曾泰為督師,率領4萬大軍進攻望海縣,楊競和楊秀寧親自扶靈得20天才能返迴襄平等等事宜。


    “有個這個信息就好辦了”錢峰搓搓手,“來人,告訴王府外的百姓,就是大王已經命令曾泰大人督師,去進攻望海縣了,讓百姓們不要在跪在王府門前了”


    錢峰和趙石作為留守的大臣,自然得以維護穩定為主,這麽大量的人群集中在一起,要是有別有用人的一挑撥,事情就大條了。所以錢峰和趙石必須平複遼藩百姓的憤怒,好在是曾泰已經領兵去報複了,這應該能交代過去了。


    “正德,僅僅遣散王府的百姓不行啊,遼藩36個縣,必須都得遣散。我以為,咱連聯名給殿下上個折子,讓殿下批轉4郡36縣,核心內容就是一個:王府已經出兵了,百姓們靜待結果就行了”趙石想了想,還是提出了心中的想法。趙石和錢峰作為留守大臣,不得不承擔起這個責任。


    “好,鼎誠,這個折子你起草,我和你聯名”錢峰是當過知縣、郡同知(副市長)的人,自然知道維護穩定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地方衙門第一條任務就是維持穩定,你仔細觀察很多時候,有些非常奇怪的舉動,就是以維護穩定為第一目的,這麽看,很多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錢峰和趙石在緊張忙碌的時候,朝廷的傳旨太監馬和還在襄平城閑逛,看著百姓都往王府方向聚集,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是好奇的跟了上去,沒一會,就從百姓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概。


    “這幫天殺的,竟然幹出冒犯李妃的事情,這不是找死麽?”馬和暗罵,一著急都把李如嫣原來的身份點出來了,“不行,我的趕緊走,這遼藩百姓要是遷怒朝廷,我這個欽差第一個吃不了兜著走”


    宮裏的太監,沒有一個是傻子,都是人精。人傻的墳頭草都一丈高了。馬和一下就發現問題不對了,當即找到負責接待的周明,不顧周明的挽留,告辭後,連夜離開了襄平城。


    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在楊競護送靈樞、錢峰和趙石忙著維持穩定,馬和著急跑路的時候,曾泰已經趕到了望海縣,並在中軍大帳召集眾將領議事。由於薊州鎮這次的事情做的實在是太操蛋了,遼藩眾多將士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衝進去望海縣殺戮一波。


    “都說說,這個望海縣怎麽打?”曾泰坐在主座上,看著下麵的將領說。從一品的官服,腰間又係了一條白布,曾泰在一群武將中簡直鶴立雞群,盡顯督師風采。


    “督師大人,現在士氣可用,咱們一鼓作氣,殺進去,還是老規矩,替小公主出氣”神策軍總兵、樞密院副使銜王世安第一個說道。王世安和曾泰是老相識了,王世安還是前秦中層武官,曾泰已經是兵部侍郎了。所以為什麽楊競派曾泰督師,就是因為曾泰的威望足夠高,能夠壓製住這些老軍頭。至於王世安說的老規矩,就是屠城了。


    “督師大人,末將覺得,似乎可以采取殿下教我們的圍點打援的戰術”遼西邊軍總兵曾毅說道,曾毅是曾泰的親孫子,當初曾泰全族投奔楊競,楊競也沒有辜負曾氏一族,爺爺曾泰位列中樞,孫子曾毅鎮守遼西。


    “哦?你仔細說說”曾泰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孫子。


    “迴督師大人的話,現在望海縣附近,有王樞密率領的1萬神策軍騎兵,有關雲總兵率領的5000新義軍步兵,有本部2個步兵旅1萬步兵,5000炮兵和5000騎兵”曾毅有條不紊的說道,“可以由王樞密率領1萬神策軍騎兵向薊州縣方向佯攻,剩餘的部隊包打望海縣,吸引敵人的援軍。一旦敵人的援軍到達,咱們就全部殲滅援軍,這樣,除了一座望海縣,還有敵人援軍的性命,可以祭奠公主”


    曾毅的方案非常有執行性,望海縣不大,長15裏,寬10裏,城牆高不過2丈,現在裏麵有1.5萬百姓,還有1萬多的薊州鎮的士兵。這望海縣十分缺少守城工具,以遼西邊軍的實力,估計3天就能打下望海縣。


    “你啊,隻看到了軍事上的得失,沒有看到政治上的得失”曾泰聽完自己孫子說完,先是表揚了一句,然後說出了曾毅的不足,“王太後受到冒犯,咱們必須以最快的打下望海縣,平息遼藩百姓的憤怒”


    王世安和曾毅等將領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真心實意的行禮,“督師深謀遠慮,我等不及”


    “好了,下麵分配作戰任務,王將軍,你帶著神策軍一個騎兵旅和遼西邊軍騎兵旅西出30裏警戒,其餘部隊,全力攻打望海縣,爭取傍晚前,拿下望海縣”曾泰下令道。曾泰的安排非常有技巧,現在攻打望海縣的是三支部隊:神策軍、遼西邊軍和歸義軍,曾泰保證了每個部隊都有攻城的人手,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保證每支部隊都有城破後掠奪的機會。


    “末將等遵命”王世安、曾毅、關雲等人大聲的說。


    攻陷望海縣的過程比曾泰想象中的要快,不到三個時辰,遼西邊軍就攻下了望海縣的西門,接下來,望海縣其他三個城門也都被攻陷。接下來的事情,都沒法付諸紙筆,隻能說,望海縣全縣著起了大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如此大的火,也燒不盡楊競和蕭氏一族的恩怨,楊競用了一座縣城加2萬薊州鎮的士兵,為自己的母妃陪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